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冷复合真空装置的烟草真空回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1033发布日期:2022-04-27 12: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行业,特别是涉及一种间冷复合真空装置的烟草真空回潮机。


背景技术:

2.烟草真空回潮机是烟草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把来料含水率约12%的烟叶放在真空箱内,抽空以排除烟叶中间的空气,抽空到设定真空度后,往真空箱内充放蒸汽,于是烟叶在传热传质作用下变得潮湿柔软,便于后道工序加工;根据工艺要求,抽空和增湿过程可能持续几次。
3.真空回潮机在正常生产时多次向真空箱内充放蒸汽,箱内总是积存50℃以上的冷凝水,当抽空到16kpa时,这些冷凝水即开始沸腾,蒸发的水蒸汽必然成为真空机组的新增负荷;当抽空到0.9kpa时,水蒸汽体积较原来液态体积增大约14万倍,新增负荷无疑是巨大的;因此,真空回潮机中箱内的冷凝水对机械真空泵组的负面影响很大,一则延长抽气时间、二则水蒸汽容易对机械真空泵的过流部件造成锈蚀,同时增加润滑油的乳化几率,增大维保成本。
4.有专利提出,将真空箱内的积水用机械刮板、或者压缩空气喷吹的方式进行清除,其缺点有三:(1)积水清除不彻底;(2)第二次或第三次抽空时,箱内的积水无法清除;(3)烟叶本身的水汽蒸发同样被真空泵抽吸。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冷复合真空装置的烟草真空回潮机,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因积水清除不好而造成的抽空时间延长、水蒸汽容易对机械真空泵过流部件造成锈蚀,同时增加润滑油的乳化几率,增大维保成本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间冷复合真空装置的烟草真空回潮机,包括制冷机组和经第一管道连通在回潮箱体上的冷凝塔结构,冷凝塔结构上端连通有过滤器,过滤器连通有捕汽器,捕汽器连接有并联的罗茨泵和第二真空阀,所述罗茨泵和第二真空阀的出口并联在第一真空阀上,所述第一真空阀连接在螺杆真空泵上;
7.所述捕汽器由捕汽壳体和捕汽壳体内的捕汽盘管构成,所述捕汽盘管通过冷罐,间接由制冷机组供给冷源,所述过滤器和罗茨泵连通在捕汽器的捕汽壳体内。
8.优选的,所述捕汽壳体下部经第一真空截止阀连通有积液罐,所述积液罐侧壁和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二真空截止阀和第三真空截止阀。
9.优选的,所述制冷机组的蒸发器置于冷罐内,所述捕汽盘管经第八真空截止阀连接有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经第四真空截止阀连通在冷罐内,冷罐经第五真空截止阀连通在捕汽盘管上。
10.优选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经过热力膨胀阀连接在蒸发器的进口上,所
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在压缩机上。
11.优选的,所述冷凝塔结构包括冷凝塔壳体,所述回潮箱体经过第一管道连接在冷凝塔壳体上,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三真空阀,所述冷凝塔壳体下端经过第四真空阀连接有真空水箱,所述真空水箱经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经过第六真空截止阀连接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连接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通过冷却塔连通在循环水箱内,所述循环水箱下端连通有第七真空截止阀,所述循环水箱侧壁的下部经供水泵、第三单向阀、第五真空阀连通在冷凝塔壳体侧壁上部内固定的喷淋装置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上部的冷凝塔壳体内装有除雾器。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4.1.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时,回潮箱体内抽出的湿汽先经过冷凝塔,大部分湿汽冷凝成水后暂存在真空水箱内,未被冷凝的水蒸汽经过除雾器、过滤器、捕汽器后被去除,剩余气体经真空泵排出。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被去除,真空泵的负荷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真空泵的高效、正常运行。
15.2.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机组给捕汽器提供冷源,使得进入到捕汽器中的水分冷凝排出。
16.3.经过冷凝塔、除雾器和捕汽器三级除湿,被抽气体中的低温低压水蒸汽被有效去除,保证了真空泵的高效、正常运行。
17.4.经过过滤器,气体中的固体杂质被有效滤掉,进一步保证了真空泵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第一管道1,回潮箱体2,过滤器3,捕汽器4,罗茨泵5,螺杆真空泵7,第一真空阀8,第二真空阀9,捕汽壳体10,捕汽盘管11,第一真空截止阀12,积液罐13,第二真空截止阀14,第三真空截止阀15,蒸发器16,冷罐17,第八真空截止阀18,第一循环泵19,第四真空截止阀20,第五真空截止阀21,压缩机22,分离器23,冷凝器24,干燥器25,热力膨胀阀27,冷凝塔壳体28,第三真空阀29,第四真空阀30,真空水箱31,第一单向阀32,第二循环泵33,第六真空截止阀34,第二单向阀35,回水管道36,冷却塔37,循环水箱38,第七真空截止阀39,供水泵40,第三单向阀41,第五真空阀42,除雾器43。
具体实施方式
21.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2.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塔结构,是在冷凝塔壳体28下部经过第四真空阀30连接在真空水箱31上,第一次抽空时第四真空阀30不打开;第二次和第三次抽空时第四真空阀30打开,由于真空水箱31下部经第一单向阀32连接在第二循环泵33上,在真空泵对回潮箱体2进行二次、三次抽空时,由于第一单向阀32的作用,可以保证箱体内的真空不受破坏,抽真空时第二循环泵33不打开,此时从冷凝塔壳体28下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到真空水箱31内,当抽真空停止后,此时第二循环泵33打开,此时真空水箱31破空,第一单向阀32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通过第二循环泵33将真空水箱31内的水经过回水管道36抽出到循环水箱38内,回水管道36进入循环水箱38前先经过冷却塔37进行冷却,保证循环水箱38的水温满足使用要
求;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供水泵40启动,使得循环水箱38内的冷却水经过冷凝塔上部的喷淋装置喷出,喷淋装置对从回潮箱体2内进入的汽体进行冷却,大量水蒸汽冷凝成液体落下,剩余气体经过除雾器除雾,经过过滤器3过滤其中的固体杂质,再经过捕汽器4将其中的低温低压水蒸汽进一步冷凝,进一步去除气体中含湿量,然后经真空泵排出。
23.捕汽器4相当于管式换热器,通过将制冷机组的蒸发器16置于冷罐17内,对冷罐17内的介质进行冷却,捕汽器4的捕汽盘管11两端分别连接在冷罐17内,中间经过第一循环泵19进行介质在捕汽盘管11和冷罐17内循环,不断的将冷却后的介质带入到捕汽盘管11内,由捕汽盘管11对捕汽壳体10内的空间进行制冷,使得通过捕汽壳体10的低温低压水蒸汽冷凝。在进行抽真空的过程中,积液罐13上部的第一真空截止阀12打开,第二和第三真空截止阀14、15关闭,此时保持真空状态,捕汽壳体10内的冷凝水流出到积液罐13内,当需要放水时,关闭上部的第一真空截止阀12,保证第一真空截止阀12上部的真空度,打开第二真空截止阀14和第三真空截止阀15,第二真空截止阀14打开的目的是破空进气,使得冷凝水从下面的第三真空截止阀15顺利排出。
24.本实用新型中罗茨泵5和螺杆真空泵7之间连接的第一真空阀8,其作用是真空泵在抽完真空后关闭,可以保持回路中的真空度,有利于节能,当然也可以去掉此真空阀,再次抽空时通过螺杆真空泵7获得初级真空。而罗茨泵5出口并联的第二真空阀9,亦称旁路阀,其可以对罗茨泵5形成短路,在初级真空时直接使用螺杆真空泵7对系统回路进行抽空,第二真空阀9开启。
2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第一次抽真空,其操作工艺是:先用螺杆真空泵7将回潮箱体2抽真空到8kpa(此前第二真空阀9打开,罗茨泵5短路),然后关闭第二真空阀9,打开罗茨泵7,抽真空达到工作真空度,例如可以是400-1000pa。
26.第一次抽空时,回潮箱体2内的被抽介质只要是空气和积存的冷凝水气化后的低温水蒸汽(没有中温水蒸汽),抽真空时空气经过真空阀、冷凝塔、除雾器、过滤器3和捕汽器4、真空泵排出。在抽真空后期,箱体内的冷凝水大量气化,低温低压的水蒸汽在捕汽器4内被冷凝成冷凝水,减少真空泵的负荷;第一次抽空时冷凝塔的冷水循环系统不开启。
27.第一次抽完真空后,对回潮箱体2内进行喷射蒸汽,烟叶加潮,加潮结束后进行二次抽空,二次抽空因为回潮箱体2内存在大量的水蒸汽,首先开启冷水循环系统,水蒸汽从箱体排出在冷却塔28内被冷凝成水,暂存在真空水箱31内,未被冷凝的水蒸汽经除雾器43、过滤器3、捕汽器4,然后经过第二真空阀9、螺杆真空泵7排出,此时由于烟叶已经经过增湿,二次抽真空就不再开启罗茨真空泵,否则在高真空下烟叶水分会蒸发。根据需要可以经过二次加潮,反抽。
28.当最后结束时,需要反抽,反抽的作用是抽去箱体内多余的乏汽,也可以调节烟叶的温度,保证温度平衡,然后破空,输出烟叶即可。
29.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冷凝+真空的复合技术,通过蒸汽捕汽器将抽空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低压水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减少真空泵的工作负荷,降低真空系统的装机功率,保护机械真空泵泵组避免蒸汽锈蚀,缩短抽空时间;与传统设备相比,达到同样工艺参数,可以显著减少装机功率、或者节约工作时间,达到节约能耗、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30.以上阐述中,我们把温度低于32℃的蒸汽成为低温蒸汽,把(32~100)℃称为中温蒸汽,特此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