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0962发布日期:2022-05-26 13:1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管烘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


背景技术:

2.盘管烘干机通过热风提供热源烘干物料,热风通过换热管壁把热量传向管外的湿物料从而完成干燥过程。它可以广泛应于于化工、轻工、食品、粮食、饲料等行业的松散类物料(如粉状、颗粒状、片状类无太大粘性的物料)的干燥。如轻工业的白酒糟、啤酒糟;肉联行业的猪毛、骨粉(去骨胶)及猪血发酵粉等:化工行业的颗粒、粉状类化肥和机类矿物质等物料;淀粉行业玉米胚芽、玉米纤维(玉米渣)、蛋白粉等:还有饲料工业等等。现有的盘管烘干机在烘干时仅通过热能进行烘干,烘干效率低且有时烘干不够均匀,在出料时也仅通过复杂的人工或者机械倾斜进行出料,费时费力还容易对机械造成损坏,还会有物料残留,在烘干时需要大量热量,从而导致烘干时会有较多热量浪费。
3.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具备烘干加风干、提高烘干均匀度、风能出料、余热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烘干管和回收底座,所述烘干管位于装置主体上方,且烘干管一端安装有衔接盘,所述衔接盘上方一侧安装有进料管,且衔接盘内部中心下方开设有双向管,所述双向管一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部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方一侧连接控制杆,所述烘干管另一端安装有衔接座,且衔接座一侧下方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烘干管内部中心安装有热风管,且热风管外围设有支管,所述烘干管外围安装有齿轮,所述回收底座位于装置主体下方,且回收底座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一侧安装有弧形吸收板,所述弧形吸收板下方设有吸收管,且吸收管底端安装有热能板,所述回收底座一侧安装有齿轮杆,且齿轮杆外围一侧安装有多个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一侧安装有发动机。
8.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一端穿过衔接盘与烘干管内部相连接,且衔接盘与衔接座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烘干管与热风管两端均衔接于凹槽内部,且烘干管外围齿轮与小齿轮相衔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烘干管与衔接盘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的烘干管在不影响装置主体的情况下能够转动,通过启动发动机带动齿轮与烘干管进行旋转,从而可使得
烘干管内部物料能够进行旋转搅拌烘干,提高烘干均匀度。
10.优选的,所述双向管设有多个开口处,开口处分别连接烘干管内部底端、热风管和热风管进口处,所述挡风板位于双向管管口处中心。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热风管和支管可将热能通过支管传达至烘干管内部,从而使得物料能够在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热能风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利用双向管本身的多口结构,可使得挡风板在不同位置时对风口进行打开或闭合,当物料完全烘干过后利用挡风板挡住热风管进口处,从而打开下方开口处,利用风能将物料推送至出料管从而进行有效出料,减少物料残留。
12.优选的,所述弧形吸收板位于回收底座中心上方,且弧形吸收板顶端与烘干管底端相衔接,所述吸收管顶端与弧形吸收板相连接,且热能板位于回收底座表面上方。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形吸收板内部中空结构及与烘干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烘干管外部散发的部分余热被弧形吸收板所吸收,同时将热能通过吸收管传达至热能板,使热能板加热从而产生更大的热量,利用产生出来的热量再次对烘干管进行加热烘干,从而起到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利用烘干管与衔接盘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的烘干管在不影响装置主体的情况下能够转动,通过启动发动机带动齿轮与烘干管进行旋转,从而可使得烘干管内部物料能够进行旋转搅拌烘干,提高烘干均匀度,利用弧形吸收板内部中空结构及与烘干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烘干管外部散发的部分余热被弧形吸收板所吸收,同时将热能通过吸收管传达至热能板,使热能板加热从而产生更大的热量,利用产生出来的热量再次对烘干管进行加热烘干,从而起到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16.2、该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利用热风管和支管可将热能通过支管传达至烘干管内部,从而使得物料能够在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热能风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利用双向管本身的多口结构,可使得挡风板在不同位置时对风口进行打开或闭合,当物料完全烘干过后利用挡风板挡住热风管进口处,从而打开下方开口处,利用风能将物料推送至出料管从而进行有效出料,减少物料残留。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回收底座俯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其中:1、装置主体;2、烘干管;201、衔接盘;202、进料管;203、双向管;204、滑动槽;205、挡风板;206、控制杆;207、衔接座;208、出料管;209、热风管;210、支管;211、齿轮;3、回收底座;301、支撑板;302、弧形凹槽;303、弧形吸收板;304、吸收管;305、热能板;306、齿轮杆;307、小齿轮;308、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一种附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盘管烘干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烘干管2和回收底座3,烘干管2位于装置主体1上方,且烘干管2一端安装有衔接盘201,衔接盘201上方一侧安装有进料管202,且衔接盘201内部中心下方开设有双向管203,双向管203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04,且滑动槽204内部安装有挡风板205,挡风板205上方一侧连接控制杆206,烘干管2另一端安装有衔接座207,且衔接座207一侧下方安装有出料管208,烘干管2内部中心安装有热风管209,且热风管209外围设有支管210,烘干管2外围安装有齿轮211,回收底座3位于装置主体1下方,且回收底座3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301,支撑板301顶端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302,且弧形凹槽302一侧安装有弧形吸收板303,弧形吸收板303下方设有吸收管304,且吸收管304底端安装有热能板305,回收底座3一侧安装有齿轮杆306,且齿轮杆306外围一侧安装有多个小齿轮307,小齿轮307一侧安装有发动机308。
24.具体的,进料管202一端穿过衔接盘201与烘干管2内部相连接,且衔接盘201与衔接座207一端均开设有凹槽,烘干管2与热风管209两端均衔接于凹槽内部,且烘干管2外围齿轮211与小齿轮307相衔接,优点是,利用烘干管2与衔接盘20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的烘干管2在不影响装置主体1的情况下能够转动,通过启动发动机308带动齿轮211与烘干管2进行旋转,从而可使得烘干管2内部物料能够进行旋转搅拌烘干,提高烘干均匀度。
25.具体的,双向管203设有多个开口处,开口处分别连接烘干管2内部底端、热风管209和热风管209进口处,挡风板205位于双向管203管口处中心,优点是,利用热风管209和支管210可将热能通过支管210传达至烘干管2内部,从而使得物料能够在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热能风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利用双向管203本身的多口结构,可使得挡风板205在不同位置时对风口进行打开或闭合,当物料完全烘干过后利用挡风板205挡住热风管209进口处,从而打开下方开口处,利用风能将物料推送至出料管208从而进行有效出料,减少物料残留。
26.具体的,弧形吸收板303位于回收底座3中心上方,且弧形吸收板303顶端与烘干管2底端相衔接,吸收管304顶端与弧形吸收板303相连接,且热能板305位于回收底座3表面上方,优点是,利用弧形吸收板303内部中空结构及与烘干管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烘干管2外部散发的部分余热被弧形吸收板303所吸收,同时将热能通过吸收管304传达至热能板305,使热能板305加热从而产生更大的热量,利用产生出来的热量再次对烘干管2进行加热烘干,从而起到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27.在使用时,利用烘干管2与衔接盘20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的烘干管2在不影响装置主体1的情况下能够转动,通过启动发动机308带动齿轮211与烘干管2进行旋转,从而可使得烘干管2内部物料能够进行旋转搅拌烘干,提高烘干均匀度,利用弧形吸收板303内部中空结构及与烘干管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烘干管2外部散发的部分余热被弧形吸收板303所吸收,同时将热能通过吸收管304传达至热能板305,使热能板305加热从而产生更大的热量,利用产生出来的热量再次对烘干管2进行加热烘干,从而起到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效
果,利用热风管209和支管210可将热能通过支管210传达至烘干管2内部,从而使得物料能够在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热能风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利用双向管203本身的多口结构,可使得挡风板205在不同位置时对风口进行打开或闭合,当物料完全烘干过后利用挡风板205挡住热风管209进口处,从而打开下方开口处,利用风能将物料推送至出料管208从而进行有效出料,减少物料残留。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