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6264发布日期:2022-09-03 03:2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空调下方可以设置新风水洗装置来对进入机壳的新风进行加湿,在需要加水时,需要把下饰板打开来拿出新风水洗装置。目前的下饰板打开时,需要将整个下饰板拿下来放在一边,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同时下饰板容易发生滑倒,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寿命和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面板无需取下即可打开取放口的空调室内机。
4.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5.机壳,其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开设有取放口;
6.面板,设置于固定框架的前侧,用于开闭取放口;
7.至少一对连杆,连杆的上部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转动连接;和
8.至少一对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连杆的上端相固定,第二端在固定框架的后侧面与固定框架相固定。
9.可选地,固定框架上开设有开口;连杆的上端形成有第一杆延伸部,第一杆延伸部穿过开口与弹簧的第一端配合。
10.可选地,第一杆延伸部的末端形成有第二杆延伸部,第二杆延伸部的纵截面积大于第一杆延伸部的纵截面积。
11.可选地,固定框架的后侧面形成有第一框延伸部,第一框延伸部与第一杆延伸部处于开口的同一侧,弹簧的第二端套设于第一框延伸部外。
12.可选地,第一框延伸部的位置满足:面板关闭取放口时,第一框延伸部处于第一杆延伸部的下方,且弹簧处于正向拉伸状态;面板打开取放口时,第一框延伸部处于第一杆延伸部的上方,且弹簧处于反向拉伸状态。
13.可选地,第一框延伸部的末端形成有第二框延伸部,第二框延伸部的纵截面积大于第一框延伸部的纵截面积。
14.可选地,固定框架上形成有至少一对长条形容纳槽,每对容纳槽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连杆容纳在容纳槽处;
15.容纳槽的上部开设开口。
16.可选地,连杆的上部开设有第一转轴孔,下部开设有第二转轴孔;
17.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转轴座、第一转轴盖、第二转轴座和第二转轴盖,其中
18.第一转轴座具有座体部和杆体部,第一转轴座的座体部与容纳槽的上部相固定,第一转轴座的杆体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一转轴孔,第一转轴盖扣设于第一转轴孔的另一侧;
19.第二转轴座一体成型于面板的后侧面并具有座体部和杆体部,第二转轴座的杆体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转轴孔,第二转轴盖扣设于第二转轴孔的另一侧。
20.可选地,连杆的对数为两对,包括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
21.弹簧的对数为两对;
22.上连杆组的两个连杆的上部与固定框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的中部转动连接;
23.下连杆组的两个连杆的上部与固定框架的中部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的下部转动连接。
24.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水洗装置,设置于固定框架的后方,一端连通机壳的外部,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加湿;
25.面板设置于水洗装置的前侧,经取放口向水洗装置内加水。
26.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成包括机壳、面板、至少一对连杆和至少一对弹簧,机壳包括开设有取放口的固定框架,将面板设置于固定框架的前侧来开闭取放口,并将连杆的上部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转动连接,使得面板无需脱离机壳即可实现打开取放口,且面板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损伤;通过设置弹簧,并将弹簧的第一端与连杆的上端相固定,第二端在固定框架的后侧面与固定框架相固定,可以使得在面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利用弹力作用可以使面板与固定框架紧密贴合,而在面板打开时,弹簧抵消重力,在弹力作用下可以使面板保持打开,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前视示意图。
30.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示意图。
31.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和面板的立体结构图。
32.图4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面板打开取放口时的立体结构图。
33.图5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和面板的爆炸分解图。
34.图6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连杆、弹簧等的局部爆炸分解图。
35.图7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的本体板的立体示意图。
36.图8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连杆、弹簧等的立体结构图。
37.图9是图8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连杆、弹簧等的局部爆炸分解图。
38.图10是图8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连杆、弹簧等的一局部放大图。
39.图11是图8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框架、连杆、弹簧等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前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
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固定框架200和面板300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面板300打开取放口201时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固定框架200和面板300的爆炸分解图。图6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固定框架200、连杆420、弹簧404等的局部爆炸分解图。图7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面板300的本体板301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固定框架200、连杆420、弹簧404等的立体结构图。图9是图8所示的空调室内机500的固定框架200、连杆420、弹簧404等的局部爆炸分解图。
41.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500,包括:机壳501、面板300、至少一对连杆420和至少一对弹簧404。机壳501包括固定框架200,固定框架200上开设有取放口201。面板300设置于固定框架200的前侧,用于开闭取放口201。连杆420的上部与固定框架200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300转动连接。弹簧404的第一端与连杆420的上端相固定,第二端在固定框架200的后侧面与固定框架200相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500通过设置成包括机壳501、面板300、至少一对连杆420和至少一对弹簧404,机壳501包括开设有取放口201的固定框架200,将面板300设置于固定框架200的前侧来开闭取放口201,并将连杆420的上部与固定框架200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300转动连接,使得面板300无需脱离机壳501即可实现打开取放口201,且面板300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损伤;通过设置弹簧404,并将弹簧404的第一端与连杆420的上端相固定,第二端在固定框架200的后侧面与固定框架200相固定,可以使得在面板300处于关闭状态时,利用弹力作用可以使面板300与固定框架200紧密贴合,而在面板300打开时,弹簧404抵消重力,在弹力作用下可以使面板300保持打开,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通过设置至少一对连杆420,为面板300相对于固定框架200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导向作用。
42.如图1至图3所示,室内机500为立式空调室内机500,机壳501在其后壁面、左侧壁面和右侧壁面均开设有进风口。机壳501的前部形成出风口,机壳501在横向上的中部形成有贯穿通道。机壳501内设有两个用于向出风口输送换热气流的换热送风单元503,两个换热送风单元503分别位于贯穿通道的横向两侧。室内机500还包括:匀风装置504,设置于贯穿通道内。如图1所示,室内机500还包括:水洗装置502,设置于固定框架200的后方,一端连通机壳501的外部,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加湿。水洗装置502的另一端连通匀风装置504。每个换热送风单元503分别包括贯流风机和换热器。匀风装置504处于两个换热送风单元503之间,这样,匀风装置504送出的气流位于两个换热送风单元503送出的气流之间,便于匀风装置504送出的气流与两个换热送风单元503送出的气流进行混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500送风的柔和性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300设置于水洗装置502的前侧,经取放口201实现向水洗装置502内加水。如图1和图3所示,面板300安装于室内机500的下部,也称为下饰板。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中,连杆420的对数可以为两对,包括上连杆组402和下连杆组403;弹簧404的对数为两对;上连杆组402的两个连杆420的上部与固定框架200的上部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300的中部转动连接;下连杆组403的两个连杆420的上部与固定框架200的中部转动连接,下部与面板300的下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上下两对连杆420,可以使面板300处于关闭状态时,上下区域均可以受到弹簧404的弹力作用,使面板300整体与固定框架200紧密贴合,而在面板300打开时,四个弹簧404来抵消重力使面板300保持稳
固打开。可以理解,上连杆组402、下连杆组403的连杆420均是同步运动。图8左右两侧的弹簧404的状态不同,仅仅是为了示出面板300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时连杆420和弹簧404的不同状态。图10是面板300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框架200、连杆420、弹簧404等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面板300处于打开状态时,固定框架200、连杆420、弹簧404等的局部放大图。
44.如图6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中,固定框架200上开设有开口221;连杆420的上端形成有第一杆延伸部421,第一杆延伸部421穿过开口221与弹簧404的第一端配合。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延伸部421的末端形成有第二杆延伸部422,第二杆延伸部422的纵截面积大于第一杆延伸部421的纵截面积。通过设置第二杆延伸部422,可以对弹簧404的第一端进行限位,避免在连杆420旋转过程中,弹簧404的第一端与第一杆延伸部421脱离。如图9所示,第一杆延伸部421为片状,第二杆延伸部422为前后宽度延长的片状。
46.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中,固定框架200的后侧面形成有第一框延伸部231,第一框延伸部231与第一杆延伸部421处于开口221的同一侧,弹簧404的第二端套设于第一框延伸部231外。通过设置第一框延伸部231,可以方便弹簧404与固定框架200的连接;通过将第一框延伸部231与第一杆延伸部421处于开口221的同一侧,使得弹簧404的设置不会影响连杆420的旋转。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延伸部231的位置满足:面板300关闭取放口201时,第一框延伸部231处于第一杆延伸部421的下方,且弹簧404处于正向拉伸状态;面板300打开取放口201时,第一框延伸部231处于第一杆延伸部421的上方,且弹簧404处于反向拉伸状态。如图10所示,面板300关闭取放口201,连杆420未向上旋转,此时,第一框延伸部231处于第一杆延伸部421的下方,弹簧404处于正向拉伸状态,通过固定框架200给面板300一个向下的力,使面板300与固定框架200贴合。如图11所示,面板300打开取放口201,连杆420向上旋转,此时,第一框延伸部231处于第一杆延伸部421的上方,弹簧404处于反向拉伸状态,弹簧404抵消重力,在弹力作用下面板300保持打开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框延伸部231可以大致设置于开口221的中部位置。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延伸部231的末端形成有第二框延伸部232,第二框延伸部232的纵截面积大于第一框延伸部231的纵截面积。通过设置第二框延伸部232,可以对弹簧404的第二端进行限位,避免在连杆420旋转过程中,弹簧404的第二端与第一框延伸部231脱离。如图9所示,第一框延伸部231为块状,第二框延伸部232为上下高度延长的块状。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中,固定框架200上形成有至少一对长条形容纳槽202,每对容纳槽20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连杆420容纳在容纳槽202处;容纳槽202的上部开设开口221。通过设置容纳槽202,可以在面板300关闭取放口201时,使连杆420容纳于容纳槽202处而不向前突出,有利于面板300和固定框架200的紧密贴合。如图6所示,固定框架20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左右两个容纳槽202。上连杆组402的两个连杆420分别容纳于位于上部的两个容纳槽202内,下连杆组403的两个连杆420分别容纳于位于下部的两个容纳槽202内。同时,位于同一侧的上下两个容纳槽202还可以连通,如此上连杆组402的连杆420的下部与下连杆组403的连杆420的上部沿左右方向交叠。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20的上部开设有第一转轴孔423,下部开设有第二转轴孔4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还包括:第一转轴座405、第一转轴盖406、第二转轴座
320和第二转轴盖303。第一转轴座405具有座体部451和杆体部452,第一转轴座405的座体部451与容纳槽202的上部相固定,第一转轴座405的杆体部452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一转轴孔423,第一转轴盖406扣设于第一转轴孔423的另一侧。第二转轴座320一体成型于面板300的后侧面并具有座体部(图中未标号)和杆体部(图中未标号),第二转轴座320的杆体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转轴孔424,第二转轴盖303扣设于第二转轴孔424的另一侧。如图6所示,在每个容纳槽202的上部沿上下方向间隔形成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柱222。如图9所示,在第一转轴座405的座体部451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的固定孔453,利用固定件穿设固定柱222、固定孔453实现第一转轴座405和容纳槽202的固定。如图5所示,面板300包括:本体板301和装饰板302,固定框架200和本体板301相连,装饰板302设置于本体板301的前侧。本体板301和装饰板302利用插接结构和固定件等实现固定连接。连杆420的上部与固定框架200转动连接,下部与本体板301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在本体板301的后侧面一体成型有四个第二转轴座320。通过将第二转轴座320和本体板301一体成型,可以减少部件安装数量,提升安装效率。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500的水洗装置502的加水过程包括:用户手提面板300向上抬起,弹簧404由正向拉伸状态转变为反向拉伸状态,面板300固定在打开状态,用户自取放口201取出水洗装置502的水箱;水箱加完水后自取放口201放回,用户按压面板300的上部,面板300向下滑动,弹簧404由反向拉伸状态转变为正向拉伸状态,面板300贴合固定框架200,完成加水动作。
5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3.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