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0611发布日期:2023-01-04 02:0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耐火材料具体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根据制品的致密程度和外形不同,有烧结法、熔铸法和熔融喷吹法等,耐火材料在生产加工时,常常会用到烘干设备来对耐火材料进行脱水处理以此加快生产效率;
3.比如专利号为cn202021918968.x,专利名称为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通过在烘干箱体内设有放置框板,放置框板底端与电机的机轴连接,且放置框板的顶端设置有与热风机连接的吸嘴,从而能够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放置框板的转动,使放置框板上的材料在烘干时,能够烘干的更加均匀,但是在对耐火材料进行烘干时,未对耐火材料进行限位固定,当放置框板进行转动时,容易使耐火材料进行移动,影响耐火材料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对不同规格的耐火材料进行限位固定以及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和箱门,所述烘干箱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烘干灯和电加热板;
7.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内上下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l型板的一端与u型板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l型板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压紧组件。
8.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底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烘干箱与u型板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轴、挡板、第一弹簧和压紧板,所述l型板的上端通过通孔滑动连接有压紧轴,所述压紧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压紧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轴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l型板和压紧板之间。
10.优选的,所述u型板上对称开设有通风口。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12.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除湿器,所述除湿器的输入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除湿器的一端连通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吸风管与烘干箱连通,所述吸风管位于烘干箱内部的接头安装有吸风罩;
13.所述除湿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远离除湿器的一端位于烘干箱的
内部一侧,所述排风管上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安装在烘干箱的侧壁上,所述排风管位于烘干箱内部的接头安装有排风嘴。
14.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过滤网。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l型板、第二弹簧和压紧组件的配合设计,便于将不同规格的耐火材料压紧在支撑板上,进而对不同规格的耐火材料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防止u型板在进行转动时,支撑板上的耐火材料随意移动。
17.2、通过除湿器、吸风管、排风管和热风机的配合设计,可以将进入除湿器内部的空气中的湿气进行排除,进而可以对烘干箱内部进行除湿,并且除湿后的气体又通过排风管进入到烘干箱内,能对除湿后的热气进行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资源,同时通过烘干灯和电加热板的配合,可以使耐火材料烘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4.1、烘干箱;2、电加热板;3、排风管;4、除湿器;5、过滤装置;501、过滤箱;502、过滤网;6、吸风管;7、u型板;701、通风口;8、支撑板;801、通风孔;9、l型板;10、压紧组件;1001、压紧轴;1002、挡板;1003、第一弹簧;1004、压紧板;11、电机;12、排风嘴;13、热风机;14、连接管;15、吸风罩;16、烘干灯;17、第二弹簧;18、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图4所示,一种耐火材料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和箱门18,烘干箱1的前侧设置有箱门18,烘干箱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烘干灯16和电加热板2,烘干灯16和电加热板2用于对耐火材料进行烘干;
27.烘干箱1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u型板7,烘干箱1内部设有可以使u型板7进行转动的空间,u型板7内上下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板8,支撑板8用于放置耐火材料,每个支撑板8的上端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l型板9,两个l型板9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挤压固定,l型板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远离l型板9的一端与u型板7内壁固定连
接,第二弹簧17在初始状态下,两个l型板9之间的距离小于耐火材料的长度,便于对耐火材料进行夹紧,每个l型板9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压紧组件10,压紧组件10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挤压,以便可以对耐火材料更好的进行挤压固定;
28.烘干箱1的底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烘干箱1与u型板7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电机11提供动力使u型板7缓慢转动,可以使u型板7在烘干箱1内进行转动,进而使耐火材料烘干效果更好;
29.压紧组件10包括压紧轴1001、挡板1002、第一弹簧1003和压紧板1004,l型板9的上端通过通孔滑动连接有压紧轴1001,压紧轴10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002,压紧轴10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1004,压紧轴100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003,第一弹簧1003位于l型板9和压紧板1004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003的弹力可以使压紧板1004对耐火材料进行压紧,进而可以使耐火材料进行挤压固定;
30.u型板7上对称开设有通风口701,支撑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801,可以更好的对耐火材料进行烘干;
31.烘干箱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除湿器4,除湿器4的输入端安装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远离除湿器4的一端连通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通过吸风管6与烘干箱1连通,吸风管6位于烘干箱1内部的接头安装有吸风罩15;
32.除湿器4的输出端安装有排风管3,排风管3远离除湿器4的一端位于烘干箱1的内部一侧,排风管3上设有热风机13,热风机13固定安装在烘干箱1的侧壁上,排风管3位于烘干箱1内部的接头安装有排风嘴12,通过热风机13、除湿器4、吸风管6、排风管3、过滤装置5的配合,可以使烘干箱1内的气体先通过吸风管6进入到过滤箱501内过滤,然后再进入到除湿器4内进行除湿,最后再次进入到烘干箱1内,实现了对气体的循环,有效节约了资源;
33.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箱501和过滤网502,过滤箱501内安装有过滤网502,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堵塞除湿器4,有效延长了除湿器4的使用寿命。
34.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耐火材料进行烘干时,打开箱门18,调节l型板9的位置,使第二弹簧17压缩,直至可以使耐火材料可以放置在支撑板8上,当完全将耐火材料放置在支撑板8后,向上移动压紧板1004,直至使压紧板1004可以位于耐火材料的上方,然后松开l型板9,l型板9在第二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挤压固定,然后再松开压紧板1004,压紧板1004在第一弹簧1003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压紧板1004紧紧的压在耐火材料上,通过l型板9和压紧板1004的配合,可以紧紧的将耐火材料压紧在支撑板8上,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将耐火材料压紧放置在支撑板8上,当放满后,关闭箱门18,启动电机11和热风机13,打开烘干灯16和电加热板2,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烘干;
35.在烘干过程中,电机11可以带动u型板7进行转动,进而可以使耐火材料烘干效果更好,并且通过热风机13,可以将烘干箱1内的风从吸风管6内先进入过滤箱501内,经过过滤网502的过滤再进入到除湿器4内,经过除湿器4将气体进行除湿后通过排风管3进入再进入到烘干箱1内,对耐火材料进行吹风烘干,实现了气体的循环流动,有效节约了资源。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