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3695发布日期:2022-07-06 00:3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


背景技术:

2.集成环保灶的市场单一品牌兴起于2004年。2008年开始涌现出一大批集成环保灶生产企业,现全国约有百家集成灶企业,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多采用模仿、贴牌、代工等方式。据统计,2008年集成环保灶的全国市场容量约为10万台,市场占有率约为5%,08年主流厂家环保灶的市场零售价集中在 5000—9000元之间。预计未来5年内,市场容量将扩大数倍,因为未来五年国内将有9000万个厨房装修的市场容量,平均每年1800万个,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厨房的追求,势必将带动集成环保灶的销售。
3.集成灶把油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具有油烟吸净率高、节能环保、超静音及显示直观等特点,节省了空间、费用以及人力操作程序。相对与传统的三件套(即抽油烟机,灶具,消毒柜)来说的,集成灶具有绿色环保、安全性能升级、健康无污染、节省空间资源、现代化操控系统、真正实现低噪音、超高抽油烟率、集成化创新设计等特点。
4.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火候,需要把锅具离开灶架,锅具底下温度高的时候不能直接放在桌子或者台面上,需要底下垫一个毛巾或者其他东西可以隔热,现有技术没有专门设计可以搁置锅具的东西,如何设置一个搁置件是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设置搁置件,搁置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弯杆,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弯杆,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形成弧形贴合,使得锅具贴合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便于搁置件更好的支撑锅具。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包括:灶台、灶架、火盖和搁置件,灶台上设有灶架,灶架置于火盖周围,锅具置于灶架上使锅具受到火盖引出的火焰的热量,火盖包括小火盖,搁置件支撑锅具,避免直接接触灶台台面;搁置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弯杆,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弯杆,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贴合锅具底部形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相对放置,使得锅具的四个方向都有支撑。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离第一支撑件的底面有一定距离足以使放置在第一弯杆上的锅具与台面不直接接触。
8.进一步,第一弯杆至少设置两个,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弯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增大第一弯杆的支撑力。第一弯杆因为与锅具直接接触,第一弯杆的数量与对锅具的支撑力有关,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弯杆相交,使得多个第一弯杆形成一个整体。
9.进一步,第一支撑件设有阻尼转动件,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转动。阻尼转动件设置在
支撑杆上,阻尼转动件固定在灶台上,使第一支撑件在灶台上转动。
10.进一步,阻尼转动件包括固定架、垫片和旋转螺母,第一支撑件设有连接片,连接片和垫片均设有通孔,旋转螺母通过通孔将垫片和连接片串联在旋转螺母和固定架之间,旋转螺母与固定架连接,使第一支撑件阻尼转动。支撑杆端口焊接连接片,连接片与旋转螺母中间设有垫片,使得连接片转动时受垫片摩擦,产生阻力,进而使得支撑杆的转动有阻力的限制。固定架采用两个“l”形侧板,侧板也设有通孔,在旋转螺母穿过通孔与侧板进行焊接使侧板和旋转螺母固定。阻尼转动件设有外壳,外壳两侧设置空槽,两个支撑杆两端分别藏入两侧的空槽,遮住垫片和螺丝。
11.进一步,灶台设有凹槽,固定架固定在凹槽内。支撑杆包括两个杆段,第一杆端和第二杆端,第一杆端均与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第二杆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杆端。第二杆端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形成的支撑结构的距离与第一连接杆到上述支撑结构的距离相同,使得第一杆端和第一连接杆旋转至都与灶台台面接触时,支撑结构平行于灶台台面,进而使得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盘子平稳而不倾斜。
12.进一步,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折弯增大与灶台台面的接触面。支撑杆折成90度,使得第一支撑件可以立起来。
13.进一步,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形成支撑结构。第三连接杆等距排列在第二连接杆上,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当第二连接杆旋转至与台面平行的时候,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形成的支撑部可以作为盘子的垫底,使得盘子被支撑。
14.进一步,灶架设有搁置板,搁置板设有出火孔,出火孔设于小火盖上方。如果采用灶架只能使用于炒锅之类大的锅具,搁置板的设置考虑到很多可以加热的器具不是很大,这些器具就可以放在搁置板上通过小火盖的火焰加热。
15.进一步,搁置板设有框板,框板与出火孔贯通,引导小火盖的火焰方向。搁置板与小火盖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使得小火盖的火焰分散,使得火焰的加热速度变慢,设置环形闭合的框板,框板正对着小火盖,使火焰顺势向着出火孔方向上来。
16.进一步,搁置件周围设有环形闭合的挡板。挡板固定在灶台台面上,挡板形成的空间可以收集锅具以及盘子因为从热变冷产生的蒸汽水或者别的残留物。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设置搁置件,搁置件设置在灶架旁边使得锅具与台面距离一定距离,搁置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杆,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弯杆,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贴合锅具的形状,起支撑锅具的作用。
19.第一支撑件设有阻尼转动件,使得第一支撑杆转动至第一连接杆接触台面时,第一支撑杆起支撑盘子的作用。
20.灶架设有搁置板,搁置板的通孔对准小火盖,通孔下方延伸出环状闭合的框板,使得小火盖的火焰集中燃烧。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灶台;2-灶架;3-第二支撑件;4-第一支撑件;5-第三连接杆; 6-第二连接杆;7-支撑杆;8-挡板;9-小火盖;10-框板;11-出火孔;12-搁置板;13-第二弯杆;14-第一连接杆;15-第一弯杆;16-凹槽;17-外壳;18-侧板;19-连接片;2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内胆变频智能集成灶,包括:灶台1、灶架2、火盖和搁置件,灶台1上设有灶架2,灶架2置于火盖周围,锅具(图中未示出)置于灶架2上使锅具受到火盖引出的火焰的热量,火盖包括小火盖9,搁置件支撑锅具,避免直接接触灶台1台面;搁置件包括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3,第一支撑件4设有第一弯杆15,第二支撑件3设有第二弯杆13,第一弯杆15和第二弯杆13贴合锅具底部形状。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3均相对放置,使得锅具的四个方向都有支撑。第一弯杆15和第二弯杆13离第一支撑件4的底面有一定距离足以使放置在第一弯杆15上的锅具与台面不直接接触。
28.第一弯杆15至少设置两个,第一支撑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14,第一弯杆 15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14连接,增大第一弯杆15的支撑力。第一弯杆15因为与锅具直接接触,第一弯杆15的数量与对锅具的支撑力有关,第一连接杆14 与第一弯杆15相交,使得多个第一弯杆15形成一个整体,对锅具的支撑力更大。
29.第一支撑件4设有阻尼转动件,控制第一支撑件4的转动。阻尼转动件设置在支撑杆7上,阻尼转动件固定在灶台1上,使第一支撑件4在灶台1上转动。
30.阻尼转动件包括固定架、垫片20和旋转螺母,第一支撑件4设有连接片19,连接片19和垫片20均设有通孔,旋转螺母通过通孔将垫片20和连接片19串联在旋转螺母和固定架之间,旋转螺母与固定架连接,使第一支撑件4阻尼转动。支撑杆7端口焊接连接片19,连接片19与旋转螺母中间设有垫片20,使得连接片19转动时受垫片20摩擦,产生阻力,进而使得支撑杆7的转动有阻力的限制。固定架采用两个“l”形的侧板18,侧板18也设有通孔,在旋转螺母穿过通孔与侧板18进行焊接使侧板18和旋转螺母固定。阻尼转动件设有外壳17,外壳17两侧设置空槽,两个支撑杆7两端分别藏入两侧的空槽,遮住垫片20和螺丝。
31.灶台1设有凹槽16,固定架固定在凹槽16。支撑杆7包括两个杆段,第一杆端和第二杆端,第一杆端均与第二连接杆6连接,两个第二杆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杆端。第二杆端到第二连接杆6和第三连接杆5形成的支撑结构的距离与第一连接杆14到上述支撑结构的距离相同,使得第一杆端和第一连接杆14 旋转至都与灶台1台面接触时,支撑结构平行于灶台1台面,进而使得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盘子平稳而不倾斜。
32.第一支撑件4包括支撑杆7,支撑杆7折弯增大与灶台1台面的接触面。支撑杆7折成90度,使得第一支撑件4可以立起来。
33.第一支撑件4包括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与第三连接杆5形成支撑结构。第三连接杆5等距排列在第二连接杆6上,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6,当第二连接杆6旋转至与台面平行的时候,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7形成的支撑部可以作为盘子的垫底,使得盘子被支撑。
34.灶架2设有搁置板12,搁置板12设有出火孔11,出火孔11设于小火盖9 上方。如果采用灶架2只能使用于炒锅之类大的锅具,搁置板12的设置考虑到很多可以加热的器具不是很大,这些器具就可以放在搁置板12上通过小火盖9 的火焰加热。
35.搁置板12设有框板10,框板10与出火孔11贯通,引导小火盖9的火焰方向。搁置板12与小火盖9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使得小火盖9的火焰分散,使得火焰的加热速度变慢,设置环形闭合的框板10,框板10正对着小火盖9,使火焰顺势向着出火孔11方向上来。
36.搁置件周围设有环形闭合的挡板8。挡板8固定在灶台1台面上,挡板8形成的空间可以收集锅具以及盘子因为从热变冷产生的蒸汽水或者别的残留物。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