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及其引流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1789发布日期:2022-02-20 02:0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及其引流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湿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湿机及其引流止流装置。


背景技术:

2.除湿机是指以制冷的方式抽走空气中的水份,来降低空气湿度,保持空间的相对适宜湿度, 使容易受潮的物品、家居用品等不受潮发霉,或对湿度要求高的产品、药品等能在其所要求的湿度范围内的场地制作、生产和贮存。现有除湿机通常包括换热器、接水盘、水箱和底盘。现有除湿机多采用侧壁式水箱,水箱的外侧作为除湿机外侧壁的一部份,水箱底部与底盘形成滑动槽配合,方便将水箱推入与定位。
3.除湿机工作时,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流至下方的接水盘,再经接水盘上的排水孔流到下方的水箱内,当水箱内满水时,感应装置动作提示用户倒水。用户取出水箱倒水时,由于换热器翅片还吸附着少部分水,同时接水盘内有部分积水,此时,就需要将排水孔堵住;否则,就会有残留水从排水孔流至底盘,长此以往水在底盘会越积越多流至地面,影响用户使用。这样,就需要在接水盘与水箱之间设置一种引流止流装置,除湿机正常工作时,将接水盘上的积水经排水孔引流到下方的水箱内;当取出水箱倒水时,将接水盘上的排水孔堵住止流。
4.中国专利文献cn 205606867 u公开了一种堵嘴装置及设有堵嘴装置的除湿机,其堵嘴装置包括支架、扭簧以及密封塞,密封塞安装在支架上,扭簧安设在支架中间的轴孔上,扭簧一端的右扭杆与支架上的定位筋配合连接,扭簧的另外一端左扭杆与接水盘上的定位筋配合连接。当水箱取出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旋转,密封塞压住排水嘴并与排水嘴贴合,将排水嘴堵塞;当水箱装入时,借住水箱的外力将堵嘴装置顶开反向旋转,密封塞离开堵嘴装置,实现排水嘴水流通。此方案需要用l形利用排水嘴从接水盘的排水孔引出形成横置的出水口,扭簧驱动支架旋转摆动,密封塞贴合出水口将排水嘴堵塞。此方案由于装置需要的构成件众多,实现功能需要各构成件密切配合,只要其中一件出错或位置稍有差异就难以实现功能要求,所以此方案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制作与装配难度大,动作稳定性差,故障率较高,成本较高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除湿机及其引流止流装置。
6.本实用新型引流止流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引流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止流装置包括导水柱、硅胶垫片、弹簧,所述导水柱包括柱体与柱底座,柱底座下面设置有底座斜坡,所述柱体的上端部设置嵌槽,所述硅胶垫片嵌装在嵌槽中,所述弹簧套装在导水柱的柱体外,弹簧的底端抵在导水柱的柱底座上面。
8.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引流止流装置进一步的方案:
9.所述柱底座为柱盘与设置在柱盘下面的2个竖壁,2个竖壁分别设置底座斜坡。
10.所述导水柱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11.本实用新型除湿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还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换热器、接水盘、水箱和底盘,接水盘开设有排水孔与水箱相通,水箱的外侧作为除湿机外侧壁的一部份,水箱底部与底盘形成实现将水箱推入与定位的滑动槽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引流止流装置,所述引流止流装置的导水柱穿过接水盘的排水孔,所述硅胶垫片覆盖在所述排水孔上面;所述水箱上口配置有箱盖,箱盖与水箱上口配合固定覆盖在水箱上口,箱盖开设有通水缺口;箱盖在导水柱柱底座相应处设置有凸起小屋,凸起小屋上面设置有与所述导水柱的底座斜坡相配的箱盖斜坡;所述弹簧的顶端顶住接水盘的下表面壁。
13.以下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进一步的方案:
14.所述箱盖在凸起小屋下方开设通水缺口。
15.所述箱盖上面的周边设置围坝,整个箱盖上面形成容水区域。
16.所述箱盖上面设置相对较深的凹坑区,从凸起小屋所在处至凹坑区设置引流槽。
17.所述箱盖在凸起小屋上面设置隔离凸起筋。
18.所述接水盘与壳体一体设置,为同一个塑料注塑件。
19.所述壳体包括内侧竖立壁,内侧竖立壁的中间部分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凹侧用于设置压缩机,圆弧形的凸侧用于设置所述水箱。
20.本实用新型引流止流装置使用普通的受压弹簧,除湿机正常工作时,利用水箱被推入时的推力经导水柱底座斜坡与箱盖斜坡的相对滑动,克服弹簧的弹性,将导水柱推动上移,使硅胶垫片离开接水盘的有排水孔,排水孔保持通水状态,将接水盘上的积水经排水孔引流到下方的水箱内;当取出水箱时,利用弹簧回弹,使硅胶垫片将接水盘上的排水孔堵住止流。与现有技术cn 205606867 u公开的扭簧结构的堵嘴装置相比,显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安装操作简装易行。
附图说明
21.图1为引流止流装置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导水柱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除湿机局部立体示意图。
24.图4为除湿机接水盘立体示意图。
25.图5为接水盘装上引流止流装置立体示意图。
26.图6为图5中引流止流装置所在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7为水箱及其所装箱盖立体示意图。
28.图8为箱盖立体示意图。
29.图9为引流止流装置与箱盖凸起小屋斜坡相配状态立体示意图。
30.图中标号:1. 导水柱;2. 硅胶垫片;3. 弹簧;4. 柱体;5. 柱底座;6. 底座斜坡;7. 嵌槽;8. 柱盘;9. 竖壁;10. 接水盘;11. 水箱;12..排水孔;13、箱盖;14、通水缺口;15、凸起小屋;16、箱盖斜坡;17、围坝;18、凹坑区;19、引流槽;20、隔离凸起筋;21、引流止流装置;22、内侧竖立壁。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以图1至图9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实用新型引流止流装置21,如图1所示,包括导水柱1、硅胶垫片2、弹簧3,导水柱1包括柱体4与柱底座5,柱底座5下面设置有底座斜坡6,柱体4的上端部设置嵌槽7,硅胶垫片2嵌装在嵌槽7中,弹簧3套装在导水柱1的柱体4外,弹簧3的底端抵在导水柱1的柱底座5上面。
33.如图2所示,柱底座5为柱盘8与设置在柱盘8下面的2个竖壁9,2个竖壁9分别设置底座斜坡6,导水柱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34.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包括壳体,还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换热器、接水盘10、水箱11和底盘。水箱11底部与底盘形成实现将水箱11推入与定位的滑动槽配合。如图3所示,接水盘10与壳体一体设置,为同一个塑料注塑件。如图4所示,接水盘10开设有排水孔12与水箱11相通;除湿机壳体包括内侧竖立壁22,内侧竖立壁的中间部分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凹侧空间用于设置压缩机,圆弧形的凸侧空间作为容纳水箱11的腔体。如图3所示,水箱11推入后,水箱11的外侧作为除湿机外侧壁的一部份。
35.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还包括上述引流止流装置21,引流止流装置21的导水柱1穿过接水盘10的排水孔12,硅胶垫片2覆盖在排水孔12上面。
36.如图7、图8所示,水箱11上口配置有箱盖13,箱盖13与水箱11上口配合固定覆盖在水箱11上口,箱盖13开设有通水缺口14;箱盖13在导水柱1柱底座5相应处设置有凸起小屋15,凸起小屋15上面设置有与导水柱1的底座斜坡6相配的箱盖斜坡16;弹簧3的顶端顶住接水盘10的下表面壁。箱盖13可在凸起小屋15下方开设通水缺口14。
37.如图8所示,箱盖13上面的周边设置围坝17,整个箱盖13上面形成容水区域。箱盖13上面设置相对较深的凹坑区18,从凸起小屋15所在处至凹坑区18设置引流槽19。箱盖13在凸起小屋15上面设置隔离凸起筋20。
38.本实用新型引流止流装置使用普通的受压弹簧3,除湿机正常工作前,利用水箱11底部与底盘的滑动槽配合,将水箱11连同其箱盖13推入腔体并定位。这时,如图8所示,随着水箱11连同其箱盖13被推入腔体并定位,经导水柱底座斜坡6与箱盖斜坡16的相对滑动,克服弹簧11的弹性,将导水柱1推动上移,使硅胶垫片离开接水盘的有排水孔,排水孔保持通水状态,将接水盘上的积水经排水孔引流到下方的水箱内。当取出水箱时,利用弹簧回弹,使硅胶垫片将接水盘上的排水孔堵住止流。与现有技术cn 205606867 u公开的扭簧结构的堵嘴装置相比,显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安装操作简装易行。
39.本技术文件中左、右、上、下、前、后等所称方位,仅相对本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的表示便于表述而言,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