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6282发布日期:2023-03-31 21:4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暖气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


背景技术:

2.暖气,指我国北方以及年均气温低的国家地区冬季用来御寒的设施。广义的指让大家得到采暖需求的产品和方法,是通过热源加热热媒再加热空气形成热交换后增加环境温度的产品。北方常见的暖气设施为水暖方案,实际上最早的设计需求主要来源于在气温会达到0℃以下的地区在冬天时自来水管冻结,借由此现象而产生的应对策略。简而言之,暖气是城镇居民供水需求的配套服务或者附带作用,暖气分为水暖和气暖,通常我们所说的暖气片指的是水暖,就是利用壁挂炉或者锅炉加热循环水,再通过管材连接到暖气片,最终通过暖气片将适宜的温度输出,形成室内温差,最后进行热循环使整个室内温度均匀上升。而气暖则是加热空气,冷空气一进来就被暖气片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与屋子的冷空气形成对流,冷空气又循环到暖气附近被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在屋里循环,房间就暖和了;暖气管中的热气往往是干燥空气,对人皮肤并不是很舒适;而市面上的暖气管在暖气的传输过程中热量消耗大,并且空气相对干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侧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底壳侧表面开设的圆孔处设置有暖气管,所述暖气管贯穿底壳的内腔并延伸至暖气管的外表面,所述暖气管的外表面套设有热量收集装置,所述底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底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卡槽的内腔处,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加湿装置,所述热量收集装置包括热量收集箱,所述热量收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柱,所述热量收集箱内腔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热量收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箱。
4.优选的,所述出气箱内腔处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贯穿出气箱的内腔并延伸至出气箱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板延伸至出气箱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电机,所述加热电机固定连接在出气箱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板与加热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热量收集装置,可以对暖气管外表所产生的多余的热量进行收集,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损耗,热量收集装置是套设在暖气管的外表面和底壳的内腔处的,因此能起到对暖气管外表面所散发的热量的收集效果,工作时,操作人员使加热电机接入电源并打开加热电机的开关,加热电机的工作带动加热板开始工作,当暖气管产生热量使,由于热空气密度更大的物理性质,热气流会通过导流板进入出气箱的内腔处,再通过加热板的再次加热,使得原本就很热的空气变得更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会顺着出气箱上表面开设的出气口进入加湿装置的内腔处。
5.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装置外壳,所述加湿装置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密封条的上表面,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蒸汽散发装置,所述蒸汽散发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加湿装置外壳内腔的相对面之间,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片,所述扇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拨板,所述蒸汽散发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隔板的上表面,所述水箱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阻隔条,所述水箱内腔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防沸装置,通过设置加湿装置,可以对暖气管中的暖空气进行加湿,以达到舒适的湿度,当热量收集装置把暖气管中的热量收集起来之后,由于热气密度低的特点,热气会进入加湿装置外壳的内腔处,在热气的作用下,扇片和转动环会在固定柱的外表面开始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热气在加湿装置外壳内腔处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热空气中的湿度变大,达到对空气的加湿效果。
6.优选的,所述防沸装置包括防沸装置支撑柱,所述防沸装置支撑柱的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防沸装置转动柱,所述防沸装置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沸装置支撑板,所述防沸装置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沸石柱,所述横板防沸装置支撑板与水箱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设置防沸装置,可以使得水箱中的水,在高温气流的加热效果下,不会使得沸腾后的水溢出装置之中,当高温气流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之后,水箱中的水会沸腾,从而产生水蒸气,通过设置防沸装置转动柱、横板和弹簧,在水流沸腾的时候,横板会产生上下转动的效果,从而使得防沸石在水箱之中上下浮动,达到防止水暴沸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外壳的侧表面开设有方形孔洞,所述加湿装置外壳侧表面开设的方形孔洞处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加湿装置外壳的一端贯穿暖气管的外表面并延伸至暖气管的内腔处,所述导气管延伸至暖气管内腔处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包括导流箱外壳,所述导流箱外壳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流隔板,所述导流箱外壳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箱外壳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箱支撑架,所述导流箱支撑架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箱固定柱,所述导流箱固定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流箱转动环,所述导流箱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拨板,通过设置导流箱,使得加湿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固定的角度进入暖气管之中,达到对暖气管中的气体的加湿效果,工作时当热量收集装置收集到暖气管中的热量后,会使得热气进入加湿装置之中,当热气在加湿装置中提高了湿度之后,会进入导气管之中,当进入导流箱之后,由于暖气管之中会有气流,气流会吹动导流箱转动环,在导流箱转动环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拨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导气管之中的空气进入暖气管之中,达到对暖气管中空气的加湿效果。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一、该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通过设置热量收集装置,可以对暖气管外表所产生的多余的热量进行收集,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损耗,热量收集装置是套设在暖气管的外表面和底壳的内腔处的,因此能起到对暖气管外表面所散发的热量的收集效果,工作时,操作人员使加热电机接入电源并打开加热电机的开关,加热电机的工作带动加热板开始工作,当暖气管产生热量使,由于热空气密度更大的物理性质,热气流会通过导流板进入出气箱的内腔处,再通过加热板的再次加热,使得原本就很热的空气变得更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会顺着出气箱上表面开设的出气口进入加湿装置的内腔处。
10.二、该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通过设置加湿装置,可以对暖气管中的暖空气进行
加湿,以达到舒适的湿度,当热量收集装置把暖气管中的热量收集起来之后,由于热气密度低的特点,热气会进入加湿装置外壳的内腔处,在热气的作用下,扇片和转动环会在固定柱的外表面开始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热气在加湿装置外壳内腔处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热空气中的湿度变大,达到对空气的加湿效果。
11.三、该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通过设置防沸装置,可以使得水箱中的水,在高温气流的加热效果下,不会使得沸腾后的水溢出装置之中,当高温气流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之后,水箱中的水会沸腾,从而产生水蒸气,通过设置防沸装置转动柱、横板和弹簧,在水流沸腾的时候,横板会产生上下转动的效果,从而使得防沸石在水箱之中上下浮动,达到防止水暴沸的效果。
12.四、该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通过设置导流箱,使得加湿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固定的角度进入暖气管之中,达到对暖气管中的气体的加湿效果,工作时当热量收集装置收集到暖气管中的热量后,会使得热气进入加湿装置之中,当热气在加湿装置中提高了湿度之后,会进入导气管之中,当进入导流箱之后,由于暖气管之中会有气流,气流会吹动导流箱转动环,在导流箱转动环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拨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导气管之中的空气进入暖气管之中,达到对暖气管中空气的加湿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热量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蒸汽散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防沸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导流箱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壳;2、暖气管;3、热量收集装置;4、支撑板;5、加湿装置;6、支撑柱;7、密封环;8、卡槽;9、导流箱;10、导气管;31、热量收集箱;32、三角柱;33、导流板;34、出气箱;35、加热电机;36、加热板;51、加湿装置外壳;52、隔板;53、蒸汽散发装置;531、水箱;532、阻隔条;533、防沸装置;534、固定柱;535、扇片;536、弹性拨板;537、转动环;5331、防沸装置支撑柱;5332、防沸装置转动柱;5333、横板;5334、防沸装置支撑板;5335、沸石柱;5336、弹簧;91、导流箱外壳;92、导流隔板;93、导流块;94、导流箱支撑架;95、导流箱固定柱;96、导流箱转动环;97、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能回收式循环暖气管,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侧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底壳1侧表面开设的圆孔处设置有暖气管2,所述暖气管2贯穿底壳1的内腔并延伸至暖气管2的外表面,所述暖气管2的外表面套设有热量收集装置3,所述底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8,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套设在卡槽8的内腔处,所述支撑柱6的上表面设置有加湿装置5,所述热量收集装置3包括热量收集箱31,所述热量收集箱3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柱32,所述热量收集箱31内腔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板33,所述热量收集箱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箱34,所述出气箱34内腔处设置有加热板36,所述加热板36贯穿出气箱34的内腔并延伸至出气箱34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板36延伸至出气箱34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电机35,所述加热电机35固定连接在出气箱34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板36与加热电机35的输出端相连接。
25.使用时,通过设置热量收集装置3,可以对暖气管2外表所产生的多余的热量进行收集,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损耗,热量收集装置3是套设在暖气管2的外表面和底壳的内腔处的,因此能起到对暖气管2外表面所散发的热量的收集效果,工作时,操作人员使加热电机35接入电源并打开加热电机35的开关,加热电机35的工作带动加热板36开始工作,当暖气管2产生热量使,由于热空气密度更大的物理性质,热气流会通过导流板33进入出气箱34的内腔处,再通过加热板36的再次加热,使得原本就很热的空气变得更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会顺着出气箱34上表面开设的出气口进入加湿装置5的内腔处。
26.实施例2
27.如图4-图6所示,所述加湿装置5包括加湿装置外壳51,所述加湿装置外壳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52,所述隔板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密封条的上表面,所述隔板52的上表面设置有蒸汽散发装置53,所述蒸汽散发装置53包括固定柱534,所述固定柱534固定连接在加湿装置外壳51内腔的相对面之间,所述固定柱53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环537,所述转动环5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片535,所述扇片53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拨板536,所述蒸汽散发装置53包括水箱531,所述水箱531固定连接在隔板52的上表面,所述水箱53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阻隔条532,所述水箱531内腔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防沸装置533,所述防沸装置533包括防沸装置支撑柱5331,所述防沸装置支撑柱5331的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防沸装置转动柱5332,所述防沸装置转动柱53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5333,所述横板53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沸装置支撑板5334,所述防沸装置支撑板53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沸石柱5335,所述横板防沸装置支撑板5334与水箱531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弹簧5336。
28.使用时,通过设置加湿装置5,可以对暖气管2中的暖空气进行加湿,以达到舒适的湿度,当热量收集装置3把暖气管2中的热量收集起来之后,由于热气密度低的特点,热气会进入加湿装置外壳51的内腔处,在热气的作用下,扇片535和转动环537会在固定柱534的外表面开始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热气在加湿装置外壳51内腔处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热空气中的湿度变大,达到对空气的加湿效果,通过设置防沸装置533,可以使得水箱531中的水,在高温气流的加热效果下,不会使得沸腾后的水溢出装置之中,当高温气流对水箱531中的水进行加热之后,水箱531中的水会沸腾,从而产生水蒸气,通过设置防沸装置转动
柱5332、横板5333和弹簧5336,在水流沸腾的时候,横板5333会产生上下转动的效果,从而使得沸石柱5335在水箱531之中上下浮动,达到防止水暴沸的效果。
29.实施例3
30.如图7-图8所示,所述加湿装置外壳51的侧表面开设有方形孔洞,所述加湿装置外壳51侧表面开设的方形孔洞处设置有导气管10,所述导气管10远离加湿装置外壳51的一端贯穿暖气管2的外表面并延伸至暖气管2的内腔处,所述导气管10延伸至暖气管2内腔处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箱9,所述导流箱9包括导流箱外壳91,所述导流箱外壳9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流隔板92,所述导流箱外壳91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流块93,所述导流箱外壳91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箱支撑架94,所述导流箱支撑架94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箱固定柱95,所述导流箱固定柱9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流箱转动环96,所述导流箱转动环9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拨板97。
31.使用时,通过设置导流箱9,使得加湿装置5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固定的角度进入暖气管2之中,达到对暖气管2中的气体的加湿效果,工作时当热量收集装置3收集到暖气管2中的热量后,会使得热气进入加湿装置5之中,当热气在加湿装置5中提高了湿度之后,会进入导气管10之中,当进入导流箱9之后,由于暖气管2之中会有气流,气流会吹动导流箱转动环96,在导流箱转动环96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拨板97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导气管10之中的空气进入暖气管2之中,达到对暖气管2中空气的加湿效果。
3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