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2109发布日期:2021-12-31 23: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多为一体结构,水箱同样在外面,导致水箱的保温性差,不利于装置保温效果,一般装置不能进行安装倾斜度的调节,导致安装过程得通过垫板进行倾斜度的调节,不利于装置的安装稳定性,一般装置水液循环通过热上升原理进行水液的循环,水液循环的速度低,且不能根据温度情况,进行智能化循环,不利于对水液加热的智能性,不利于装置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吸热管架,所述吸热管架的后端安装有热管水箱,所述热管水箱的前表面安装有吸热管,所述热管水箱的上表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下层冷水循环管,所述热管水箱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热水循环管,所述热水循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子水舱,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母水舱,所述子水舱的上方保温水箱的上表面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上表面安装有加水管,所述子水舱的一侧安装有上层热水循环管,所述上层热水循环管与下层冷水循环管的一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子水舱的内部上、下端与母水舱的内部下端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热管架的下表面前端焊接有前铰接板,所述前铰接板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前支撑架,所述吸热管架的下表面后端焊接有第一后铰接板,所述第一后铰接板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二后铰接板,所述第二后铰接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转转动安装有第三后铰接板,所述第三后铰接板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后支撑架。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与子水舱的下端一侧贯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与母水舱的下端一侧贯通连接,所述子水舱的上端通过热水循环管与热管水箱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热管水箱与吸热管贯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子水舱与母水舱的上端通过上层热水循环
管贯通连接,所述加水管的输出端与过滤罐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过滤罐的输出端与子水舱的输入端贯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支撑架通过前铰接板转动安装于吸热管架的下表面前端位置处,所述第二后铰接板通过第一后铰接板转动安装于吸热管架的下表面后端位置处,所述调节杆由内螺纹杆与外螺纹杆组成,所述调节杆下端外螺纹杆转动安装于第三后铰接板上表面位置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为分体结构,水箱可安装于室内,提高水箱的保温效果,本装置设置有可调节支撑脚,能进行安装倾斜度的调节,有利于装置的安装稳定性,设置有水液循环泵,在各个循环管的端头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根据稳定情况进行水液智能循环,提高水液循环的速度,有利于装置热量利用的最大化,水箱设置有多层保温结构,对保温空腔内填充保温棉,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保温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中保温水箱的透视图;
16.图5为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图4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吸热管架;2、热管水箱;3、吸热管;4、保温水箱;5、子水舱;6、母水舱;7、过滤罐;8、水泵;9、热水循环管;10、下层冷水循环管;11、上层热水循环管;12、加水管;13、第一后铰接板;14、第二后铰接板;15、调节杆;16、第三后铰接板;17、后支撑架;18、前铰接板;19、前支撑架;20、电磁阀;2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子母舱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吸热管架1,吸热管架1的后端安装有热管水箱2,热管水箱2的前表面安装有吸热管3,热管水箱2的上表面安装有水泵8,水泵8的输出端安装有下层冷水循环管10,热管水箱2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热水循环管9,热水循环管9的另一端安装有保温水箱4,保温水箱4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子水舱5,保温水箱4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母水舱6,子水舱5的上方保温水箱4的上表面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罐7,过滤罐7的上表面安装有加水管12,子水舱5的一侧安装有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与下层冷水循环管10的一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电磁阀20,子水舱5的内部上、下端与母水舱6的内部下端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1,水泵8的输出端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与子水舱5的下端一侧贯通连接,水泵8的输出端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与母水舱6的下端一侧贯通连接,子水舱5的上端通过热水循环管9与热管水箱2的输入端贯通连接,热管水箱2与吸热管3贯通连接,子水舱5与母水舱6的上端通过上层热水循环管11贯通连接,加水管12的输出端与过滤罐7的输入端贯通连接,过滤罐7的输出端与子水舱5的输入端贯通连接,首先,取出装置,把吸热管架1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完成吸热管架1角度的调节并固定,把保温水箱4安装到室内,通过热水循环管9与下层冷水循环管10连接吸热管架1与保温水
箱4,然后,开始使用,通过加水管12加水,水液通过过滤罐7的过滤后进入子水舱5的内部,子水舱5一侧连接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的电磁阀20开启水泵8运行,水泵8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抽取子水舱5内部的水液输入热管水箱2的内部,热管水箱2内部的水液流入吸热管3,吸热管3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对水液加热,加热的水液通过热水循环管9循回子水舱5的内部,子水舱5内部临近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上端的温度传感器21运行,温度传感器21检测所在高度的水温,当水温到达设定值时,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上临近电磁阀20的电磁阀开启,子水舱5内部的热水通过上层热水循环管11进入母水舱6的内部,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位于母水舱6下端端口处温度传感器21运行检测温度,温度低于限定值时母水舱6下端临近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的电磁阀20开启,水液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进入热管水箱2,热管水箱2内部的水液进入吸热管3再次加热循环。
19.在图2、3中:吸热管架1的下表面前端焊接有前铰接板18,前铰接板18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前支撑架19,吸热管架1的下表面后端焊接有第一后铰接板13,第一后铰接板13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二后铰接板14,第二后铰接板14的下表面安装有调节杆15,调节杆15的下端转转动安装有第三后铰接板16,第三后铰接板16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后支撑架17,前支撑架19通过前铰接板18转动安装于吸热管架1的下表面前端位置处,第二后铰接板14通过第一后铰接板13转动安装于吸热管架1的下表面后端位置处,调节杆15由内螺纹杆与外螺纹杆组成,调节杆15下端外螺纹杆转动安装于第三后铰接板16上表面位置处,把吸热管架1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固定前支撑架19,转动调节杆15调节吸热管架1后端的支撑高度,把后支撑架17固定到安装处,第三后铰接板16与后支撑架17自适应转动,第一后铰接板13与第二后铰接板14自适应转动,前铰接板18与前支撑架19自适应转动,完成吸热管架1角度的调节并固定。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把吸热管架1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固定前支撑架19,转动调节杆15调节吸热管架1后端的支撑高度,把后支撑架17固定到安装处,第三后铰接板16与后支撑架17自适应转动,第一后铰接板13与第二后铰接板14自适应转动,前铰接板18与前支撑架19自适应转动,完成吸热管架1角度的调节并固定,把保温水箱4安装到室内,通过热水循环管9与下层冷水循环管10连接吸热管架1与保温水箱4,然后,开始使用,通过加水管12加水,水液通过过滤罐7的过滤后进入子水舱5的内部,子水舱5一侧连接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的电磁阀20开启水泵8运行,水泵8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抽取子水舱5内部的水液输入热管水箱2的内部,热管水箱2内部的水液流入吸热管3,吸热管3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对水液加热,加热的水液通过热水循环管9循回子水舱5的内部,子水舱5内部临近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上端的温度传感器21运行,温度传感器21检测所在高度的水温,当水温到达设定值时,上层热水循环管11上临近电磁阀20的电磁阀开启,子水舱5内部的热水通过上层热水循环管11进入母水舱6的内部,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位于母水舱6下端端口处温度传感器21运行检测温度,温度低于限定值时母水舱6下端临近下层冷水循环管10一端的电磁阀20开启,水液通过下层冷水循环管10进入热管水箱2,热管水箱2内部的水液进入吸热管3再次加热循环。
2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