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风量控制方法及风量控制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21037发布日期:2023-01-20 18:3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系统、风量控制方法及风量控制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同时也涉及相应的风量控制设备,还涉及采用该风量控制方法的新风系统,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风量是新风系统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风量控制方案是:首先检测房屋中对应目标区域的人数,根据人数确定所需风量,判断所需风量与当前输出风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时,调节新风系统送风量,使实际送风量与所需风量相同。
3.然而,房屋中对应目标区域的人数会随时变化,新风系统中的人数检测设备与风量调节设备需要做到实时的动态检测,若检测区域人数变化频率较大(例如,某一个人去某一个检测目标区域待了一小会或者转了一圈就出去了),人数检测设备会驱动风量调节设备频繁改变风量供应状态。这种现象对于人数检测设备、风量调节设备、风机运行设备等环节会产生巨大负荷以及频繁变化运行状态,从而极大缩减新风系统的使用寿命。
4.在专利号为zl 201610773024.x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风量控制方法、系统、风量控制设备及风量输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风量控制设备获取自身加速度信息;在根据自身加速度信息判断风量控制设备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时,获取加速度的变化量,并根据变化量获取风量控制设备的当前摆动程度;根据当前摆动程度计算风量数值;根据风量数值生成风量控制指令,以对风量输出设备输出的风量进行控制。利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使风量控制方便快捷,改善了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设备。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风量控制方法的新风系统。
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设定风量差异值c,以及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
11.s2: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
12.s3:基于预设的人数-风量对应表,获取与所述人数p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所述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13.s4:判断所述预计出风量v与所述实际出风量u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所述风量差异值c;
14.s5: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调整实际出风量u与预计出风量v相同,并返回至s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保持实际出风量u不变,并返回至s2。
15.其中较优地,当所述步骤s2中为第一个检测周期a时,则所述步骤s3中的实际出风量u为预设的初始风量u0。
16.其中较优地,所述风量差异值c与人流量的大小呈反比。
17.其中较优地,所述检测周期a与人流量的大小呈反比。
18.其中较优地,所述步骤s2被替换为: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温度t和湿度s;
19.所述步骤s3被替换为:基于预设的人数、温度、湿度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与所述人数p、温度t和湿度s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所述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20.其中较优地,所述步骤s2被替换为: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温度t和湿度s;
21.所述步骤s3被替换为:基于预设的温度、湿度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与所述温度t和湿度s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所述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22.其中较优地,所述人数-风量对应表中,当人数p确定时,所述风量的大小与所述待检测区域的面积正相关。
23.其中较优地,所述待检测区域至少包括:家居、医院、会议室、办公室或商场。
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25.s1:设定风量差异值c,以及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
26.s2: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
27.s3:基于预设的人数-风量对应表,获取与所述人数p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所述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28.s4:判断所述预计出风量v与所述实际出风量u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所述风量差异值c;
29.s5: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调整实际出风量u与预计出风量v相同,并返回至s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保持实际出风量u不变,并返回至s2。
3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中包括上述的风量控制设备,并采用上述的风量控制方法。
3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32.1.通过预先设定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每隔一个检测周期a进行一次风量调节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风量调节;而风量调节的判断过程,则基于人数p与预先设定风量差异值c而定。由此,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更加人性化地控制风量,达到节能的目标,并减少零部件非必要运行变化的频率,有效延长新风系统的使用寿命;
33.2.检测周期a和风量差异值c均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34.3.可以从人数p、温度t和湿度s多方面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提高对预计出风量v的优化效果。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6.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初始循环过程和稳定循环过程的流程图;
37.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8.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9.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41.《第一实施例》
42.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s5:
43.步骤s1:设定风量差异值c,以及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
4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量差异值c与使用环境(家居、医院、会议室、办公室、商场等),人数变化(例如同一医院的不同轻重病房:人员出入量,人流量不大的特殊空间:卧室、卫生间等)相关。具体的,该风量差异值c与人流量的大小呈反比,即:当人流量较大时,可减小风量差异值c;当人流量较小时,可增大风量差异值c,从而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45.类似的,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与人流量的大小呈反比,即:当人流量较大时,可缩短检测周期a的时长;当人流量较小时,可增大检测周期a的时长。由此,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
4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预先设定一个初始风量u0,当新风系统刚开始工作时,则以初始风量u0进行运转;当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再根据后续步骤决定是否进行风量的调整(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47.步骤s2: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
48.具体的,当新风系统运转一个检测周期a后,需要通过人数检测装置对待检测区域进行人数检测,以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
49.其中,该待检测区域即为新风系统所处的运转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家居、医院、会议室、办公室或商场等。
50.步骤s3:基于预设的人数-风量对应表,获取与人数p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5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预先设有人数-风量对应表,当基于步骤s2确定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后,通过该人数-风量对应表则能够获取与人数p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可以理解的是,该人数-风量对应表中,当人数p确定时,风量的大小与待检测区域的面积正相关,例如:待检测区域都是10个人时,则家居环境下(面积较小)的风量要小于商场环境下(面积较大)的风量,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设定。
52.此外,还需要获取在该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该检测周期a为第一个检测周期a(即:新风系统启动后运转的第一个检测周期a),则新风系统的实际出风量u为步骤s1中预设的初始风量u0。如果该检测周期a不为第一个检测周期a(即:新风系统运转过程中经过了一个检测周期a),则新风系统的该检测周期a的实际出风量u为基于步骤s4~s5所确定的实际出风量(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53.步骤s4:判断预计出风量v与实际出风量u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风量差异值c。
54.具体的,当基于步骤s3获取预计出风量v与实际出风量u后,将预计出风量v与实际出风量u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步骤s1中所设定的风量差异值c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判断结果。
55.步骤s5: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调整实际出风量u与预计出风量v相同,并返回至步骤s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保持实际出风量u不变,并返回至步骤s2。
56.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风量控制方法的具体调节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57.本发明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的运转包括初始循环过程和稳定循环过程;其中,初始循环过程为新风系统刚开始运转到逐渐趋于稳定的循环过程,而稳定循环过程则是新风系统稳定运转后的循环过程。下面对初始循环过程和稳定循环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58.初始循环过程:
59.第一步,设定风量差异值c、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以及初始风量u0;
60.第二步,新风系统以初始风量u0运转第一个检测周期a1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1;
61.第三步,基于预设的人数-风量对应表,获取与人数p1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1;并且,由于新风系统刚开始运转,因此第一个检测周期a1新风系统的实际出风量u=u0;
62.第四步,判断v1与u0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风量差异值c;
63.第五步,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新风系统的实际出风量u调整为v1;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新风系统继续以u0作为第二个检测周期a2的实际出风量,直至新风系统的实际出风量u调整为v1时,结束该初始循环过程,进入稳定循环过程。
64.稳定循环过程:
65.第一步,新风系统以实际出风量u=v1运转第n个检测周期an(其中,n≥2)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n;
66.第二步,基于预设的人数-风量对应表,获取与人数pn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n;并且,此时的新风系统以实际出风量u=v1;
67.第三步,判断vn与v1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风量差异值c;
68.第四步,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新风系统的实际出风量u调整为vn,并返回第一步,使得新风系统以实际出风量u=vn运转第n+1个检测周期an+1;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第一步,使得新风系统继续以u=v1运转第n+1个检测周期an+1,以此进行稳定循环。
69.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定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从而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每隔一个检测周期a进行一次风量调节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风量调节;而风量调节的判断过程,则基于人数p与预先设定风量差异值c而定。由此,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更加人性化的控制风量,达到节能的目标,从而减少零部件非必要运行变化频率,有效延长新风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新风系统出现故障的频率。
70.《第二实施例》
71.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s2’与s3’的不同。
7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步骤s2’: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需要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温度t和湿度s。步骤s3’:基于预设的人数、温度、湿度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与人数p、温度t和湿度s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73.当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需要同时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人数p、温度t和湿度s共
三个参数,然后,基于三个参数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预计出风量v。由此,能够从多方面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尽可能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优化。
74.本实施例除上述区别之外,其余步骤与第一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75.《第三实施例》
76.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s2”与s3”的不同。
7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步骤s2”: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温度t和湿度s。步骤s3”:基于预设的温度、湿度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与温度t和湿度s相对应的预计出风量v;并获取检测周期a内的实际出风量u。
78.当经过一个检测周期a后,需要同时获取待检测区域内的温度t和湿度s共两个参数,然后,基于两个参数与风量的对应表,获取预计出风量v。由此,能够从温度和湿度两方面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尽可能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优化。
79.本实施例除上述区别之外,其余步骤与第一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0.《第四实施例》
81.在以上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风量控制设备,用在新风系统中。如图5所示,该风量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存储器22与处理器21耦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实现如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风量控制方法。
82.其中,处理器21用于控制该风量控制设备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风量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该处理器2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等。存储器2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风量控制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风量控制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该存储器2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
83.《第五实施例》
84.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中包括上述的风量控制设备,并采用上述的风量控制方法。
8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86.1.通过预先设定风量调整的检测周期a,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每隔一个检测周期a进行一次风量调节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风量调节;而风量调节的判断过程,则基于人数p与预先设定风量差异值c而定。由此,使得新风系统能够更加人性化地控制风量,达到节能的目标,并减少零部件非必要运行变化的频率,有效延长新风系统的使用寿命;
87.2.检测周期a和风量差异值c均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88.3.可以从人数p、温度t和湿度s多方面对预计出风量v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提高对预计出风量v的优化效果。
89.上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新风系统、风量控制方法及风量控制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