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65241发布日期:2022-12-16 18:3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空调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性能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很多空调器会通过雷达检测空间中的人体信息,基于检测到的人体信息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空调的雷达在人体检测的过程中,会将雷达的探测信号与信号阈值比较来识别是否存在人体。
3.然而,目前雷达用于识别是否存在人体的信号阈值一般为预先设置的固定参数,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阈值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空间中其他运动目标误识别为人体或人体识别不出来,导致空调误响应。因此,目前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结果不够准确,影响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准确性,以保证空调器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结果实现精准调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雷达,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获取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和所述雷达的探测信号;
7.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不同的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8.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确定人体识别结果,所述人体识别结果包括目标空间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
9.根据所述人体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
10.可选地,随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的减小,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呈减小趋势。
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的步骤包括:
12.当所述出风控制参数为第一控制参数时,确定第一信号识别阈值为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13.当所述出风控制参数为第二控制参数时,确定第二信号识别阈值为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14.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小于所述设定风速,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大于所述第二信号
识别阈值。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参数为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所述第二状态参数为所述导风板遮挡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出风孔。
1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确定人体识别结果的步骤包括:
17.当所述送风状态参数为所述第二状态参数时,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
18.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当所述探测信号的特征频率与设定人体呼吸频率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当所述特征频率与所述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
1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0.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
21.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执行所述当所述探测信号的特征频率与设定人体呼吸频率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的步骤、以及所述当所述特征频率与所述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的步骤。
2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确定人体识别结果的步骤包括:
23.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
24.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
2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体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的步骤包括:
26.当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遮挡出风口,以使空调出风风速小于设定风速;
27.当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以使空调出风风速大于所述设定风速;
28.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区域为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满足预设条件的空间位置的集合,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空间位置与所述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且/或、所述空间位置相对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正前方的偏离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
29.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遮挡出风口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30.根据所述探测信号确定人体位置参数;
31.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参数确定目标送风风速;
32.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送风风速运行。
33.可选地,所述人体位置参数包括所述人体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和/或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正前方的偏离角度,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随所述距离的减小呈减
小趋势,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随所述偏离角度的减小呈减小趋势。
34.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雷达;
35.控制装置,所述雷达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36.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37.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设有雷达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确定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不同的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基于所确定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和雷达的探测信号对目标空间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进行识别,此过程中雷达用于识别空间内人体识别的阈值不是固定时,而是随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变化而变化的,可保证识别阈值的准确性,使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过程可与空调出风对空间内物体运动的影响相匹配,有效避免将空间内其他受到空调出风影响的运动目标误识别为人体,提高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准确性,以保证空调器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结果实现精准调控。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运行涉及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0.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1.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2.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5.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获取所述雷达的探测信号与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不同的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确定人体识别结果,所述人体识别结果包括目标空间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
46.由于现有技术中,目前雷达用于识别是否存在人体的信号阈值一般为预先设置的固定参数,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阈值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空间中其他运动目标误识别为人体或人体识别不出来,导致空调误响应。因此,目前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结果不够准确,影响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47.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准确性,以保证空调器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结果实现精准调控。
48.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窗式空
调、移动空调和/或吊顶式空调等。
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雷达1和壳体。
50.雷达1安装于壳体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雷达1为毫米波雷达1。在其他实施例中,雷达1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其他类型的雷达1,例如,激光雷达1等。
51.雷达1具有一探测范围,其探测范围的覆盖范围可根据空调器控制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具体的,雷达1的探测范围可覆盖空调器出风口的正前方,可覆盖空调器所在位置的下方等。
52.具体的,壳体上设有出风口和回风口,壳体内设有风道,风道连通出风口与回风口,风道内设有换热器、风机2等空调器进行空气调节相关的部件。在风机2的驱动下,室内空气可从回风口进入风道内与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从出风口送入到室内环境。
5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3,导风板3设于出风口。导风板3可用于调节出风口的出风风速和/或出风角度。具体的,导风板3可以转动或滑动等方式活动安装于出风口。活动的导风板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导风板3活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出风口,导风板3活动至第二位置时遮挡出风口,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出风孔。导风板3在第一位置时出风口的风速比设定风速大,导风板3在第二位置时出风口的风速比设定风速小。具体的,导风板3上可设有散风结构(例如多个出风孔和/或旋流模块等,其中旋流模块可将流经空气向出风口四周吹散),基于此,在导风板3遮挡处出风口时,通过导风板3上面设置的散风结构可将出风口气流吹散,以降低出风口的风速,避免空调器冷风或热风直吹用户,以保证用户风感舒适性。
54.进一步的,参照图1,空调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设于壳体内部,也可独立于壳体设于壳体外部。上述雷达1、导风板3、风机2等可与这里的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控制装置可用于获取雷达1的探测数据,以基于探测数据控制空调器中的导风板3、风机2等部件运行。
5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等。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连接。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5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57.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空调器的控制程序。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5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对上述空调器的运行进行控制。
59.参照图2,提出本技术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60.步骤s10,获取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和所述雷达的探测信号;
61.这里的出风控制参数具体指的是用于对空调器的出风参数(如出风风速、出风方向和/或出风覆盖范围等)进行调控的参数。出风控制参数具体包括风速控制参数、方向控
制参数和/或范围控制参数等。
62.这里的出风控制参数可通过获取空调器出风控制相关的部件的运行参数得到,例如风机的转速、出风口的开启数量、出风口的开闭状态和/或导风板的位置等。
63.其中,雷达向空调器所在空间内发射雷达信号,雷达信号在达到空间内目标所在位置时,目标将雷达信号进行反射并被雷达检测到的信号可作为这里的探测信号。除此之外也可将雷达检测到的信号按照预设规则提取到的特征值(例如检测到的能量幅值)作为这里的探测信号。
64.在空调器的预设模式(如防冷风模式等)下可执行这里的步骤s10,从而实现在预设模式下基于人体状态对空调器运行实现自动调控。
65.步骤s20,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不同的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66.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具体为用于区分空间内检测到的目标(即将雷达信号反射回来形成探测信号的目标)是否为人体的信号临界值。
67.不同的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具体的,可预先建立出风控制参数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具有计算关系、映射关系、算法模型等形式。基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可确定当前出风控制参数所对应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68.具体的,可预先建立有出风方向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中出风方向偏离用户所在位置越远,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越大。例如壁挂式空调的映射关系中出风控制参数为斜向上出风时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小于出风控制参数为斜向上出风时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基于此,基于当前空调器的出风方向查询映射关系,可确定映射关系中匹配的阈值作为目标信号阈值。
69.步骤s30,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确定人体识别结果,所述人体识别结果包括目标空间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
70.目标空间区域具体小于或等于雷达的探测范围。目标空间区域的具体区域大小、区域位置可根据空调器当前模式下的控制需求确定。不同控制需求可对应有不同的目标空间区域。
71.具体的,可直接将探测信号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空间区域中是否有人体。除此之外,也可确定探测信号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值(例如差值或比值)等,基于数量关系值与对应的预设关系阈值进行比较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空间区域中是否有人体。例如数量关系值为探测信号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之间的偏差值时,预设关系阈值为预设偏差,若实际确定的偏差值小于预设偏差,则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体,若实际确定的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则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中没有人体;又如,数量关系值为探测信号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之间的比值时,预设关系阈值为1,若实际确定的比值与1的偏差小于设定阈值,则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体,若实际确定的比值与1的偏差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中没有人体。
72.在本实施例中,人体识别结果为目标空间区域内有没有人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人体识别结果除了包括目标空间区域有没有人体以外,还可包括空间内人体所属的人员类型等,例如探测信号与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的偏差不同,则可对应不同的人员类型。
73.步骤s40,根据所述人体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
74.不同的人体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的空调器的控制方式。例如,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可控制空调器开启;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没人,可控制空调器关闭;又如,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可控制空调器停止制冷除湿;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没人,可控制空调器开启制冷除湿;再如,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可控制空调器的风机以大于或等于设定转速的转速运行;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没人,可控制空调器的风机以小于设定转速的转速运行。
75.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设有雷达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确定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不同的出风控制参数对应不同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基于所确定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和雷达的探测信号对目标空间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进行识别,此过程中雷达用于识别空间内人体识别的阈值不是固定时,而是随空调器的出风控制参数变化而变化的,可保证识别阈值的准确性,使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过程可与空调出风对空间内物体运动的影响相匹配,有效避免将空间内其他受到空调出风影响的运动目标误识别为人体,提高空调器基于雷达识别人体的准确性,以保证空调器基于雷达的人体识别结果实现精准调控,保证空调器的运行可与人体状态精准匹配,保证用户舒适性。
7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具体的,在实施例中,探测信号为雷达检测到反射信号的能量幅值,相应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为能量幅值对应的幅值阈值,则在能量幅值大于或等于幅值阈值时,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内有人;在能量幅值小于幅值阈值时,可认为目标空间区域内没有人。
77.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技术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随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的减小,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呈减小趋势。例如,出风控制参数为送风风机的转速时,送风风机的转速减小,空调出风风速减小,则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减小;又如,出风控制参数为导风板的挡风面积时,设有散风结构的导风板的挡风面积增大,空调出风风速减小,则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减小。
78.反之,随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的增大,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呈增大趋势。例如,出风控制参数为送风风机的转速时,送风风机的转速增大,空调出风风速增大,则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增大;又如,出风控制参数为导风板的挡风面积时,设有散风结构的导风板的挡风面积减小,空调出风风速增大,则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增大。
79.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调器作用空间内重量较轻(小于设定重量阈值)的物体在风速较大的气流驱动作用下可能发生小幅度的运动,而风速较小的气流作用下这里物体会处于静止状态,基于此,目标信号识别阈值随送风风速的减小而减小,有利于保证人体在空调作用空间内位置相对固定而只剩下呼吸作用形成较小的探测信号时,也可有效识别出来,保证空调器基于雷达进行人体识别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目标信号识别阈值随送风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保证即使空间内存在重量较轻的物体随风速较大的气流驱动作用下小幅度运动时,较大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可确保空调不会将这些物体误识别为人。基于此,适应于空调出风风速对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的调整,可提高空调器识别人体的准确性。
8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此,参照图3,步骤s20包括:
81.步骤s21,当所述出风控制参数为第一控制参数时,确定第一信号识别阈值为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82.步骤s22,当所述出风控制参数为第二控制参数时,确定第二信号识别阈值为所述目标信号识别阈值;
8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小于所述设定风速,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大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
84.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和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可为预先设置的固定参数,也可基于当前风速和/或空调的出风方向所确定的阈值。
8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参数是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打开出风口,第二控制参数是空调的导风板遮挡该出风口。导风板上可设有散风结构,基于此,在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导风板不会对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造成阻挡,气流直接送入室内,出风口的出风风速达到设定风速以上,此时空调出风可直吹用户,用户感受到的风感较大,并且该风速下的气流可吹动绿植、窗帘等重量较轻的物体;在导风板对出风口造成遮挡时,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在导风板的阻挡下流速会减小,气流的流速削弱后送入室内,出风口的出风风速比设定风速小,此时空调出风不可直吹用户,用户感受到的风感较小,并且该风速下的气流不可吹动绿植、窗帘等重量较轻的物体。
86.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参数可为风机的高风档,而第二控制参数可为风机的低风档。
87.基于这里所确定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上述的步骤s30包括:在出风控制参数是第一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当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大于或等于探测信号时,可确定上述的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没有人;当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小于探测信号时,可确定上述的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
88.除此之外,步骤s30还可包括:在出风控制参数是第二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当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大于或等于探测信号时,可确定上述的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没有人;当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小于探测信号时,可确定上述的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中有人。
89.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出风风速较大时采用较大的第一信号识别阈值识别空间内是否有人,空调出风风速较小时,采用较小的第二信号识别阈值识别空间内是否有人,从而确保空调器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出风控制,也可准确识别到空间内的人体。
90.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技术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出风控制参数对应的空调出风风速小于设定风速时,目标信号识别阈值为第二信号识别阈值,这里的第二信号识别阈值与上述的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具体指的是相同参数。参照图4,上述步骤s30包括:
91.步骤s31,当所述送风状态参数为所述第二状态参数时,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
92.步骤s33,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当所述探测信号的特征频率与设定人体呼吸频率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当所述特征频率与所述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
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
93.设定人体呼吸频率具体为预先设置的人体呼吸对应雷达检测到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如0.1hz-0.5hz)。
94.具体的,可检测雷达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的信号幅值,分析反射信号对应的运动目标在预设时长内的多个速度值,在存在人体呼吸运动时,所得到的多个速率值会具有周期性规律。基于此,对多个速率值进行傅里叶变换(fft),通过频谱峰值提取其最主要运动频率,获得峰值频率周期为所述特征频率。在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小于探测信号时,峰值频率周期符合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中的频率范围,则可认为空间内有人;峰值频率周期不符合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中的频率范围,则可认为空间内没有人。
95.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出风风速较小时,在确认探测信号比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大的基础上,结合探测信号是否满足人体呼吸规律的判定来输出人体识别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基于雷达实现人体识别的准确性。
9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出风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雷达的目标信号识别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探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则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若所述探测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识别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则执行所述当所述探测信号的特征频率与设定人体呼吸频率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的步骤、以及所述当所述特征频率与所述设定人体呼吸频率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的步骤。这里的第一信号识别阈值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识别阈值指的是相同的参数。基于此,结合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和第二信号识别阈值两个阈值对空间是否有人的识别,从而在人体运动幅度足够大时,基于第一信号识别阈值快速确定空间内有人的识别结果;在人体运动幅度较小时结合第二信号识别阈值和呼吸规律对空间内是否有人的识别,从而保证输出的人体识别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人体识别结果的获取效率。
97.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技术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s40包括:
98.步骤s41,当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存在人体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遮挡出风口,以使空调出风风速小于设定风速;
99.步骤s42,当所述人体识别结果为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内不存在人体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以使空调出风风速大于所述设定风速;
100.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区域为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满足预设条件的空间位置的集合,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空间位置与所述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且/或、所述空间位置相对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正前方的偏离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其中,上述的探测信号可为目标空间区域所对应的信号。
101.设定距离和设定角度为预先设置的参数,可为系统默认配置的参数,也可为用户自行输入指令确定的参数。在本实施例中,设定距离为1.5m,设定角度为6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其他数值。
102.具体的,将与出风口所在平面垂直且平分出风口的平面为基准面,这里的偏离角度为空间位置与出风口中点的连线与该基准面的夹角。
103.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距离空调器较近、靠近出风口的正前方(即空调器的直吹的覆盖范围),基于此,目标空间区域内的风速较大,基于此,人体在目标空间区域内,空调器的出风容易直吹用户,因此通过导风板对出风口遮挡,避免出风直吹用户,保证用户的风感舒适性;人体不在目标空间区域内,空调器的出风不容易直吹用户,因此导风板打开出风口,使空调器有更多换热量输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用户的热舒适性。
10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遮挡出风口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05.步骤s50,根据所述探测信号确定人体位置参数;
106.具体的,可基于接收到大于目标识别阈值的探测信号的时刻以及雷达信号的预设传播速度对人体位置进行定位,获得这里的人体位置参数。
107.人体位置参数具体包括人体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和/或人体相对于空调器的方向等。
108.在接收到雷达反射信号后,记录接收到人体对应的雷达反射信号的第一时间,获取雷达发出雷达信号的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偏差和雷达信号在空间内的传播速度,计算人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例如将时间差与传播速度的乘积作为这里的距离。
109.雷达可具有多于一个天线,每个天线均可发送探测信号和接收探测信号,类比上述的距离的检测方式,可确定每个天线对应检测到的第一目标所处位置的集合,每个天线对应一个位置集合,将所有位置集合中的交集位置可作为人体所在的目标位置,基于目标位置和雷达对应的预设位置,可确定人体相对于雷达的方向(即人体相对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正前方的偏离角度);或者,也可比较每个天线对应接收到的第一目标的反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强的一个天线对应的预设方向可作为人体相对于雷达的方向(即人体相对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正前方的偏离角度)。
110.步骤s60,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参数确定目标送风风速;
111.不同的人体位置参数对应不同的目标送风风速。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偏离角度对应不同的目标送风风速。距离、偏离角度与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先设置,可以是计算关系、映射关系、算法模型等。在该对应关系中,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随所述距离的减小呈减小趋势,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随所述偏离角度的减小呈减小趋势。基于该对应关系,可确定人体对应的距离和偏离角度所对应的目标送风风速。
112.在本实施例中,距离、偏离角度与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映射关系,具体的,映射关系为不同预设角度区间和不同预设距离区间与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此,可确定所述距离所在的预设距离区间,确定所述偏离角度所在的预设角度区间,基于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预设距离区间和所述预设角度区间对应的预设风速为所述目标出风风速。
11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距离、偏离角度与风速之间映射关系与下表所示:
[0114][0115]
基于上表所示的映射关系,若当前距离为0.5m,偏离角度为17度时,可确定风速为7%的风机的预设最大风速;若当前距离为1.1m,偏离角度为55时,可确定风速为22%的风机的预设最大风速。
[0116]
步骤s70,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送风风速运行。
[0117]
具体的,可确定目标送风风速对应的风机的目标转速。根据所述目标转速控制空调器的风机运行。
[0118]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导风板挡风的同时适应于人体位置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调整,从而确保人体所在位置的风速可低于设定风速,保证人体的风感舒适性。
[0119]
其中,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防冷风模式下,可执行任一实施例中的步骤,以基于人体识别结果对空调器进行设置,以避免用户吹到冷风。在设定时长(如30s)内确定的人体识别结果是目标空间区域内没有人,则可控制空调器退出防冷风模式(此时导风板打开出风口)。
[0120]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方案,下面列举一个具体例子:
[0121]
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动目标反射的毫米波信号,计算目标的距离、速度、角度和反射能量幅值。当导风板处于开启状态时,此时空调吹出的风较大,如果附近有绿植或窗帘等易被吹动的物体,容易引起误判,因此设置较大的雷达检测阈值,以确保检测到真实的人体;检测到人体进入预设范围后,则进入防冷风模式,无风感导风板关闭,同时根据人体位置和角度调整风速,以确保人所在位置风速低于预设值,而达到防冷风直吹的效果;当进入防冷风模式后,无风感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空调吹出的风很弱,几乎不能吹动绿植和窗帘等,此时如果有人坐在空调前方不动,则容易引起漏检,因此设置较小检测阈值已确保能检测到微动信号,同时根据微动信号的频率是否符合人体呼吸规律,判断是否为人体;如果连续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检测到人体,则退出防冷风模式。
[0122]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01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24]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12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
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126]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