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5567发布日期:2022-09-21 10:3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换热器安装不方便,换热器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水垢、污垢等,影响换热的效率,目前的换热器无法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本结构可以便于换热器的安装以及对换热器进行清洗,防止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后换热效率降低。
4.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包括箱体、盖板、多块第一导热板和多块第二导热板,箱体的上端开放,
5.多块第一导热板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导热板的前壁与箱体的前内壁连接,第一导热板的后壁与箱体的后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导热板的后壁顶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箱体的后内壁连接,
6.相邻两块第一导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的后壁与箱体后内壁连接,第二导热板的前壁与箱体的前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导热板的前壁顶部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箱体的前内壁连接,
7.箱体前外壁固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第一进液管的内端进入箱体内,第一进液管的内端位于最左侧第一导热板和箱体左内壁之间,第一排液管的内端进入箱体内,第一排液管的内端位于最右侧第一导热板和箱体右内壁之间,
8.第一导热板的顶壁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一连接块顶壁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二凹槽的前端与第一凹槽的后端连接,
9.第二导热板的顶壁开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二连接块的顶壁开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第四凹槽的后端与第三凹槽的前端连接,
10.箱体后板的顶端面开有多条第一连通槽,第一导热板、第一连接块及其右侧相邻的第二导热板组成第一连通单元,第一连通槽与第一连通单元一一对应,第一连通槽的前壁开有两个第一缺口,一个缺口与第一连接块上第二凹槽的后端连接,另一个缺口与第二导热板上第三凹槽的后端连接,
11.箱体前板的顶端面开有多条第二连通槽,第二导热板、第二连接块及其右侧相邻的第一导热板组成第二连通单元,第二连通槽与第二连通单元一一对应,第二连通槽的后壁开有两个第二缺口,一个第二缺口与第一导热板上第一凹槽的前端连接,另一个第二缺口与第二连接块上的第四凹槽的前端连接,
12.箱体后壁连接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的前端穿过箱体进入最右侧第一连接块的第二凹槽内,箱体前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穿过箱体进入最左侧第一导热板的第一凹槽内,
13.盖板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盖板能够将箱体的顶端、第一导热板顶端、第二导热板顶端、第一连接块顶端和第二连接块顶端全部封闭。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前侧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后侧的深度。
15.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后侧的深度大于第三凹槽前侧的深度。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右壁的前部设置有水温传感器,第一导热板与其右侧相邻的第二导热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排液管,第一排液管的外端均与第二排液管连接,第一排液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导热板与其右侧相邻的第一导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水温传感器能够检测流过的液体温度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17.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包括气缸和阻挡板,气缸固定在盖板的顶壁,气缸的底端连接有阻挡板,阻挡板活动贯穿盖板,阻挡板能够将第二导热板及其右侧相邻第一导热板之间的间隙封闭。
18.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液管从左侧指向右侧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19.优选地,所述箱体和盖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单元,多个连接单元将箱体和盖板连接。
20.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顶板、底板和螺栓,顶板与盖板连接,底板与箱体连接,螺栓将顶板和底板连接。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盖板和箱体分体设置,并通过对应的结构组成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在盖板与箱体分离时其顶端均处于开放状态,在第一流通通道或者第二流通通道形成污垢后,可以将箱体打开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换热器使用较长时间后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换热器中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安装均在盖板与箱体脱离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3.图1为本发明中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1-箱体,2-盖板,3-第一导热板,4-第二导热板,5-第一连接块,6-第二连接块,7-第一进液管,8-第一排液管,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13-第一连通槽,14-第二连通槽,15-第二进液管,16-第二出液管,17-水温传感器,18-第二排液管,19-气缸,20-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8.实施例1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拆卸高效换热器,包括箱体1、盖板2、多块第一导热板3和多块第二导热板4,箱体1的上端开放,
30.多块第一导热板3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导热板3的前壁与箱体1的前内壁连接,第一导热板3的后壁与箱体1的后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导热板3的后壁顶端通过第一连接块5与箱体1的后内壁连接,
31.相邻两块第一导热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板4,第二导热板4的后壁与箱体1后内壁连接,第二导热板4的前壁与箱体1的前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导热板4的前壁顶部通过第二连接块6与箱体1的前内壁连接,
32.箱体1前外壁固定有第一进液管7和第一排液管8,第一进液管7的内端进入箱体1内,第一进液管7的内端位于最左侧第一导热板3和箱体1左内壁之间,第一排液管8的内端进入箱体1内,第一排液管8的内端位于最右侧第一导热板3和箱体1右内壁之间,
33.第一导热板3的顶壁开有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一连接块5顶壁开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二凹槽10的前端与第一凹槽9的后端连接,
34.第二导热板4的顶壁开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的前后两端开放,第二连接块6的顶壁开有第四凹槽12,第四凹槽12的前后两端开放,第四凹槽12的后端与第三凹槽11的前端连接,
35.箱体1后板的顶端面开有多条第一连通槽13,第一导热板3、第一连接块5及其右侧相邻的第二导热板4组成第一连通单元,第一连通槽13与第一连通单元一一对应,第一连通槽13的前壁开有两个第一缺口,一个缺口与第一连接块5上第二凹槽10的后端连接,另一个缺口与第二导热板4上第三凹槽11的后端连接,
36.箱体1前板的顶端面开有多条第二连通槽14,第二导热板4、第二连接块6及其右侧相邻的第一导热板3组成第二连通单元,第二连通槽14与第二连通单元一一对应,第二连通槽14的后壁开有两个第二缺口,一个第二缺口与第一导热板3上第一凹槽9的前端连接,另一个第二缺口与第二连接块6上的第四凹槽12的前端连接,
37.箱体1后壁连接有第二进液管15,第二进液管15的前端穿过箱体1进入最右侧第一连接块5的第二凹槽10内,箱体1前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16,第二出液管16穿过箱体1进入最左侧第一导热板3的第一凹槽9内,
38.盖板2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盖板2能够将箱体1的顶端、第一导热板3顶端、第二导热板4顶端、第一连接块5顶端和第二连接块6顶端全部封闭。
39.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多块第一导热板3和多块第二导热板4,第二导热板4设置在相邻的两块第一导热板3之间,第一导热板3的后壁与箱体1的后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
导热板4的前壁与箱体1的前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最左侧的第一导热板3与箱体1左内壁之间的通道,第一导热板3与第二导热板4之间的通道以及最右侧的第一导热板3与箱体1右内壁之间的通道组成第一流通通道,第一进液管7和第一排液管8均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第一流通通道在盖板2与箱体1连接时顶端封闭,冷流体从第一进液管7进入第一流通通道从第一排液管8排出,
40.在第一导热板3的后壁连接第一连接块5,通过第一连接块5实现第一导热板3与箱体1内后壁的连接,在第二导热板4的前壁连接第二连接块6,通过第二连接块6实现第二导热板4与箱体1内前壁的连接,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的底壁与箱体1内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防止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对第一流通通道进行隔断,通过在第一导热板3上设置第一凹槽9,第一连接块5上设置第二凹槽10,第二导热板4上设置第三凹槽11,第二连接块6上设置第四凹槽12,并在箱体1后板的顶端面设置多条第一连通槽13,箱体1前板的顶端面设置多条第二连通槽14,所有的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12、第一连通槽13和第二连通槽14组成第二流通通道,第二进液管15和第二排液管16均与第二流通通道连通,第二流通通道在盖板2与箱体1连接时顶端封闭,热流体通过第二进液管15进入第二流通通道后从第二排液管16排出,热流体和冷流体通过大面积的第一导热板3和第二导热板4实现热交换,这样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在盖板2与箱体1分离时其顶端均处于开放状态,在第一流通通道或者第二流通通道形成污垢后,可以将盖板2取下,将箱体1顶端打开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换热器使用较长时间后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换热器中无论是第一导热板3、第二导热板4、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的安装均在盖板2与箱体1脱离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安装方便。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9前侧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9后侧的深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11后侧的深度大于第三凹槽11前侧的深度。如此可以提高热流体和冷流体热交换的面积,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板3右壁的前部设置有水温传感器17,第一导热板3与其右侧相邻的第二导热板4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排液管8,第一排液管8的外端均与第二排液管18连接,第一排液管8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导热板4与其右侧相邻的第一导热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水温传感器17能够检测流过的液体温度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43.目前的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热流体温度固定,换热通道长度固定,因此只能换热出特定温度的流体,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对冷流体换热后的温度进行选择,使用的局限性较强,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第一导热板3的右壁设置水温传感器17,并在对应设置第一排液管8,第一排液管8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并在每块第二导热板4与其右侧相邻的第一导热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当水温传感器17检测到流经其流体的温度达到所需标准时,此时单片机控制对应位置的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位于其右侧的第二阀门关闭,这样流体通过该水温传感器17对应位置的第一排液管8进入到第二排液管18内,通过第二排液管18排出,这样根据所需流体的温度,调控流体的出水位置,满足提供不同温度流体的作用,提高换热器的适用范围。
4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门包括气缸19和阻挡板20,气缸19固定在盖板2的顶壁,气缸19的底端连接有阻挡板20,阻挡板20活动贯穿盖板2,阻挡板20能够将第二导热板4及其
右侧相邻第一导热板3之间的间隙封闭。如此便于第二阀门的安装。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液管18从左侧指向右侧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和盖板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单元,多个连接单元将箱体1和盖板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顶板、底板和螺栓,顶板与盖板2连接,底板与箱体1连接,螺栓将顶板和底板连接。如此实现箱体1和盖板2的可拆卸连接。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