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5224发布日期:2022-09-23 20:4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烘干机。


背景技术:

2.一些茶叶、中药材等物料在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干燥处理,早期处理方式是采用晒干或炒干,采用晒干或炒干工艺的干燥温度较难于控制,也难于形成工厂化生产。因此人们已设计了采用热风进行烘干的烘干设备。
3.如2018年07月13日就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721293357.9、名称为“一种茶叶烘干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烘干箱和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包括鼓风机、供热风箱、加热管和进风管,所述供热风箱一端连接所述鼓风机,另一端通过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烘干箱内部连通,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部的烘干室,以及位于所述烘干室内的搅拌机构,所述烘干室内底部设置有废渣收集盘,所述废渣收集盘上部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分散叶片和电机,所述烘干箱外部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烘干箱与所述供热风箱之间连接有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一端设置于所述烘干箱顶端内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供热风箱内。其能将烘干茶叶的热风再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烘干效果好。但是这种烘干机为了确保物料烘干的均匀性,还需要设置搅拌机构和废渣收集盘,且其风机设置在烘干箱外部,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且因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不可避免会搅碎一些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干机,其结构紧凑,能较好确保物料烘干的均匀性,且能较好保护物料。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机,包括机箱,机箱的中下部设有烘干室,机箱上还装有门板,门板可打开或关闭烘干室,机箱的上部装有进气管、出气管和风机,机箱在烘干室两侧及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通道,风机进气口连通进气管及烘干室一侧的通气通道,风机出气口连通烘干室另一侧的通气通道,在靠近风机出气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或在靠近风机进气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出气管连通烘干室内顶部,所述烘干室与两侧的通气通道之间均设有多个通气扰流孔;机箱上还装有控制器及检测烘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送温度信号控制风机及电加热器工作。
6.优选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多个圆形盘体和多根电加热管,多个圆形盘体套接在一根支撑轴上,每根电加热管同时连接多个圆形盘体。这样利于散发热量,更快形成热风。
7.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靠近外部一端装有一个进气流量调节罩。通过调节进气量可以更好控制烘干温度。
8.优选所述进气流量调节罩包括一个与进气管内孔相匹配的进气基板,进气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通孔,进气基板两侧向下延伸两个安装耳,两个安装耳通过螺栓固连在
进气管上,进气基板上面还枢接一个进气调节板,进气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通孔,转动进气调节板可使所述第二进气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气通孔相重叠或相互错开。
9.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靠近烘干室一端装有一个出气流量调节罩。通过调节出气量也可以更好控制烘干温度。
10.优选所述出气流量调节罩包括一个能覆盖出气管内孔的出气基板,出气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通孔,出气基板周边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通过螺栓固连在烘干室的顶部上;出气基板下面还枢接一个出气调节板,出气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气通孔,转动出气调节板可使所述第二出气通孔与所述第一出气通孔相重叠或相互错开。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出气基板上。便于准确检测烘干出气温度。
12.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一个触摸屏,通过触摸屏可以设定烘干所需的技术参数。这样可以更方便设置烘干参数,提升设备通用性和灵活性。
13.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室底部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导轨,一个物料托盘架的下部设有四个滚轮,物料托盘架下部的两两滚轮分别沿两个第一导轨移动,使得物料托盘架能够移入所述烘干室。这样可以加快物料送入和在烘干室内的定位。
14.再进一步,机箱外还设置有移动车,移动车包括一个基架,基架上端面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基架下部装有四个万向轮,两个第二导轨可分别对接两个第一导轨。通过移动车可以更快装卸物料托盘架,进一步加快烘干操作流程,提升烘干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由于机箱在烘干室两侧及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通道,风机进气口连通进气管及烘干室一侧的通气通道,风机出气口连通烘干室另一侧的通气通道,在靠近风机出气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或在靠近风机进气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出气管连通烘干室内顶部,所述烘干室与两侧的通气通道之间均设有多个通气扰流孔;机箱上还装有控制器及检测烘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送温度信号控制风机及电加热器工作。这样通过在烘干室左右侧及下部合理设置通气通道,再配合烘干室两侧的多个通气扰流孔,就能把进入通气通道的热风快速且均匀引导至烘干室的各个地方,确保物料烘干的均匀性。另外因不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等手段的干预,能较好保护物料。
16.另一方面,因烘干所需的机构均集中在机箱上,整体结构也较为紧凑,占用空间也较小。其次,因风机进气口连通烘干室一侧的通气通道,也能循环利用热风,有较好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9.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20.图4是图3的c处放大图;
21.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22.图6是图5的d处放大图;
23.图7是电加热器立体图;
24.图8是机箱与移动车及物料托盘架相互配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图1至图8所示,一种烘干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中下部设有烘干室11,机箱1上还装有门板12,门板12可打开或关闭烘干室11,机箱1的上部装有进气管2、出气管3和风机4,风机4包括安装在机箱1上的电机41和固连电机41驱动轴的风轮42,机箱1在烘干室11两侧及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通道13,风机4进气口连通进气管2及烘干室11一侧的通气通道13,风机4出气口连通烘干室11另一侧的通气通道13,在靠近风机4出气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5,在靠近风机4进气口处也设置有电加热器5,出气管3连通烘干室11内顶部,机箱1上还装有控制器6及检测烘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电连接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温度传感器7传送的温度信号控制风机4及电加热器5工作。
27.所述烘干室11与两侧的通气通道13之间均设有多个通气扰流孔14。
28.所述进气管2靠近外部一端装有一个进气流量调节罩8。
29.所述进气管2为圆管状,所述进气流量调节罩8包括一个与进气管2内孔相匹配的进气基板81,进气基板81为圆形,进气基板81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通孔811,进气基板81两侧向下延伸两个安装耳812,两个安装耳812通过螺栓固连在进气管2上,进气基板81上面还枢接一个进气调节板82,进气调节板82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通孔821,进气调节板82在边缘处还设有便于拨动的第一拨动凸起822,转动进气调节板82可使所述第二进气通孔821与所述第一进气通孔811相重叠或相互错开。这样通过转动进气调节板82就可以调节进气流量,以更好调节烘干温度。
30.所述出气管3靠近烘干室11一端装有一个出气流量调节罩9。
31.所述出气管3为圆管状,所述出气流量调节罩9包括一个能覆盖出气管3内孔的出气基板91,出气基板91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通孔911,出气基板91周边设有多个凸部912,多个凸部912通过螺栓固连在烘干室11的顶部上;出气基板91下面还枢接一个出气调节板92,出气调节板9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气通孔921,转动出气调节板92可使所述第二出气通孔921与所述第一出气通孔911相重叠或相互错开。出气调节板92在边缘处还设有便于拨动的第二拨动凸起922。这样通过转动出气调节板92可以调节出气流量,也能更好调节烘干温度。
32.所述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出气基板91上。便于安装和检测烘干出气气流的温度。
33.所述电加热器5包括多个圆形盘体51和多根电加热管52,多个圆形盘体51套接在一根支撑轴53上,每根电加热管52同时连接多个圆形盘体51;这样便于热量的散发,快速产生烘干热风。所述控制器6包括一个触摸屏61,通过触摸屏61可以较方便设定烘干所需的技术参数。
34.所述烘干室11底部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导轨15,一个物料托盘架20的下部设有四个滚轮201,物料托盘架20的两两滚轮201分别沿两个第一导轨15移动,使得物料托盘架20能够移入所述烘干室11。物料托盘架20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多个放置物料托盘的支撑角铁202,物料托盘架20一侧还设有拉手203。
35.机箱1外还设置有移动车30,移动车30包括一个基架301,基架301上端面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302,基架301下部装有四个万向轮303,两个第二导轨302可对接两个第一导轨15。使得物料托盘架20的两两滚轮201也可分别沿两个第二导轨302移动,把物料托盘架20移动至移动车30上,便于待烘干物料送入或移出烘干室11。
36.机箱1的下部还装有四个移动轮16和四个可定位的支撑脚17,以便于整个烘干机的移位和固定。
37.本实施例使用时,把待烘干物料如茶叶放置在底部设有透气孔的托盘上,然后把托盘一个一个放置在物料托盘架20的支撑角铁202上,接着把整个物料托盘架20移入烘干室11,关闭门板12,接通电源,在触摸屏61设定烘干所需的技术参数后启动烘干。烘干机就能自动进行烘干作业,进行如图5箭头所示热风气流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作业完成后发出声音提醒。就可以打开门板12,把整个物料托盘架20整体移出,再把放置物料的托盘取出。
3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