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风装置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1531发布日期:2022-06-18 02:0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排风装置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风装置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2.集成灶是一种将油烟机和灶具集成为一体的厨房电器,并且集成灶中还可以集成消毒柜和储藏柜等多种功能。
3.集成灶包括排风装置和灶具,由于排风装置的吸风口与灶具的燃烧器距离较近,排风装置在开启时,排风装置产生的负压会吸引火焰,导致火焰飘浮不定甚至被吸入排风装置的烟道内,对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导致集成灶能效降低。并且,为了降低排风装置对燃烧器的影响,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设置的相对较小,也会导致排风装置的吸烟效果不佳。
4.综上,现有技术中的集成灶能效较低且吸烟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成灶能效较低且吸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装置,包括吸风口和第一遮挡件;
7.所述吸风口具有下缘;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下缘固定或所述第一遮挡件固定在所述下缘的下方;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具有第一遮挡面,所述第一遮挡面与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挡件为平板结构;或;所述第一遮挡件为弧形板结构,所述弧形板结构朝向所述下缘上方弯曲,且所述弧形板结构朝向所述吸风口凸出。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挡面与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挡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遮挡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遮挡件;
12.所述吸风口具有上缘;所述第二遮挡件与所述上缘固定或所述第二遮挡件固定在所述上缘的上方,且所述第二遮挡件具有第二遮挡面,所述第二遮挡面与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遮挡件为平板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遮挡面与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装置。
16.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面板;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面板垂直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燃烧器;
18.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遮挡件远离所述吸风口的端部与所述燃烧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5mm-170mm。
19.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燃烧器;
20.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遮挡件远离所述吸风口的端部与所述燃烧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mm-100mm。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装置,包括吸风口和第一遮挡件;所述吸风口具有下缘;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下缘固定或所述第一遮挡件固定在所述下缘的下方;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具有第一遮挡面,所述第一遮挡面与所述吸风口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使用时,第一遮挡件设置在吸风口下缘与燃烧器之间,第一遮挡件在燃烧器与吸风口附近的负压区域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能够降低燃烧器受吸风口负压的影响,使灶具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提高灶具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由于第一遮挡件能够降低燃烧器受吸风口负压的影响,可以适当提升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装置,能够提升灶具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能够同时提高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平板结构的第一遮挡件的排风装置的侧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弧形板结构的第一遮挡件的排风装置的侧视图。
26.图标:1-吸风口;11-下缘;2-第一遮挡件;21-第一遮挡面;3-第二遮挡件;31-第二遮挡面;4-灶具;41-面板;42-燃烧器;5-第一面板;6-负压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风装置及集成灶,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装置及集成灶进行详细描述。
29.实施例1
30.本实施例提供的排风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吸风口1和第一遮挡件2;吸风口1具有下缘11;第一遮挡件2与下缘11固定或第一遮挡件2固定在下缘11的下方,且第一遮挡件2具有第一遮挡面21,第一遮挡面2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
31.其中,下缘11为吸风口1最底端的边缘。例如吸风口1的形状为矩形,如图1所示,下缘11为吸风口1的边缘的最底端的一条边;或者;吸风口1的形状为椭圆形,下缘11为吸风口1的边缘的最底端的一个点。
32.第一遮挡面21可以为第一遮挡件2的顶面,也可以为第一遮挡件2的底面。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第一遮挡面21为第一遮挡件2的顶面。
33.第一遮挡件2可以与下缘11固定连接,第一遮挡件2也可以固定在下缘1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2与下缘11固定,能够使油烟导流较为顺畅。
34.使用时,第一遮挡件2设置在吸风口1下缘11与燃烧器42之间,第一遮挡件2在燃烧器42与吸风口1附近的负压区域6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使灶具4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提高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由于第一遮挡件2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可以适当提升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排风装置,能够提升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能够同时提高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35.此外,如图2所示,当排风装置开启产生吸风力时,除与吸风口1正对的位于吸风口1外侧的区域会形成负压区域6,第一遮挡件2的下方也会形成负压区域6,可以使负压区域6增大,油烟会顺着第一遮挡件2的外表面流动被迅速带入吸风口1,第一遮挡件2起到了导流作用,能够提高排烟效果。
36.并且,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越大,形成的负压就越强,排烟效果越好。
37.具体地,排风装置具有第一面板,吸风口1形成在第一面板5上,吸风口1位于排风装置风道的前端,油烟由吸风口1进入排风装置。
38.第一遮挡件2固定在下缘11的下方,第一遮挡件2可以与第一面板5上位于下缘11下方的区域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粘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第一遮挡件2也可以与第一面板5上位于下缘11下方的区域可拆卸地连接,例如插接或螺纹连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便于拆装第一遮挡件2。
39.第一遮挡件2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件2为平板结构,第一遮挡面21为平面结构。
41.第一遮挡面2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第一遮挡面21可以向上倾斜,第一遮挡面21可以向下倾斜,第一遮挡面21也可以水平设置。
42.其中,第一遮挡面2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的最小夹角可以为70
°
、75
°
、80
°
或90
°
等任意适合的角度。
43.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面2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此时,第一遮挡件2在燃烧器42与吸风口1附近的负压区域6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较好,能够较好地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使灶具4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第一遮挡件2在燃烧器42与吸风口1附近的负压区域6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形成的负压也就越强,能够进一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4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件2为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朝向下缘11上方弯曲,且弧形板结构朝向吸风口1凸出。
45.油烟沿上述弧形板结构流动的阻力较小,能够使油烟导流顺畅,且弧形板结构易于清理,便捷性较高。
46.可以是全部下缘11被第一遮挡件2遮挡,也可以部分下缘11被第一遮挡件2遮挡。
4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件2为一个,全部下缘11被一个遮挡件遮挡。
48.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2为多个;多个第一遮挡件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49.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箭头ab所示的方向。
50.多个第一遮挡件2间隔设置,多个遮挡件与多个燃烧器42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遮挡件分别设置在一个燃烧器42与吸风口1下缘11之间。
51.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2为两个,灶具4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第一燃烧器42和第二燃烧器42,其中一个遮挡件设置在第一燃烧器42与吸风口1下缘11之间,另一个遮挡件设置在第二燃烧器42与吸风口1下缘11之间,两个遮挡件分别对第一燃烧器42和第二燃烧器42起到遮挡作用。
52.进一步地,排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遮挡件3;吸风口1具有上缘;第二遮挡件3与上缘固定或第二遮挡件3固定在上缘的上方,且第二遮挡件3具有第二遮挡面31,第二遮挡面3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
53.第二遮挡面31可以为第二遮挡件3的顶面,也可以为第二遮挡件3的底面。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第二遮挡面31为第二遮挡件3的底面。
54.其中,上缘为吸风口1最顶端的边缘。例如吸风口1的形状为矩形,上缘为吸风口1的边缘的最顶端的一条边;或者;吸风口1的形状为椭圆形,上缘为吸风口1的边缘的最顶端的一个点。
55.当油烟向上升时,第二遮挡件3对油烟进行阻挡,随着排风装置的吸力,油烟被带入吸风口1内,第二遮挡件3起到拢烟的作用,能够提高排风装置的排烟能力。
56.第二遮挡件3可以与上缘固定,第二遮挡件3也可以固定在上缘的上方。
57.第二遮挡件3固定在上缘的上方,第二遮挡件3可以与第一面板5上位于上缘上方的区域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粘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第二遮挡件3也可以与第一面板5上位于上缘上方的区域可拆卸地连接,例如插接或螺纹连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便于拆装第二遮挡件3。
58.第二遮挡件3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59.本实施例中,第二遮挡件3为平板结构,拢烟效果较好。
60.第二遮挡面3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不平行设置,第二遮挡面31可以向上倾斜,第二遮挡面31可以向下倾斜,第二遮挡面31也可以水平设置。
61.其中,第二遮挡面3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的最小夹角可以为70
°
、75
°
、80
°
或90
°
等任意适合的角度。
62.本实施例中,第二遮挡面3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此时,拢烟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63.本实施例提供的排风装置,使用时,第一遮挡件2设置在吸风口1下缘11与燃烧器42之间,第一遮挡件2在燃烧器42与吸风口1附近的负压区域6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使灶具4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提高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由于第一遮挡件2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可以适当提升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排风装置,能够提升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能够同时提高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64.实施例2
65.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排风装置。使用时,第一遮挡件2设置
在吸风口1下缘11与燃烧器42之间,第一遮挡件2在燃烧器42与吸风口1附近的负压区域6之间起到遮挡作用,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使集成灶在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提高集成灶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由于第一遮挡件2能够降低燃烧器42受吸风口1负压的影响,可以适当提升排风装置的排风风量,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能够提升集成灶的热效率和能效,并且能够同时提高集成灶的排烟效果。
66.进一步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4,灶具4包括面板41;吸风口1所在平面与面板41垂直设置。
67.具体地,吸风口1所在平面与面板41垂直设置,第一遮挡面2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第二遮挡面31与吸风口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此时,第一遮挡件2的遮挡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高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以及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并且第二遮挡件3的拢烟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68.进一步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4,灶具4包括燃烧器42;沿水平方向,第一遮挡件2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5mm-170mm。
69.沿水平方向,第一遮挡件2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35mm、140mm、145mm、150mm、155mm、160mm、165mm或170mm等任意适合的数值。
70.沿水平方向,第一遮挡件2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5mm-170mm时,第一遮挡件2的遮挡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高灶具4的热效率和能效以及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71.进一步地,集成灶还包括灶具4,灶具4包括燃烧器42;沿水平方向,第二遮挡件3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mm-100mm。
72.沿水平方向,第二遮挡件3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mm、20mm、40mm、60mm、80mm或100mm等任意适合的数值。
73.沿水平方向,第二遮挡件3远离吸风口1的端部与燃烧器4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mm-100mm。第二遮挡件3的拢烟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排风装置的排烟效果。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