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3518发布日期:2022-07-26 22: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取暖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带风扇以油灯、自然对流和红外取暖为主要取暖方式的,另一种是带风扇的送风式取暖方式,前者工作时噪音小但是取暖效果差,后者取暖效果高但是存在较大的噪音。
3.中国专利cn202120636505.2公开了一种对流式取暖器,通过发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的配合使得整体在自然对流式的基础上,实施可调空气对流速度的作用,既比自然对流的取暖器在空气流动上提高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又可以比强制送风的取暖器噪音更小,但是该方案由于出风口的朝向固定且整体的最佳工作位置固定,这便导致了使用时输出的热风全部是朝向上方从而造成了使用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提供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包括壳体和底架,壳体上一对平行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均设置在侧面朝外的一面上,滑槽与壳体的宽度方向保持平行,同一个侧面上的两个滑槽呈镜像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动块,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呈镜像设置的挡板,挡板整体呈“u”字型,挡板的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凸起,同一个挡板上的两个固定凸起可旋转的与不同侧面上相同位置的两个滑动块连接。
7.优选的,滑槽的一组对边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滑槽保持平行设置,滑动块上设置有配合第一限位槽工作的第一限位条。
8.优选的,滑槽中设置有拉簧,拉簧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保持一致,拉簧与滑槽的长度方便保持平行,同一个侧面上的两个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壳体上。
9.优选的,固定凸起靠近壳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环,活动环的滑动方向与固定凸起的轴线保持平行,活动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凸起上设置有配合活动环工作的外螺纹,活动环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二限位槽,滑动块上设置有配合第二限位槽工作的第二限位条,滑槽中开设有配合活动环工作的固定孔。
10.优选的,挡板的横板上靠近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一磁条,同一个挡板上的两个第一磁条保持水平平行,壳体上设置有配合第一磁条工作的第二磁条。
11.优选的,挡板的横板上远离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握持的固定槽,固定槽设置在两个第一磁条间隔的中心处。
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挡板实现了从出风口输出的暖风可以改变输出方向的功能,解决了由于出风口的朝向固定且整体的最佳工作位置固定,这便导致了使用时输出的热风全部是朝向上方从而造成了使用不便的情况的缺陷。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条配合实现了对滑动块的移动状态进行限定的功能,解决了滑动块可能会晃动甚至脱落的缺陷。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拉簧实现了挡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滑动块不会随意移动的功能,解决了于收纳状态的挡板可能会随着滑动块的滑动从而与外部碰撞的缺陷。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活动环与固定孔的配合实现了挡板处于工作状态时滑动块的位置被固定的功能,解决了挡板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位置也容易发生改变的缺陷。
1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第一和第二磁条实现了挡板处于收纳状态时不会旋转的功能,解决了处于收纳状态的挡板还可能会旋转从而与壳体冲突的缺陷。
18.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噪音小的对流式取暖器,其通过固定槽实现了提供方便握持的支撑点的功能,解决了挡板不方便进行握持操纵的缺陷。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工作状态一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工作状态二的立体图;
21.图3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图;
22.图4是本技术的挡板的立体图一;
23.图5是本技术的挡板的立体图二;
24.图6是本技术的滑动块的立体图。
25.图中标号为:
26.1-壳体;1a-滑槽;1b-第一限位槽;1c-第二磁条;
27.2-底架;
28.3-挡板;3a-固定凸起;3b-第一磁条;3c-固定槽;
29.4-滑动块;4a-第一限位条;4b-第二限位条;
30.5-拉簧;
31.6-活动环;6a-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
34.包括壳体1和底架2,壳体1上一对平行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滑槽1a,滑槽1a均设置在侧面朝外的一面上,滑槽1a与壳体1的宽度方向保持平行,同一个侧面上的两个滑槽
1a呈镜像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滑槽1a中滑动设置有滑动块4,壳体1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呈镜像设置的挡板3,挡板3整体呈“u”字型,挡板3的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凸起3a,同一个挡板3上的两个固定凸起3a可旋转的与不同侧面上相同位置的两个滑动块4连接。
3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出风口的朝向固定且整体的最佳工作位置固定,这便导致了使用时输出的热风全部是朝向上方从而造成了使用不便的情况。为此,本技术通过旋转设置在壳体1出风口顶端的挡板3使其整体与壳体1整体保持垂直状态从而使得出风口输出的暖风进行变向,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壳体1通过挡板3使得从出风口输出的暖风可以改变输出方向。
36.进一步的:
37.滑槽1a的一组对边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b,第一限位槽1b与滑槽1a保持平行设置,滑动块4上设置有配合第一限位槽1b工作的第一限位条4a。
3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滑动块4可能会晃动甚至脱落。为此,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槽1b和第一限位条4a配合对滑动块4的移动状态进行限定,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滑动块4通过第一限位槽1b和第一限位条4a配合使其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平移。
39.进一步的:
40.滑槽1a中设置有拉簧5,拉簧5的数量与滑槽1a的数量保持一致,拉簧5与滑槽1a的长度方便保持平行,同一个侧面上的两个滑动块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簧5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
4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处于收纳状态的挡板3可能会随着滑动块4的滑动从而与外部碰撞。为此,本技术通过拉簧5对滑动块4的默认位置进行,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滑动块4通过拉簧5使得挡板3处于收纳状态时滑动块4不会随意移动。
42.进一步的:
43.固定凸起3a靠近壳体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环6,活动环6的滑动方向与固定凸起3a的轴线保持平行,活动环6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凸起3a上设置有配合活动环6工作的外螺纹,活动环6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二限位槽6a,滑动块4上设置有配合第二限位槽6a工作的第二限位条4b,滑槽1a中开设有配合活动环6工作的固定孔。
4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挡板3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位置也容易发生改变。为此,本技术通过挡板3旋转使得活动环6进行平移从而卡进固定孔中固定住滑动块4的位置,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滑动块4通过活动环6与固定孔的配合使得挡板3处于工作状态时滑动块4的位置被固定。
45.进一步的:
46.挡板3的横板上靠近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一磁条3b,同一个挡板3上的两个第一磁条3b保持水平平行,壳体1上设置有配合第一磁条3b工作的第二磁条1c。
4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处于收纳状态的挡板3还可能会旋转从而与壳体1冲突。为此,本技术通过第一磁条3b和第二磁条1c配合对挡板3进行位置
固定,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挡板3通过第一和第二磁条1c配合使得挡板3处于收纳状态时不会旋转。
48.进一步的:
49.挡板3的横板上远离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握持的固定槽3c,固定槽3c设置在两个第一磁条3b间隔的中心处。
5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挡板3不方便进行握持操纵。为此,本技术通过挡板3上开设有固定槽3c方便进行握持,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挡板3通过固定槽3c提供方便握持的支撑点。
5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