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系统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8221发布日期:2022-05-18 07:0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供热系统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供热需求,火力发电厂对外供热面积不断扩大,但随之,出现了供热能力不足,供热系统供热抽汽量达不到设计值、供水流量低和热网供、回水温差小的问题,严重影响机组供热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优化方法,通过挖掘供热潜力,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增强了供热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热系统优化方法,其步骤包括:s1:增加供热抽汽量;s2:增加外网供水流量,提高总供热量;s3:降低供、回水温度差;s4: 合理分配机组供热量,根据供热汽轮机供热抽汽热值系数ξ值的大小,依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接带热负荷,ξ=y(i
0-ig)/(i
r-ih)式中:ξ,供热抽汽热值系数;y,供热抽汽作功不足系数;i0,主蒸汽焓值,单位为kj/kg;ig,给水焓值,单位为kj/kg;ir,抽汽供热焓值,单位为kj/kg;ih,回水焓值,单位为kj/kg;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在按照以上负荷分配原则的情况下,根据机组真空变化调整供热抽汽量,将真空较高、各级监视段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的供热机组,在维持电负荷出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抽汽量,将抽汽热负荷移至真空情况不好的机组,当用调整凝汽器循环水量已无法保持机组真空正常值时,降低真空情况较差机组电负荷出力,或将真空情况相对高的机组由抽凝式方式切换为凝汽式运行,投入热泵系统运行时,先满足热泵加热蒸汽量;s5:提高热网加热器效率。
5.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中增加供热抽汽量的具体过程是:减少进入低压缸做功的蒸汽量,保证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150t/h前提下,通过关小供热抽汽蝶阀进行调节,确保供热抽汽量能够达到设计值要求。
6.进一步的,供热抽汽量能够达到设计值是额定采暖抽汽量为450t/h,最大抽汽量为550t/h。
7.进一步的,所述关小供热抽汽蝶阀进行调节是将供热抽汽蝶阀最小开度调至10度。
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是:(1)开大外网供水阀门,减少外网供水阀门的节流,尽量减少外网运行阻力,提高供水流量使供水压力不超设计值,增加回水滤网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并增加旁路门,在热网系统运行期间根据滤网前、后差压解列清理回水滤网,从而降低回水压力,增加热网供水流量;(2)在保证热网循环泵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回水压力,使外网回水压力维持在0.15—0.2mpa,从而提高外网供水流量。
9.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压力设计值为1.3mpa。
10.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是:(1)增加热用户来增加换热面积,使换热量提高,增大供回水温度差;(2)调整换热站内工作方式,关闭管网旁通阀,并加锁,对滤网进行清洗,保证区域管网压力和温度;(3)换热站内供热流量合理分配,留守观察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当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均大于18℃时,节流该换热站入口阀门,降低回水温度,当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均小于18℃时,开大该换热站入口阀门,提高回水温度,使所有换热站的流量和回水温度均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从而有效降低直供区域的回水温度,避免热量浪费;(4)按国家统一标准18℃进行流量分配,检查二次管网内每栋楼与楼之间的温度情况,及时调整该栋楼的入口阀门;采用上门服务以及电话问询等方式,掌握热用户的室温,及时查看供热管道、清理滤网,从而解决热用户室温低的问题,提高对外供热系统的换热效果;(5)定期进行热网检查督查,定时对换热站进行排空气一次,连续冒水后方为合格;定期对换热站进行排污一次,排除泥沙等赃物,防止换热站脏污,影响换热效果。
11.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是:热网加热器采用直管段固定管板式加热器,热网加热器的进口电动门和出口电动门为球阀,确保热网加热器的可靠隔离,为热网加热器的在线检修奠定了基础。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调整供热抽汽蝶阀增加了机组供热抽汽量;降低外网回水压力和清理回水滤网,间接提高供水流量;调整直供区域阀门开度,增加换热面积,降低直供区域回水温度,从而降低整个管网的回水温度;根据两台机组运行真空合理分配供热抽汽量,优先满足热泵加热蒸汽量,从而减少两台机组的总煤耗,提高了机组的供热经济性,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其它供热电厂供热系统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对本发明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发明。
1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供热系统优化方法,其步骤包括:s1:根据热网加热器汽侧平衡方程,总热量q=抽汽流量*(抽汽焓-疏水焓),增加供热抽汽量,减少进入低压缸做功的蒸汽量,保证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150t/h前提下,通过关小供热抽汽蝶阀进行调节,确保供热抽汽量能够达到设计值要求,供热抽汽量能够达到设
计值是额定采暖抽汽量为450t/h,最大抽汽量为550t/h,所述关小供热抽汽蝶阀进行调节是将供热抽汽蝶阀最小开度调至10度;s2:根据热力平衡方程(未饱和水),总热量q=供水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比热容c,增加外网供水流量,提高总供热量:(1)开大外网供水阀门,减少外网供水阀门的节流,尽量减少外网运行阻力,提高供水流量使供水压力不超设计值,增加回水滤网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并增加旁路门,在热网系统运行期间根据滤网前、后差压解列清理回水滤网,从而降低回水压力,增加热网供水流量,所述供水压力设计值为1.3mpa;(2)在保证热网循环泵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回水压力,使外网回水压力维持在0.15—0.2mpa,从而提高外网供水流量;s3:降低供、回水温度差:(1)增加热用户来增加换热面积,使换热量提高,在供水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回水温度,增大供回水温度差;(2)调整换热站内工作方式,关闭管网旁通阀,并加锁,对滤网进行清洗,保证区域管网压力和温度;(3)换热站内供热流量合理分配,留守观察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当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均大于18℃时,节流该换热站入口阀门,降低回水温度,当换热站早晚回水温度均小于18℃时,开大该换热站入口阀门,提高回水温度,使所有换热站的流量和回水温度均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从而有效降低直供区域的回水温度,避免热量浪费;(4)按国家统一标准18℃进行流量分配,检查二次管网内每栋楼与楼之间的温度情况,及时调整该栋楼的入口阀门;采用包括上门服务以及电话问询的方式,掌握热用户的室温,及时查看供热管道、清理滤网,从而解决热用户室温低的问题,提高对外供热系统的换热效果;(5)定期进行热网检查督查,每天对换热站进行排空气一次,连续冒水后方为合格;半个月对换热站进行排污一次,排除泥沙等赃物,防止换热站脏污,影响换热效果;s4: 合理分配机组供热量,根据供热汽轮机供热抽汽热值系数ξ值的大小,依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接带热负荷,ξ=y(i
0-ig)/(i
r-ih)式中:ξ,供热抽汽热值系数;y,供热抽汽作功不足系数;i0,主蒸汽焓值,单位为kj/kg;ig,给水焓值,单位为kj/kg;ir,抽汽供热焓值,单位为kj/kg;ih,回水焓值,单位为kj/kg;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在按照以上负荷分配原则的情况下,根据机组真空变化调整供热抽汽量,将真空较高、各级监视段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的供热机组,在维持电负荷出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抽汽量,将抽汽热负荷移至真空情况不好的机组,当用调整凝汽器循环水量已无法保持机组真空正常值时,降低真空情况较差机组电负荷出力,或将真空情况相对高的机组由抽凝式方式切换为凝汽式运行,投入热泵系统运行时,先满足热泵加热蒸汽量;s5:提高热网加热器效率,热网加热器采用直管段固定管板式加热器,热网加热器的进口电动门和出口电动门为球阀,确保热网加热器的可靠隔离,为热网加热器的在线检
修奠定了基础。
15.本发明将供热抽汽蝶阀最小开度从15度调至10度,在确保满足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的同时,又增加汽轮机供热抽汽量约70t/h,基本可以达到了设计最大供热抽汽量550t/h。
16.本发明将外网回水压力维持在0.15—0.2mpa,通过降低回水压力来降低供水压力,从而提高供水流量,也不会造成热网循环泵汽蚀,热网循环泵必须汽蚀余量为8.8m,对应的最低入口压力为0.088mpa,压力符合要求。
17.本发明增加回水滤网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并增加旁路门,在热网系统运行期间根据滤网前、后差压解列清理回水滤网,从而降低回水压力,增加热网供水流量。
18.本发明通过降低外网回水压力、清理回水滤网而降低供水压力,使供水压力低于供热管道设计值,避免供热管道长时间疲劳损坏,对于地势落差较大区域供热时,能够有效降低供水压力,对供热区域低端末端管道流量的调整增加了充足的余量,避免供热区域低端管道长时间疲劳损坏。
19.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