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5065发布日期:2023-12-14 06:4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蒲公英茶使用的是切细且干燥的根或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强化肝脏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其中人工进行烘干处理,不仅需要掌握火候和手法,并且文火干燥时间较长,从而使得工作量大;后续通过设备进行烘干;当时常规的烘干设备,需要频繁地上下振荡,从而容易茶叶破裂,影响茶叶品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解决常规用于蒲公英茶烘干时上下振荡容易造成蒲公英茶叶破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高位烘干室、中位烘干室、以及低位烘干室;

4、在所述高位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一烘干板,在所述第一烘干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器,在其正上方设置有旋转扫茶机构;

5、所述旋转扫茶机构包括第一扫料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扫料转轴上端的第一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扫料转轴下端的第一转刷;

6、在所述高位烘干室、中位烘干室、以及低位烘干室内均安装有旋转扫茶机构,其中各个旋转扫茶机构均通过同一主动轴进行驱动;

7、其中所述高位烘干室内的茶叶通过第一流道流转至所述中位烘干室内进行二次烘干,所述中位烘干室内的茶叶通过第二流道流转到低位烘干室内进行再次烘干。

8、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优化,在所述高位烘干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9、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地优化,在所述低位烘干室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

10、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地优化,所述高位烘干室与所述低位烘干室之间通过送料绞龙连通输料,将所述低位烘干室内茶叶经过送料绞龙输送至所述高位烘干室内,从而对茶叶进行往复式烘干。

11、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地优化,所述中位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二烘干板,所述中位烘干室内的旋转扫茶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烘干板上方设置有第二扫料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扫料转轴上端的第二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扫料转轴下端的第二转刷。

12、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地优化,所述低位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三烘干板,所述低位烘干室内的旋转扫茶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三烘干板上方设置有第三扫料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三扫料转轴上端的第三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扫料转轴下端的第三转刷。

13、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地优化,所述第一加热器为电热丝加热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中利用所述高位烘干室、中位烘干室、以及低位烘干室均存在阶梯落差,便于通过旋转扫茶机构将茶叶下落流转,利用烘干脱水程度低的茶叶密度小于烘干脱水程度低的茶叶密度,从而使得密度大的茶叶优先,下落与下一层烘干室接触,从而便于充分地对茶叶进行烘干,并且避免频繁振荡对茶叶的破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烘干室(1)、中位烘干室(2)、以及低位烘干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位烘干室(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位烘干室(3)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烘干室(1)与所述低位烘干室(3)之间通过送料绞龙(4)连通输料,将所述低位烘干室(3)内茶叶经过送料绞龙(4)输送至所述高位烘干室(1)内,从而对茶叶进行往复式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位烘干室(2)内设置有第二烘干板(2d),所述中位烘干室(2)内的旋转扫茶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烘干板(2d)上方设置有第二扫料转轴(2b)、设置在所述第二扫料转轴(2b)上端的第二从动齿轮(2a)、设置在所述第二扫料转轴(2b)下端的第二转刷(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烘干室(3)内设置有第三烘干板(3d),所述低位烘干室(3)内的旋转扫茶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三烘干板(3d)上方设置有第三扫料转轴(3b)、设置在所述第三扫料转轴(3b)上端的第三从动齿轮(3a)、设置在所述第三扫料转轴(3b)下端的第三转刷(3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5)为电热丝加热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蒲公英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高位烘干室、中位烘干室、以及低位烘干室;其中所述高位烘干室内的茶叶通过第一流道流转至所述中位烘干室内进行二次烘干,所述中位烘干室内的茶叶通过第二流道流转到低位烘干室内进行再次烘干。本申请中利用所述高位烘干室、中位烘干室、以及低位烘干室均存在阶梯落差,便于通过旋转扫茶机构将茶叶下落流转,利用烘干脱水程度低的茶叶密度小于烘干脱水程度低的茶叶密度,从而使得密度大的茶叶优先,下落与下一层烘干室接触,从而便于充分地对茶叶进行烘干,并且避免频繁振荡对茶叶的破裂。

技术研发人员:严湘萍,蔡有鹏,王晓鹏,霍香玉,梁晓芸,白成芳,张悦,沈艳琴,贾庆元,蔡阳春,赵云,李华,张海霞,王惠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