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9053发布日期:2022-11-05 10:1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室内空气调节中选用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新风功能可以向室内引入室外风,维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性。
3.但现有的用于实现空调新风功能的模块,其提供的新风风量小,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有限,无法有效起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6.机壳,其上设有在竖向上相邻设置的换热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7.换热器,其设于机壳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
8.换热风机,其设于机壳内,用于将换热后的空气从换热出风口吹出;
9.新风模块,其设置于机壳内,用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新风模块包括:
10.新风蜗壳,其上形成有新风蜗壳出风口,新风蜗壳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连通;
11.新风腔,其形成于新风蜗壳内;
12.蜗壳隔板,其设于新风腔内并将新风腔分隔为第一新风腔和第二新风腔,第一新风腔和第二新风腔均与新风蜗壳出风口连通;
13.新风风扇,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新风腔和第二新风腔内。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模块包括由蜗壳隔板隔开的两个新风腔室并且两个新风腔室内分别设有新风风扇,两个新风腔室内均吹出新风可以增加引入室内的新风风量,由新风模块引入的新风从新风出风口吹出并与从其相邻的换热出风口吹出的换热空气进行混合,减小新风的温差,提高用户体验感。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件,导风件的内部限定出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的一端与新风蜗壳出风口连通,导风风道的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连通,由新风模块的新风蜗壳出风口吹出的新风经由导风风道引导至新风出风口吹入室内。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包括分别设置于机壳两侧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蜗壳隔板将蜗壳出风口分隔为对应于第一新风腔的第一蜗壳出风口以及对应第二新风腔的第二蜗壳出风口,导风风道内设置有导风隔板,导风隔板将导风风道分隔为第一导风风道和第二导风风道,第一导风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连接,第一导风风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新风出风口,第二导风风道的一端与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连接,第二导风风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新风出风口,从而在空调室内机两侧的新风出风口分别吹出新风,实现不同位置向室内送入新风,增加送风效率和送风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上对应新风出风口形成两个换热出风口,并
且换热出风口相对于同侧的新风出风口设置在远离新风模块的方向上,换热空气在两侧分别吹入室内,避免直吹用户。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进风口和两换热出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换热风道,换热风机包括第一换热风机,第一换热风机位于第一换热风道内,两换热出风口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风机的径向两侧,室内空气经由换热进风口进入第一换热风道,在第一换热风机的作用下,由两侧的换热出风口吹出。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的顶部设有顶部出风口,换热进风口与顶部出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换热风道,换热风机还包括第二换热风机,第二换热风机位于第二换热风道内,增加第二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机,可以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量,第二换热风道内的换热风从机壳的顶部吹出,实现在不同方向上的送风,保证室内不同位置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风机为后向离心风扇,后向离心风扇的出风方式更加灵活,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小,送风效率高,适用于在大范围的区域内送风。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风机为前向离心风扇,第二换热风机的外部罩设有风道蜗壳,风道蜗壳与换热进风口连通,风道蜗壳的顶部沿第二换热风机的径向形成顶部出风口,风道蜗壳内限定出第二换热风道,前向离心风扇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23.摇头部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的顶部,摇头部件面向用户开设有摇头出风口,摇头出风口与顶部出风口连通;
24.摇头驱动装置,其可驱动摇头部件往复旋转,经摇头出风口吹出的换热后的冷风或热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广角送风,且送风角度可调,送风方式更加灵活。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新风风扇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新风腔内的第一离心风扇以及位于第二新风腔内的第二离心风扇,第一离心风扇和第二离心风扇同轴设置且同步旋转,新风模块还包括新风电机,新风电机与第一离心风扇或第二离心风扇连接且驱动第一离心风扇和第二离心风扇同步旋转,采用双联离心风扇可以在增加新风风量的同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29.图3为图1中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立体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正视图;
32.图6为图5中新风模块沿a-a方向的剖视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风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蜗壳与新风风扇的分解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去掉机壳和新风模块后的示意图;
38.图12为图11中所示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39.图13为图12中空调室内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4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42.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43.图中:
44.10、机壳;101、前面板;102、进风面板;11、换热进风口;12、空调出风口;121、换热出风口;122、新风出风口;123、顶部出风口;20、换热器;30、换热风机;31、第一换热风机;32、第二换热风机;321、风道蜗壳;301、第一换热风道;302、第二换热风道;40、新风模块;401、新风进风口;41、新风机壳;411、新风风道;42、新风蜗壳;421、新风蜗壳出风口;4211、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4212、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422、第一新风蜗壳进风口;423、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3、新风腔;431、第一新风腔;432、第二新风腔;44、新风风扇;441、第一离心风扇;442、第二离心风扇;443、新风电机;45、蜗壳隔板;46、新风管;461、第一管腔;462、第二管腔;463、新风管隔板;50、导风件;51、导风风道;511、第一导风风道;512、第二导风风道;52、导风隔板;60、摇头部件;601、摇头出风口;70、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
47.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
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52.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53.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54.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空调室内机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机。室外机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机中也可设有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扇。
55.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56.图1-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以示出内部结构。
57.参见图1-图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在机壳10上形成有换热进风口11和空调出风口12,在机壳10内部设置有换热器20以及换热风机30,换热器20用于对从换热进风口11引入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风机30将室内风引入机壳10的内部或将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低温空气引出至室内。
58.如图1-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可以为落地式柜机,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种形式。机壳10形成空调室内机的外观,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大体呈圆柱状。
59.换热风机30沿机壳10内空气流动方向位于换热器20的后侧,用于吹出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使得室内空气可以从换热进风口11流动到空调出风口12。换热风机30的形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离心换热风机、贯流换热风机或轴流换热风机等。
60.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机壳10内部的新风模块40,新风模块40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根据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设置于机壳10内并位于换热器20和换热风机30的下方。
61.图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40的示意图。其中,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新风模块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新风模块40的正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62.如图4-图7所示,新风模块40包括新风蜗壳42及形成于新风蜗壳42内的新风腔43,
新风蜗壳42上形成有新风蜗壳出风口421,新风腔43与新风蜗壳出风口421连通,新风腔43内设置有新风风扇44,新风风扇44与新风蜗壳42同轴设置。
6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还包括蜗壳隔板45,蜗壳隔板45设于新风腔43内并将新风腔43分隔为第一新风腔431和第二新风腔432,第一新风腔431和第二新风腔432均与新风蜗壳出风口421连通,两新风风扇44分别位于第一新风腔431和第二新风腔432内。本实施例的新风模块40包括由蜗壳隔板45隔开的两个新风腔室并且两个新风腔室内分别设有新风风扇44,两个新风腔室内均吹出新风,可以增加引入室内的新风风量,增加室内空气的流动性,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4.如图7和图8所示,新风蜗壳42上还形成有第一新风蜗壳进风口422以及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23,新风蜗壳进风口422以及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23均与室外连通,第一新风腔431与第一新风蜗壳进风口422连通,第二新风腔432与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23连通。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两新风风扇44采用双联离心风扇的形式,即由一个电机驱动两个离心风扇进行转动,两个离心风扇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新风腔431内的第一离心风扇441以及位于第二新风腔432内的第二离心风扇442,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同轴设置并同步旋转,新风模块40还包括新风电机443,第一离心风扇441或第二离心风扇442上设置有新风电机443,新风电机443与第一离心风扇441或第二离心风扇442连接且驱动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同步旋转。双联离心风扇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两离心风扇同步旋转,风分别由两侧离心风扇的轴向进入,并在旋转过程中改变方向由两侧离心风扇的径向吹出,采用双联离心风扇可以在增加新风风量的同时节省成本。
66.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均为前向离心风扇。前向离心风扇的叶片数量多,叶片面积较小,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具有风道蜗壳(前述新风蜗壳42),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例如本实施例中集中向顶部新风蜗壳出风口421送风。本实施例中,前向离心风扇的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做赘述。
67.在一些实施例中,蜗壳隔板45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新风腔431和第二新风腔432的开口部,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通过开口部同轴对接设置。
68.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新风蜗壳进风口422和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23分别设于新风蜗壳42相对的两侧面上且分别位于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轴向的一侧,新风蜗壳出风口421位于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径向的一侧,室外新风由两侧的新风蜗壳进风口沿轴向分别进入两新风腔室,分别经由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的作用,新风方向改变为径向并从新风蜗壳出风口421排出。
69.当新风风扇44采用离心风扇时,新风需要从新风蜗壳42两侧开设的蜗壳进风口422沿轴向进入新风风扇44,为使得室外新风可以从一侧引入新风模块40中,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并方便安装,如图4和图6所示,新风模块10还包括罩设于新风蜗壳42外部的新风机壳41,新风蜗壳42的新风蜗壳出风口421伸出新风机壳41外,图10为新风机壳41的示意图,新风机壳41与新风蜗壳42限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新风风道411,新风机壳41上形成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进风口401,新风进风口401、第一新风蜗壳进风口422以及第二新风蜗壳进风口423均与新风风道411连通。
70.室外新风经由新风进风口401进入新风机壳41内,在新风机壳41与新风蜗壳42之间的新风风道411的引导下,新风由新风蜗壳42两侧的蜗壳进风口422进入新风风扇44内,
在风扇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上方的新风蜗壳出风口421吹出。新风机壳41的设置还可以防止室内空气进入新风模块40中,影响换风效率。空气新风模块40仅将室外新鲜空气吹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71.新风进风口401位于第一离心风扇441和第二离心风扇442径向的一侧,室外新风经由新风进风口401沿径向从两侧进入新风风道411,随后在新风风道411的引导下沿轴向进入两侧的新风风腔内,实现离心风扇的轴向进风。
72.在图4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还包括新风管46,新风管46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401对接,新风管46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用以将室外新风引入新风模块40内。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新风管46内部设置有新风管隔板461,新风管隔板461将新风管46的管腔分隔为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分别对应第一新风腔室431和第二新风腔室432进行送风。
74.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上形成有与蜗壳出风口421连通的新风出风口122,新风出风口122包括分别设置于机壳10两侧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如图4和图7所示,蜗壳隔板45将新风蜗壳出风口421分隔为对应于第一新风腔431的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4211以及对应第二新风腔432的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4212,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4211与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4212与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第一新风腔室431内引入的新风经由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4211从空调室内机一侧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吹出,第二新风腔室432内引入的新风经由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4212从空调室内机另一侧的第二新风出风口吹出,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分别吹出新风,增加送风效率和送风量。
75.由新风模块40引入的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同,在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为冬季或夏季,室外新风温度会影响用户的体感温度,降低客户的舒适体验度。因此,需要将新风模块引入的新风与由换热器20换热后的室内空气进行混合,降低温度差,提高舒适度。
76.如图1所示,空调出风口12包括在竖向上相邻的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在图1中所示的情况下,新风出风口122位于换热出风口121的下方。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4所示,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10内还设置有导风件50,导风件50的内部中空并限定出导风风道51,导风风道51的一端与新风蜗壳出风口421连通,导风风道51的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122连通。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设置于机壳的下方,导风件50的下端连接新风蜗壳出风口421,导风件50的上端与新风出风口122连通,由新风模块40吹出的新风经导风件50的导风风道51向上由新风出风口122吹向室内,并在换热出风口121处与由换热器换热后的室内空气混合,从而减少新风与室内风的温差。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为将新风模块40吹出的新风分流并分别从左右两侧的新风出风口吹出,如图14所示,导风风道51内设置有导风隔板52,导风隔板52将导风风道51分隔为第一导风风道511和第二导风风道512,第一导风风道511的一端与第一新风蜗壳出风口4211连接,第一导风风道51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新风出风口,第二导风风道512的一端与第二新风蜗壳出风口4212连接,第二导风风道51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新风出风口,由新风模块40吹出的室外新风经由第一导风风道511和第二导风风道512分别由机壳10两侧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吹出并进入室内,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分别吹出新风,增加送风效率和送风量。
79.如图1-图3所示,机壳10包括前面板101和进风面板102,进风面板102连接在前面板101的后端,换热进风口11开设在进风面板102上,在前面板101的两侧均开设有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换热出风口121相对于新风出风口122设置在远离新风模块40的方向上,即,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位于空调室内机的最下方,在前面板101的两侧,换热出风口121与新风出风口122相邻并且位于新风出口122的上方。
80.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同侧的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在机壳10的前面板101上连通呈现出一个空调出风口12的形式,但在机壳10内换热风和新风对应空调出风口12的上方部分和空调出风口12的下方部分独立出风并且在空调出风口12处混风。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分离地开设在前面板101上。
81.图1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去掉机壳10和新风模块40后的示意图。其中,图11为正视图;图12为俯视图;图13为图12中沿b-b方向的剖面图。
82.如图11-图13所示,换热进风口11和两侧的换热出风口121连通形成第一换热风道301,换热风机30包括第一换热风机31,第一换热风机31位于第一换热风道301内,两换热出风口121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风机31的径向两侧,室内空气由换热进风口11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由第一换热风机31的轴向进入第一换热风道301内并沿第一换热风机31的径向离开,经两侧的换热出风口121由第一换热风道301吹出,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实现空调室内机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4和图16所示,机壳10的顶部设有顶部出风口123,换热进风口11与顶部出风口123连通形成第二换热风道302,换热风机30还包括第二换热风机32,第二换热风机32位于第二换热风道302内,室内空气经由换热进风口11进入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由第二换热风机32的轴向进入第二换热风道302内,在第二换热风机32的作用下变为径向并由机壳10顶部的顶部出风口123吹出。
84.通过第一换热风道301和第二换热风道302的设置,可以增加引入机壳10内进行换热的室内空气,从而增加换热量,实现更好地制热或制冷功能。此外,在机壳10的左右两侧开设换热出风口121并在机壳10的顶部开设顶部出风口123,可以同时在左右两侧及上方的不同方向吹出换热后的空气,改变了传统的只从前方出风的方式,保证室内不同位置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解决了空调直吹用户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8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风机31采用后向离心风扇,后向离心风扇出风时不需要设置蜗壳,出风方式更加灵活,叶片数量少,叶片面积较大,后向离心风机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小,送风效率高,适用于在大范围的区域内送风,可以用于本实施例中实现两侧的换热出风口121同时出风。
8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风机32采用前向离心风扇,第二换热风机的外部罩设有风道蜗壳321,风道蜗壳321与换热进风口连通,风道蜗壳321的顶部沿第二换热风机32的径向形成顶部出风口123,风道蜗壳321内限定出第二换热风道302。通过风道蜗壳321的引导,将第二换热风机32径向吹出的风限定为由机壳10的顶部吹出,前向离心风扇的叶片数量多,叶片面积较小,前向离心风机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例如本实施例中集中向顶部出风口123送风。
87.前向离心风扇和后向离心风扇的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做赘述。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10顶部的摇头部件60,以及驱动摇头部件60旋转的摇头驱动装置,摇头部件60面向用户开设有摇头出风口601,摇头出风口601与顶部出风口123连通,以将由机壳10顶部吹出的空气引入摇头出风口601吹出。摇头部件60在摇头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机壳10的顶部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旋转,使得经摇头出风口601吹出的换热后的冷风或热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广角送风,摇头送风方式的可视化程度高,送风范围大,且送风角度可调,送风方式更加灵活,且摇头部件60在机壳10的顶部送风,不会直吹用户,提高用户体验感。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70,导风板7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壳10上并且可在竖向上遮挡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以打开或闭合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导风板70起到导风作用的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外观美观。
9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9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