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3004发布日期:2022-03-01 21:5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2.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而热回收新风系统是利用回收排风热量(冷量)来降低室内冷热负荷的装置,不但能引进室外清新空气,还大大降低了能耗,环保节能。
3.但目前的热回收新风系统并不能对换热时的温度进行调节,当人们运动后回家时,此时人们会感觉到室内较热,而目前的调节方法只能通过调节空调温度来对室温进行调节,但由于人们对温度感觉的反应较慢,当人们感觉到冷的时候,此时需要人们手动调高空调温度,调高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室温加热;且空调的温度在调高和调低后运行会产生较大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和设置在排风装置内的调节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壳体内分成安装空腔和调温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安装空腔分成进风空腔和排风空腔,所述进风空腔内安装有进风风机,所述排风空腔内安装有排风风机,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位于进风空腔处,第二通风管位于排风空腔处,所述壳体的两侧开设有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盖板与壳体铰接,所述盖板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调节装置至少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温空腔内的箱体,所述箱体与第二通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排风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与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空腔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其螺纹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储液斗,所述储液斗的一侧连通有插管,所述插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一端插接配合。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盒的侧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壳体位于调温空腔处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连接块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
连接块位于限位杆穿过处转动连接有滚子。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杆底端的侧壁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套杆。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盒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外壁连接有阀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一条连续的“s”形通道,所述第二通风管位于通道的一端,所述进水管位于通道的另一端。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风机的进风嘴处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进风风机进风嘴相连通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壳体侧壁连通,所述安装管内依次安装有纱网、活性炭过滤网和微粒过滤网。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盒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插板,所述进风管的底部开设有与插板相插接有插槽。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管的顶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滑动连接有盖帽,所述盖帽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调温机构,所述调温机构包括与储液盒连通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在第一隔板的表面,所述水泵的排水口处连通有储水盘,所述储水盘固定在第一隔板的表面,所述水泵和储水盘位于排气空腔内,所述储水盘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位于储液盒的上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中,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当需要降低室内温度时,转动螺纹杆使储液盒上升,此时储液盒内的水与箱体接触并将箱体的热量吸收,使换热的效率降低,此时室内的温度便降低,以便于不需要对空调的温度进行来回调节,解决了目前的调节方法只能通过调节空调温度来对室温进行调节,但由于人们对温度感觉的反应较慢,当人们感觉到冷的时候,此时需要人们手动调高空调温度,调高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室温加热;且空调的温度在调高和调低后运行会产生较大的耗电量。
16.2、该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中,通过设置的插板,插板上升插入到进风管内将进风管封堵,使进风管无法排出空气,气体在换热空腔被压缩,气体停留在换热空腔内有充足的时间与箱体接触,以便于插板脱离进风管后将室温进行快速的升温,防止人们因温差过大导致的生病。
17.3、该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中,通过设置的储水盘,水泵通过吸水管将储液盒内的水输送至储水盘内,排风风机排出的气体在排气空腔内与储水盘接触,使储水盘变热,此时储水盘内的水变热,变热后的水通过储水盘流入到储液盒内,以便于实现对水的快速加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换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1的储液盒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箱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插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图6实施例3的进风管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调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排风装置;110、壳体;111、第一隔板;112、第二隔板;113、进风风机;114、排风风机;115、第一通风管;116、第二通风管;117、排风口;118、进风口;119、限位杆;120、盖板;121、进水管;122、储液斗;123、插管;130、过滤组件;131、安装管;132、纱网;133、活性炭过滤网;134、微粒过滤网;200、调节装置;210、换热组件;211、箱体;212、排风管;213、换热空腔;214、进风管;215、挡板;220、调节组件;221、储液盒;222、螺纹杆;223、套管;224、套杆;225、排水管;230、连接块;231、滚子;240、传动杆;241、插板;242、穿孔;243、盖帽;244、通孔;250、调温机构;251、吸水管;252、水泵;253、储水盘;25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的多级热回收新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100和设置在排风装置100内的调节装置200,排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盖板120,壳体110
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11,第一隔板111将壳体110内分成安装空腔和调温空腔,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12,第二隔板112将安装空腔分成进风空腔和排风空腔,进风空腔内安装有进风风机113,排风空腔内安装有排风风机114,第一隔板11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风管115和第二通风管116,第一通风管115位于进风空腔处,第二通风管116位于排风空腔处,壳体110的两侧开设有排风口117和进风口118,盖板120与壳体110铰接,盖板120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21,进水管121的一端位于储液盒221内,可通过进水管121对储液盒221内送水,调节装置200至少包括:换热组件210,换热组件210包括设置在调温空腔内的箱体211,箱体211与第二通风管116的一端连通,换热组件210的一端连通有排风管212,排风管212的一端与排风口117连通,箱体21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换热空腔213,换热空腔213与第一通风管115的一端连通,换热空腔213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214,进风管214的一端与进风口118连通;调节组件220,调节组件220包括设置在箱体211底部的储液盒221,储液盒221内设置有液体,储液盒22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2,螺纹杆222的一端穿过壳体110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220,当需要降低室内温度时,转动螺纹杆222使储液盒221上升,此时储液盒221内的水与箱体211接触并将箱体211的热量吸收,使换热的效率降低,此时室内的温度便降低,以便于不需要对空调的温度进行来回调节,解决了目前的调节方法只能通过调节空调温度来对室温进行调节,但由于人们对温度感觉的反应较慢,当人们感觉到冷的时候,此时需要人们手动调高空调温度,调高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室温加热;且空调的温度在调高和调低后运行会产生较大的耗电量。
24.本实施例的排风装置100和调节装置200在具体使用时,进风风机113工作将室外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管115送入到换热空腔213内,换热空腔213内的空气经过进风管214排入到室内,同时,排风风机114工作将室内的空气同时第二通风管116送入到箱体211内,室内空气的温度将热量传递给箱体211,箱体211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212排出,箱体211温度升高使换热空腔213内的温度变高,此时换热空腔213内的空气便被加热,实现对热能的回收,当人们运动后感到室温较高时,通过进水管121将水倒入至储液盒221内,然后转动螺纹杆222,螺纹杆222通过螺合力实现上移,螺纹杆222带动储液盒221上移,储液盒221带动水与箱体211接触,箱体211的热量被水吸收,此时换热空腔213内的热量降低,吹入的空气温度也被降低,进而实现对换热温度的调节。
25.此外,为了便于将水倒入至进水管121内,盖板120的一侧设置有储液斗122,储液斗122的一侧连通有插管123,插管123的一端与进水管121的一端插接配合,考虑到进水管121的孔径较小,为此通过储液斗122来对水进行存储,使人们在倒水过程中不会将水洒到地面上,进而实现了便于将水倒入至进水管121内。
26.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储液盒221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储液盒221的侧壁设置有连接块230,壳体110位于调温空腔处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限位杆119,限位杆119穿过连接块230并与其滑动连接,连接块230位于限位杆119穿过处转动连接有滚子231,储液盒221在上升时,限位杆119无法移动,使限位杆119对连接块230达到了限位的效果,导致储液盒221只能进行纵向移动,防止了储液盒221在升降时产生晃动,同时设置的滚子231可减少限位杆119与连接块230的滑动阻力,以便于提高对储液盒221升降时的流畅性。
27.再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转动螺纹杆222,螺纹杆222底端的侧壁连接有套管223,套
管22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套杆224,当储液盒221内的水较多时,此时储液盒221整体较重,为此,将套杆224拉出,套杆224可提高对螺纹杆222的受力点,使人们通套杆224可以轻松的转动螺纹杆222。
28.具体的,为了实现对储液盒221内水的利用,储液盒221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225,排水管225的一端穿过壳体110并与其滑动连接,排水管225的外壁连接有阀门,考虑到储液盒221将箱体211的温度吸收后自身会变热,为此,打开阀门使储液盒22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225流出,人们可以对该水使用,进而实现对储液盒221内水的利用,以便于减少人们烧水的频率。
29.此外,为了提高室内气体排出时与箱体211接触的时长,箱体211内设置有多个挡板215,多个挡板215之间形成一条连续的“s”形通道,第二通风管116位于通道的一端,进水管121位于通道的另一端,当气体进入到箱体211内时,通过设置的“s”形通道来增加气体的流动时长,使气体与箱体211之间的接触时长增加,进而使箱体211将气体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换热工作。
30.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室外空气的过滤,进风风机113的进风嘴处设置有过滤组件130,过滤组件130包括与进风风机113进风嘴相连通的安装管131,安装管131的一端与壳体110侧壁连通,安装管131内依次安装有纱网132、活性炭过滤网133和微粒过滤网134,纱网132采用通口结构的铝蜂窝、塑料蜂窝、纸蜂窝为载体,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可将空气净化,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活性炭过滤网133优选采用hepa滤网,由成百上千规则的褶皱组成,可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颗粒有99.99%的过滤效率,可高效去除pm2.5、可吸入颗粒物、粉尘等,考虑到室外空气内含有较多有害物质,为此,通过纱网132、活性炭过滤网133和微粒过滤网134对空气内的污染物进行层层过滤,使污染物无法进入到室内,以便于提高室内的空气的质量。
31.实施例2为了对热气进行存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请参阅图10所示,其中,储液盒221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240,传动杆240的一端连接有插板241,进风管214的底部开设有与插板241相插接有插槽,考虑到储液盒221在上升时对储液盒221进行降温,但是当人们感觉到冷时,室内温度以及很凉了,为此,储液盒221上升通过传动杆240带动插板241上升,插板241上升插入到进风管214内将进风管214封堵,使进风管214无法排出空气,气体在换热空腔213被压缩,气体停留在换热空腔213内有充足的时间与箱体211接触,此时换热空腔213内的气体与箱体211内的气体换热效率提高,当人们感觉到冷时,将储液盒221降低,储液盒221带动插板241下移,插板241下移将进风管214取消封堵,此时换热空腔213内的高热气体便通过进风管214排入到室内,以便于将室温进行快速的升温,防止人们因温差过大导致的生病。
32.实施例3为了提高对箱体211内水的加热效率,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请参阅图11所示,其中,进风管214的顶部开设有穿孔242,穿孔242内滑动连接有盖帽243,盖帽24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244,当进风管214被封堵时,气体被压缩,此时进风管214内产生较大的压力将盖帽243顶起,部分换热完成的气体便通过通孔244排入到调温空腔内,使调温空腔升温,进而加快了储液盒221内水的升温效率,进一步减少人们用水
时的等待时间。
33.实施例4为了在工作时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请参阅图12所示,其中,壳体110内设置有调温机构250,调温机构250包括与储液盒221连通的吸水管251,吸水管251的一端连通有水泵252,水泵252固定在第一隔板111的表面,水泵252的排水口处连通有储水盘253,储水盘253固定在第一隔板111的表面,水泵252和储水盘253位于排气空腔内,储水盘253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254,出水管254一端位于储液盒221的上方,考虑到改该装置在换气过程中对水的加热效率较慢,为此,水泵252通过吸水管251将储液盒221内的水输送至储水盘253内,排风风机114排出的气体在排气空腔内与储水盘253接触,使储水盘253变热,此时储水盘253内的水变热,变热后的水通过储水盘253流入到储液盒221内,进而实现对水的快速加热,同时,为了实现对水温的控制,调温机构250设置有两组,另一组位于进气空腔内,进气空腔内的气温较低,使进气空腔内储水盘253的温度变低,当储液盒221内水温较热时,进气空腔内的水泵252将水抽到进气空腔内,实现对水的降温,以便于通过水温来控制箱体211的热量,使换热的温度得到调节。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