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房排湿装置及其操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8913发布日期:2023-02-10 20:0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及其操作工艺,特别是一种烘房排湿装置及其操作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烘房的回风系统的空气既有热能又有水蒸气,当多次循环利用时,水蒸气越来越多,造成烘干时间长,烘干效果差,为了除去水蒸气,有人在回风口安装百叶窗或抽风机,这样在排湿时,也带走了大量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烘房排湿装置及其操作工艺。
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烘房排湿装置,其烘房下排湿口装有排湿蒸发器,排湿蒸发器的出风口通过下回风道与上回风道相通,上回风道出口装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出风口与热风道相通,热风道有个进风口与烘房外面相通,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排湿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排湿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排湿电磁阀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节流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同时通过管道与主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主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主电磁阀同时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
6.所述下排湿口有一个粉尘隔离器,粉尘隔离器有一个框架,框架内固定一块过滤棉,过滤棉一旁有筛网,筛网的目数为160-180目,过滤棉另一旁有过滤布,过滤棉外形呈波浪式。
7.所述进风口有一个进风控制器,进风控制器有一张门,门与往复机构或摆动机构相连。
8.一种烘房排湿装置的操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烘房进入烘干升温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工作,当烘房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值,或烘房湿度大于设定湿度值时后转入步骤2;2)烘房进入控温排湿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当达到所设定的运行时间后转入步骤3;3)烘房进入烘干及间歇排湿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工作,只有当烘房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排湿蒸发器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进行间歇排湿,如此反复动作,直至本阶段运行时间完毕或者烘房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冷凝器不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利用烘房余热继续对物料进行烘干后烘干结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耗低,烘干时间短。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粉尘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3.如图1-2 所示,一种烘房排湿装置,烘房15下排湿口2装有排湿蒸发器3,排湿蒸发器3的出风口通过下回风道4与上回风道13相通,上回风道13出口装有冷凝器12,冷凝器12的出风口与热风道14相通,热风道14有个进风口与烘房外面相通,进风口装有进风控制器10,进风控制器10有一张门,门盖住进风口,门的转轴与电动摆动器相连(图中都未画出),电动摆动器控制门的打开及关闭,热风道14有个风机11,把冷凝器12发出的热量送入烘房15内。冷凝器12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5的出口相连,压缩机5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排湿蒸发器3的出口相连,排湿蒸发器3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排湿电磁阀6与节流装置7的出口相连,节流装置7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12的出口相连,压缩机5的入口同时通过管道与主蒸发器9的出口相连,主蒸发器9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主电磁阀8同时与节流装置7的出口相连,主蒸发器9安装在烘房15的外面。
14.所述下排湿口2有一个粉尘隔离器1,粉尘隔离器1有一个框架1.1,框架1.1内固定一块过滤棉1.2,过滤棉1.2一旁有筛网1.3,筛网1.3的目数为160-180目,过滤棉1.3另一旁有过滤布1.4,过滤棉1.4外形呈波浪式。
15.一种烘房排湿装置的操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烘房15进入烘干升温阶段,冷凝器12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3不工作(排湿电磁阀6关闭),主蒸发器9工作(主电磁阀8打开),当烘房15内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值,或烘房15内湿度大于设定湿度值时后转入步骤2,对于用于纸筒干燥的烘房15,当烘房15内温度大于等于30~45℃时,或烘房15内湿度大于88~99%时后转入步骤2;2)烘房15进入控温排湿阶段,冷凝器12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3工作(排湿电磁阀6打开),主蒸发器9不工作(主电磁阀8关闭),当达到所设定的运行时间后转入步骤3,对于用于纸筒干燥的烘房15,当烘房15运行时间达到7.5~9小时后转入步骤3;3)烘房15进入烘干及间歇排湿阶段,冷凝器12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3不工作,主蒸发器9工作,只有当烘房15内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排湿蒸发器3工作,主蒸发器9不工作,进行间歇排湿,进风控制器10的门打开1~5分钟,关闭10~15分钟,再打开1~5分钟,关闭10~15分钟,如此反复动作,直至本阶段运行时间完毕或者烘房15内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冷凝器12不工作,排湿蒸发器3不工作,主蒸发器9不工作,利用烘房15余热继续对物料进行烘干后后结束烘干。对于用于纸筒干燥的烘房15,当烘房15本阶段运行时间为3.5~4.5小时或者烘房15内湿度小于8~12%时,冷凝器12不工作,排湿蒸发器3不工作,主蒸发器9不工作,利用烘房15余热继续对物料进行烘干后后结束烘干。
16.对比实验1,烘干内径26毫米、外径32毫米、长度300毫米的纸筒,纸筒初始含水率10.2%,纸筒数量131000个:1)采用本排湿装置的烘干机,烘干时间13.5小时,筒子含水率0.2%,所耗电能650度;
2)采用普通热泵烘干机,烘干时间21小时,筒子含水率0.24%,所耗电能1650度。
17.对比实验2,烘干内径26毫米、外径32毫米、长度300毫米的纸筒,纸筒初始含水率10%,纸筒数量131000个:1)采用本排湿装置的烘干机,烘干时间12.5小时,筒子含水率0.22%,所耗电能660度;2)采用普通热泵烘干机,烘干时间22.5小时,筒子含水率0.25%,所耗电能1805度。
18.对比实验3,烘干内径26毫米、外径32毫米、长度300毫米的纸筒,纸筒初始含水率10.1%,纸筒数量131000个:1)采用本排湿装置的烘干机,烘干时间13小时,筒子含水率0.2%,所耗电能655度;2)采用普通热泵烘干机,烘干时间23小时,筒子含水率0.22%,所耗电能1986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烘房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烘房下排湿口装有排湿蒸发器,排湿蒸发器的出风口通过下回风道与上回风道相通,上回风道出口装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出风口与热风道相通,热风道有个进风口与烘房外面相通,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排湿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排湿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排湿电磁阀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节流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同时通过管道与主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主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主电磁阀同时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房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湿口有一个粉尘隔离器,粉尘隔离器有一个框架,框架内固定一块过滤棉,过滤棉一旁有筛网,筛网的目数为160-180目,过滤棉另一旁有过滤布,过滤棉外形呈波浪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房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有一个进风控制器,进风控制器有一张门,门与往复机构或摆动机构相连。4.一种烘房排湿装置的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烘房进入烘干升温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工作,当烘房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值,或烘房湿度大于设定湿度值时后转入步骤2;2)烘房进入控温排湿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当达到所设定的运行时间后转入步骤3;3)烘房进入烘干及间歇排湿阶段,冷凝器作为加热器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工作,只有当烘房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排湿蒸发器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进行间歇排湿,如此反复动作,直至本阶段运行时间完毕或者烘房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冷凝器不工作,排湿蒸发器不工作,主蒸发器不工作,利用烘房余热继续对物料进行烘干后结束烘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房排湿装置及其操作工艺,烘房下排湿口装有排湿蒸发器,排湿蒸发器的出风口通过下回风道与上回风道相通,上回风道出口装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排湿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排湿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排湿电磁阀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节流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压缩机的入口同时通过管道与主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主蒸发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以及串联的主电磁阀同时与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一种烘房排湿装置的操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烘房进入烘干升温阶段,2)烘房进入控温排湿阶段,3)烘房进入烘干及间歇排湿阶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研发人员:邓腾 邓招信 毛辉 邓曰龙 刘勇 周彪 欧阳世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浏阳市鸿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