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8387发布日期:2022-12-07 01: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冻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对结冰冻结的高炉供水管道进行解冻处理的装置,属于解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高炉炉顶设备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备;由于高炉的炉顶会有温度波动,高炉产生异常温度波动时会对炉顶设备造成灼烧伤害;为了避免炉顶设备过早损坏,需要对炉顶设备进行打水降温处理,炉顶设备的水通过供水管道从地面输送上来;冬季时,户外温度较低,供水管道内的水有一定概率会结冰,一旦供水管道发生结冰现象,当炉顶温度异常需要打水降温时,无水可用,这时会对炉顶设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故需要一种解冻装置,要求它能够高效对供水管道的冻结段进行解冻处理,确保供水管道的供水作业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它能够高效地对冻结水管进行解冻处理,确保供水作业的可靠运行。
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包括加热筒、电热丝、上爬行机构、校准感应机构、下爬行机构、plc、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加热筒形状为圆筒状,且其侧壁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性豁口;所述电热丝缠绕设置在加热筒的内壁上;所述上爬行机构和校准感应机构均设置在加热筒的上端面;所述下爬行机构和红外距离传感器均设置在加热筒的下端面;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其等距设置在供水管道的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6.上述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所述上爬行机构包括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上爬行件,且三个上爬行件轴对称设置在加热筒的上端面;所述上爬行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一套杆、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第一u型板、第一转辊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加热筒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套杆设置在第一立柱上,且第一套杆的中心线与加热筒的轴心线相互垂直且有交叉点;所述第一套杆靠近加热筒轴心线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孔,且第一滑杆插设在第一套杆的滑孔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套杆滑孔内壁与第一滑杆之间;所述第一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u型板,且第一转辊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的内侧壁轴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壳体设置在第一u型板的外壁上,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设第一u型板的侧壁与第一转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辊的圆周侧壁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7.上述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所述校准感应机构包括支柱、下环状板、上环状板、第三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柱垂直设置在加热筒的上端面;所述下环状板与上环状板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下环状板设置在支柱上;所述第三弹簧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下环
状板的上端面;所述上环状板设置在第三弹簧上;所述下环状板和上环状板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垂直豁口,且下环状板和上环状板的豁口位置与加热筒的贯穿性豁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
8.上述适用于水管的解冻装置,所述下爬行机构包括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下爬行件,且三个下爬行件轴对称设置在加热筒的下端面;所述下爬行件包括第二立柱、第二套杆、第二滑杆、第二弹簧、旋转电机、第二u型板、第二转辊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立柱设置在加热筒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套杆设置在第二立柱上,且第二套杆的中心线与加热筒的轴心线相互垂直且有交叉点;所述第二套杆靠近加热筒轴心线的端面上设置有孔,且第二滑杆插设在第二套杆的孔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套杆孔内壁与第二滑杆之间;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设置在第二滑杆远离第二套杆的端面上;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与第二u型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辊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的内侧壁轴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设置在第二u型板的外壁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设第二u型板的侧壁与第二转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辊的圆周侧壁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电机和旋转电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9.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筒内的电热丝有效地对供水管道的冻结部分进行加热,从而熔化冻结冰,恢复供水管道的正常供应;本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供水管道的冻结段位置,从而精确对冻结段部分进行针对性加热,提高了解冻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加热筒,2.电热丝,3.红外距离传感器,4.第一立柱,5.第一套杆,6.第一滑杆,7.第一u型板,8.第一转辊,9.第一电机,10.支柱,11.下环状板,12.上环状板,13.第二立柱,14.第二套杆,15.第二滑杆,16.旋转电机,17.第二u型板,18.第二转辊,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筒1、电热丝2、上爬行机构、校准感应机构、下爬行机构、plc、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3;所述加热筒1套在供水管道外,加热筒1内壁上的电热丝2能够对供水管道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将冻结部分烤化,恢复正常供水;所述加热筒1形状为圆筒状,且其侧壁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性豁口;之所以在加热筒1上设置贯穿性豁口,是因为供水管道是通过一个个的支架连接固定在高炉外壁上的,加热筒1套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并上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供水管道上支架的阻挡,为了使加热筒1顺利上下移动,设置有贯穿豁口,这样当加热筒1垂直移动时,支架能够从加热筒1的豁口内经过,不再阻挡加热筒1移动;所述电热丝2缠绕设置在加热筒1的内壁上;电热丝2发热烘烤供水管道的外壁,将冻结部分烤化;所述上爬行机构和校准感应机构均设置在加热筒1的上端面;所述下爬行机构和红外距离传感器3均设置在加热筒1的下端面;上爬行机构和下爬行机构相互配合带动加热筒1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下爬行机构还起到旋转的功能;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其等距设置在供水管道的内壁上;供水管道内部活水部
分、无水部分和结冰部分的温度不同,所以通过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得知冻结段的位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参数都是已知的,故可以通过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得知冻结段的位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均与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4.所述上爬行机构包括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上爬行件,且三个上爬行件轴对称设置在加热筒1的上端面;所述上爬行件包括第一立柱4、第一套杆5、第一滑杆6、第一弹簧、第一u型板7、第一转辊8和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立柱4设置在加热筒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套杆5设置在第一立柱4上,且第一套杆5的中心线与加热筒1的轴心线相互垂直且有交叉点;所述第一套杆5靠近加热筒1轴心线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孔,且第一滑杆6插设在第一套杆5的滑孔内;第一滑杆6在第一套杆5内滑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套杆5滑孔内壁与第一滑杆6之间;所述第一滑杆6的端部设置有第一u型板7,且第一转辊8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7的内侧壁轴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壳体设置在第一u型板7的外壁上,且第一电机9输出轴穿设第一u型板7的侧壁与第一转辊8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转辊8旋转;所述第一转辊8的圆周侧壁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第一转辊8触压在供水管道上时,第一弹簧为第一转辊8提供了一个触压在供水管道上的力,确保第一转辊8能够紧密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9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5.所述校准感应机构包括支柱10、下环状板11、上环状板12、第三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柱10垂直设置在加热筒1的上端面;所述下环状板11与上环状板12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下环状板11设置在支柱10上;所述第三弹簧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下环状板11的上端面;所述上环状板12设置在第三弹簧上;上环状板12受到向下的力时,其会靠近下环状板11,从而压在压力传感器上触发信号,上环状板12失去作用力后,第三弹簧将上环状板12推回,此时压力传感器无触发信号;所述下环状板11和上环状板12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垂直豁口,且下环状板11和上环状板12的豁口位置与加热筒1的贯穿性豁口的位置相对应;下环状板11和上环状板12上的豁口的作用和加热筒1上的豁口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供水管道上支架的经过,确保加热筒1的顺利移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
16.所述下爬行机构包括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下爬行件,且三个下爬行件轴对称设置在加热筒1的下端面;所述下爬行件包括第二立柱13、第二套杆14、第二滑杆15、第二弹簧、旋转电机16、第二u型板17、第二转辊18和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立柱13设置在加热筒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套杆14设置在第二立柱13上,且第二套杆14的中心线与加热筒1的轴心线相互垂直且有交叉点;所述第二套杆14靠近加热筒1轴心线的端面上设置有孔,且第二滑杆15插设在第二套杆14的孔内;第二滑杆15在第二套杆14的孔内滑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套杆14孔内壁与第二滑杆15之间;所述旋转电机16的壳体设置在第二滑杆15远离第二套杆14的端面上;所述旋转电机16的旋转输出轴与第二u型板17连接;所述第二转辊18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17的内侧壁轴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壳体设置在第二u型板17的外壁上,且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穿设第二u型板17的侧壁与第二转辊1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9带动第二转辊18旋转;所述第二转辊18的圆周侧壁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第二弹簧为第二转辊18提供了触压在供水管道外壁上的力;所述第二电机19和旋转电机16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7.实际使用过程:初始状态下,加热筒1位于供水管道的底端,且第一转辊8和第二转辊18均紧密触压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供水管道内的水温,一旦发现某段供水管温度异常,启动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9,第一转辊8和第二转辊18转动,带动加热筒1上行,直至加热筒1移动至温度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供水管温度异常段,然后接通电热丝2的电源,是电热丝2加热供水管外壁,各个转辊带动加热筒1在供水管的温度异常段上下移动,对供水管的温度异常段进行反复烘烤,直至供水管恢复正常通水,然后转辊带动加热筒1复位到供水管的底端的初始位置上;在加热筒1上行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用于将供水管道固定在高炉外壁上的支架是顺利通过加热筒1的垂直豁口的,但是有些支架可能安装的时候位置发生了偏斜,这时候需要加热筒1进行旋转,从而使加热筒1的豁口能够对准支架,使支架能够顺利从加热筒1的豁口内通过;当加热筒1上行时,如果支架无法从加热筒1豁口内经过,则此支架会触压在上环状板12上,然后触发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然后旋转电机16动作,带动第二转辊18旋转,直至第二转辊18的轴心线与加热筒1的轴心线平行,再启动第二电机19,此时第二转辊18在供水管道的外壁上行走,为加热筒1提供了旋转的力,直至上环状板12不受力,说明此时支架进入到了加热筒1的豁口内,然后旋转电机16复位,使第二转辊18恢复初始状态,然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9正常启动,带动加热筒1上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