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5280发布日期:2021-12-29 13:1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活性炭再生是活性炭吸附的逆过程,活性炭再生大多采用热再生的处理方法,即在相对密闭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外部加热使活性炭升温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其中热再生法是通过活性炭再生回转窑装置实现的,然而回转窑在使用时会排放大量的高温有害烟气,若该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在对环境形成热污染的同时,也大大浪费了能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后段回收箱和前段回收箱,所述前段回收箱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引风机,前段回收箱另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泵体,第一引风机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进管,第一引风机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u形管,第一u形管的另一端与前段回收箱的侧壁贯穿,且第一u形管的一端与泵体的内部连通,泵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罩,且出风罩的一端与过滤装置壳体的侧壁贯穿,过滤装置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罩,出风罩与集风罩之间设置有滤芯,出风罩的一端通过弯管与第二引风机的内部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u形管,第二u形管位于后段回收箱的内部,且第二u形管的一端与后段回收箱一侧的侧壁贯穿,第二u形管的一端安装固定有排气罩。
6.优选的,所述前段回收箱的顶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旋转轴,主动旋转轴的底端面与前段回收箱的顶壁贯穿,且主动旋转轴的底端面安装固定有主动齿轮。
7.优选的,所述前段回收箱内部顶壁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从动旋转轴,从动旋转轴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搅拌桨,从动旋转轴的上部安装固定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8.优选的,所述前段回收箱顶端面的一侧连通有前段进水管,前段回收箱一侧的下部连通有前段排水管,后段回收箱一侧的上部连通有后段进水管,后段回收箱一侧的下部连通有后段排水管,且后段回收箱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保温层。
9.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壳体的上部为敞口,过滤装置壳体的上部盖设有过滤装置盖体,且过滤装置壳体的内壁与过滤装置盖体的底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层。
10.优选的,所述滤芯包括滤筒,滤筒的两侧均为敞口,且滤筒一侧的敞口安装固定有滤网a,滤筒另一侧的敞口安装固定有滤网b,且滤网a的一侧与滤网b的一侧之间依次设置
有过滤棉层、活性炭层和集尘网。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前段回收箱可以对高温烟气进行首次降温后再进行过滤,从而降低温度过高对过滤装置的损坏,后段回收箱对过滤后的烟气进行二次余热回收操作,并且后段回收箱设置的保温层还能对加热后的热水进行回收保温,从而更好的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左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滤芯的爆炸图。
16.图中:101后段回收箱、102前段回收箱、201第一引风机、202第二引风机、3泵体、4伺服电机、5烟气进管、601第一u形管、602第二u形管、701主动旋转轴、702从动旋转轴、801主动齿轮、802从动齿轮、9搅拌桨、10保温层、111前段进水管、112前段排水管、121后段进水管、122后段排水管、131过滤装置壳体、132过滤装置盖体、14密封层、151出风罩、152集风罩、16弯管、17滤芯、171滤筒、172滤网a、173滤网b、174过滤棉层、175活性炭层、176集尘网、18排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

3,一种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后段回收箱101和前段回收箱102,所述前段回收箱102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引风机201,前段回收箱102另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泵体3,前段回收箱102的顶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旋转轴701,主动旋转轴701的底端面与前段回收箱102的顶壁贯穿,且主动旋转轴701的底端面安装固定有主动齿轮801,段回收箱102内部顶壁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从动旋转轴702,从动旋转轴702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搅拌桨9,从动旋转轴702的上部安装固定有从动齿轮802,且从动齿轮802与主动齿轮801之间相互啮合,当伺服电机4带动主动旋转轴701上的主动齿轮801进行转动时,与主动齿轮801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802同时带动从动旋转轴70上的搅拌桨9进行缓慢、匀速的转动,进而可以提高对第一u形管6内的高温烟气降温时的均匀性;
19.前段回收箱102顶端面的一侧连通有前段进水管111,前段回收箱102一侧的下部连通有前段排水管112,后段回收箱101一侧的上部连通有后段进水管121,后段回收箱101一侧的下部连通有后段排水管122,且后段回收箱101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保温层10,通过设置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在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内的水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时可以获得不同温度的热水,进而更好的便于后期操作者进行使用,同时通过在后段回收箱101的外侧包覆保温层10,因后段回收箱101内的水温相较于前段回收箱102内
的水温较低,通过设置保温层10可以更好的对后段回收箱101内的热水进行保温;
20.第一引风机201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进管5,第一引风机201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u形管601,第一u形管601的另一端与前段回收箱102的侧壁贯穿,且第一u形管601的一端与泵体3的内部连通,泵体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151,且出风罩151的一端与过滤装置壳体131的侧壁贯穿,过滤装置壳体131的上部为敞口,过滤装置壳体131的上部盖设有过滤装置盖体132,且过滤装置壳体131的内壁与过滤装置盖体132的底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层14,其中过滤装置采用可拆卸的过滤装置壳体131和过滤装置盖体132,从而便于后续操作者对过滤装置壳体131内的滤芯17进行更换,同时通过设置密封层14可以有效的防止废热泄露;
21.壳体131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罩152,出风罩151与集风罩152之间设置有滤芯17,滤芯17包括滤筒171,滤筒171的两侧均为敞口,且滤筒171一侧的敞口安装固定有滤网a172,滤筒171另一侧的敞口安装固定有滤网b173,且滤网a172的一侧与滤网b173的一侧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棉层174、活性炭层175和集尘网176,采用多层滤网和过滤载体的设计,有效的对高温烟气进行过滤净化;
22.出风罩151的一端通过弯管16与第二引风机202的内部连通,第二引风机20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u形管602,第二u形管602位于后段回收箱101的内部,且第二u形管602的一端与后段回收箱101一侧的侧壁贯穿,第二u形管602的一端安装固定有排气罩18。
23.本实施例中,活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操作者先通过前段进水管111和后段进水管121分别向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内注入适量的水,然后打开此性炭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电源;
24.第一引风机201通过烟气进管5将高温烟气吸入至第一u形管601内,前段回收箱102内的冷水可以对第一u形管601内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操作,当伺服电机4带动主动旋转轴701上的主动齿轮801进行转动时,与主动齿轮801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802同时带动从动旋转轴70上的搅拌桨9进行缓慢、匀速的转动,进而可以提高对第一u形管6内的高温烟气降温时的均匀性;
25.其中,通过前段回收箱102降温后的高温烟气通过泵体3进入到过滤装置壳体131内,过滤装置壳体131与过滤装置盖体132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层14,可以有效的防止高温烟气泄露,过滤装置壳体131内设置有滤芯17,滤芯17包括滤网a172、过滤棉层174、活性炭层175、集尘网176和滤网b173,通过采用多层滤网和过滤载体的设计,有效的对高温烟气进行过滤净化;
26.经过多层净化过滤后的烟气通过第二风机202进入到后段回收箱101内部的第二u形管602内,后段回收箱101内的冷水可以进一步的对第二u形管602内的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27.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在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内的水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时可以获得不同温度的热水,进而更好的便于后期操作者进行使用,同时通过在后段回收箱101的外侧包覆保温层10,因后段回收箱101内的水温相较于前段回收箱102内的水温较低,通过设置保温层10可以更好的对后段回收箱101内的热水进行保温;
28.烟气经过前段回收箱102和后段回收箱101的冷却降温后排入排气罩18进行排放;
29.通过设置前段回收箱可以对高温烟气进行首次降温后再进行过滤,从而降低温度
过高对过滤装置的损坏,后段回收箱对过滤后的烟气进行二次余热回收操作,并且后段回收箱设置的保温层还能对加热后的热水进行回收保温,从而更好的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