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7816发布日期:2022-02-09 14:5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


背景技术:

2.当前市面存在多种可为隔离病房提供正压、负压的设备,但是现有设备切换正负压时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切换正负压时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切换正负压时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包括进风腔、出风腔和风机;
6.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均为密闭腔体;
7.所述出风腔设置于所述进风腔的上方;
8.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道;
9.各个所述风道并列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
10.各个所述风道内均安装有风机;
11.所述进风腔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12.所述出风腔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13.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配置有挡风件。
14.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还包括驱动电机;
15.所述挡风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进风腔或所述出风腔上;
16.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挡风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挡风件移动。
17.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所述挡风件设置有齿条;
18.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有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的齿轮。
19.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外接有风道转接装置。
20.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所述风道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和筒体;
21.所述壳体的第一面设有安装口;
22.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
23.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连接;
24.且所述筒体的内腔与所述壳体连通。
25.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呈圆环状。
26.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压差的压差传感器。
27.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中,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壁或所述筒体外壁上。
28.一种消毒机,包括消毒机本体和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
29.所述多风道正负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消毒机本体。
30.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消毒机中,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风道的连接处。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开启正压功能时,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均打开,第二出风口关闭,启动风机,使得室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从而形成内循环正压病房;开启负压功能时,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均打开,第二进风口关闭,启动风机,使得室内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从而形成内循环负压病房。通过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在打开以及密闭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就可以快速实现正负压切换,并且在进行正负压切换时,由于设置有多个风道,因此可通过风机的启动数量来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以便更好地形成稳定的正负压环境,实现设备的进出风精细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切换正负压时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的技术问题。
3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消毒机,包括消毒机本体和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正负压切换,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地控制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的沿右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沿左前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的剖视图;
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的内部风向示意图;
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毒机的左前侧视图;
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毒机的右前侧视图;
4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4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挡风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齿条的安装示意图;
4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的挡风件活动时的
示意图。
45.图中:
46.1为进风腔、11为第一进风口、12为第二进风口、2为出风腔、21为第一出风口、22为第二出风口、3为风道、4为风机、5为挡风件、6为驱动电机、7为齿条、8为风道转接装置、81为壳体、82为筒体、9为消毒机本体、91为过滤器、92为压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50.当前市面存在多种可为隔离病房提供正压、负压的设备,但是现有设备切换正负压时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切换正负压时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和消毒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切换正负压时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的技术问题。
51.请参阅图1-图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包括进风腔1、出风腔2和风机4;进风腔1和出风腔2均为密闭腔体;出风腔2设置于进风腔1的上方;出风腔2与进风腔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道3;各个风道3并列设置于进风腔1与出风腔2之间;各个风道3内均安装有风机4;进风腔1设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12;出风腔2设有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配置有挡风件5。
52.更具体地说,风机4转动安装于风道3中,各个风道3内的风机4的吹风方向均相同;本实施例优选双风道3,风道3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各个风道3并列设置且相互独立;另外,通过多风道3以及风机4的设置,可以在部分风机4损坏时,剩余风机4仍能正常工作,可以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以便工作人员可以在不改变隔离病房的内部环境的同时,及时更换新的装置替代以及对旧的装置进行维修。
53.本实施例开启正压功能时,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以及第一出风口21均打开,第二出风口22关闭,启动风机4,使得室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从而形成内循环正压病房;开启负压功能时,第一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21以及第二出风口22均打开,第二进风口
12关闭,启动风机4,使得室内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从而形成内循环负压病房。通过第二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2分别在打开以及密闭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就可以快速实现正负压切换,并且在进行正负压切换时,由于设置有多个风道3,因此可通过风机4的启动数量来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以便更好地形成稳定的正负压环境,实现设备的进出风精细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切换正负压时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的技术问题。
5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还包括驱动电机6;挡风件5滑动设置于进风腔1或出风腔2上;驱动电机6与挡风件5连接,用于驱使挡风件5移动。通过驱动电机6驱使挡风件5活动,从而实现控制所需的进出风口打开或闭合,代替了人工操控挡风件5,使得正负压切换更方便。
55.更具体地说,挡风件5可以通过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于进出风口处,连接板上设有开口,挡风件5滑动安装于连接板内;挡风件5遮挡连接板的开口时,实现进出风口闭合不通风;挡风件5完全不遮挡连接板的开口或部分遮挡连接板的开口,实现进出风口打开通风。
5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挡风件5设置有齿条7;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有与齿条7传动连接的齿轮。通过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旋转,并通过齿轮与齿条7啮合传动连接设计,可以将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7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挡风件5运动,且通过齿轮的转动圈数可以很好地控制齿条7的运动距离,也就是控制挡风件5的运动距离,进而控制进出风口的开合度,达到精细控制的效果。
5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7,第二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2均外接有风道转接装置8。通过风道转接装置8安装于设备与墙体或帐篷之间,可以联通室内外空间,形成空气流通,满足多风道正负压装置与室内外连接使用的需求。
5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7,风道转接装置8包括壳体81和筒体82;壳体81的第一面设有安装口;壳体81通过安装口与第二进风口12或第二出风口22连接;筒体82的第一端与壳体81的第二面连接;且筒体82的内腔与壳体81连通。通过安装口可以与设备的进出风口连接,并利用筒体82的设置可以满足穿设于墙体或帐篷的需求,从而实现将风道转接装置8安装于设备与墙体或帐篷之间,联通室内外空间。
5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7,筒体82的横截面呈圆环状。圆环状可以配合穿设于墙体或帐篷上的圆孔,从而满足联通室内外空间的需求。
60.更具体地说,筒体82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打孔形状而设置,由于墙体或帐篷上的通风口往往采用圆孔,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筒体82。
6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压差的压差传感器92。通过压差传感器92可以检测室内外的压差值,以便设备判定病房的正负压水平是否达到所需的标准,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控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
6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压差传感器92的检测端设置于筒体82内壁或筒体82外壁上。筒体82内设有导气管,通过导气管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延长压差传感器92的检测端,以便压差传感器92的检测端可以延伸至筒体82处,使得压差传感器92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室内外的压差情况。
6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毒机,请参阅图1-图10,包括消毒机本体9和上述的一种多风道正负压装置;多风道正负压装置设置于消毒机本体9。消毒机通过多风道正负压装置
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正负压切换,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地控制其进出风量和进出风速。
6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器91;过滤器91设置于进风腔1与风道3的连接处。通过过滤器91的设置可以对消毒机内的流动空气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以便往病房输送净化空气,满足消毒机启动循环消毒净化模式的需求。
6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