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4369发布日期:2023-01-13 02:2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


背景技术:

2.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新风机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192046323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风机的电源线出线结构,所述电源线用于外接电源以给所述新风机传输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新风机上的多个走线槽和多个出线口;所述电源线能够借助不同的走线槽沿不同的方向环绕在所述新风机上,并因此能够沿不同的出线口伸出所述新风机。
4.现有新风机降噪方式多采用对新风机外部加设降噪外壳实现降噪,降噪外壳的增设对新风机的检修带来极大困扰,需要检修新风机时要将外壳拆卸取下十分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噪外壳,所述第一降噪外壳内活动插接有新风机主体,所述新风机主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降噪外壳,所述第一降噪外壳活动插接于第二降噪外壳内,所述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的位置;工作时,当需要将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取下时,旋转内齿轮,内齿轮的旋转带动三个螺纹齿轮的旋转,三个螺纹齿轮旋转移动带动三个丝杆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三个丝杆和三个螺纹齿轮的同时旋转和分离,螺纹齿轮脱离丝杆后,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第二降噪外壳带动转动环和内齿轮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丝杆从圆孔内脱离,实现第二降噪外壳的取下,将新风机主体从第一降噪外壳内取出即可,当需要安装新风机主体时,反向操作即可,内齿轮设置为磁力,三个螺纹齿轮均设置为金属,三个螺纹齿轮均磁性连接内齿轮,防止螺纹齿轮脱离丝杆后掉落不便寻找,最终实现便于第一降噪外壳和第二降噪外壳的拆卸安装,对现有新风机降噪外壳进行了优化。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固定板、三个丝杆、三个螺纹齿轮、三个连接板和三个圆孔,三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三个所述丝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三个固定板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于第二降噪外壳的圆周表面,三个所述圆孔分别开凿于三个连接板的上端,三个所述丝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三个圆孔内,三个所述螺纹齿
轮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丝杆,且三个螺纹齿轮分别位于三个连接板的上侧,三个所述螺纹齿轮好第二降噪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同时带动三个螺纹齿轮旋转;工作时,通过旋转螺纹齿轮将螺纹齿轮和丝杆螺纹连接,便于螺纹齿轮固定连接板的位置,螺纹齿轮和固定板将连接板夹持固定从而固定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的位置,防止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分离,也防止新风机主体在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内晃动。
8.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环形槽、转动环和内齿轮,所述环形槽开凿于第二降噪外壳的圆周表面,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于环形槽内,所述内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环的下端,所述内齿轮啮合连接于三个螺纹齿轮;工作时,通过内齿轮的旋转可以同时带动三个螺纹齿轮旋转,便于三个螺纹齿轮的拆卸,避免一个一个的旋转拆卸螺纹齿轮,同时内齿轮设置有磁力,螺纹齿轮脱离丝杆后可以磁性吸附在内齿轮上,避免螺纹齿轮掉落不便于寻找。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脚,三个所述固定脚的上端均开凿有安装孔;工作时,可以将锁紧螺钉插在安装孔内,将固定脚固定在地面或桌面,防止本装置意外倾倒。
10.优选的,三个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均开凿有卡槽,三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卡接于三个卡槽内;工作时,卡槽的设置便有连接板的安装,防止连接板在固定板和螺纹齿轮之间晃动,卡槽对连接板起到限位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方案中当需要将第二降噪外壳和第一降噪外壳取下时,旋转内齿轮,内齿轮的旋转带动三个螺纹齿轮的旋转,三个螺纹齿轮旋转移动带动三个丝杆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三个丝杆和三个螺纹齿轮的同时旋转和分离,螺纹齿轮脱离丝杆后,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第二降噪外壳带动转动环和内齿轮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丝杆从圆孔内脱离,实现第二降噪外壳的取下,将新风机主体从第一降噪外壳内取出即可,当需要安装新风机主体时,反向操作即可,内齿轮设置为磁力,三个螺纹齿轮均设置为金属,三个螺纹齿轮均磁性连接内齿轮,防止螺纹齿轮脱离丝杆后掉落不便寻找,最终实现便于第一降噪外壳和第二降噪外壳的拆卸安装,对现有新风机降噪外壳进行了优化。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纹齿轮处的立体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齿轮的立体图。
17.图中:1、底座;2、固定脚;3、安装孔;4、第一降噪外壳;5、新风机主体;6、固定板;7、卡槽;8、丝杆;9、螺纹齿轮;10、内齿轮;11、转动环;12、连接板;13、圆孔;14、环形槽;15、第二降噪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9.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带降噪系统的新风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噪外壳4,第一降噪外壳4内活动插接有新风机主体5,新风机主体5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降噪外壳15,第一降噪外壳4活动插接于第二降噪外壳15内,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的位置;工作时,当需要将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取下时,旋转内齿轮10,内齿轮10的旋转带动三个螺纹齿轮9的旋转,三个螺纹齿轮9旋转移动带动三个丝杆8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三个丝杆8和三个螺纹齿轮9的同时旋转和分离,螺纹齿轮9脱离丝杆8后,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15,第二降噪外壳15带动转动环11和内齿轮10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15带动连接板12向上移动,丝杆8从圆孔13内脱离,实现第二降噪外壳15的取下,将新风机主体5从第一降噪外壳4内取出即可,当需要安装新风机主体5时,反向操作即可,内齿轮10设置为磁力,三个螺纹齿轮9均设置为金属,三个螺纹齿轮9均磁性连接内齿轮10,防止螺纹齿轮9脱离丝杆8后掉落不便寻找,最终实现便于第一降噪外壳4和第二降噪外壳15的拆卸安装,对现有新风机降噪外壳进行了优化。
20.具体的,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固定板6、三个丝杆8、三个螺纹齿轮9、三个连接板12和三个圆孔13,三个固定板6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三个丝杆8分别固定连接于三个固定板6的上端,三个连接板12均固定连接于第二降噪外壳15的圆周表面,三个圆孔13分别开凿于三个连接板12的上端,三个丝杆8分别活动插接于三个圆孔13内,三个螺纹齿轮9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丝杆8,且三个螺纹齿轮9分别位于三个连接板12的上侧,三个螺纹齿轮9好第二降噪外壳15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同时带动三个螺纹齿轮9旋转;工作时,通过旋转螺纹齿轮9将螺纹齿轮9和丝杆8螺纹连接,便于螺纹齿轮9固定连接板12的位置,螺纹齿轮9和固定板6将连接板12夹持固定从而固定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的位置,防止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分离,也防止新风机主体5在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内晃动。
21.具体的,连接机构包括环形槽14、转动环11和内齿轮10,环形槽14开凿于第二降噪外壳15的圆周表面,转动环11转动连接于环形槽14内,内齿轮10固定连接于转动环11的下端,内齿轮10啮合连接于三个螺纹齿轮9;工作时,通过内齿轮10的旋转可以同时带动三个螺纹齿轮9旋转,便于三个螺纹齿轮9的拆卸,避免一个一个的旋转拆卸螺纹齿轮9,同时内齿轮10设置有磁力,螺纹齿轮9脱离丝杆8后可以磁性吸附在内齿轮10上,避免螺纹齿轮9掉落不便于寻找。
22.具体的,底座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脚2,三个固定脚2的上端均开凿有安装孔3;工作时,可以将锁紧螺钉插在安装孔3内,将固定脚2固定在地面或桌面,防止本装置意外倾倒。
23.具体的,三个固定板6的上端均开凿有卡槽7,三个连接板12分别卡接于三个卡槽7内;工作时,卡槽7的设置便有连接板12的安装,防止连接板12在固定板6和螺纹齿轮9之间晃动,卡槽7对连接板12起到限位效果。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5.当需要将第二降噪外壳15和第一降噪外壳4取下时,旋转内齿轮10,内齿轮10的旋转带动三个螺纹齿轮9的旋转,三个螺纹齿轮9旋转移动带动三个丝杆8向下移动,从而实现
三个丝杆8和三个螺纹齿轮9的同时旋转和分离,螺纹齿轮9脱离丝杆8后,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15,第二降噪外壳15带动转动环11和内齿轮10向上移动,第二降噪外壳15带动连接板12向上移动,丝杆8从圆孔13内脱离,实现第二降噪外壳15的取下,将新风机主体5从第一降噪外壳4内取出即可,当需要安装新风机主体5时,反向操作即可,内齿轮10设置为磁力,三个螺纹齿轮9均设置为金属,三个螺纹齿轮9均磁性连接内齿轮10,防止螺纹齿轮9脱离丝杆8后掉落不便寻找。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