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1703发布日期:2022-08-24 1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筒体(1)、落料筒座(2)以及支撑座(3),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支撑座(3)设置于筒体(1)内靠近出料口(12)的一侧,所述落料筒座(2)设置于支撑座(3)朝向进料口(11)的一侧;所述落料筒座(2)的外侧设有用于对炉渣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筒座(2)上设有清渣组件(5);所述清渣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以及转叶(52),所述落料筒座(2)包括相互连接的筒身(21)以及落料端盖(22),所述筒身(21)与支撑座(3)连接,所述落料端盖(22)位于筒身(21)远离支撑座(3)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51)位于筒身(21)内且与落料端盖(2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穿出落料端盖(22)与转叶(5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52)在垂直于落料端盖(22)方向上的投影形状为弧线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52)靠近落料端盖(22)的一侧边连接有导料筋条(53),所述导料筋条(53)与落料端盖(22)贴合,且所述导料筋条(53)沿自身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导料楔面(531),所述导料楔面(531)在靠近落料端盖(22)的方向上朝向远离转叶(52)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进水主管(41)、出水主管(42)以及若干冷却套管(43),若干所述冷却套管(43)套设于落料筒座(2)外侧,且沿所述落料筒座(2)的高度方向排布,各所述冷却套管(43)均与进水主管(41)和出水主管(4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筒座(2)的周侧设置有若干缓料组件(6),所述缓料组件(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遮板(61)以及若干弹性件(62),两个所述遮板(61)分别位于冷却套管(43)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遮板(61)远离冷却套管(43)的一侧与相邻的筒体(1)或落料筒座(2)铰接,所述弹性件(62)设置于遮板(61)的底面,所述弹性件(62)远离遮板(61)的一端与相邻的筒体(1)或落料筒座(2)连接,所述遮板(61)在靠近冷却套管(43)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1)包括内筒(211)和外筒(212),所述内筒(211)和外筒(212)之间形成有冷却腔(213),所述冷却机构(4)还包括冷却内管(44),所述冷却内管(44)位于冷却腔(213)内,所述冷却内管(4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主管(41)和出水主管(4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内管(44)螺旋盘绕在内筒(211)的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的周侧开设有落料孔(32),所述落料孔(32)位于冷却套管(43)的底部,所述支撑座(3)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硫酸制备炉渣冷却处理循环系统,涉及硫酸生产领域,包括筒体、落料筒座以及支撑座,筒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支撑座设置于筒体内靠近出料口的一侧,落料筒座设置于支撑座朝向进料口的一侧;落料筒座的外侧设有用于对炉渣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落料筒座上设有清渣组件;清渣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转叶,落料筒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筒身以及落料端盖,筒身与支撑座连接,落料端盖位于筒身远离支撑座的一端,驱动电机位于筒身内且与落料端盖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出落料端盖与转叶连接。本申请便于对最后残留在落料筒座上的炉渣进行清楚,操作方便,保障对炉渣冷却处理充分性和高效性。分性和高效性。分性和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林 丁建亚 蒋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永祥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2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