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及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4349发布日期:2021-07-20 16:0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及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中的移动模块上的移动部件与配合部件之间的配合方式,导致了移动部件与配合部件之间难以拆卸,使得移动部件的清洁维护变得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上设置有配合部件和移动部件,配合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移动部件移动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而第二限位件可选自地伸出或缩回,移动部件的拆卸更加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移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驱动部件,所述移动模块包括:配合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配合部件配合以驱动所述配合部件移动,所述配合部件设有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设有装配口;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装配空间内且可从所述装配口伸出所述装配空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件适于与所述移动部件止抵以限定所述移动部件的位移;所述第二限位件邻近所述装配口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触发以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伸出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止抵在所述移动部件上以避免所述移动部件从所述装配口脱离,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避让所述移动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模块,通过在配合部件的移动空间内分别设置了用于与移动部件止抵的第一限位件和可被触发的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在两个方向上与移动部件配合,通过触发第二限位件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的切换使得移动部件的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配合部件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伸出状态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限位部伸出所述固定件,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限位部压缩所述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件设有位于所述配合部件上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被触发时控制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伸出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部为与所述限位部相连的把手,所述把手可被移动以带动所述限位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件上设有止抵槽,在所述伸出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伸入所述止抵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空间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以增加滑动摩擦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件的一部分侧壁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凸起部凹入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邻近所述装配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配合部件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导引槽,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配合部件中的另一个设有导引轨,所述导引轨伸入所述导引槽且与所述导引槽移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多个散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散风孔处设有可转动的散风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移动模块,机壳设置有出风口,机壳上设有驱动部件,移动模块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模块,驱动部件与配合部件配合以驱动移动模块移动,从而实现移动模块可选择地遮挡在机壳的出风口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移动模块,因此该空调室内机中移动模块上的移动部件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模块可移动至所述出风口处以改变出风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处于装配空间内且第二限位件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部件脱离装配空间且第二限位件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模块在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模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模块的轴侧图;

图7是图6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移动模块1,

配合部件11,装配空间111,装配口112,凸起部113,导引轨114,宽度限位板115,

移动部件12,止抵槽121,滑动槽122,导引槽123,散风孔124,散风件125,

第一限位件131,第二限位件132,固定件1321,限位部1322,弹性件1323,

空调室内机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移动模块1。

移动模块1包括配合部件11,在空调室内机1000中设置有驱动部件,配合部件11适于与驱动部件配合,驱动部件驱动配合部件移动,配合部件11内设置有装配空间111,装配空间111设有装配口112,移动部件12可移动地设在装配空间111内且可从装配口112伸出装配空间111。移动模块1还包括第一限位件131和第二限位件132,在移动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上,第一限位件131和第二限位件132间隔设置在装配空间111内,第一限位件131适于与移动部件12止抵以限定移动部件12的位移,第二限位件132邻近装配口112设置,第二限位件132被触发以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伸出状态时,第二限位件132止抵在移动部件12上以避免移动部件12从装配口112脱离,在收缩状态第二限位件132避让移动部件12,以适于令移动部件12从装配空间111内脱出。

空调室内机1000上所设置的驱动部件可以用于驱动配合部件11移动,以使配合部件11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而配合部件11自身可以用于对空调的出风进行改善和调节,而驱动部件通过驱动配合部件11移动,以选择配合部件11对空调出风的出风模式进行改善和调节,以丰富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模式,同时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自动化程度。

在配合部件11上设置有装配空间111,移动部件12可移动地设置在装配空间111内,移动部件12可以用于对空调的出风进行调节,当移动部件12移动至装配空间111时,可以随配合部件11移动,以改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状况。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中的移动模块上的移动部件与配合部件之间的配合方式,导致了移动部件与配合部件之间难以拆卸,使得移动部件的清洁维护变得十分复杂。

在本申请中,配合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31和第二限位件132,其中,第一限位件131和第二限位件132均间隔设置在移动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上,第一限位件131可以与移动部件12的上侧壁止抵,以在一个方向上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

第二限位件132邻近装配口112设置,且第二限位件132可以构造为可选择地被触发,并且第二限位件132在被触发后可以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二限位件132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二限位件132可以与移动部件12的下表面止抵,以在另一个方向上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当第二限位件132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限位件132不再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此时移动部件12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以实现与配合部件之间的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移动模块1,通过在配合部件11的移动空间内分别设置了用于与移动部件12止抵的第一限位件131和可被触发的第二限位件132,第一限位件131和第二限位件132分别在两个方向上与移动部件12配合,通过触发第二限位件132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的切换使得移动部件12的拆卸方便。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限位件132包括固定件1321、限位部1322和弹性件1323,固定件1321设置在配合部件11上,限位部1322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件1321上,弹性件13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1321和限位部1322配合,在伸出状态弹性件1323推动限位部1322伸出固定件1321,在收缩状态限位部1322压缩弹性件1323,可以是使用者通过推动限位部1322移动,以使限位部1322缩回至固定部的内部。

固定件1321可以构造为设置在配合部件11上的导轨或限位盒等结构,在固定件132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部1322以及弹性件1323的安装空间,而固定件1321自身可以构造为硬质盒状结构,在配合部件11的装配空间111中,固定件1321可以构造为邻近装配口112设置,固定件132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部1322移动轨迹的轨道,限位部1322可以在轨道所限制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朝向装配空间111移动或缩回至安装空间内。

当限位部1322处于伸出状态,限位部1322的至少部分位于装配空间111内,限位部1322伸出至装配空间111内的部分可以用于与移动部件12的下表面止抵,从而实现对移动部件12的限位。

弹性件132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固定件1321和限位部1322配合,弹性件1323可以保持在压缩状态,以使限位部1322保持朝向装配空间111运动的趋势,从而使限位部1322能够保持在伸出状态,以确保限位部1322对移动部件12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在配合部件上,配合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配合部件固定的卡扣,而固定架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1322的伸出端可以构造为楔形,以适于在安装移动部件时,限位部1322伸出端上的斜面与移动部件止抵,以使限位部1322在移动部件的驱动下缩回至固定件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配合部件的装配空间111的两侧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32,第二限位件132的限位部1322均可选择地对移动部件12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移动部件12在宽度方向上的平衡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限位件132设有位于配合部件11上的触发部1324,触发部1324被触发时控制第二限位件132在输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触发部1324可以用于控制第二限位件132的状态,当使用者需要对移动部件12进行拆卸时,可以通过操控触发部1324,使第二限位件132由伸出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从而使第二限位件132不再限制移动部件12,移动部件12可以自由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触发部1324可以构造为与限位部1322相连的把手,把手可被使用者操作并移动,把手带动限位部1322移动,使用者通过驱动把手,以带动限位部1322移动,限位部1322压缩弹簧,同时朝向固定件1321内的安装空间移动,从而使限位部1322避让移动部件12,移动部件12可以自由移动。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降低了移动模块1的拆卸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3所示一个的实施例中,移动部件12上设置有止抵槽121,在第二限位件132的伸出状态,第二限位件132伸入止抵槽1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配合部件11上所设置的装配空间111可以为矩形空间,而移动部件12的形状也构造为与装配空间111所适配的矩形,装配口112可以设置在装配空间111的下侧,而第二限位件132设置在配合部件11的两侧且分别可选择地朝向装配空间111伸出。当第二限位件132处于伸出状态,第二限位件132的至少部分处于装配空间111内,以用于与移动部件12止抵。

为保证第二限位件132与移动部件12的止抵位置位于装配空间111中,通过在移动部件12底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止抵槽121,以实现当移动部件12处于装配空间111内时,第二限位件132伸入至止抵槽121中,通过第二限位件132与止抵槽121侧壁的止抵以对移动部件12进行限位,同时保证了第二限位件132与移动部件12的配合位置处于装配空间11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装配空间111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113,凸起部113与移动部件12接触以增加滑动摩擦力,凸起部113可以与移动部件12接触,以在拆卸移动部件12的过程中,增加移动部件12的移动阻尼,避免移动部件12的移动速度过快,确保对于移动部件12拆卸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凸起部113可以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装配空间111的左右侧壁上,凸起部113朝向装配空间111的内部凸出,并与移动部件12两侧的侧壁止抵,通过凸起部113与移动部件12的止抵,以降低移动部件12的移动速度,避免移动部件12的移动速度过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空间1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部113,而凸起部113设置在该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使移动部件12在初始的脱离阶段保持与移动部件12的接触,当移动部件12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后,凸起部113与移动部件12之间不再接触,以不再对移动部件12提供摩擦力,从而使移动部件12的进一步拆卸更加快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13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柔性件,在凸起部113的端部上可以设置有橡胶,橡胶通过形变以提高与移动部件12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移动部件12的一部分侧壁设有朝向远离凸起部113凹入的滑动槽122,滑动槽122邻近装配口112设置,凸起部113可以与滑动槽122配合,凸起部113的至少部分位于滑动槽122的内部,凸起部113与滑动槽122配合以用于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轨迹,确保移动部件12的移动稳定,在移动部件12的下落过程中避免移动部件12发生偏斜。

滑动槽122可以构造为设置在移动部件1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移动部件12上下方向延伸,当移动部件12脱离装配空间时,移动部件12在上下方向滑动,滑动槽122的延伸方向与移动部件12的延伸方向以及滑动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移动部件12和配合部件11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导引槽123,移动部件12和配合部件1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引轨114,导引轨114伸入导引槽123且与导引槽123移动配合。在配合部件11中,在装配空间1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移动部件12宽度方向上的宽度限位板115,宽度限位板115用于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轨迹以避免移动部件12在宽度方向晃动,而在宽度限位板115上可以设置有上述导引轨114,而在移动部件12上设置有导引槽123。其中导引轨114和导引槽123均子移动部件12的移动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引槽123的上端开口朝向上侧敞开,且该敞开口在朝向装配空间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以使导引槽123可以更方便地与导引轨114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引槽123可以构造为设置于移动部件1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且导引槽123的截面构造为t形截面。导引轨114设置于宽度限位板115中朝向彼此的一侧,导引轨114的截面构造为t形凸起,在导引槽123与导引轨114配合后,可以进一步限制移动部件12的移动方向,提高移动部件12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移动部件12包括多个散风孔124,移动部件12在移动至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口正对的位置后,多个散风孔可以用于对空调室内机1000所吹出的气流进行散风,从而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所吹出气流的风压,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出风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每个散风孔124处设置有可转动地散风件125,而散风件125可以具有多个扇叶,以用于对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进一步散风。

进一步地,在散风孔124处设置有透风板,每个透风板可以覆盖在散风孔124的出风端,透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散风微孔,以进一步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风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散风微孔构造为三角形,且多个散风微孔彼此组合以密集排布在散风板上,以完全覆盖散风孔124。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和移动模块1,机壳设置有出风口,机壳上设有驱动部件,移动模块1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模块1,驱动部件与配合部件11配合以驱动移动模块1移动,从而实现移动模块1可选择地遮挡在机壳的出风口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移动模块1,因此该空调室内机1000中移动模块1上的移动部件12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移动模块1可移动至出风口处以改变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状态,移动模块1上设置有多个散风孔124以及每个散风孔124内设置有用于散风的散风件125,当用户需要对空调室内机1000的模式进行改变时,将移动模块1移动至出风口处,以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风压,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出风,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模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