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结构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7625发布日期:2022-02-08 08: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结构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2.风管机是通过风管向室内送风的风管式空调。相关的风管机出风的一侧设有可活动式的出风面板,以开放或关闭气流进入室内。风管机安装后,其控制出风面板开放或关闭的相关电控组件设置在空调内机的后方,电控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其维修需要拆出出风面板和空调内机,操作不方便,维修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及风管机,以解决如何降低电控组件维修难度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和一端开口的中空容纳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相邻;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导出气流;出风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以开闭所述第一通孔;电控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控制所述出风面板相对所述壳体运动;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以关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框体;隔板,连接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个表面,所述隔板用于分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容纳腔。
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容纳腔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出风面板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8.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开口的装饰边;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容纳腔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装饰边的外表面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所述出风面板的外表面均平滑相接。
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置第一卡接件,所述壳体设置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扣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凹槽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具有从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沉台,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沉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陷的空间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的空间与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相对的边缘。
13.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沉台盖,用于封闭所述凹陷的空间,所述沉台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沉台盖包括:顶部,用于封闭所述凹陷的空间,所述顶部具有所述沉台盖的外表面;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部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沉台盖的外表面相
背;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板、所述壳体抵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相背的卡接件,以分别抵靠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
16.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包括:第一本体,用于封闭所述凹陷的空间,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用于与所述盖板抵靠;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并向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凸出。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如上述的出风结构;空调内机,靠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以从所述第一通孔导出所述气流。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风结构及风管机,该出风结构包括壳体、出风面板、电控组件和盖板,其中,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和一端开口的中空容纳腔,第一通孔和容纳腔的开口相邻,第一通孔用于导出气流,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控组件,电控组件用于控制出风面板开放或关闭第一通孔,盖板用于可拆卸的关闭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容纳电控组件的第一腔体的开口和导出气流的第一通孔相邻设置,电控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单独拆卸盖板以对电控组件进行维修,无需将出风面板和空调内机从安装位置拆卸,降低了电控组件拆装和维修的难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板的位置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正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台盖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台盖的位置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天花板;2、吊顶;3、空调内机;4、壳体;42、框体;44、第二卡接件;45、凹槽;421、第二本体;422、装饰边;43、隔板;411、第一通孔;412、容纳腔;413、出线孔;5、出风面板;51、送风叶片;6、电控组件;61、驱动件;62、控制板;7、盖板;71、第一卡接件;72、第二通孔;73、沉台;74、台阶槽;8、沉台盖;81、顶部;82、连接部;821、第一连接部;822、第二连接部;811、第一本体;812、凸起;83、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5.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3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机构可应用于风管机、中央空调和窗式空调等温度调节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产生限定。
38.以下以风管机为例,对其所采用的出风结构的出风原理进行大致说明,如图1所示,风管机是利用空调连接风管向室内送风的装置,风管机的空调内机3通常安装在室内,为提高室内装修的美观程度,常在天花板1处装饰有吊顶2,并将空调内机3设置在吊顶2里,以达到掩藏的效果,吊顶2开设有导出气流的开口,开口处可设置出风面板,通过电控组件控制出风面板的运动以实现阻挡、开放气流或调节气流方向的作用。
3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便维修电控组件的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壳体4、出风面板5、电控组件6和盖板7。
40.参照图3所示,壳体4具有第一通孔411和一端开口的中空容纳腔412,第一通孔411为贯穿相对两端的结构,容纳腔412为至少一端开放的结构,也就是说,容纳腔412也可以是两端贯穿的结构,壳体4上还设有用于导出线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可与容纳腔412连通以将连接空调内机等的线路导出壳体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容纳腔412的形状,只要能够容纳电控组件即可。具体的,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的开口均相邻,也就是说,第一通孔411的通孔延伸方向和容纳腔412的开口朝向同一个方向(均沿图3所示z方向向上)且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的开口可视为大致并排设置(沿图3所示x方向并排设置)。大致并排包括两个开口一侧的端面不是严格的平齐,可以认为两个开口一侧的端面的距离小于容纳腔深度即属于并排设置。可选的,在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的并排方向(图3所示的x方向)上设有隔板43,当然,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在并排方向(图3所示的x方向)上也可以直接连通而不设置隔板。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411用于导出气流,空调内机出风的一侧朝向第一通孔411,空调内机导出的风直接从第一通孔411处导出。
41.结合图2和图3所示,壳体4中第一通孔411的一端面活动设置有出风面板5,出风面板5可封闭第一通孔411的一端,出风面板5也可相对壳体4活动,以开放第一通孔411,相应的,在出风面板5封闭第一通孔411的情况下,对应于空调内机处于非工作的状态,没有气流
导出第一通孔411;在出风面板5开放第一通孔411的情况下,对应于空调内机处于工作状态,空调内机所吹出的风可以从出风面板5开放的位置导出至第一通孔411的外部,以起到制冷的效果。
42.具体的,参照图4所示,出风面板5可设置为多个送风叶片51,电控组件6用于带动送风叶片51上下(图4所示箭头方向上下)摆动。结合图2,在送风叶片51和壳体4表面均平滑连接的情况下,送风叶片51将第一通孔411封闭;如图4所示,在送风叶片51的表面与壳体4的表面非平滑连接的情况下,送风叶片51之间的间隙可导出气流;电控组件6可以控制送风叶片51与壳体4表面的相对夹角,以控制气流的导出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但不限定上述实施例中出风面板5的具体形式,只要出风面板5可相对壳体4开放第一通孔411或关闭第一通孔411即可。
43.如图2所示,电控组件6设置在容纳腔412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电控组件6与容纳腔412的具体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例如,电控组件6可以与壳体4靠近容纳腔412的侧壁无直接连接,电控组件6直接抵靠在容纳腔412内即可;电控组件6还可以与壳体4靠近容纳腔412的任意面连接,以限定电控组件6与壳体4的连接关系,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电控组件6设置在壳体4中与容纳腔412相邻的侧面(图2所示容纳腔412的左侧面)。如图2所示,盖板7设置在壳体4的开口端以关闭或开放容纳腔412,盖板7与壳体4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盖板7与壳体4的具体连接方式,可选的,盖板7与壳体4可设置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盖板7与壳体4也可设置为活动连接等,只要盖板7可相对开放和关闭容纳腔412即可。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容纳电控组件的第一腔体的开口和导出气流的第一通孔相邻设置,电控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单独拆卸盖板以对电控组件进行维修,无需将出风面板和空调内机从安装位置拆卸,降低了电控组件拆装和维修的难度。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4包括框体42和隔板43。隔板43与框体42的相对两个表面连接,以将框体42分隔成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具体的,在框体42为矩形框的情况下,隔板43可设置为矩形板,隔板43的至少三个边缘与框体42连接,框体42与隔板43相邻的表面有五个面,包括一个底面(图3中xy方向上的面)和四个侧面(图3中yz方向上的面),隔板43的两个边缘可与框体42任意的两个侧面连接,隔板43的一个边缘与隔板43的底面连接。具体的,隔板43的两个边缘连接框体42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图3所示y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表面),隔板43的一边缘与框体42的底面(图3所示z方向的下端面)连接,隔板43上与底面相对的另一边缘可与框体42的端面(图3所示z方向的上端面)平齐,框体42的端面可以是框体42中开口一侧的表面,通过将隔板43与框体42平齐设置,能够降低第一通孔411内的气流泄露至容纳腔412的风险,第一通孔411中空调内机产生的气流能够更多的从出风面板处流出。
46.除了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形式外,还可以是图5所示实施例。如图5所示,隔板43的两边缘可与框体42相邻的两个侧表面连接,以将框体42分隔成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隔板43与框体42设置的具体类型,只要隔板43能够将框体42分隔成开口相邻的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即可。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控组件6包括驱动件61和控制板62,驱动件61与出风面板5连接,以控制出风面板5开放或关闭第一通孔,控制板62可与空调内机电连接,以接
收空调内机的运行信号,在空调内机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板62控制驱动件61工作,以使出风面板5开放第一通孔;在空调内机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控制板62向驱动件61发出停止工作信号,以使出风面板5关闭第一通孔;在其他情况下,控制板62还可以接受风向信号,以向驱动件61发出调整风向的信号,使出风面板5相对转动以改变其相对壳体4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驱动件61的类型,驱动件61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气缸等可用于驱动出风面板5活动的部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控组件6设置在容纳腔412内,驱动件61与隔板43靠近容纳腔412的一侧固定连接,控制板62固定在壳体4靠近容纳腔412的底面(图6中向里方向的一面)。上述的驱动件61和控制板62可分别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实现与壳体4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件61、控制板62与容纳腔412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例,只要控制板62能够对驱动件61起到控制作用,驱动件61能够控制出风面板5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壳体4中靠近容纳腔412的底部设有出线孔413,出线孔413可用于穿设连接控制板62或驱动件61的导线。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通孔和容纳腔均关闭的状态下,盖板7的外表面与出风面板5的外表面平滑相接。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平滑可以是盖板7的外表面与出风面板5的外表面呈斜率不变的平面,两个平面处于平齐的状态;表面平滑还可以是盖板7和出风面板5可以不是平面,盖板7和出风面板5的表面可以是带有曲率的弧面,两个弧面连接的位置处不存在曲率的突变即表面平滑连接。通过将盖板7与出风面板5表面平滑相接,使得第一通孔与容纳腔相对壳体4外部封闭,提高了出风结构的气密性,同时也提高了出风结构的美观程度。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框体42包括围绕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的开口设置的装饰边422和相对开口凸起设置的第二本体421;装饰边422为图3中xy所围成的平面内延伸的边框,装饰边422相对第二本体421向四周延伸。
51.结合图7所示,在第一通孔411和容纳腔412均关闭的状态下,装饰边422的外表面与盖板7的外表面、出风面板5的外表面均平滑相接。平滑相接可以是装饰边422与出风面板5、盖板7的外表面斜率不变的平面,各个平面呈平齐状态;还可以是呈带有斜率的弧面,各个面连接的位置处斜率不存在突变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装饰边422所围成的空间在一方面可用于安装出风面板5,有利于提高出风面板5在关闭状态下的密闭性;另一方面,装饰边422还能遮挡空调内机与壳体4安装的间隙,还能起到美观和防尘的效果。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盖板7设置第一卡接件71,壳体4设置第二卡接件44,第一卡接件71与第二卡接件44卡扣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接件44可以直接设置在壳体4的第二本体421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4的装饰边422上。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卡接件44设置在装饰边422远离盖板7的一侧,盖板7上的第一卡接件71从壳体4的底部向上卡接在第二卡接件44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上述第一卡接件71和第二卡接件44的种类和形式,具体的,第一卡接件71可设置为凸起部,第二卡接件44可设置为凹槽部,第一卡接件71沿图8所示z方向从壳体4的底部向上卡接在第二卡接件44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接件71可设置为凹槽部,第二卡接件44可设置为凸起部,盖板7盖合在壳体4的情况下,壳体4上的第二卡接件44卡接于第一卡接件71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形式除了上述凸起和凹槽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盖板7与壳体4可活动即可。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盖板7还开设有第二通孔72,壳体4还开设有凹槽45,第二通孔72和凹槽45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盖板7用于封闭可以所围成的容纳腔412的开口,盖板7部分边缘与壳体4重合抵靠,可选的,盖板7的四周的边缘均与壳体4有实体抵靠接触。抵靠位置处的盖板7上可设有第二通孔72,相对应的壳体4的端面处设有凹槽45,盖板7与壳体4通过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72与凹槽45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件包括但不限定于连接栓及螺钉,只要能够穿设第二通孔和凹槽实现连接即可。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盖板7具有从外表面向内凹陷(图9所示向下凹陷)的沉台73,第二通孔72的相对两端贯穿沉台73的两个面,用于贯穿第二通孔72及凹槽45的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72并与凹槽45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沉台73所凹陷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通孔72设置的位置处设置向内凹陷的沉台73,使得连接件的一端隐藏在沉台73所凹陷的空间内,起到隐蔽作用,使得装配的结构更加整洁和美观。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沉台73的凹陷的空间与第一卡接件71设置于盖板7的相对的边缘。例如图10所述的盖板7为具有两个相对边缘的矩形结构,第二通孔72和第一卡接件71设置在盖板7上相对的两边缘,并非相邻的两侧。具体的,相对的两边缘可以是图7所示的盖板7的左右两边,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盖板7的上下两边。可选的,参照图10第二通孔72可设置为一个,第一卡接件71设置为两个,第二通孔72设置在两个第一卡接件71之间,第二通孔72还可设置在两个第一卡接件71的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盖板7的两侧边缘处设置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一侧采用连接件穿设第二通孔和凹槽的方式,另一侧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无需两侧都满足精确的定位即可连接,降低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盖板的拆装效率。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沉台盖8。沉台盖8用于封闭沉台73所形成的凹陷的空间,具体的,沉台73的顶部(图9所示上部)可设有台阶槽74,沉台盖8的边缘抵靠在台阶槽74上,使得沉台盖8封闭在沉台73的凹陷空间的端部,使得沉台盖8的外表面与盖板7的外表面平滑相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沉台盖8封闭凹陷的空间,使得从外观上只能看到沉台盖8而看不到连接件,这样既可以防止连接件影响整个盖板的完整性,还能有效地防止连接件暴露在外而容易生锈进而导致不便于后期拆装和维护的情况发生。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沉台盖8包括顶部81和连接部82。顶部81用于封闭凹陷的空间,具体的,顶部81的内侧面(图11所述顶部81的下端面)与沉台73的顶端抵靠,顶部81具有沉台盖8的外表面;连接部82连接于顶部81的内表面,内表面与沉台盖8的外表面相背;其中,连接部82与盖板、壳体抵接。可选的,连接部82可设置为弹性结构,其弹性可表现为当连接部82设置在凹陷空间内的情况下,连接部82相对沉台的内侧面及壳体具有一定的作用力,使得连接部82抵靠在沉台的内侧面及壳体上,在无外力作用下,连接部82能够相对沉台的内侧面及壳体静止,从而使得沉台盖相对沉台静止。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连接部8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设置相背的卡接件83,以分别抵靠盖板和壳体。具体的,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相对顶部81向图11所示向下的方向延伸设置,在沉台盖8设置在凹陷的空间内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设置在封闭的凹陷空间内,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相对沉台盖8的顶部81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卡接
件83,卡接件83可设置在第一连接部821或第二连接部822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在靠近端部的一侧,卡接件83可设置为凸起结构,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的卡接件83设置在相互远离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821上的卡接件8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821相对背离第二连接部822的一侧(图11所示的左侧),第二连接部822上的卡接件8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822相对背离第一连接部821的一侧(图11所示的右侧)。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59.结合图9和图11,以下对沉台盖8设置在沉台73上的原理进行大致说明,在沉台盖8盖合在沉台73的过程中,首先是第一连接部821和第二连接部822上的卡接件83与沉台73的内侧及壳体的表面接触,卡接件83在沉台和壳体的抵压下相互靠拢;在沉台盖8沿凹陷的空间向内运动的过程中,卡接件83始终抵靠在壳体和沉台上;直到连接部82的内侧面与沉台73的顶部抵靠,沉台盖8在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卡接件83始终抵靠在沉台和壳体上,卡接件83因受沉台和壳体表面摩擦力的作用,卡接件83与沉台和壳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从而沉台盖8与沉台73保持相对静止。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2所示,顶部81包括第一本体811和凸起812,第一本体811用于封闭凹陷的空间,第一本体811的部分用于与盖板7抵靠;凸起812设置在第一本体811远离盖板7的一侧并向远离盖板7的一侧凸出,也就是说,顶部81的一侧远离容纳腔412,顶部81的另一侧靠近容纳腔412,凸起812设置在第一本体811远离盖板7延伸方向的一侧,也就是凸起812朝壳体4一侧的方向延伸。可选的,在沉台盖8抵靠在沉台73的情况下,凸起812搭接于隔板43的顶面,隔板43上设置有与凸起812适配的凹部,使得凸起812与隔板43适配后,凸起812的外表面与壳体4的外表面平滑连接。可选的凸起812与隔板43上的凹部可以不完全贴合设置,也就是说,凸起812与凹部可留有部分间隙,以便维修过程中采用工具撬开顶部,使沉台盖与沉台脱离。
6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空调内机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结构。通过将容纳电控组件和导出空调内机气流的的两个开口相邻设置。在将出风结构安装在吊顶内的情况下,两个开口均朝向吊顶的外侧面,使得电控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单独拆卸盖板以对电控组件进行维修,无需将整个风管机从吊顶里拆卸出来,降低了电控组件拆装和维修的难度。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