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7385发布日期:2022-10-05 07: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


背景技术:

2.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浆料涂覆在箔材上形成极片,然后利用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内的风机将空气循环起来形成气流,但是空气中会有灰尘碎屑等异物,为防止异物黏附于极片上影响极片的成品质量,需要过滤器对风机吹出的空气进行过滤。
3.现有技术中过滤器固定安装于烘干箱壳体内部,当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和维护时,还需要打开烘干箱的壳体,从烘干箱内部将过滤器拆出,才能对其清洁和更换,增加了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不便于清洁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箱内过滤器安装及维护不方便的缺陷,能够提高对过滤器的更换和维护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包括:
6.壳体;
7.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8.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烘干装置设置有风腔,所述风腔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腔用于将所述风机形成的气流导向极片;
9.过滤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通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插接口,所述过滤器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插接口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还包括集风腔,所述集风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集风腔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用于容纳所述风机吹出的气体;
11.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集风腔靠近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集风腔的一侧与所述风腔连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插接口设置于所述集风腔的侧壁,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插接口安装于所述集风腔中。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集风腔中设置有滑动安装架,所述滑动安装架与所述插接口对应,所述过滤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安装架中。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滑动安装架与所述过滤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插接口外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盖板的内侧与所述插接口密封连接,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口的面积。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
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用于对所述风机形成的气流加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还包括锥形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导风腔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器对应,所述导风腔的第二端的端口面积大于所述导风腔的第一端的端口面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风腔包括:
19.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吹气结构;
20.第二风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腔的下方,所述第二风腔的顶部设有第二吹气结构,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之间形成用于极片行进的通道。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所述第一风腔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第二风腔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集风腔连通。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通过在壳体的侧壁设置插接口,将过滤器通过插接口可拆卸地插装于壳体内,无需打开壳体将过滤器取出,节省了对过滤器的维护时间,提高了过滤器的更换和清洁效率;并且过滤器位于风机的出风口与风腔连通的通道内,以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碎屑等异物,防止异物进入风腔内随气体吹出黏附于极片表面影响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与插接口的配合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箱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与滑动安装架的连接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箱剖视图。
28.附图标记:
29.1:壳体;11:风机;12:风腔;13:集风腔;14:加热器;15:导风腔;16:第一软管;17:第二软管;121:第一风腔;122:第二风腔;1211:第一吹气结构;1221:第二吹气结构;131:滑动安装架;
30.2:过滤器;21:盖板;22:把手;
31.3:插接口;4: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烘干极片的烘干箱,包括:壳体1和过滤器2。
35.其中,壳体1内设有风机11和烘干装置,烘干装置设置有风腔12,风腔12与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用于将风机11形成的气流导向极片。
36.过滤器2设置在风机11的出风口与风腔12相连通的通道内,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插接口3,过滤器2可拆卸地插装于插接口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器2可选择地采用具有多层结构的过滤器,该多层结构可以是具有过滤网、集尘器、颗粒活性炭过滤网等对气体具有过滤功能能的材料层,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使时极片不受到颗粒粉尘的污染。
37.本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箱,在使用时,过滤器2设置于风机11的出风口与风腔12连通的通道内,以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碎屑等异物,防止异物进入风腔12内随气体吹出黏附于极片表面影响成品质量。过滤器2通过插接口3可拆卸地插装于壳体1内,无需打开壳体1便可将过滤器2取出,节省了对过滤器2的维护时间,提高了过滤器2的更换和清洁效率。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形状规则的立方体结构,风机11和烘干装置相对设置在壳体1内部空间的两个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减少烘干箱所占用的空间。
39.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集风腔13,集风腔13设置在壳体1内,集风腔13的一端与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用于容纳风机11吹出的气体。过滤器2设置于集风腔13靠近风机11出风口的一端;集风腔13的一侧与风腔12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腔13为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封闭通道,进口开设在集风腔13对应风机11的一端,出口开设在对应风腔12的一侧,实现将风机11出风口吹出的气体向风腔12导入,应理解,图2仅为便于展示壳体1内部结构,为去掉端板和顶板的状态。
40.如此设置,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集风腔13,有利于将风机11出风口吹出的气体全部收集其中,气体将集风腔13收集后再导入风腔12内,可避免气体外溢,提高对气体的利用。
41.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接口3设置于集风腔13的侧壁,过滤器2通过插接口3安装于集风腔中。
42.参照图2、图3,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集风腔13中设置有滑动安装架131,滑动安装架131与插接口3对应,过滤器2滑动连接于滑动安装架131中。如此设置,通过在集风腔13内设置一滑动安装架131,并与插接口3对应,可起到对过滤器2的导向和固定作用,过滤器2的一端进入插接口3内沿着滑动安装架131所形成的轨道向壳体1内部滑动,最终将过滤器2定位在壳体1内。
43.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安装架131仅仅将过滤器2固定在壳体1内,滑动安装架131相对于风机11出风口的两端为镂空结构,不影响气体的进出过滤器2;作为优选地,滑动安装架131的端面在与风机11吹出的气体相垂直的情况下,为过滤器2的最佳安装方式。
44.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腔13内还可设置滑轨、滑槽等结构,以实现对过滤器2安装过程的导向和定位为目的,并不限于上述滑动安装架131的结构,凡是能实现上述效果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5.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安装架131与过滤器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4。具体地,密封条4设置在滑动安装架131的边沿缝隙处,实现过滤器2在插接于壳体1后,能与滑动安装架131密封接触,不会出现气体外溢泄漏的情况。
46.参照图3,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过滤器2位于插接口3外的一端设置有盖板21,盖
板2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22,盖板21的内侧与插接口3密封连接,且盖板21的面积大于插接口3的面积。如此设置,通过在过滤器2的外端设置盖板21,可防止插接口3处出现气体外溢的情况,并且将盖板21的内侧与插接口3密封连接,提高密封效果,具体可以是,在插接口3的外圈设置密封条4,或在盖板21的内侧边沿也设置密封条4,实现二者的密封性接触。并且,通过盖板21外侧的把手22,可方便的从壳体1外部将过滤器2从壳体1内抽出,对其更换和清洁维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7.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器14,加热器14设置于风机11的出风口与过滤器2之间,用于对风机11形成的气流加热。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14采用电加热器,可以是电磁式加热器或电阻式加热器,安装于集风腔13中,对经风机11出风口吹出的气体进行加热,向风腔12提供高温气体,提高对极片的烘干效率。
4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风腔15,导风腔15的第一端与风机11的出风口连接,导风腔15的第二端与加热器14对应,导风腔15的第二端的端口面积大于导风腔15的第一端的端口面积。由于风机11的出风口小于加热器14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风机11吹出的气体并不能对整个加热器14有效利用,通过增添导风腔15,使风机11吹出的气体经过导风腔15后能全部吹到加热器14的表面,实现对气体的均匀快速加热。
50.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腔12包括:第一风腔121和第二风腔122,其中,第一风腔121的底部设有第一吹气结构1211;第二风腔122设置于第一风腔121的下方,第二风腔122的顶部设有第二吹气结构1221,第一风腔121与第二风腔122之间形成用于极片行进的通道。如此,通过设置第一风腔121和第二风腔122可同时对极片的上下表面进行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吹气结构1211与第二吹气结构1221均包括沿极片行进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风嘴,如此,相邻风嘴之间不会相互干涉,并且能保证极片表面受风的均匀性,提高烘干效率。
5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风腔121通过第一软管16与集风腔13连通;第二风腔122通过第二软管17与集风腔13连通。如此,利用软管良好的形变能力和延展性,可以减少安装应力,并可根据壳体1内部空间的大小作适当的形变,不影响气体的传输。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