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1613发布日期:2022-11-03 05:2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具体为一种风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湿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冬天的北方地区和长期使用空调的场所空气湿度比较低,因而加湿器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
3.加湿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功能模块(例如风机、控制模块)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散热,以保证加湿器可以正常工作;然而目前采用的加湿器均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即将散热片通过金属传导件导入加湿器内部的水箱中,从而将散热片上的热量传导到水中,实现散热。
4.然而上述散热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5.(1)、由于金属材料在液体中容易被腐蚀,因此,金属传导件在与水箱中的液体接触时,容易因为某些液体的特性(例如酸性液体)而发生腐蚀,从而导致上述散热方式的使用范围受限;
6.(2)、由于散热片带电,容易通过金属传导件将电导入水箱中的液体中,从而导致水箱中的液体因为带电而发生电离,以此破坏了该液体的特性,进而导致液体失去其功效,影响了加湿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结构,所述风冷散热结构采用风冷散热方式,即通过加湿器的风道内的风对散热片进行降温,从而实现散热。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器的风道内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与待降温模块通过导热组件连接,或者所述待降温模块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块上;所述散热块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的风道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散热块的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多组散热片。
11.优选的,所述散热块的截面为矩形。
12.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两组,两组散热片对称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的两侧;其中,每组散热片为多块,多块散热片沿着所述散热块的长度方向或/和宽度方向等距排列。
13.优选的,所述雾化器的风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与所述雾化器的风机连通,为进风管道,另一部分为出风管道;所述散热块位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
14.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出风管道的进口的长度与宽度均分别与所述散热块的散热通道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所述散热块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以及所述出风管道的进口处。
15.优选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6.优选的,所述出风管道内的风道的长度与宽度从该出风管道的进风口向出风口逐渐减小。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风冷散热结构通过雾化器吹出的风先对散热块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待降温模块进行散热,使得所述散热块不需要通过导热组件与雾化器的水箱中的液体接触,从而避免了导热组件的腐蚀;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不仅使得雾化器可以适用于各种液体,而且由于散热块不与雾化器的水箱中的液体直接接触,因此散热块上的电就不会传导到液体中,使得水箱中的液体就不会因为带电而发生电离,液体的特性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雾化效果。
19.2、本实用新型的风冷散热结构的结构简单,只需要将散热块设置在所述雾化器的风道内即可,不需要通过导热组件将散热块与水箱中的液体连接,从而简化了散热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风冷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器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散热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风冷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器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的散热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风冷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器1的风道内的散热块2,所述散热块2与待降温模块6(例如控制模组)通过导热组件连接,或者所述待降温模块6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块2上;所述散热块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1的风道连通。
27.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风冷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28.在雾化器1工作时,通过雾化器1吹出的风先对散热块2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待降温模块6进行散热,使得所述散热块2不需要通过导热组件与雾化器1的水箱中的液体接触,从而避免了对导热组件的腐蚀。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不仅可以适用于各种液体,而且由于散热块2不与雾化器1的水箱中的液体直接接触,因此散热块2上的电就不会传导到液体中,这样,雾化器1雾化喷出的液体也就不会带电,使得水箱中的液体就不会因为带电而发生电离,液体的特性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液体的功效,也因此保证了雾化效果。
29.参见图1-图2,所述散热块2的散热通道3内设置有多组散热片4,通过设置多组散热片4来增大与风道内的冷风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
块2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散热片4为两组,两组散热片4对称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3的两侧;其中,每组散热片4为多块,多块散热片4沿着所述散热块2的长度方向或/和宽度方向等距排列。
30.参见图1-图2,所述雾化器1的风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与所述雾化器1的风机连通,为进风管道,另一部分为出风管道5;所述散热块2位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5之间,其中,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出风管道5的进口的长度与宽度均分别与所述散热块2的散热通道3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所述散热块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以及所述出风管道5的进口;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所述散热块2的外表面裸露出来,从而可以将待降温模块6安装在所述散热块2的外表面,增大散热块2与所述待降温模块6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散热效果。
31.参见图1-图2,所述散热块2与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以此来保证密封效果。
32.参见图1-图2,所述出风管道5内的风道的长度与宽度从该出风管道5的进风口向出风口逐渐减小,设置上述结构,可以增大出风管道5的出口处的风速,增强加湿效果。
33.参见图1-图2,所述出风管道5的出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的轴线方向重合。
34.实施例2
35.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风管道5的出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的轴线方向垂直。
36.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雾化器的风道内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与待降温模块通过导热组件连接,或者所述待降温模块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块上;所述散热块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的风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的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多组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的截面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两组,两组散热片对称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的两侧;其中,每组散热片为多块,多块散热片沿着所述散热块的长度方向或/和宽度方向等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风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与所述雾化器的风机连通,为进风管道,另一部分为出风管道;所述散热块位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出风管道的进口的长度与宽度均分别与所述散热块的散热通道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所述散热块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以及所述出风管道的进口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与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内的风道的长度与宽度从该出风管道的进风口向出风口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出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的轴线方向重合。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出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的轴线方向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包括设在雾化器的风道内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与待降温模块通过导热组件连接,或者所述待降温模块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块上;所述散热块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的风道连通。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雾化器吹出的风先对散热块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待降温模块进行散热,使得所述散热块不需要通过导热组件与雾化器的水箱中的液体接触,从而避免了导热组件的腐蚀;另外,所述散热结构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而且由于散热块不与雾化器的水箱中的液体直接接触,因此散热块上的电就不会传导到液体中,使得水箱中的液体就不会因为带电而发生电离,液体的特性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雾化效果。保证了雾化效果。保证了雾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明 何炽南 张健光 蔡汝昌 冯锦云 叶卫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