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2035发布日期:2022-11-11 21:0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硫酸法烷基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硫酸法烷基化工艺中,烷基化反应产物需进入脱异丁烷塔和脱正丁烷塔依次将反应产物中的异丁烷和多余的正丁烷通过精馏方式进行脱除,然后从脱正丁烷塔底采出合格的烷基化油产品。在进入脱异丁烷塔前反应产物会与从脱正丁烷塔底采出的烷基化油产品进行换热,加热反应产物同时冷却烷基化油。由于烷基化油产品流量相对于反应产物较小(不到反应产物流量的1/4),一般只能将反应产物温度从30℃左右加热至50℃左右。
3.脱异丁烷塔和脱正丁烷塔再沸器一般采用1.3mpa蒸汽作为热源,蒸汽经再沸器后冷凝成的工艺凝结水送至凝结水闪蒸罐,生成0.45mp闪蒸蒸汽和163℃的凝结水,然后分别送出装置。装置内凝结水余热基本没有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硫酸法烷基化工艺中分馏系统蒸汽凝结水余热未充分利用,造成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反应产物预热器、反应产物加热器、凝结水流量调节阀、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凝结水泵、脱异丁烷塔。所述反应产物通过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预热器管程出口与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与脱异丁烷塔进料口相连;烷基化油产品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壳程入口相连,蒸汽凝结水通过装有凝结水流量调节阀的管道与反应产物加热器壳程入口相连;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管道装有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控制信号与凝结水流量调节阀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温度设置为65℃左右。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用蒸汽凝结水对反应产物进行二次加热,不仅回收了凝结水余热,更能减少脱异丁烷塔再沸器蒸汽用量。以4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为例,反应产物预热器管程出口设计温度一般为50℃,为不影响脱异丁烷塔进料相态和塔的分离效率,用蒸汽凝结水通过反应产物加热器将管程出口物料加热至65℃左右,进行凝结水余热回收后烷基化装置1.3mpa蒸汽用量每小时减少1t左右,每年开工时数按8400小时计,每年可节省1.3mpa蒸汽约16800t,同时闪蒸蒸汽的产出量预计每年减少8500t左右,蒸汽成本按150元/吨计算,综上计算每年可节省约124.5万元生产成本。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能量和生产成本费用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7.图1为设有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包括
反应产物预热器1、反应产物加热器2、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4、凝结水泵5、脱异丁烷塔6。
具体实施方式
8.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反应产物预热器1、反应产物加热器2、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4、凝结水泵5、脱异丁烷塔6。所述反应产物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预热器管程出口与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与脱异丁烷塔进料口相连;烷基化油产品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壳程入口相连,蒸汽凝结水通过装有凝结水流量调节阀的管道与反应产物加热器壳程入口相连;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管道装有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控制信号与凝结水流量调节阀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温度设置为65℃左右,以便回收蒸汽凝结水余热。


技术特征:
1.一种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产物预热器(1)、反应产物加热器(2)、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4)、凝结水泵(5)、脱异丁烷塔(6),所述反应产物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1)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预热器(1)管程出口与反应产物加热器(2)管程入口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2)管程出口与脱异丁烷塔(6)进料口相连;烷基化油产品管道与反应产物预热器(1)壳程入口相连,蒸汽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5)与装有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的管道与反应产物加热器(2)壳程入口相连;应产物加热器(2)管程出口管道装有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4),控制信号与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相连,反应产物加热器管程出口温度设置为65℃左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酸法烷基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烷基化装置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的系统,包括反应产物预热器1、反应产物加热器2、凝结水流量调节阀3、反应产物温度控制器4、凝结水泵5、脱异丁烷塔6。用装置所产蒸汽凝结水对进脱异丁烷塔的烷基化反应产物进行二次加热,不仅回收了凝结水余热,更能减少脱异丁烷塔再沸器蒸汽用量。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能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祝文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祝文振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