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8809发布日期:2022-11-30 01:1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


背景技术:

2.目前,随之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踢脚线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现有的踢脚线具有加热取暖、加湿以及照明的功能。现有技术中踢脚线的加湿结构包括水箱、出雾盒、风机、导雾管,但是该类型的结构中水箱与出雾盒分离设置,即水流进入到出雾盒后,才能形成雾气,再通过风机输送到导雾管,这样雾气形成和出雾较慢,另外,导雾管内的出雾格虽然均匀分布,但是其形状固定,雾气在导出时,会受到出雾格片阻挡,而阻挡后的雾气,会在导雾管内乱窜,从而影响雾气排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其能有效提高雾气形成和出雾速度,且能加强雾气排出效果的特点。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主体,所述踢脚线主体两端分别设有电暖器组件和加湿器组件,所述加湿器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开设有入水口,所述蓄水槽的另一侧设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下方对应设有风机,所述水箱顶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中部设有与所述加湿器相通的出雾通道,出雾通道的输出端设有出雾口,所述踢脚线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雾口对应连接的导雾管,所述导雾管内设有至少三组有序导雾的导雾片组。
6.优选的,所述箱盖与踢脚线主体之间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开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底端设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腔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水管相通的进水孔,所述踢脚线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配合连接的盖板。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雾管包括内侧板和与内侧板配合连接的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连通的导雾口,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的内部设有导雾板,所述导雾片组设于该导雾板上,所述导雾板上端设有灯条,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的上部形成有导雾出口。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雾板上设有三组导雾片组,所述导雾板上靠近所述导雾口的第一导雾片组,所述导雾板中部设有第二导雾片组,所述导雾板另一端设有第三导雾片组,所述导雾板为弧形或波浪形。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雾片组和第二导雾片组均包括若干上端竖直下端逐步倾斜的片体,第二导雾片组中相邻两片体之间的距离是第一导雾片组中相邻两片体距离的两倍,所述第三导雾片组包括若干直片体或弧形片体。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踢脚线主体,所述踢脚线主体两端分别设有电暖器组件和加湿器组件,所述加湿器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开
设有入水口,所述蓄水槽的另一侧设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下方对应设有风机,所述水箱顶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中部设有与所述加湿器相通的出雾通道,出雾通道的输出端设有出雾口,所述踢脚线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雾口对应连接的导雾管,所述导雾管内设有至少三组有序导雾的导雾片组,通过将加湿器设置于水箱内,使其形成整体结构,能有效提高雾气形成和出雾速度,另外,通过在导雾管内设有至少三组有序导雾的导雾片组,能加强雾气排出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雾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如图1-4所示,一种3d仿真火焰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主体1,所述踢脚线主体1两端分别设有电暖器组件和加湿器5组件,所述加湿器5组件包括水箱2,所述水箱2内设有蓄水槽3,所述蓄水槽3的一侧开设有入水口4,所述蓄水槽3的另一侧设有加湿器5,所述加湿器5下方对应设有风机6,所述水箱2顶端设有箱盖7,所述箱盖7中部设有与所述加湿器5相通的出雾通道8,出雾通道8的输出端设有出雾口9,所述踢脚线主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雾口9对应连接的导雾管10,所述导雾管10内设有至少三组有序导雾的导雾片组,通过将加湿器5设置于水箱2内,使其形成整体结构,且雾气从出雾口9能直接横向的进入到导雾管10内,这样能有效提高雾气形成和出雾速度,另外,通过在导雾管10内设有至少三组有序导雾的导雾片组,能加强雾气排出效果。
17.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7与踢脚线主体1之间设有进水槽12,所述进水槽12内开设有进水腔13,所述进水腔13底端设有与所述水箱2连通的进水管14,所述进水腔13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水管14相通的进水孔11,所述踢脚线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13配合连接的盖板15,使用时,先踢脚线主体1表面将盖板15打开,将水倒入进水槽12的进水腔13内,水晶进水管14和进水孔11进入到水箱2内。
1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雾管10包括内侧板16和与内侧板16配合连接的外侧板17,所述内侧板16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9连通的导雾口18,所述内侧板16与外侧板17之间的内部设有导雾板19,所述导雾片组设于该导雾板19上,所述导雾板19上端设有灯条20,所述内侧板16与外侧板17之间的上部形成有导雾出口21,当由加湿器5产生的雾气通过出雾通道8经出雾口9送至导雾口18,之后送入内侧板16与外侧板17之间的内部空间内,通过导雾板19上的导雾片组,使雾气有序的从导雾出口21向上排出,形成3d仿真火焰。
19.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雾板19上设有三组导雾片组,所述导雾板19上靠近所述导雾口18的第一导雾片组22,所述导雾板19中部设有第二导雾片组23,所述导雾板19另一端设有第三导雾片组24,所述导雾板19为弧形或波浪形,所述第一导雾片组22和第二导雾片组23均包括若干上端竖直下端逐步倾斜的片体,第二导雾片组23中相邻两片体之间的距离是
第一导雾片组22中相邻两片体距离的两倍,所述第三导雾片组24包括若干直片体或弧形片体,若干的直片体或弧形片体从靠近第二导雾片组23一端到导雾板19尾端,由竖直状逐步成倾倒的发散状,当雾气导雾进导雾管10内部后,一部分先进入到第一导雾片组22,经过第一导雾片组22的相邻两片体形成的较窄的导雾通道,使雾气从片体下部的倾斜部较快的进入到竖直部,直至送至导雾出口21;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导雾片组23和第三导雾片组24,进入到第二导雾片组23的雾气,经过第二导雾片组23的相邻两片体形成的较宽(与第一导雾片组22片体形成的导雾通道宽)导雾通道,使雾气从片体下部的倾斜部较慢的进入到竖直部,直至送至导雾出口21;进入到第三导雾片组24的雾气,经过第三导雾片组24的由竖直状逐步成倾倒的发散状的片体,将流到导雾管10尾端的雾气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导向导雾出口21,这样能有效防止雾气在导雾管10内碰撞、乱窜、滞留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加强雾气排出效果。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湿器5组件的结构和导雾原理不仅仅用于踢脚线(踢脚板)上,还可配合地暖等使用,也可单独使用起到除湿的效果。在配合地暖等使用或单独使用时,其导雾管1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而三组导雾片组之间的设置位置、形状以及倾斜角度等,可根据实际加湿需要针对性设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