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8611发布日期:2022-04-22 11:1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石膏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膏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膏的加工装置,主要用于石膏粉的烘干。


背景技术:

2.石膏板材需要先制作石膏,制作石膏需要对石膏的原材料(石灰)进行高温煅烧,石灰进行高温煅烧的时候需要在旋转窑炉内进行,现在的旋转窑炉采用边输送边煅烧的结构,利用齿圈驱动旋转窑炉转动,旋转窑炉内通过焊接在内壁上的螺旋叶片进行输送。
3.石膏在烘干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对于间歇式旋转窑,石膏会在旋转窑中烘干2小时左右,存在受热不均匀和耗能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膏的加工装置,导热管将烟气向外导出,同时其与筒体内的石膏换热,使受热更加均匀且能利用烟气中的热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膏的加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筒体1、筒体1前部的进料结构、筒体1后部的出料结构、筒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料结构与出料结构之间的螺旋搅拌叶片5和用于驱动筒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所述筒体1的前部设有一个阻火圈4,其后部前后并排设有两个阻火圈4,其内沿前后向设有多根导热管6;所述阻火圈4与筒体1同轴设置且其转动设于阻火墙7上,前部阻火墙7与其后方的一面阻火墙7形成燃烧室,后部的两面阻火墙7形成排烟室;所述阻火墙7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与阻火圈4之间设有烟气密封结构8,多根导热管6围绕筒体1的轴线均匀分布且其均位于螺旋搅拌叶片5的内侧;所述导热管6的前端向外弯折,其位于前部的阻火圈4的后方,其与筒体1的外壁连通;所述导热管6的后端向外弯折,其位于后部的两个阻火圈4之间,其与筒体1的外壁连通。
6.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阻火墙7由阻火砖砌成。
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热管6的数量为4-15根。
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筒体1的内径为1.2-2.0m,所述螺旋搅拌叶片5的内端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00-180mm,所述导热管6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00-350mm。
9.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热管6的数量为六根,所述导热管6内径为100-200mm。
1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包括筒体1前方的驱动电机9、筒体1前端同轴设置的齿圈10、筒体1前部与后部的两个拖轮带11和分别用于支撑两个拖轮带11的两个托轮组12,所述拖轮带11与筒体1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的后端同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10的下侧啮合,前部的阻火圈4位于前部的拖轮带11的后方,后部的阻火圈4位于后部的拖轮带11的前方。
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阻火墙7上沿前后向设有供阻火圈4穿过与旋转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与筒体1同轴设置;所述烟气密封结构8包括圆形通孔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块外环形挡板19,所述阻火圈4包括筒体1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块内环形挡板20,两块外环形挡板19与两块内环形挡板20相间设置;两块内环形挡板20均与筒体1同轴设置,一块内环形挡板20位于圆形通孔内,另一块内环形挡板20位于阻火墙7的相邻前方或相邻后方;两块外环形挡板19均与筒体1同轴设置,一块外环形挡板19位于圆形通孔内,另一块外环形挡板19固定在阻火墙7的后侧或前侧上。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膏的加工装置,导热管将烟气向外导出,同时其与筒体内的石膏换热,使受热更加均匀且能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可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膏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筒体、驱动电机和齿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筒体、拖轮带和托轮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后封板的前视图;
17.图5是后封板的后视图;
18.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1筒体、2后封板、3出料口、4阻火圈、5螺旋搅拌叶片、6导热管、7阻火墙、8烟气密封结构、9驱动电机、10齿圈、11拖轮带、12托轮组、13前封板、14进料锥筒、15驱动螺杆、16螺纹套、17连杆、18堵头、19外环形挡板、20内环形挡板、21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1.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膏的加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水平设置)的筒体1、筒体1前部的进料结构(用于进料)、筒体1后部的出料结构(用于间歇式出料)、筒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料结构与出料结构之间的螺旋搅拌叶片5(沿前后向螺旋设置)和用于驱动筒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等。前述结构与现有的间歇式旋转窑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筒体1的前部设有一个阻火圈4,其后部前后并排设有两个阻火圈4,其内沿前后向设有多根导热管6。阻火圈4与筒体1同轴设置且其转动设于阻火墙7(共三面,三面阻火墙7前后并排设置)上,前部阻火墙7与其后方的一面阻火墙7(后部前侧的一面阻火墙7)形成燃烧室(其内可设置煤粉燃烧器),后部的两面阻火墙7形成排烟室(其可通过管路与烟囱连接)。阻火墙7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与阻火圈4之间设有烟气密封结构8用于避免烟气从阻火圈4与阻火墙7之间排出。阻火圈4及对应的阻火墙7配合减少热量排出。多根导热管6(位于同一与筒体1的同心的圆上)围绕筒体1的轴线均匀分布且其均位于螺旋搅拌叶片5的内侧。导热管6与筒体1内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导热管6的前端向外弯折(弧形弯折),其位于前部的阻火圈4的后方(通常为相邻后方),其与筒体1的外壁连通。导热管6的后端向外弯折(弧形弯折),其位于后部的两个阻火圈4之间,其与筒体1的外壁连通。
22.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阻火墙7由阻火砖砌成。
23.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热管6的数量为4-15根。
2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筒体1的内径为1.2-2.0m,螺旋搅拌叶片5的内端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00-180mm,导热管6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00-350mm,后部的两个阻火圈4之间的距离为600-750mm。具体地,筒体1的内径为1.8m,螺旋搅拌叶片5的内端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50mm,导热管6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00mm,后部的两个阻火圈4之间的距离为670mm,筒体1的长度为7m。
25.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包括筒体1前方的驱动电机9(沿前后向设置)、筒体1前端同轴设置的齿圈10、筒体1前部与后部的两个拖轮带11和分别用于支撑两个拖轮带11的两个托轮组12(由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托轮构成,托轮与拖轮带11的下侧相切)等,拖轮带11与筒体1同轴设置,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的后端同轴设有齿轮,齿轮与齿圈10的下侧啮合,前部的阻火圈4位于前部的拖轮带11的后方,后部的阻火圈4位于后部的拖轮带11的前方。
26.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结构包括同轴设于筒体1内前部的前封板13(设于前部的阻火圈4前方,其为圆环结构)和前封板13前侧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进料锥筒14(其前端至筒体1的前端)等,进料锥筒14由前至后逐渐变大且其后端与前封板13的后侧连通。进料锥筒14后端的内径与前封板13的内径相同。
27.其中,参见图1、3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料结构包括同轴设于筒体1内后部的后封板2、后封板2上且可开闭的出料口3(烘干时关闭,烘干完成后开启;本实施例为多个)、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驱动螺杆15、筒体1后端且沿筒体1径向设置的横梁21(具体为方梁)、驱动螺杆15上的螺纹套16(与驱动螺杆15螺纹连接)、螺纹套16上的多根连杆17(数量与出料口3的数量相同)、出料口3后侧上的堵头18和后封板2后侧的多个导向机构等。后封板2与筒体1同轴设置且其上设有多个出料口3。驱动螺杆15的前端与后封板2的圆心转动连接,其中部与横梁21螺纹连接,其后端同轴设有手轮。多个出料口3(位于同一与后封板2同心的圆上)围绕后封板2的圆心均匀分布,出料口3为前小后大的圆锥孔,堵头18为与出料口3配合的圆锥台(前小后大)。连杆17由后至前斜向外设置,其后端与螺纹套16的外壁固定连接,其前端与对应的堵头18的后侧铰接(通过转轴)。多根连杆17均匀分布在螺纹套16的外壁上。导向机构用于引导连杆17仅能前后向运动,包括两块平行的引导板,两块引导板分别位于连杆17的两侧且其前端固定在后封板2的后侧。部分或全部连杆17可对应设置导向机构。
28.具体地,参见图1、3和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热管6的数量为六根,导热管6内径为100-200mm(具体为150mm)。出料口3的数量为三个,相应地,连杆17的数量为三根,螺旋搅拌叶片5的数量为三片,两两导热管6之间设有一个出料口3。三片螺旋搅拌叶片5平行设置且其后端分别至三个出料口3处。
29.其中,参见图1和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阻火墙7上沿前后向设有供阻火圈4穿过与旋转的圆形通孔(较阻火圈4稍大),圆形通孔与筒体1同轴设置。烟气密封结构8包括圆形通孔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块外环形挡板19,阻火圈4包括筒体1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块内环形挡板20,两块外环形挡板19与两块内环形挡板20相间设置。两块内环形挡板20均与筒体1同轴设置,一块内环形挡板20(前方的一块)位于圆形通孔内,另一块内环形挡板20
(后方的一块)位于阻火墙7的相邻前方或相邻后方。两块外环形挡板19均与筒体1同轴设置,一块外环形挡板19(后方的一块)位于圆形通孔内,另一块外环形挡板19(前方的一块)固定在阻火墙7的后侧或前侧上。内环形挡板20和外环形挡板19均为金属环形板。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