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8584发布日期:2022-03-02 04:1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智能排烟、送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2.一般的商业厨房的后厨,排风设备或者新风设备都只是实现开关功能,组成简单,常见为:排风机+新风机+排烟罩+普通开关的组合,后厨的炊具种类繁多,几乎不可能所有的炊具同时操作,并且在饭点以外的时间,均为准备阶段,对于排风量和新风量的要求也比较低。
3.现在常见的排烟、排尘、送排风系统,基本都是属于一台排风或者送风设备,控制多个点位,无论后厨当下操作强度大小、各个点位是满负荷使用还是局部使用,使用率的多少,设备一但开机,排风或者送风设备均是满负荷运行,设计非常不合理,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能耗。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常见的排烟、排尘、送排风系统,基本都是属于一台排风或者送风设备,控制多个点位,无论后厨当下操作强度大小、各个点位是满负荷使用还是局部使用,使用率的多少,设备一开机,排风或者送风设备均是满负荷运行,设计非常不合理,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能耗。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包括多个排烟点、送风机构、排烟机构、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以及中央控制箱;所述排烟点包括排烟罩,所述排烟罩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排烟罩的进出风口安装有电动风阀,所述排烟罩的中心设置有中间继电器;多个排烟罩的内部具配套有独立照明系统,且照明系统与中间继电器电性连接,每一个排烟罩均配套独立的照明系统,当人员需要操作的时候,首先是需要打开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给信号到中间继电器。
7.所述送风机构与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排烟机构与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排烟管道,所述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远离送风管道和排烟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多个所述排烟点与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
8.优选的,多个所述排烟罩的内部具配套有独立照明系统,且照明系统与中间继电器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送风管道远离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的一端与送风机构出风口固定连接,从而使送风机构吹出的新风能够经送风管道进入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中对应的送风主连接管道,然后经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中的送风分流管道和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中的送风连接管道送至对应的排烟罩。
10.优选的,所述排烟管道远离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排烟机构进气口固定
连接,从而排烟机构能够经排烟管道抽出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中排烟主连接管道进入的烟气。
11.优选的,所述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与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相对应的连接口,从而使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中送风分流管道的新风能够经多个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中的多个送风连接管道送至排烟罩,或是多个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中多个排烟连接管道吸收的烟气能够经进入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中的排烟分流管道,然后经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中的排烟分流管道进入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中的排烟主连接管道、排烟管道,最后经排烟机构排出室外。
12.优选的,多个所述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远离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的一端均与对应排烟罩进出风口的电动风阀固定连接,从而使电动风阀在开启后,排烟罩吸入的烟气能够经电动风阀进入对应的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
13.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箱包括继电器、plc和变频器控制单元,且送风机构、排烟机构与中央控制箱均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通过将送风机构、排烟机构与中央控制箱均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从而使中间继电器能够同步分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给到排烟罩上方电动风阀,电动风阀开启;另外一路信号分别给到送风机构或排烟机构,中央控制箱中的plc进行逻辑运算后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的变频器控制单元,变频器控制单元通过改变送风机构或排烟机构的频率实时调整末端风机的风量,调整送风机构或排烟机构相应的新风量大小或排风量大小。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智能控制联动系统,可以根据每一个点位的当下使用情况,通过中央处理器,随时更改主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对应的能耗,避免了无谓的能耗浪费;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后厨操作强度的大小以及多少,自动控制排风设备以及新风设备的风量,风量变化也同时代表着能耗变化,实现真正意义的节约能耗,操作便捷;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控制点位、电信号转化接受器、全自动风量调节阀、中央控制器、变频器、通/排风系统末端主设备,设备开启后,发出电信号,电磁阀接受电信号后,自动运行打开或者关闭的动作,中央控制器接受到电磁阀打开或者关闭的动作后,通过之前输入好的程度,发出动作指令,使用变频器控制主排风或送风设备的性能,根据点位运行的多少,主设备全程联动,自动调节性能高低满足当下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烟、送风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烟点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央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排烟点;101、排烟罩;102、开关;103、电动风阀;104、中间继电器;2、送风机构;3、排烟机构;4、送风管道;5、排烟管道;6、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7、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8、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9、中央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4.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排烟、送风系统,包括多个排烟点1、送风机构2、排烟机构3、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以及中央控制箱9;如图3所示,排烟点1包括排烟罩101,排烟罩101的一侧设置有开关102,排烟罩101的进出风口安装有电动风阀103,排烟罩101的中心设置有中间继电器104;多个排烟罩101的内部具配套有独立照明系统,且照明系统与中间继电器104电性连接,每一个排烟罩101均配套独立的照明系统,当人员需要操作的时候,首先是需要打开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给信号到中间继电器104;多个排烟罩101的内部具配套有独立照明系统,且照明系统与中间继电器104电性连接。
25.如图2所示,送风机构2与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之间固定连接有送风管道4,送风管道4远离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的一端与送风机构2出风口固定连接,从而使送风机构2吹出的新风能够经送风管道4进入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中对应的送风主连接管道,然后经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中的送风分流管道和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中的送风连接管道送至对应的排烟罩101。
26.排烟机构3与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之间固定连接有排烟管道5,排烟管道5远离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的一端与排烟机构3进气口固定连接,从而排烟机构3能够经排烟管道5抽出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中排烟主连接管道进入的烟气。
27.如图2所示,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远离送风管道4和排烟管道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多个排烟点1与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与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相对应的连接口,从而使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中送风分流管道的新风能够经多个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中的多个送风连接管道送至排烟罩101,或是多个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中多个排烟连接管道吸收的烟气能够经进入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中的排烟分流管道,然后经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中的排烟分流管道进入送风或排烟主连接管道6中的排烟主连接管道、排烟管道5,最后经排烟机构3排出室外;多个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远离送风或排烟分流管道7的一端均与对应排烟罩101进出风口的电动风阀103固定连接,从而使电动风阀103在开启后,排烟罩101吸入的烟气能够经电动风阀103进入对应的送风或排烟连接管道8。
28.如图4所示,中央控制箱9包括继电器、plc和变频器控制单元,且送风机构2、排烟机构3与中央控制箱9均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通过将送风机构2、排烟机构3与中央控制箱9均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从而使中间继电器104能够同步分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给到排烟罩101上方电动风阀103,电动风阀103开启;另外一路信号分别给到送风机构2或排烟机构3,中央控制箱9中的plc进行逻辑运算后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的变频器控制单元,变频器控制单元通过改变送风机构2或排烟机构3的频率实时调整末端风机的风量,调整送风机构2或排烟机构3相应的新风量大小或排风量大小。
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人员需要操作的时候,首先是需要打开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给信号到中间继电器104,中间继电器104能够同步分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给到排烟罩101上方电动风阀103,电动风阀103开启;另外一路信号给到中央控制箱9,中央控制箱9中
的plc进行逻辑运算后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的变频器控制单元,变频器控制单元通过改变送风机构2或排烟机构3风机的频率实时调整末端风机的风量,调整送风机构2或排烟机构3相应的新风量大小或排风量大小。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