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炉的补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143999发布日期:2021-10-30 01:1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炉的补水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壁挂炉的补水方法。


背景技术:

2.壁挂炉是一种能够实现家庭采暖和供应热水的产品,其采暖系统的热水主要来至于燃烧室产生的热水,该种热水是封闭式的内循环,而生活用卫浴热水主要采用生活冷水进水通过与采暖系统的热水在换热器中换热变成卫浴热水。
3.然而在壁挂炉安装使用前期,需要对采暖管道进行补水操作,目前均采用人工补水的方式进行补水操作。由于家中铺设采暖管道比较长,且水路复杂,安装时需要专业安装人员通过手动的方法将自来水补满整个房间的水路管道,采暖时整个水路的水流过机器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气泡,每次补水完成并不是意味着水路里就充满了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水压就变小,则还需要专业师傅上门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补水操作直至水路水补满,所以整个补水过程繁琐,往往需要专业师傅上门多次才能完成补水任务,耗时费力,且对最终的补水效果如何很难判断,对于师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并且整体服务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开启补水工作后,能够自动完成补水过程中的排气工作,无需人工多次上门进行补水工作,服务成本低的壁挂炉的补水方法。
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壁挂炉的补水方法,壁挂炉包括具有重叠管路段的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s1、判断是否进行自动补水工作,如果是,则进行s2;
7.s2、交替向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充水,以使得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的管路内充满水;
8.s3、控制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停止循环流动;
9.s4、交替进行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
10.s5、循环进行s2至s4直至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压均达到设定的水压范围,进而完成补水工作。
11.优选地,进行s2时,先向热水循环水路中充水,再向供暖循环水路中充水。
12.作为改进,s4中,热水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方法为:控制驱动热水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
13.供暖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方法为:控制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然后再控制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静置设定时长,随后控制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
14.方便自动判断自动补水工作启动自动地,获取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中重
叠管路段内的水压p;
15.将p与当前的基线水压p0进行比较,如果p≥p0+a,且p0小于设定水压,则判断需要进行补水工作,其中a>0且a为设定的压差阈值。
16.为了避免水压波动干扰,当p≥p0+a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时长t0后,则判断需要进行补水工作。
17.优选地,t0、a的取值范围分分别为:1.5s≤t0≤5s;0.4bar≤a≤0.6bar。
18.为了使得获取的水压p更加准确,且对补水时机判断更加准确,每间隔设定周期更新一次基线水压;当壁挂炉的非工作稳定状态的时间达到设定的稳定时间阈值时,采集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中重叠管路段内的水压p。
19.为了避免对壁挂炉使用的影响,在进行补水过程中,如果发生壁挂炉故障或者壁挂炉进行生活热水供应时,则停止当前的补水工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壁挂炉的补水方法,在开启补水动作后,能够不再依赖人工自主完成补水工作,并且通过有效的策略实现循环水路中气泡的排放,加快壁挂炉的补充操作,在短时间内完成补充工作,可以减少服务人员上门补水的次数。该壁挂炉的补水方法实现简单,且服务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壁挂炉的补水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通常壁挂炉包括有实现对水流加热的主热交换器,主热交换器的两侧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外部的供暖管路则通过采暖供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通过采暖回水管与进水管相连接。如此主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采暖供水管、供暖管路、采暖回水管则共同构成采暖循环管路。
24.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还连接有换热水管,该换热水管上设置有热水换热器,该换热水管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采暖供水管相连接,通过三通阀的切换,控制导通采暖供水管或换热水管。生活用水管路则流经热水换热器,进而实现热水供应。其中,主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换热水管则共同构成热水循环水路。
25.如此可见,主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则构成采暖循环管路、热水循环水路的重叠管路段。在进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则能带动采暖循环管路、热水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流动。另外在进水管上还设置水压传感器,如此用于检测重叠管路段内的水压。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壁挂炉的补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s1、判断是否进行自动补水工作,如果是,则进行s2。是否进行自动补水工作的判断依据是判断是否开启了补充动作,即判断是否打开水源开始向采暖回路中进水。通常有进水动作时,采暖回路中的水压则会发生变化。
28.本实施例中,是否需要进行补水工作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判断。获取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中重叠管路段内的水压p。具体地,当壁挂炉的非工作稳定状态的时间达到设定的稳定时间阈值时,实时采集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中重叠管路段内的水
压p。本实施例中的稳定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4s。而壁挂炉的非工作稳定状态即同时满足以下几个状态,即循环水泵状态无变化、三通阀状态无变化、加热/非加热状态无变化、水压传感器初始化工作完成、处于关机或者故障中的一种状态。
29.每间隔设定周期更新一次基线水压,基线水压是指没有启动补水动作之前的水压值,可以通过对水压的采样值进行平均计算获取。在没启动补水动作时,水压传感器位置的水压波动较小,并且稳定在一个水压值较小的范围内。如果在水压值较小的情况下,水压波动出现突变,则判断已经开启了补水动作,此时则需要进行自动补水工作。
3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p与当前的基线水压p0进行比较,如果p≥p0+a,且p0小于设定水压,该设定水压为壁挂炉处于非工作稳定状态下的一个最高水压阈值,本实施例中p0=0.2bar。并且p≥p0+a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时长t0后,则判断需要进行补水工作,其中a>0且a为设定的压差阈值。根据需要,t0、a的取值范围分分别为:1.5s≤t0≤5s;0.4bar≤a≤0.6bar。本实施例中t0=2s,a=0.5bar。
31.s2、交替向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充水,以使得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的管路内充满水。本实施例中先控制三通阀导通热水循环水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在热水循环水路内充满水。然后再控制三通阀切换道道通供暖循环水路,该供暖循环水路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充满水。如此使得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的管路内均充满水。
32.s3、由于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中均含有气泡,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停止循环流动,即控制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此时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处于静置状态,水中的气泡会上升而集中在一起,进而方便下述步骤中进行排气工作。
33.s4、交替进行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
34.热水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方法为:控制循环水泵工作以驱动热水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由于热水循环水路的长度相对较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即能有效完成气泡的排除。
35.供暖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方法为:控制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
36.然后再控制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静置设定时长,随后控制循环水泵工作以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在水流动过程中完成水流中气泡的排除。由于供暖循环水路中的供暖管路路径较长,进行一次的静置和流动排气很难将水中的气泡排除干净,因此,需要再进行一次静置,然后再进行流动排气。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具体设置该排气过程中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静置和流动的交替循环次数,以达到有效排气的效果。
37.其中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内水的排气工作优选采用交替进行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可以先控制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以进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排气工作,然后再控制驱动驱动热水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以进行热水循环水路内的排气工作。通常此时热水循环水路能够实现气泡的排除,而由于采暖管路过长,导致供暖循环水路进行排气工作时无法有效排除全部的气体,因此可在静置供暖循环水路内水一段时间后,再控制驱动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循环流动以进一步进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排气工作。
38.当然热水循环水路、供暖循环水路的水的排气工作的交替顺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39.s5、循环进行s2至s4直至热水循环水路和供暖循环水路内的水压均达到设定的水压范围,进而完成补水工作。
40.在进行补水过程中,如果发生壁挂炉故障或者壁挂炉进行生活热水供应时,则停止当前的补水工作,如此可以不影响壁挂炉的生活热水正常使用和维修。
4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壁挂炉的补水工作的步骤可以通过下述的表1进行表述。
42.表1
[0043][0044][0045]
上述的时间,t1、t3、t7、t9均为切换循环水路的时间,即切换三通阀的时间,通常时间较短且t1、t3、t7、t9的时长基本相等。
[0046]
t5、t11为各循环水路中气泡静止上升的时间,该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短于采暖循环管路、热水循环水路的充水以及循环流动排气的时间。
[0047]
t2为热水循环水路的充水时间,由于热水循环水路的路径较短,所需时间相对较短。而t8是用于热水循环水路排气泡的时间,时间相对较长,该t8通常会大于t2、t5、t11这些时间。
[0048]
t4为采暖循环管路的充水时间,由于热水循环水路中的采暖管分布路径较长,所需时间相对较长,该t4通常大于t5、t11,根据具体地采暖管的长度,可以大于或者小于t8的时间。
[0049]
t6、t10、t12是用于采暖循环管路排气泡的时间,由于采暖循环管路的路径长度大于热水循环水路的路径,因此t6、t10、t12是大于t8。
[0050]
本发明中的壁挂炉的补水方法,在开启补水后,能够不再依赖人工自主完成补水工作,而开启补水的工作可以在壁挂炉第一安装时,安装人员进行操作,或者在壁挂炉需要补水时,通过远程控制补水阀进行开启控制。该壁挂炉的补水方法,通过有效的策略实现循环水路中气泡的排放,加快了补水速度,缩短了补水周期,并且减少了服务人员上门补水的次数,甚至无需上门操作,服务成本低。并且能够保证最终良好的补水效果,即补水后的水压达到设定水压,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水压情况,补水实现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