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6104发布日期:2021-11-25 13:3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地热能的利用快速攀升。但目前岩溶裂隙型热储回灌技术相对成熟,而砂岩孔隙型热储的回灌属于世界性难题。由于砂粒之间的孔隙小连通性差,回灌相当困难,为规避砂岩孔隙型热储回灌困难这一难题,目前市场上采用深层换热井间接利用地热能越来越多,深层换热井有外管和内管两套管道,内管材质多为pe或pp等非金属管道。
3.由于非金属管道自身密度比水小,下管过程中需要增加配重,现配重一般都用钢管,但地热井成井过程易造成孔内倾斜度大或狗腿弯等现象,甚至部分地热井直接施工定向井,致使配重钢管易卡在拐弯部位,无法将内套管下至热储层换热,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包括柔性换热管,所述柔性换热管外围设置有转换钢管,所述柔性换热管和转换钢管之间通过穿钉连接,所述转换钢管下方设置有配重连接件,所述转换钢管和配重连接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连接件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栓吊环,所述第一螺栓吊环下方设置有双u型环,所述双u型环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吊环和配重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柔性换热管在和转换钢管连接处上方设置有滤水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转换钢管和穿钉之间为螺纹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穿钉两端均设置有一字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配重连接件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配重连接件和第一螺栓吊环之间为螺纹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双u型环之间通过钢栓连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配重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配重件和第二螺栓吊环之间为螺纹连接。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配重件、配重连接件、第一螺栓吊环以及第二螺栓吊环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配重件能够拆卸,易于运输,组装主要通过螺栓螺纹配合,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且材料采用无磁性材料和不锈钢材质,无磁性材料不易与井壁管发生粘吸,不锈钢材质不会被地热水腐蚀,可确保长久使用。
22.2、本实用新型中,将实心不锈钢圆柱配重件代替钢管配重,尺寸小,避免了卡管事故,且采用配重链柔性连接,使得配重件更加灵活,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剖面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上部俯视图。
26.图例说明:
27.1、柔性换热管;2、滤水孔;3、转换钢管;4、穿钉;5、第一螺纹孔;6、一字槽;7、配重连接件;8、第二螺纹孔;9、第一螺栓吊环;10、双u型环;11、钢栓;12、配重件;13、第二螺栓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深层换热井换热器柔性配重装置,包括柔性换热管1,柔性换热管1外围设置有转换钢管3,柔性换热管1和转换钢管3之间通过穿钉4连接,转换钢管3下方设置有配重连接件7,转换钢管3和配重连接件7之间为固定连接,配重连接件7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栓吊环9,第一螺栓吊环9下方设置有双u型环10,双u型环10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吊环13和配重件12,首先将柔性换热管1与转换钢管3通过穿钉4连接,转换钢管3与配重连接件7固定连接,配重连接件7通过下端的第一螺纹孔5和第一螺栓吊环9螺纹连接固定,在将第一螺栓吊环9和第二螺栓吊环13通过双u型环10连接并通过钢栓11
将双u型环10固定,随后将配重件12通过顶端第二螺纹孔8和第二螺栓吊环13螺纹连接固定,即可完成配重。
31.柔性换热管1在和转换钢管3连接处上方设置有滤水孔2,转换钢管3和穿钉4之间为螺纹连接,穿钉4两端均设置有一字槽6,配重连接件7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配重连接件7和第一螺栓吊环9之间为螺纹连接,双u型环10之间通过钢栓11连接,配重件1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8,配重件12和第二螺栓吊环13之间为螺纹连接,配重件12、配重连接件7、第一螺栓吊环9以及第二螺栓吊环13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配重件12能够拆卸,易于运输,组装主要通过螺栓螺纹配合,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且材料采用无磁性材料和不锈钢材质,无磁性材料不易与井壁管发生粘吸,不锈钢材质不会被地热水腐蚀,可确保长久使用,通过将实心不锈钢圆柱配重件代替钢管配重,尺寸小,避免了卡管事故,且采用配重链柔性连接,使得配重件更加灵活,值得大力推广。
32.工作原理:首先将柔性换热管1与转换钢管3通过穿钉4连接,转换钢管3与配重连接件7固定连接,配重连接件7通过下端的第一螺纹孔5和第一螺栓吊环9螺纹连接固定,在将第一螺栓吊环9和第二螺栓吊环13通过双u型环10连接并通过钢栓11将双u型环10固定,随后将配重件12通过顶端第二螺纹孔8和第二螺栓吊环13螺纹连接固定,即可完成配重。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