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6755发布日期:2022-04-09 08:1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弯管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决定了换热管尾部存在一个弯曲半径较大的大弯管。由于工艺上需要从尾部进行穿管,该部分无法采用折流板或支撑板进行支撑,因而无支撑跨距较大。换热管尾部的无支撑跨距过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支撑结构将会导致换热管剧烈振动,危及设备运行安全。也无法保证流体在大直径与大的换热温差条件下,换热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大弯管换热器壳侧沿换热管方向为单流程,尚需考虑弯管处流体的通流问题,需要保证防振装置得设置,不能影响流体的流通。同时,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壳侧阻力,需要保证流通面积足够大。
3.综上所述,现有的弯管换热器中,由于换热管尾部的无支撑跨距加大,缺少有效的支撑结构,导致弯管换热器存在换热管剧烈振动,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弯管换热器中,由于换热管尾部的无支撑跨距加大,缺少有效的支撑结构,导致弯管换热器存在换热管剧烈振动,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它包括内弧形筋、外弧形筋、多个防振结构和多个直拉筋;内弧形筋和外弧形筋同圆心由内置外安装,内弧形筋布置在换热器弯头内弧壁的外侧,内弧形筋与换热器尾部的折流板固接,外弧形筋布置在换热器弯头外弧壁内侧,内弧形筋和外弧形筋之间布置有多个防振结构,相邻两个防振结构之间通过一个直拉筋连接。
6.进一步地,防振结构包括两个直防振杆、四个弧形防振杆、上部防振条、下部防振条和多个中间防振条,两个直防振杆并列设置,两个直防振杆和四个弧形防振杆组成一个防振环,两个直防振杆和防振环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部防振条、多个中间防振条和下部防振条,所述上部防振条、多个中间防振条和下部防振条等间距且平行布置,换热管束穿设在上部防振条、多个中间防振条和下部防振条之间,两个直防振杆分别与内弧形筋和外弧形筋固接。
7.进一步地,防振结构的数量为3个。
8.进一步地,直拉筋的数量为六个,其中,防振结构与换热器尾部的折流板之间布置有与二者固接的并列设置的两个直拉筋,相邻两个防振结构之间布置有与二者固接的并列布置的两个直拉筋。
9.进一步地,外弧形筋的两端各固接有一个防振结构,外弧形筋的中部固接有一个防振结构,其中一个防振结构的防振环呈水平布置,其它两个防振结构的防振环关于所述其中一个水平布置的防振环对称布置。
10.优选地,外弧形筋的圆心角为90
°

11.优选地,内弧形筋的圆心角为135
°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
14.2、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过程简单,各个件的连接都是采用焊接。
15.3、本实用新型焊接而成的笼形结构,金属消耗量小,有利于降低成本。
16.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空间,稳定性好。
17.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内有空隙,保证壳体的流通面积。根据换热管的间距,在换热管两侧把防振条焊到防振环上。当换热管穿过防振结构,换热管两侧的防振条起到对换热管约束的作用,防止换热管振动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换热管尾部的无支撑跨距加大,导致换热管剧烈振动,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防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弯管换热器端部支撑装置,它包括内弧形筋1、外弧形筋2、多个防振结构3和多个直拉筋4;内弧形筋1和外弧形筋2同圆心由内置外安装,内弧形筋1布置在换热器弯头内弧壁8的外侧,内弧形筋1与换热器尾部的折流板6固接,外弧形筋2布置在换热器弯头外弧壁7内侧,内弧形筋1和外弧形筋2之间布置有多个防振结构3,相邻两个防振结构3之间通过一个直拉筋4连接。
20.本实施方式的整个支撑结构是由内弧形筋、外弧形筋、直拉筋以及防振结构焊接组成。内弧形筋作为基础支撑板与最后一个折流板相焊接。防振结构分别与直拉筋、内外弧形筋焊接而固定。其中一组直拉筋也与最后一块折流板相焊接。提高了支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1.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防振结构3包括两个直防振杆3-4、四个弧形防振杆3-1、上部防振条3-2、下部防振条3-5和多个中间防振条3-3,两个直防振杆3-4并列设置,两个直防振杆3-4和四个弧形防振杆3-1组成一个防振环a,两个直防振杆3-4和防振环a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部防振条3-2、多个中间防振条3-3和下部防振条3-5,所述上部防振条3-2、多个中间防振条3-3和下部防振条3-5等间距且平行布置,换热管束穿设在上部防振条3-2、多个中间防振条3-3和下部防振条3-5之间,两个直防振杆3-4分别与内弧形筋1和外弧形筋2固接。
22.如此设置,两个直连接杆与两个弧形杆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防振环。根据换热管的间距,在换热管两侧把防振条焊到防振环上(相当于相邻两个防振条之间穿设有换热管),当换热管穿过防振结构,换热管两侧的防振条起到对换热管约束的作用,防止换热管振动的发生。防振条为波浪式的结构。支撑结构为不锈钢结构。图1中7为换热器弯头外弧壁,8为换热器弯头内弧壁。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23.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防振结构3的数量为3个。如此设置,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24.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直拉筋4的数量为六个,其中,防振结构3与换热器尾部的折流板6之间布置有与二者固接的并列设置的两个直拉筋4,相邻两个防振结构3之间布置有与二者固接的并列布置的两个直拉筋4。如此设置,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支撑需要。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25.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弧形筋2的两端各固接有一个防振结构3,外弧形筋2的中部固接有一个防振结构3,其中一个防振结构3的防振环a呈水平布置,其它两个防振结构3的防振环a关于所述其中一个水平布置的防振环a对称布置。如此设置,外弧形筋、内弧形筋和三个防振结构围成一个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稳定牢靠,扇形结构内有空隙,能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壳侧流体流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26.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外弧形筋2的圆心角为90
°
。如此设置,外弧形筋铺设面积较大,这时外弧形筋铺设在换热器弯头外弧壁内侧中部,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支撑需要。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27.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弧形筋1的圆心角为135
°
。如此设置,内外弧形筋铺设面积较大,这时内弧形筋占换热器弯头内弧壁内侧四分之三铺设,且内弧形筋一端与换热器尾部的折流板焊接,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支撑需要。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为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做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