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焓配管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8332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焓配管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焓配管及包括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的性能对于空调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压缩机通常设于空调室外机组上,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压缩机的制热衰减较为严重,导致其工作性能受限。基于此,现在的空调系统改用带补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通过喷入额外冷媒进入压缩机内,使得压缩机的性能得到提升;但是,补气增焓管中易形成湍流和旋涡,造成补气增焓管的扰动以及压缩机的振动,且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焓配管,其能够改善补气增焓过程中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增焓配管的空调系统。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用于空调系统,其包括:

第一管体,其一端用于与所述空调系统的经济器连接;

扩管结构,其内部具有消音腔,所述扩管结构上位于所述消音腔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入口及出口,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适配连接于所述入口处;以及

第二管体,其一端适配连接于所述扩管结构的出口处,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相连;

其中,所述入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1,所述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2,所述消音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3,其中,f1:f3=1:(4~36),f2:f3=1:(4~36)。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呈圆柱形,所述入口及所述出口分别开设于所述消音腔的两端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呈圆柱形,所述消音腔的内径为φ,所述消音腔的长度为l,其中,φ:l=1:(3~6)。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及所述出口的内径均为10㎜~20㎜,所述消音腔的内径为20㎜~12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的长度为70㎜~50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管结构整体呈圆筒状。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处及所述出口处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分别插设或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部。

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

经济器;以及

如上述任一项增焓配管,其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经济器之间,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经济器相连,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小于等于30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折部。

本申请的增焓配管及包括其的空调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扩管结构及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用于连接经济器,第二管体用于连接压缩机,扩管结构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口及出口,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分别连接入口及出口,通过入口、出口对置的形式优化扩管结构,且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为管体的横截面面积的4~36倍,即通过优化膨胀比,能够有效缓和增焓回路的冷媒脉动,保证获得良好的减振及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系统中增焓配管与压缩机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增焓配管的扩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噪音测试结果;

图5是图1中的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振动测试结果。

图中,100、增焓配管;1、第一管体;2、扩管结构;21、消音腔;22、入口;23、出口;24、安装部;3、第二管体;

200、压缩机;a、增焓口;b、吸气口;c、排气口;300、经济器;400、冷凝器;500、节流装置;600、蒸发器;700、支管;800、节流器;

φ-消音腔的内径;l-消音腔的长度;d-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具体参阅附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200、冷凝器400、节流装置500、蒸发器600等,冷凝器400连接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c,蒸发器600连接至压缩机200的吸气口b,压缩机200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气态冷媒并将其送入冷凝器400,在冷凝器400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后冷却并冷凝成液态冷媒,冷凝后的液态冷媒通过节流装置500,节流装置500使其降压后部分液体气化形成两相混合物,两相状态的冷媒进入蒸发器600中蒸发,从被冷却物体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具有补气增焓功能,该空调系统还包括经济器300,经济器300连接于冷凝器400与节流装置500之间,在连接经济器300与节流装置500的管路上具有支点d,支点d与经济器300之间连接有支管700,支管700上连接有节流器800,且压缩机200具有增焓口a,经济器300与增焓口a之间通过增焓配管100相连;液态冷媒进入经济器300后分成两部分,其中大部分冷媒经过经济器300后流至节流装置500,另一小部分冷媒经过节流器800节流降压后变成气液两相状态,再进入经济器300内吸收热量,最后通过依次通过增焓配管100、增焓口流回至压缩机200,实现对压缩机200的补气增焓。

具体地,进一步参阅附图1-3所示,该增焓配管100包括:第一管体1、扩管结构2及第二管体3;第一管体1的一端与经济器300连接;扩管结构2,其内部具有消音腔21,扩管结构2上位于消音腔21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入口22及出口23,第一管体1的另一端适配连接于入口22处,第二管体3一端适配连接于扩管结构2的出口23处,第二管体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200的增焓口a相连;其中,入口22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1,出口23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2,消音腔21的横截面的面积为f3,其中,f1:f3=1:(4~36),f2:f3=1:(4~3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增焓配管100中设置扩管结构2,从入口22进入的流体经过消音腔21后,由于横截面增大,冷媒流速和压力降低,在出口23侧仅流出与出口23横截面相当、且被减速降压后的流体,因而能够降低对管体的冲击作用,起到消音减振的作用;另外,由于从消音腔21到出口23处的横截面面积减小,且入口22与出口23采用相对设置,此时会产生反射流体,并与入口22处的流体发生抵消作用,可以进一步消除流体脉动压力和流速;再者,本实施例通过优化消音腔21、其入口22及出口23的具体尺寸,入口22、出口23的横截面面积与消音腔21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范围为1:(4~36),即优化膨胀比,能够实现较好的消音减振效果。

优选地,f1:f3=1:(10~20),f2:f3=1:(10~20)。

进一步地,同样为了优化消音减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消音腔21呈圆柱形,且入口22及出口23分别开设于消音腔21的两个端面上。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消音腔21的内径为φ,消音腔21的长度为l,其中,φ:l=1:(3~6)。

另外,优选地,扩管结构2的入口22及出口23的内径均为10㎜~20㎜,消音腔21的内径为20㎜~120㎜,且消音腔21的整体长度为70㎜~500㎜,通过合理设置增焓配管100中各管体及扩管结构2的内径以及消音腔21的长度,能够进一步保证消音减振。

示例性地,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3的内径均为16㎜,消音腔21的直径为54㎜,消音腔21的长度为250㎜。

为了便于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扩管结构2,扩管结构2整体呈圆筒状。

另外,为了能够便于安装各管体、并保证各管体与扩管结构2之间的安装强度,同时保证消音减振功能,扩管结构2的入口22处及出口23处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24,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3分别通过插设或套设于其中一个安装部24,而与扩管结构2相连。

另外,第二管体3的长度需小于或等于300㎜,即消音腔21的出口23距离压缩机200的增焓口a的距离需保证在300㎜及以内,能够确保消音减振效果。

且具体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3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折部,该弯折部同样起到消音减振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理论上满足以下函数关系式:

其中,f为压力脉动音的发生频率,c为流体音速,m为膨胀比,δ为消音量。

且针对本实施例中包括增焓配管100的空调系统,对其噪音及振动进行试验检测,并与现有技术中未包括本实施例中增焓配管100的带补气增焓功能的空调系统进行比对,具体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噪音能够降低约3dba,且在压缩机200低转速时,振动最多能够减低100μm。

综上,本申请的增焓配管及空调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扩管结构及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用于连接经济器,第二管体用于连接压缩机,扩管结构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口及出口,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分别连接入口及出口,通过入、出口对置的形式优化扩管结构,且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为管体的横截面面积的4~36倍,即通过优化膨胀比,能够保证获得良好的减振及消音效果。

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申请,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采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申请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括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