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6135发布日期:2021-12-29 13:3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整体上涉及一种具有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感应人体信息的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空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用于对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为了使空调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化,通常设置有用于感应人体信息的传感器组件。这种传感器组件也通常被称为人感装置,用于感测人体所处的位置等信息,以用于空调的工作模式的控制。
3.这种传感器组件通常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外壳上,并被挡风板、前面板等构件遮挡。例如,中国专利cn110878968a中所公开了一种具有隐藏式人感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如图1a和图1b所示,其人感装置120可以被挡风板112遮盖。当空调处于工作状态时,挡风板112开启,从而暴露人感装置120。然而,在这种隐藏式人感装置在挡风板处于非开启状态时无法工作。
4.为了能够在空调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也能够利用传感器组件采集人体信息数据,希望传感器组件能够通过前面板等构件中的孔或开口等暴露于环境中。然而,传感器组件的镜头在前面板的安装过程中,容易与前面板发生碰撞而被划伤。这种情况在传感器组件的镜头需要在安装后凸出于前面板的情况下尤其严重。因此,前面板的孔或开口必需要被设置得远大于传感器组件所占的面积,即为传感器组件留有裕度,从而防止在前面板的安装过程中传感器组件被前面板划伤。但前面板中的这种较大的孔或开口会导致不必要的缝隙,严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整体上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其传感器组件能够凸出于空调前面板的外表面,且传感器组件的镜头不会在前面板的安装过程中被前面板划伤。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7.壳体;
8.前面板,通过沿第一方向滑动而被安装到所述壳体,所述前面板中具有孔;
9.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和被安装到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传感器;
10.致动构件,位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
11.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上具有第一导向构件,所述传感器上具有第二导向构件,在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配合下,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传感器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位置相比于所述第二位置更接近所述前面板;
12.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为压缩方向,所述压缩方向具有在第二
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
13.从所述第二位置指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为复位方向,所述复位方向具有在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的投影分量;
14.所述致动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传感器上的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相配合,使得随着所述前面板沿第一方向的滑动,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致动构件的作用下首先沿压缩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感器避开所述前面板、然后沿复位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感器经由所述孔凸出于所述前面板。
15.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为导轨;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为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被容纳在所述导轨中。
1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构件具有第一致动边缘、第二致动边缘和第三致动边缘,所述第一致动边缘的延伸方向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所述第二致动边缘和第三致动边缘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所述第二致动边缘和所述第三致动边缘相对地设置并限定一狭槽。
1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随着前面板沿第一方向的滑动,所述致动构件首先以所述第一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导向轴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压缩方向移动、然后以所述第二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导向轴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复位方向移动;随着前面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的滑动,所述致动构件首先以所述第三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导向轴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压缩方向移动、然后以所述第一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导向轴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复位方向移动。
1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为枢转孔;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包括枢转轴和偏置构件,所述枢转轴被容纳在所述枢转孔中,使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传感器支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弹性件,当所述传感器沿所述压缩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向所述传感器提供复位力。
19.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构件具有第一致动边缘和第二致动边缘;所述第一致动边缘的延伸方向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所述第二致动边缘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的投影分量。
2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随着前面板沿第一方向的滑动,所述致动构件首先以所述第一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偏置构件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所述压缩方向移动、然后以所述第二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偏置构件相接触,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二致动边缘与所述弹性件提供的复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复位方向移动;随着前面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的滑动,所述致动构件首先以所述第二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偏置构件相接触并导致所述传感器沿所述压缩方向移动、然后以所述第一致动边缘与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偏置构件相接触,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一致动边缘与所述弹性件提供的复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复位方向移动。
21.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支撑件、传感器件和镜头,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位于所述感器支撑件的两侧。
22.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构件位于所述前面板中的所述孔的周围。
23.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前面板被安装到所述壳体时,所述传感器的所述镜头经由所述孔凸出于所述前面板的外表面。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其传感器组件能够凸出于前面板的外表面,能够一直采集人体信息数据,且传感器组件的镜头不会在前面板的安装过程中被前面板划伤。另外,与传感器组件相配合的前面板中的孔可以足够小,而无需为前面板的安装而留有裕度。
附图说明
25.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26.图1a和图1b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隐藏式人感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2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2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9.图4a

图4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面板的从内向外观察的示意图;
30.图5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的侧视图;
31.图5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的侧视图;
32.图5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侧视图;
33.图6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34.图6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的立体图;
35.图6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
36.图7a

图7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前面板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a

图8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前面板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面板的从内向外观察的示意图;
39.图10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40.图10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41.图10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的立体图;
42.图10d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
43.图11a

图11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前面板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2a

图1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前面板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4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图2示出了具有传感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具有前面板3,该前面板3用于覆盖容纳空调室内机工作所需的制冷部件,例如蒸发器、风机等(在图2中未示出)的壳
体。该前面板3例如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前面板3中具有孔31,用于暴露安装在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例如传感器组件的镜头部分)可通过该孔31凸出于前面板3的外表面,从而暴露于环境中以采集人体信息等数据。
47.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4的分解示意图。其中传感器组件4包括传感器41和传感器支架42。在安装状态下,传感器41被安装在传感器支架42上,并通过传感器支架42被固定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前面板3被安装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之后,传感器组件4的至少镜头411部分通过前面板3的孔31凸出于前面板3的外表面。
48.然而,在前面板3的安装过程中,传感器组件4的镜头411容易与前面板3发生碰撞而被划伤。为了不使前面板3的孔31被不必要地增大,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传感器组件4,其结构被设置成:在前面板3的安装过程中,随着前面板3相对于空调室内机壳体的滑动,传感器组件4能够在前面板3内侧上的致动构件的作用下,先向背侧后退,然后再向前复位,从而避开与前面板3的装配干涉,防止传感器组件4被前面板3划伤。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与传感器组件4相配合的前面板3中的孔31可以足够小,而无需为前面板3的安装而留有裕度.
49.下文中将参照具体实施例描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传感器组件4的空调室内机。
50.图4a

图4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面板3的从三个角度自内向外观察的示意图。如图4a

图4c所示,前面板3的孔31的周围具有致动构件32。在前面板3被安装到空调室内机壳体上的过程中,前面板3相对于空调室内机壳体向下滑动。随着前面板3的向下滑动,传感器组件4能够在前面板3内侧上的致动构件32的作用下,先向背侧后退(即远离前面板3移动),然后再向前复位(即朝向前面板3移动),从而避开与前面板3的装配干涉。
51.图5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41的侧视图。图5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42的侧视图。图5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4的侧视图。图6a

图6c分别示出了与图5a

图5c相对应的立体图。
52.如图5a和图6a所示,传感器41包括传感器支撑件412及其上支撑的传感器件(未示出)和镜头411。其中传感器支撑件41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具有导向轴413。
53.图5b和图6b示出了传感器支架42的结构。在安装状态下,传感器41被安装在该传感器支架42上,并通过传感器支架42被固定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传感器支架42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具有导轨424,该导轨424为狭长的槽。
54.图5c和图6c示出了传感器41被安装到传感器支架42上后构成的传感器组件4的结构。其中,传感器41的两个导向轴413分别被容纳在导轨424中。通过导向轴413与导轨424之间的配合,传感器41可沿着导轨424滑动。
55.图7a

图7c示出了图5c和图6c中所示的传感器组件4在图4a

4c中所示的前面板3的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8a

图8c为与图7a

图7c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沿图2中的bb线的剖面图。
56.首先,如图7a所示,此时,前面板3正相对于空调室内机壳体沿y方向向下滑动。前面板3内侧上的致动构件32具有第一致动边缘321、第二致动边缘322和第三致动边缘323。其中,第一致动边缘321的延伸方向与图7a所示的x方向(垂直于y方向并朝向远离于前面板3的方向)成一角度,并具有在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第二致动边缘322和第三致动边缘323沿基本相同的方向延伸且相对地设置。第二致动边缘322和第三致动边缘323共同构成致动构
件32中的一个狭槽。第二致动边缘322和第三致动边缘323所沿的方向与图7a所示的

x方向成一角度,并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
57.如图7a所示,当前面板3沿y方向向下滑动时,致动构件32的第一致动边缘321与传感器41的导向轴413相接触。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向下滑动,第一致动边缘321随之向下滑动。由于第一致动边缘321的延伸方向具有在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导致导向轴413沿着导轨424远离前面板3滑动,从而带动传感器41向背侧后退(即远离前面板3移动),避免镜头411被前面板3划伤。
58.如图7b所示,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进一步滑动,致动构件32开始以其第二致动边缘322与传感器41的导向轴413相接触。由于第二致动边缘322的延伸方向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导致导向轴413沿着导轨424朝前面板3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传感器41向前复位(即朝向前面板3移动)。
59.如图7c所示,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进一步滑动,导向轴413沿着导轨424进一步朝前面板3滑动,直到镜头411穿过孔31并凸出于前面板3的外表面。
60.当前面板3相对于壳体沿

y方向向上滑动以被拆卸时,致动构件32开始以其第三致动边缘323与传感器41的导向轴413相接触。由于第三致动边缘323的延伸方向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导致导向轴413沿着导轨424远离前面板3滑动,从而带动传感器41向背侧后退(即远离前面板3移动),避免在拆卸前面板3的过程中镜头411被前面板3划伤。之后按照如图7b和7a的顺序完成前面板的拆卸。
61.图8a

图8c为与图7a

图7c相对应的阶段的结构示意图。从图8a

图8c可以看出,在前面板3的向下滑动的过程中,镜头411并没有与前面板3接触,因此避免了对镜头411的划伤。
62.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传感器组件4以及与其匹配的前面板3。
63.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面板的从内向外观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前面板3的孔31的周围具有致动构件32。
64.图10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41从正面观察的立体图。图10b示出了传感器41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图10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42的立体图。图10d示出了传感器41即将被安装到传感器支架42上时的结构。
65.其中,如图10c所示,传感器支架42具有弹性件421。传感器41被安装到该弹性件421上。该弹性件421用于为传感器41提供复位力。传感器支架42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具有枢转孔423,传感器支撑件412上具有枢转轴414。传感器支撑件412的两侧边上还具有偏置构件415。
66.图11a

图11c示出了图10d中所示的传感器组件4在图9所示的前面板3的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2a

图12c为与图11a

图11c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沿图2中的bb线的剖面图。
67.首先,如图11a所示,此时,前面板3正相对于空调室内机壳体沿y方向向下滑动。前面板3内侧上的致动构件32具有第一致动边缘321和第二致动边缘322。其中,第一致动边缘321的延伸方向与图11a所示的x方向(垂直于y方向并朝向远离于前面板3的方向)成一角度,并具有在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第二致动边缘322的延伸方向与图11a所示的

x方向成一
角度,并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
68.如图11a所示,当前面板3沿y方向向下滑动时,致动构件32的第一致动边缘321与传感器41的偏置构件415相接触。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向下滑动,第一致动边缘321随之向下滑动。由于第一致动边缘321的延伸方向具有在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导致偏置构件415沿着远离前面板3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传感器41向背侧后退(即,以枢转轴414为轴,远离前面板3移动),避免镜头411被前面板3划伤。传感器41向背侧后退时会抵靠到弹性件421并导致弹性件421变形。
69.如图11b所示,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进一步滑动,致动构件32开始以其第二致动边缘322与传感器41的偏置构件415相接触。由于第二致动边缘322的延伸方向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在弹性件421提供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偏置构件415沿着第二致动边缘322朝前面板3滑动,从而使传感器41向前复位(即朝向前面板3移动)。
70.如图11c所示,随着前面板3沿y方向的进一步滑动,偏置构件415沿着第二致动边缘322进一步朝前面板3滑动,直到镜头411穿过孔31并凸出于前面板3的外表面。
71.图12a

图12c为与图11a

图11c相对应的阶段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2a

图12c可以看出,在前面板3的向下滑动的过程中,镜头411并没有与前面板3接触,因此避免了对镜头411的划伤。
72.当前面板3相对于壳体沿

y方向向上滑动以被拆卸时,致动构件32开始以其第二致动边缘322与传感器41的偏置构件415相接触。由于第二致动边缘322的延伸方向具有在

x方向上的投影分量,因此导致偏置构件415沿着第二致动边缘322远离前面板3滑动,从而带动传感器41向背侧后退(即远离前面板3移动),避免在拆卸前面板3的过程中镜头411被前面板3划伤。之后按照如图11b和11a的顺序完成前面板的拆卸。
73.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7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