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1978发布日期:2023-03-22 09:2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浸釉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2.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浸釉结束之后需对其进行干燥,使得陶瓷外表更加美观。
3.现有的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使用时通常在一个干燥设备腔中调试不同温度进行干燥,效率低下,同时干燥设备内部空间不便根据浸釉干燥设备的数量进行调整,导致浸釉干燥数量少时因干燥空间大影响干燥效率。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包括干燥主体外框和衔接框架,所述干燥主体外框的中部设置有底框,且底框顶部凹槽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角度调整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延伸柱和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端部设置有调整隔板,且调整隔板的端部安装有调整板,所述调整板的外部设置有引导道,且引导道的外部设置有预热框,所述底框的底部设置有集合盘,所述集合盘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衔接框架设置于连接柱的端部,所述衔接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且放置架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内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下方设置有接纳板,所述放置架设置有三组,一组所述放置架的外部设置有加热框,另外一组所述放置架的外部安装有保温框。
7.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结构完全一致,且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内部为中空状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干燥主体外框设置有两组,且干燥主体外框形状呈“c”字型结构,两组所述干燥主体外框之间为卡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道和调整板为滑动连接,且调整板与调整隔板为一体化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集合盘与底框为卡合连接,且集合盘为圆环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集合盘的内部设置有抵住腔,且抵住腔与调节组件为一一对应分布。
12.进一步的,所述集合盘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集合盘为一体化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中置盘,且中置盘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液压
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分隔座。
14.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端部设置有封闭板,且封闭板的外部安装有衔接槽,所述封闭板的端部与集合盘紧密贴合。
15.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槽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相邻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之间是否封闭进行调整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内置框、橡胶带、端板、内置抽板和辅助板,所述内置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内置抽板,且内置抽板一端外表面滑动安装有辅助板,所述内置框的外表面通过橡胶带连接有端板。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通过放置架的设计能够对浸釉之后的陶瓷进行放置,且能够根据所需进行烘干的浸釉数量选择是否沿着放置架内部对内置架向外部抽动,以此能够扩展放置干燥浸釉陶瓷的数量,在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时采用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分区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且上述三者内部均设置有微波源,且微波源使得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120摄氏度之间,使得具有良好的干燥效果,并且放置架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放置架均通过伺服电机和驱动轴的设计在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转动,便于自动持续性对耐火浸釉材料干燥,另外能够根据耐火浸釉材料干燥数量适宜性的调整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内部空间的大小,避免耐火浸釉材料数量较少时上述三者扔保持较大的干燥空间,影响干燥效果,而且能够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是否连通进行调整,便于对耐火浸釉材料的拿取同时也便于耐火浸釉材料在封闭环境下转移,减少热量流失;
17.1、本发明通过放置架的设计能够对浸釉之后的陶瓷进行放置,且能够根据所需进行烘干的浸釉数量选择是否沿着放置架内部对内置架向外部抽动,以此能够扩展放置干燥浸釉陶瓷的数量,并且对内置架的调整在根据耐火材料干燥数量调整的情况下,通过延伸柱和引导槽转动连接的设计,便于对调整隔板进行角度调整,从而能够对预热框、加热框或者保温框内部干燥空间进行分隔,使得热量在分隔的空间内温度快速升高,提高对耐火浸釉干燥的效率。
18.2、本发明通过干燥主体外框形状以及数量的设计,便于从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的外部进行包裹,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对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进行保护,且干燥主体外框内部为中空,便于使用者向干燥主体外框内部注入冷却水,以此便于对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
19.3、本发明在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时采用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分区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且上述三者内部均设置有微波源,且微波源使得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120-摄氏度之间,使得具有良好的干燥效果,并且放置架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放置架均通过伺服电机和驱动轴的设计在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转动,便于自动持续性对耐火浸釉材料干燥。
20.4、本发明通过液压气缸的设计能够带动集合盘关于底框上下位置移动,且集合盘与封闭板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封闭板在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内部上下位置移动,便于对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是否处于开放状态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内置抽板与内置框滑动连接的设计便于对预热框、加热框和保温框两侧区域阻隔,同时还能够向外部拉动端板,使得端板带动橡胶带展开,同时端板会与另外一组相邻的端板卡合,以此实现相邻两个干燥区域的连通,便于对耐火浸釉材料的拿取同时也便于耐火浸釉材料在封闭环境下转移,减少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放置架和衔接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集合盘仰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调整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的衔接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干燥主体外框;2、预热框;3、加热框;4、保温框;5、引导道;6、调整板;7、调整隔板;8、封闭板;9、衔接槽;10、连接轴;11、放置架;12、衔接框架;13、分隔座;14、中置盘;15、连接板;16、集合盘;17、内置架;18、连接柱;19、接纳板;20、液压气缸;21、抵住腔;22、辅助组件;2201、内置框;2202、橡胶带;2203、端板;2204、内置抽板;2205、辅助板;23、调节组件;2301、延伸柱;2302、引导槽;24、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27.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包括干燥主体外框1、预热框2、加热框3、保温框4、引导道5、调整板6、调整隔板7、封闭板8、衔接槽9、连接轴10、放置架11、衔接框架12、分隔座13、中置盘14、连接板15、集合盘16、内置架17、连接柱18、接纳板19、液压气缸20、抵住腔21、辅助组件22、内置框2201、橡胶带2202、端板2203、内置抽板2204、辅助板2205、调节组件23、延伸柱2301、引导槽2302和底框24,干燥主体外框1的中部设置有底框24,且底框24顶部凹槽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角度调整的调节组件23,集合盘16与底框24为卡合连接,且集合盘16为圆环形结构,调节组件23包括延伸柱2301和引导槽2302,且引导槽23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延伸柱2301,延伸柱2301的端部设置有调整隔板7,且调整隔板7的端部安装有调整板6,调整板6的外部设置有引导道5,且引导道5的外部设置有预热框2,引导道5和调整板6为滑动连接,且调整板6与调整隔板7为一体化结构,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结构完全一致,且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内部为中空状结构,集合盘16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部连接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设置有三组,连接轴10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柱18,衔接框架12设置于连接柱18的端部,衔接框架1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11,且放置架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内置架17,放置架11的下方设置有接纳板19,放置架11设置有三组,一组放置架1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框3,另外一组放置架11的外部安装有保温框4;
28.具体操作如下,通过放置架11的设计能够对浸釉之后的陶瓷进行放置,且能够根据所需进行烘干的浸釉数量选择是否沿着放置架11内部对内置架17向外部抽动,以此能够扩展放置干燥浸釉陶瓷的数量,并且对内置架17的调整在根据耐火材料干燥数量调整的情况下,通过延伸柱2301和引导槽2302转动连接的设计,便于对调整隔板7进行角度调整,从而能够对预热框2、加热框3或者保温框4内部干燥空间进行分隔,使得热量在分隔的空间内温度快速升高,提高对耐火浸釉干燥的效率,能够在对耐火浸釉材料干燥结束之后,连接柱18与连接轴10之间转动连接,使用者手动以连接柱18为中心对整个放置架11转动,从而使得放置架11产生倾斜,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11表面放置的耐火浸釉材料拿取,在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时采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分区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且上述三者内部均设置有微波源,且微波源使得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120摄氏度之间,使得具有良好的干
燥效果,并且放置架11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放置架11均通过伺服电机和驱动轴的设计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转动,便于自动持续性对耐火浸釉材料干燥;
29.请参阅图1,干燥主体外框1设置有两组,且干燥主体外框1形状呈“c”字型结构,两组干燥主体外框1之间为卡合连接;
30.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干燥主体外框1形状以及数量的设计,便于从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的外部进行包裹,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进行保护,且干燥主体外框1内部为中空,便于使用者向干燥主体外框1内部注入冷却水,以此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
31.请参阅图1和图3,集合盘16的内部设置有抵住腔21,且抵住腔21与调节组件23为一一对应分布,集合盘16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与集合盘16为一体化结构,连接板15的端部设置有中置盘14,且中置盘14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液压气缸20,液压气缸20的底部设置有分隔座13;
32.具体操作如下,通过液压气缸20的设计能够带动集合盘16关于底框24上下位置移动,且集合盘16与封闭板8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封闭板8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内部上下位置移动,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是否处于开放状态进行调整,对于延伸柱2301和引导槽2302转动区域通过抵住腔21抵住限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33.请参阅图1和图5,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端部设置有封闭板8,且封闭板8的外部安装有衔接槽9,封闭板8的端部与集合盘16紧密贴合,衔接槽9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相邻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之间是否封闭进行调整的辅助组件22,且辅助组件22包括内置框2201、橡胶带2202、端板2203、内置抽板2204和辅助板2205,内置框220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内置抽板2204,且内置抽板2204一端外表面滑动安装有辅助板2205,内置框2201的外表面通过橡胶带2202连接有端板2203;
34.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内置抽板2204与内置框2201滑动连接的设计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两侧区域阻隔,同时还能够向外部拉动端板2203,使得端板2203带动橡胶带2202展开,同时端板2203会与另外一组相邻的端板2203卡合,以此实现相邻两个干燥区域的连通,便于对耐火浸釉材料的拿取同时也便于耐火浸釉材料在封闭环境下转移,减少热量流失。
35.综上,该耐火材料浸釉干燥设备,使用时,首先,通过使用者把耐火浸釉材料放置在放置架11外表面,通过放置架11的设计能够对浸釉之后的陶瓷进行放置,且能够根据所需进行烘干的浸釉数量选择是否沿着放置架11内部对内置架17向外部抽动,以此能够扩展放置干燥浸釉陶瓷的数量,耐火浸釉材料放置结束之后通过干燥主体外框1形状以及数量的设计,便于从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的外部进行包裹,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进行保护,且干燥主体外框1内部为中空,便于使用者向干燥主体外框1内部注入冷却水,以此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接着对内置架17的调整在根据耐火材料干燥数量调整的情况下,从而能够对预热框2、加热框3或者保温框4内部干燥空间进行分隔,使得热量在分隔的空间内温度快速升高,提高对耐火浸釉干燥的效率,然后在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时采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分区对浸釉耐火材料干燥,且上述三者内部均设置有微波源,且微波源使得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120摄氏度之间,(微波源加热在cn110177405a以公开)使得具有良好的干燥
效果,并且放置架11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放置架11均通过伺服电机和驱动轴的设计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转动,便于自动持续性对耐火浸釉材料干燥,然后通过液压气缸20的设计能够带动集合盘16关于底框24上下位置移动,且集合盘16与封闭板8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封闭板8在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内部上下位置移动,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是否处于开放状态进行调整,对于延伸柱2301和引导槽2302转动区域通过抵住腔21抵住限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便于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两端开放时代放置有耐火浸釉材料放置架11在上述干燥腔移动,同时移动之后还能够进行封闭,在干燥腔之间移动时,通过内置抽板2204与内置框2201滑动连接的设计便于对预热框2、加热框3和保温框4两侧区域阻隔,同时还能够向外部拉动端板2203,使得端板2203带动橡胶带2202展开,同时端板2203会与另外一组相邻的端板2203卡合,以此实现相邻两个干燥区域的连通,便于对耐火浸釉材料的拿取同时也便于耐火浸釉材料在封闭环境下转移,减少热量流失,最后,连接柱18与连接轴10之间转动连接,使用者手动以连接柱18为中心对整个放置架11转动,从而使得放置架11产生倾斜,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11表面放置的耐火浸釉材料拿取。
36.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