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0694发布日期:2022-02-08 02:5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器通常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由于有吹出空调的气流通过,空调室内机的扫风机构的扫风叶片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积累污物。虽然,用户可以通过擦拭扫风叶片的表面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清洁。但是由于扫风机构不易被用户从空调室内机中拆卸下来,所以这种清洁也只限于简单的、局部擦拭,难以彻底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扫风装置,以解决现有空调扫风装置难以拆卸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和扫风连杆,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传动凸起部;所述扫风连杆包括容纳空间和开口部,所述容纳空间容纳所述传动凸起部,用于在被所述传动凸起部抵接时驱动所述扫风连杆沿所述扫风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扫风连杆的侧壁面和所述容纳空间供所述传动凸起部在脱离所述扫风连杆时远离所述容纳空间。
5.通过设置开口部连通容纳空间和扫风连杆的侧表面,在拆下扫风机构时,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凸起部可以与扫风连杆相对运动、从开口部中通过、最后与扫风连杆分离,即,将扫风连杆从第一传动件上拆下。而在第一传动组件和扫风连杆连接时,传动凸起部可以驱动扫风连杆进行移动。
6.这样,在拆下扫风机构时,无需拆下驱动扫风的驱动电机,只需分离扫风连杆和第一传动件,即可实现扫风机构与扫风驱动机构的分离,提高了拆卸扫风机构的便利性。从而有利于用户在拆下扫风机构后,对扫风机构更加全面、彻底的清洁,降低空调室内机吹风出现异味的可能性或减轻异味,提高用户体验。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当所述传动凸起部驱动所述扫风连杆沿第一径向运动时,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传动凸起部抵接;当所述传动凸起部驱动所述扫风连杆沿所述第二径向运动时,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传动凸起部抵接。
8.通过分别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使得传动凸起部在与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抵接时,能够带动扫风连杆沿第一径向或第二径向运动,从而实现扫风连杆带动叶片摆动。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且均位于所述传动凸起部的同侧,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且均位于所述传动凸起部的同侧。
10.通过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可以使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扫风连杆设置开
口部的侧面距离增加,在不需要拆卸时,传动凸起部在容纳空间内运动时,不会从扫风连杆的侧面脱出,提高了扫风装置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一倒角部,所述第四侧壁包括第二倒角部;沿自所述容纳空间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倒角部和所述第二倒角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12.通过设置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且使得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之间的开口区域呈外大内小的状态,在将扫风机构安装到空调上的过程中,扫风连杆与传动凸起部相对运动时,可以利用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实现对扫风连杆的导向。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开口部沿所述扫风连杆的宽度方向延伸。
14.将容纳空间和开口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成扫风连杆的宽度方向,可以使得具有扫风连杆的扫风机构从该方向与中框脱离,而且该方向为脱离时所行经的距离最短的方向,有利于减少脱离过程所走过的路径长度,减少了摩擦力的做功,提高了拆卸效率,也降低了对扫风机构的磨损。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扫风组件盒,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扫风组件盒滑动连接,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扫风组件盒相对滑动的方向为所述扫风连杆的长度方向。
16.将扫风连杆与扫风组件盒的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成扫风连杆的长度方向,即,与容纳空间和开口部的延伸方向垂直,则可以在传动凸起部为圆周运动时,将圆周运动分解为沿扫风连杆宽度方向的运动和扫风连杆长度方向的运动,前者即为传动凸起部沿容纳空间的滑动,后者即为传动凸起部抵接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进而带动扫风连杆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扫风组件盒的滑动。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传动件本体和活动限位部,所述活动限位部沿径向突出于所述传动件本体,所述活动限位部用于被固定限位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旋转极限角度。
18.通过在传动件本体上设置沿径向突出的活动限位部,可以利用活动限位部被固定限位部限制,以限制第一传动件的旋转角度,进而限制扫风连杆的运动行程,避免扫风连杆行程过大而在带动扫风叶片摆动时出现死点,特别适用于扫风连杆带动扫风叶片摆动这种运动速度较低、部件动能较小的场合。
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电机和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套,所述电机固定套向外延伸有侧翼,所述固定限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侧翼的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
20.通过将固定限位部设置在用来固定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套中,可以使得固定限位部与侧翼一体成型,无需在中框上一体成型固定限位部,即使固定限位部发生损坏,也可以将电机固定套从中框上拆下,更换电机固定套这个体积、成本均较小的部件即可,降低了维护成本。
2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沿所述扫风连杆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扫风连杆,所述传动凸起部具有轴向限位部,所述轴向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传动凸起部沿所述扫风连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扫风连杆相对移动。
22.通过设置轴向限位部,使得传动凸起部与扫风连杆可以实现在扫风连杆的厚度方
向上的相对固定,利用第一传动件实现扫风连杆的自由端在扫风连杆的厚度方向上的固定,减少了扫风连杆的与第一传动件连接的一端,因未受到扫风组件盒的限位而发生的抖动。
2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中的空调扫风装置难以拆卸的技术问题。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扫风装置。
25.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空调扫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电控盒组件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扫风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安装在中框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3所示的空调扫风装置的b部局部放大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扫风连杆、第一传动件和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图5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扫风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图7中的扫风连杆的d部局部放大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0-扫风连杆;200-第一传动件;400-驱动电机;500-扫风叶片;600-扫风组件盒;700-中框;
38.110-容纳空间;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20-开口部;121-第三侧壁;122-第四侧壁;123-第一倒角部;124-第二倒角部;
39.210-传动凸起部;211-轴向限位部;221-外环形部;222-径向连接部;223-内套筒部;230-活动限位部;
40.310-电机固定套;320-侧翼;330-固定限位部;
41.410-扁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空
调扫风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安装在中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空调扫风装置的b部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4所示,该空调扫风装置,包括中框700、风驱动机构和扫风机构,中框用于固定在空调本体上。扫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200,扫风机构包括扫风连杆100,第一传动件200包括传动凸起部210;扫风连杆100包括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容纳空间110容纳传动凸起部210,用于在被传动凸起部210抵接时驱动扫风连杆100沿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开口部120连通扫风连杆100的侧壁面和容纳空间110,供传动凸起部210脱离扫风连杆100时远离容纳空间110。
4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可以形成一个滑槽,滑槽的一端在扫风连杆100的侧表面具有豁口,传动凸起部210在驱动扫风连杆100沿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以在滑槽中滑动,扫风连杆100在与第一传动件200脱离,也是通过传动凸起部210在滑槽中与扫风连杆100的相对滑动而实现。
45.通过设置开口部120连通容纳空间110和扫风连杆100的侧表面,在拆下扫风机构时,第一传动件200的传动凸起部210可以与扫风连杆100相对运动、从开口部120中通过、最后与扫风连杆100分离,即,将扫风连杆100从第一传动件200上拆下。而在第一传动组件和扫风连杆100连接时,传动凸起部210可以驱动扫风连杆100进行移动。
46.这样,在拆下扫风机构时,无需拆下驱动扫风的驱动电机400,只需分离扫风连杆100和第一传动件200,即可实现扫风机构与扫风驱动机构的分离,提高了拆卸扫风机构的便利性。从而有利于用户在拆下扫风机构后,对扫风机构的各个部件进行更加全面、彻底的清洁,降低空调室内机吹风出现异味的可能性或减轻异味,提高用户体验。
47.如图2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200可以为一盘状零件,传动凸起部210可以是设置于盘状零件的端面上沿盘状零件的厚度方向——第一转动件200旋转的轴线方向突出的传动柱。传动过程中,传动柱与容纳空间110的侧壁相抵接,即可带动扫风连杆100进行相应的运动。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只要是沿旋转的轴线方向突出于第一传动件200端面即可,传动凸起部210可以是凸出的半球形或者是凸出的圆饼状,只要能够部分地或全部地容纳在容纳空间110内,需要传动时可以抵接在容纳空间110的侧壁并对扫风连杆100施加驱动扫风连杆100移动的作用力即可。
48.另外的,第一传动件200还可以为杆状零件,杆状零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0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杆状零件的另一端为摆动的自由端。传动凸起部210可以设置在杆状零件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并沿杆状零件摆动的轴线方向凸出于杆状零件的表面即可。
4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扫风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扫风连杆的d部局部放大图。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的,容纳空间110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相对设置,当传动凸起部210驱动扫风连杆100沿第一径向运动时,第一侧壁111与传动凸起部210抵接;当传动凸起部210驱动扫风连杆100沿第二径向运动时,第二侧壁112与传动凸起部210抵接。其中,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均与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径向为自扫风连杆100与扫风叶片500连接的位置指向向第一传动件200的方向,第二径向与第一径向方向相反。
50.通过分别设置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使得传动凸起部210在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抵接时,能够带动扫风连杆100沿第一径向或第二径向运动,从而实现扫风连杆100带动扫风叶片500摆动。
51.具体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均为平面,且平行设置,而对应的,作为传动凸起部210的传动柱,在位于容纳空间110中的局部可以是圆柱形。而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远离开口部120的端部,可以通过半圆弧连接,该半圆弧的半径与传动柱的半径相同。即,容纳空间110可以是一端敞口的腰形孔,敞口的方向即为开口部120所在的方向。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当传动过程不需要传动凸起部210相对于扫风连杆100滑动时,容纳空间110还可以是一个圆孔,圆孔的侧壁与传动凸起部210的外周面匹配,圆孔的延伸方向为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
52.这样,当第一传动件200带动传动凸起部210做圆弧运动时,传动凸起部210不但可以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的容纳空间110中滑动,还可以转动。而且,传动凸起部210自转的中心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位置可以完全决定于传动凸起部210在该方向上的投影位置,提高了传动的精度,也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
53.如图8所示,优选的,开口部120包括第三侧壁121和第四侧壁122,第三侧壁121和第四侧壁12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21与第一侧壁111相邻且均位于传动凸起部210的同侧,第四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12相邻且均位于传动凸起部210的同侧。
54.通过设置第三侧壁121和第四侧壁122,可以使得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与扫风连杆100设置开口部120的侧面距离增加,在不需要拆卸时,传动凸起部210在容纳空间110内运动时,不会从扫风连杆100的侧面脱出,提高了扫风装置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三侧壁121与第一侧壁111,第四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12,并没有绝对的物理上的分割,也并非第三侧壁121的形状与第一侧壁111一定要不同或二者有明确的相交线,或,第四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12一定要不同或二者有明确的相交线。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可以是滑槽的侧壁中,传动凸起部210的滑动区域所对应的侧壁;而第三侧壁121和第四侧壁122,可以是滑槽的两侧壁中,除了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外的部分。
56.如图8所示,优选的,第三侧壁121包括第一倒角部123,第四侧壁122包括第二倒角部124;沿自容纳空间110向开口部120的方向,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其中第三侧壁121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倒角部123,也可以还包括第一倒角部123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区域,第四侧壁122可以仅仅包括第二倒角部124,也可以还包括第二倒角部124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的区域。
57.通过设置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且使得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之间的开口区域呈外大内小的状态,在将扫风机构安装到空调上的过程中,扫风连杆100与传动凸起部210相对运动时,可以利用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实现对扫风连杆100的导向,带动扫风连杆100在扫风组件盒600中滑动,使得开口部120与传动凸起部210对正,便于扫风连杆100安装到传动凸起部210上。
58.如图8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均为斜倒角部,每个斜倒角部本身均为平面。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倒角部123和第二倒角部124可以为圆弧倒角部,或者边缘的界面呈折线的倒角部,只要满足越靠近容纳空间110距离越小的条件即可。
59.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的,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沿扫风连杆100的宽度方向延
伸。
60.将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的延伸方向设置成扫风连杆100的宽度方向,可以使得具有扫风连杆100的扫风机构从这个方向与中框700脱离。而且该方向为脱离时所行经的距离最短的方向,有利于减少脱离过程所走过的路径长度,特别是当扫风机构被拆下时,用于固定扫风机构的弹性件与扫风机构接触会产生摩擦力时,上述的设置可以减少摩擦力的做功,提高拆卸效率,也降低了对扫风机构的磨损。
61.如图1-图4所示,优选的,扫风机构还包括扫风组件盒600,扫风连杆100与扫风组件盒600滑动连接,扫风连杆100与扫风组件盒600相对滑动的方向为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
62.将扫风连杆100与扫风组件盒600的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成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即,与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的延伸方向垂直,则可以在传动凸起部210为圆周运动时,将圆周运动分解为沿扫风连杆100宽度方向的运动和扫风连杆100长度方向的运动,前者即为传动凸起部210沿容纳空间110的滑动,后者即为传动凸起部210抵接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进而带动扫风连杆100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扫风组件盒600的滑动。
6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优选的,第一传动件200包括传动件本体和活动限位部230,活动限位部230沿径向突出于传动件本体,活动限位部230用于被固定限位部330限位以限制第一传动件200的旋转角度。
64.通过在传动件本体上设置沿径向突出的活动限位部230,可以利用活动限位部230被固定限位部330限制,以限制第一传动件200的旋转角度,进而限制扫风连杆100的运动行程,避免扫风连杆100行程过大而在带动扫风叶片500摆动时出现死点,特别适用于扫风连杆100带动扫风叶片500摆动这种运动速度较低、部件动能较小的场合。
65.具体的,传动件本体可以包括一外环形部221、内套筒部223和径向连接部222,径向连接部222自内套筒部223的外表面向外延伸至外环形部221的内表面,外环形部221的外周表面为圆柱面,活动限位部230突出于外环形部221的外周表面。
6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中的扫风连杆、第一传动件和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部件呈分离状态;图6为图5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优选的,扫风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400和用于固定驱动电机400的电机固定套310,电机固定套310向外延伸有侧翼320,固定限位部330固定连接在侧翼320,且自侧翼320朝向第一传动件200延伸。
67.通过将固定限位部330设置在用来固定驱动电机400的电机固定套310上,可以使得固定限位部330与侧翼320一体成型,无需在中框700上一体成型固定限位部330,即使固定限位部330发生损坏,也可以将电机固定套310从空调的壳体上拆下,更换电机固定套310这个体积、成本均较小的部件即可,降低了维护成本。
68.如图6和图9所示,具体的,内套筒部223可以具有一扁位孔,扁位孔可以套在驱动电机400的扁位轴410上,二者可以通过摩擦力固定。更具体的,扁位孔的内表面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平面,还包括两个弧形段,这两个弧形段的各个点与扁位孔的中心的距离相等。扁位轴410的截面形状与扁位孔的内表面形状匹配。
69.具体的,侧翼320上还可以设置通孔,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该通孔与中框700固定,
可以实现将电机固定套310固定在中框700上,进而将驱动电机400固定在中框700上。
70.除了上述的将固定限位部330设置在侧翼320的方案以外,还可以将固定限位部330设置在中框700上。
71.如图1、图2以及图7-图9所示,优选的,容纳空间110沿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贯穿扫风连杆100,传动凸起部210具有轴向限位部211,轴向限位部211用于阻止传动凸起部210沿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与扫风连杆100相对移动。
72.通过设置轴向限位部211,使得传动凸起部210与扫风连杆100可以实现在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利用第一传动件200实现扫风连杆100的自由端在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上的固定,减少了扫风连杆100的与第一传动件200连接的一端,因未受到扫风组件盒600的限位而发生的抖动。
73.具体的,轴向限位部211可以是直径大于传动柱的一盘状部,并位于传动柱的远离传动件本体的一端。
74.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扫风装置。
75.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空调扫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电控盒组件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76.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77.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