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1089发布日期:2022-01-19 15:3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无盘管冷凝燃气热水器,属于燃气热水器领域。


背景技术:

2.燃气热水器是指以燃气作为燃烧材料,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中,给经过热交换器的冷水进行加热的一种燃气用具。无氧铜具有高热导率、高强度、耐高温、良好焊接性能等特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燃气热水器领域的热交换器中,传统的热交换器采用盘管式箱体结构,在盘管内流通冷水对热交换器和整个燃烧室进行降温处理。盘管式的热交换器盘管与热交换器的壳体焊接来固定盘管,由于热交换器和盘管的焊接处厚度变低,盘管折弯处壁厚变薄,导致热交换器和盘管的抗腐蚀性能降低。
3.针对上述问题,企业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无盘管式热交换器的燃气热水器,且为了解决取消盘管结构后,热水热效率降低,在排烟处增加一个不锈钢冷凝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热水热效率大幅提高,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4.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920698568.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上抽结构的无盘管燃气快速热水器,在申请号为201921288497.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提高热交换器抗腐蚀性能,提高热水热效率的燃气热水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进气接头、进水接头、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主控制器、燃烧器、热交换器、冷凝换热器和风机,所述进气接头和进水接头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主控制器、燃烧器、热交换器、冷凝换热器和风机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内,所述主控制器与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和风机连接,所述进水接头、水流量传感器、冷凝换热器和热交换器依次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与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和风机采用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水流量传感器、冷凝换热器和热交换器依次为水路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接头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下侧中部,所述进水接头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下部右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换热器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排烟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头和冷凝换热器连接,整体结构简单。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接头、燃气比例阀、燃烧器、热交换器、风机和冷凝换热器的位置依次由下到上设置在热水器本体上,即气路的整个流动及燃烧路径。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无盘管式热交换器,相对于传统的盘管式热交换器,取消了焊接在热交换器外壁上的盘管结构,避免了盘管与热交换器焊接降低热交换器的壳体厚度、盘管弯导致拐角处壁厚变薄,有效地避免了在燃气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盘管因水质的酸碱性腐蚀,导致盘管沙孔漏水或者盘管与热交换器的焊接处由于壳体厚度降低,导致壳体抗腐蚀性能降低发生断裂产生漏水的情况发生,降低热交换器漏水的概率。同时,在排烟处增加一个不锈钢冷凝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热水热效率大幅提高,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热交换器盘管吸收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进气接头1、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主控制器5、燃烧器6、热交换器7、冷凝换热器8、风机9、热水器本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实施例。
18.参见图1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9.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热水器,包括进气接头1、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主控制器5、燃烧器6、热交换器7、冷凝换热器8、风机9和热水器本体10,进气接头1和进水接头2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底部,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主控制器5、燃烧器6、热交换器7、冷凝换热器8和风机9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内,主控制器5与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和风机9采用电性连接,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冷凝换热器8和热交换器7依次为水路连接。
20.本实施例中的进气接头1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下侧中部,进水接头2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下部右侧,冷凝换热器8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排烟口,水流量传感器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头2和冷凝换热器8连接,整体结构简单。
21.本实施例中的进气接头1、燃气比例阀4、燃烧器6、热交换器7、风机9和冷凝换热器8的位置依次由下到上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上,即气路的整个流动及燃烧路径。
22.具体的说,通过进水接头2进入的水流经过水流量传感器3检测到水流信号发送至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发送信号给燃气比例阀4开阀和风机9开启,并点火启动热水器本体10,冷水由进水接头2进入,经由冷凝换热器8和热交换器7换热后由热交换器7出水口流出。
2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本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接头(1)、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主控制器(5)、燃烧器(6)、热交换器(7)、冷凝换热器(8)和风机(9),所述进气接头(1)和进水接头(2)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底部,所述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主控制器(5)、燃烧器(6)、热交换器(7)、冷凝换热器(8)和风机(9)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内,所述主控制器(5)与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和风机(9)连接,所述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冷凝换热器(8)和热交换器(7)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5)与水流量传感器(3)、燃气比例阀(4)和风机(9)采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2)、水流量传感器(3)、冷凝换热器(8)和热交换器(7)依次为水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1)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下侧中部,所述进水接头(2)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下部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器(8)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的排烟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量传感器(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头(2)和冷凝换热器(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1)、燃气比例阀(4)、燃烧器(6)、热交换器(7)、风机(9)和冷凝换热器(8)的位置依次由下到上设置在热水器本体(10)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无盘管冷凝燃气热水器,属于燃气热水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热水器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进气接头、进水接头、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主控制器、燃烧器、热交换器、冷凝换热器和风机,进气接头和进水接头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底部,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主控制器、燃烧器、热交换器、冷凝换热器和风机均设置在热水器本体内,主控制器与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比例阀和风机采用电性连接,进水接头、水流量传感器、冷凝换热器和热交换器依次为水路连接。在排烟处增加一个不锈钢冷凝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热水热效率大幅提高,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热交换器盘管吸收的热量损失。补了原有热交换器盘管吸收的热量损失。补了原有热交换器盘管吸收的热量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聂来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