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7081发布日期:2022-06-08 09:2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热能回收装置是对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锅炉中排出的高温烟气中含有的热量进行回收的装置,通过高温烟气对热能回收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能够作为生活热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热能回收装置采用输水管对水进行循环输送,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输水管的外部会粘附有一部分烟尘等杂质,输水管外壁粘附的杂质会影响输水管的热交换效率,且经过长时间使用的输水管会有受损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定时检修,但是输水管道固定连接在热回收装置的内部,在需要对输水管道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工作人员难以直接观测到输水管的实际情况,且难以将输水管道取出,不便于工作人员清理和检修工作的进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具有便于对输水管道进行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输水管道进行清理和检修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机本体,所述热回收机本体内设有用以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下方设有用以对所述热交换管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固定组件,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起到承载作用的载重板、若干个用以对所述热交换管进行支撑限位的支撑横杆和便于对所述载重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的“u”形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横杆均设置在所述载重板上方,所述“u”形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载重板底端,且所述载重板与所述热回收机本体底端内壁滑动连接。
5.其中,所述热交换管顶端设有用以对吸热介质进行循环的输水管。
6.其中,所述热交换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水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套。
7.其中,所述支撑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有起到支撑作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所述载重板顶端固定连接。
8.其中,所述支撑横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以对所述热交换管进行限位的限位环。
9.其中,所述“u”形滑杆底端开设有由便于外部螺栓插入的螺栓孔。
10.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热交换管之间设有起到隔离作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载重板固定连接。
11.其中,所述载重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载重板施加作用力的拉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载重板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下方起到承载作用,若干个支撑横杆均匀插入热交换管的缝隙之间能够对热交换管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热交换管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放置在热回收机本体内,通过设置“u”形滑杆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载
重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热交换管能够暴露在热回收机本体外,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热交换管向上提拉的方式将热交换管取下,且若干个热交换管之间彼此不连接,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任意将一个单独的热交换管取出,避免工作人员对其中一个热交换管进行清理时被其他的热交换管影响,以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热交换管的清理和维修的目的。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热回收机本体;2、热交换管;21、输水管;22、连接套;3、调节固定组件;31、载重板;32、支撑横杆;321、连接杆;322、限位环;33、“u”形滑杆;331、螺栓孔;34、限位杆;35、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高效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机本体1,热回收机本体1内设有用以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的热交换管2,热交换管2下方设有用以对热交换管2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固定组件3,调节固定组件3包括起到承载作用的载重板31、若干个用以对热交换管2进行支撑限位的支撑横杆32和便于对载重板31的位置进行调节的“u”形滑杆33,若干个支撑横杆32均设置在载重板31上方,“u”形滑杆33固定连接在载重板31底端,且载重板31与热回收机本体1底端内壁滑动连接。
19.本实施方案中:热回收机本体1的两侧开口与热风管道连接,温度较高的热风进入热回收机本体1内之后与热交换管2接触,从而对热交换管2进行加热,从而对热交换管2中温度较低的介质进行加热,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热能进行回收,通过设置调节固定组件3能够对热交换管2进行支撑固定,且能够便于对热交换管2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热交换管2进行清理和维修,具体实施中,载重板31设置在热交换管2的下方,若干个支撑横杆32均匀插入热交换管2的缝隙之间,通过设置支撑横杆32能够对热交换管2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热交换管2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放置在热回收机本体1内,从而使得若干个热交换管2能够均匀整齐的排列在热回收机本体1内,“u”形滑杆33与热回收机本体1底端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u”形滑杆33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载重板31的位置进行调节,在需要对热交换管2进行清理和维修时,打开热回收机本体1的侧壁,调整载重板31向热回收机本体1外滑动,从而带动热交换管2向热回收机本体1外滑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2能够整体暴露在热回收机本体1的外侧,移动到热回收机本体1外的热交换管2并未受到向上的限位,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热交换管2向上提拉的方式将热交换管2取下,且若干个热交换管2之间彼此不连接,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任意将一个单独的热交换管2取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热交换管2的清理和维修,避免工作人员对其中一个热交换管2进行清理时被其他的热交换管2影响。
20.热交换管2顶端设有用以对吸热介质进行循环的输水管21;与热交换管2的进水口连接的输水管21向热交换管2内输送冷水,热交换管2中的水经过加热之后从与热交换管2的出水口连接的输水管21排出,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热能进行回收。
21.热交换管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输水管2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套22;通过设置连接套22能够便于热交换管2和输水管21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热交换管2进行清理和维修时,断开连接套22与输水管21的连接,由工作人员将需要清理或维修的热交换管2取出。
22.支撑横杆32两端固定连接有起到支撑作用的连接杆321,连接杆321底端与载重板31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21起到连接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杆321能够将支撑横杆32与载重板31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载重板3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支撑横杆32能够跟随载重板31运动,从而带动热交换管2跟随载重板31运动。
23.支撑横杆3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以对热交换管2进行限位的限位环322,相邻两个热交换管2之间设有起到隔离作用的限位杆34,限位杆34与载重板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环322能够对热交换管2的顶端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杆34能够对热交换管2的底端进行限位,通过限位环322和限位杆34的配合能够对若干个热交换管2得到两端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热交换管2在使用过程和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
[0024]“u”形滑杆33底端开设有由便于外部螺栓插入的螺栓孔331;通过设置螺栓孔331能够便于将“u”形滑杆33固定在热回收机本体1内,通过对“u”形滑杆33的固定对载重板31进行固定,从而避免载重板31在热回收机本体1内发生晃动,从而达到对热交换管2进行限位的目的。
[0025]
载重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便于工作人员对载重板31施加作用力的拉把35;通过设置拉把35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握持,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把35对载重板31施加作用力,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载重板31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热回收机本体1的两侧开口与热风管道连接,温度较高的热风进入热回收机本体1内之后与热交换管2接触,从而对热交换管2进行加热,从而对热交换管2中温度的较低的介质进行加热,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热能进行回收,载重板31设置在热交换管2的下方起到承载作用,若干个支撑横杆32均匀插入热交换管2的缝隙之间,通过设置支撑横杆32能够对热交换管2进行支撑,支撑横杆32上的限位环322能够对热交换管2进行限位,限位杆34能够对热交换管2的底端进行限位,通过限位环322和限位杆34的配合能够对若干个热交换管2得到两端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热交换管2在使用过程和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需要对热交换管2进行维修和清理时,工作人员向外拉动拉把35带动载重板31向外运动,热交换管2暴露在热回收机本体1外之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热交换管2向上提拉的方式将热交换管2取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所有的热交换管2取下或是单独取下某一个热交换管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