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5378发布日期:2023-01-25 00:0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2.热泵,一般是指空气能热泵或空气源热泵,其可以将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相关技术中,已经出现了热泵式空调、热泵式热水器及热泵式干衣机等电子设备,然而,各个电子设备互相独立,导致需要多套独立的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实现各电子产品的热泵功能,既提高了设备成本,亦难以提供综合能效。此外,对于热泵式干衣机,由于其热泵系统位于室内,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居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系统,旨在提高多种电子设备的综合能效。
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系统,包括:
6.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及用于实现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切换的四通阀;
7.干衣机,所述干衣机包括:筒体及干衣机换热器,所述筒体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
8.冷媒管路,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冷媒主管路和第一冷媒支路,所述冷媒主管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干衣机换热器经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且所述干衣机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
9.气流管路,所述气流管路连通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气流出口,且所述气流管路流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及所述室外换热器;
10.其中,所述干衣机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所述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所述室外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所述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所述干衣机在所述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所述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所述室外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所述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媒管路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膨胀阀;
12.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媒主管路上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循环;
13.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冷媒主管路上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
口形成循环。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导通与否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气流管路上设置用于切换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个气流开关。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节能系统还包括:
17.第一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经第二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
18.其中,所述第二冷媒支路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并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用于给加热设备提供辅助热源。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冷媒支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的接入状态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
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节能系统还包括:
22.第二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经第三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
23.其中,所述第三冷媒支路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并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
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用于给制冷设备提供辅助冷源。
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冷媒支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的接入状态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空调器和干衣机的配合,干衣机可以在制冷模式下基于干衣机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并可以基于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干冷的气流进行加热,进而实现衣物的烘干;干衣机可以在制热模式下基于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并可以基于干衣机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干冷的气流进行加热,进而实现衣物的烘干。如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空调器的热能,提高空调器和干衣机的综合能效,此外,相较于直排式干衣机,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机可以避免气流直排对环境的影响,且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机可以省去压缩机,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时的噪音,利于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多机联用的制热模式;
30.图4为图3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多机联用的制冷模式;
32.图6为图5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33.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空调器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
34.图8为图7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35.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空调器单机运行的制冷模式;
36.图10为图9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37.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热水器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
38.图12为图11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39.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节能系统在居家环境中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干衣机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
40.图14为图13所示的节能系统运行的原理示意图;
41.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气流管路的流向示意图;
42.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气流管路的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4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系统,该节能系统能够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综合节能,即提高多个电子设备的综合能效。
46.示例性地,该节能系统包括:空调器和干衣机,可以理解的是,该干衣机可以扩展至具有烘干功能的洗干一体机,也可以为仅具有烘干功能的干衣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47.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及用于实现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切换的四通阀。所述干衣机包括:筒体及干衣机换热器,所述筒体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该节能系统还包括:冷媒管路和气流管路。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冷媒主管路和第一冷媒支路,所述冷媒主管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干衣机换热器经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且所述干衣机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气流管路连通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气流出口,且所述气流管路流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及所述室外换热器。
48.本技术实施例的节能系统,所述干衣机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所述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所述室外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所述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所述干衣机在所述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所述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所述室外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所述干衣机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所述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
49.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空调器和干衣机的配合,干衣机可以在制冷模式下基于干衣机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并可以基于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干冷的气流进行加热,进而实现衣物的烘干;干衣机可以在制热模式下基于空调器的室
外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并可以基于干衣机换热器对气流管路中干冷的气流进行加热,进而实现衣物的烘干。如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空调器的热能,提高空调器和干衣机的综合能效,此外,相较于直排式干衣机,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机可以避免气流直排对环境的影响,能量利用效率高,且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机可以省去压缩机,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时的噪音,利于改善用户体验。
50.示例性地,所述冷媒管路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膨胀阀。
51.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为冷暖两用空调(又称为热泵式空调器),即基于四通阀的换向功能,可以使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相对换,从而把冷却室内空气的功能改变为加热室内空气的功能。示例性地,空调器可以在冬季从室外低温空气中抽取热量,用来加热室内空气,可以在夏季将室内空气的热量除去,并传送到室外的空气。
52.示例性地,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媒主管路上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循环。
53.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从室内换热器来的冷媒经四通阀的e口、s口导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气体经四通阀的d口、c口进入室外换热器放热,冷凝成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该两相流体可以分别进入室内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室内空气被降温)和干衣机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可以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蒸发吸热后的冷媒再一次经四通阀进入下一循环。
54.干衣机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时,筒体(又称为干衣机滚筒)的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干衣机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室外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如此,可以有效利用室外换热器放热的热能来加热气流管路中的气流,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
55.示例性地,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冷媒主管路上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循环。
56.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从室外换热器来的冷媒经四通阀的c口、s口导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气体经四通阀的d口、e口后可以分别进入室内换热器放热(此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干衣机换热器放热(此时,可以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加热),冷凝成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再一次经四通阀进入下一循环。
57.干衣机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时,筒体(又称为干衣机滚筒)的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室外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干衣机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并如此循环,如此,可以有效利用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吸热来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
5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上可以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导通与否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
59.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冷媒支路上于干衣机换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制
冷剂阀3、制冷剂阀4,冷媒主管路上于室内换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制冷剂阀1、制冷剂阀2。如此,可以实现空调器与干衣机中的至少一个启动的切换控制,例如,需要单独启动干衣机时,可以控制制冷剂阀1和制冷剂阀2截止,控制制冷剂阀3和制冷剂阀4导通。需要单独启动空调器时,可以控制制冷剂阀1和制冷剂阀2导通,控制制冷剂阀3和制冷剂阀4截止。需要联合运行空调器和干衣机时,可以控制制冷剂阀1至制冷剂阀4均导通。
6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气流管路上设置用于切换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个气流开关。
61.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通干衣机滚筒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的气流管路上设置气阀1至气阀6,通过切换气阀1至气阀6的状态,可以使得干衣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干衣机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室外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如图1所示),并如此循环;当干衣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室外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干衣机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如图2所示),并如此循环。
62.示例性地,该节能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经第二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其中,所述第二冷媒支路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并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
63.这里,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用于给加热设备提供辅助热源。
64.示例性地,该加热设备可以为家用热水器等设备。
6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冷媒支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的接入状态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
66.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节能系统中还引入了热水器换热器(即前述的第一辅助换热器),第二冷媒支路上可以设置制冷剂阀5至制冷剂阀8。
67.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若需要启动该热水器换热器,则可以控制制冷剂阀5连通四通阀的c口、制冷剂阀7连通膨胀阀的冷媒入口及制冷剂阀6和制冷剂阀8导通,此时,热水器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即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经四通阀的d口、c口排出,该冷媒气体分别经室外换热器、热水器换热器冷凝放热,冷凝成为液态冷媒后再经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和/或干衣机换热器、四通阀回流至压缩机。由于该热水器换热器具有放热功能,从而可以热水器的水流进行辅助加热。
68.如图2所示,在制热模式下,若需要启动该热水器换热器,则可以控制制冷剂阀5连通四通阀的e口、制冷剂阀7连通膨胀阀的冷媒入口及制冷剂阀6和制冷剂阀8导通,此时,热水器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即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经四通阀的d口、e口排出,该冷媒气体分别经室内换热器和/或干衣机换热器、热水器换热器冷凝放热,冷凝成为液态冷媒后再经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四通阀回流至压缩机。由于该热水器换热器具有放热功能,从而可以热水器的水流进行辅助加热。
69.示例性地,该节能系统还可以包括:
70.第二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经第三冷媒支路接入所述冷媒主管路;
71.其中,所述第三冷媒支路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并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
72.这里,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用于给制冷设备提供辅助冷源。
73.示例性地,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家用冰箱等设备。
7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冷媒支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的接入状态的至少一个冷媒开关,第三冷媒支路上设置冷媒开关的形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二冷媒支路,在此不再赘述。
7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节能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启动前述的空调器、干衣机、第一辅助换热器及第二辅助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下面结合应用示例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76.参照图3及图4,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多机联用的制热模式,即空调器、干衣机和热水器均启动运行,如图4所示,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蒸发器,可以从外界空气或干衣机排出的热空气中吸收热量,吸热后的冷媒可以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并分别流经室内换热器(即图4中的空调冷凝器)、热水器换热器(即图4中的热水器冷凝器)和干衣机换热器(即图4中的干衣机冷凝器)进行放热,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并如此循环。
77.参照图5及图6,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多机联用的制冷模式,即空调器、干衣机和热水器均启动运行,如图6所示,室外换热器和热水器换热器并联设置,其中,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冷凝器,可以向外界空气散热或加热干衣机的干冷空气用于烘干衣物,热水器换热器作为热水器冷凝器,可以用于加热热水器的水流,经室外换热器和热水器换热器放热后的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该两相流体可以分别进入室内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室内空气被降温)和干衣机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可以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蒸发吸热后的冷媒再次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至室外换热器和热水器换热器,并如此循环。
78.参照图7及图8,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空调器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即仅在制热模式下启动空调器,如图8所示,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蒸发器,可以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吸热后的冷媒可以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并流经室内换热器(即图8中的空调冷凝器)进行放热,从而向室内放热实现升温,放热后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并如此循环。
79.参照图9及图10,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空调器单机运行的制冷模式,即仅在制冷模式下启动空调器,如图10所示,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冷凝器,可以向外界空气散热,放热后的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该两相流体进入室内换热器(即图10中的空调蒸发器)蒸发吸热,从而吸收室内热量实现降温,蒸发吸热后的冷媒再次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至室外换热器,并如此循环。
80.参照图11及图12,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热水器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即仅在制热模式下启动热水器,如图12所示,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蒸发器,可以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吸热后的冷媒可以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并流经热水器换热器(即图12中的热水器冷凝器)进行放热,从而可以加热热水器的水流,放热后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并如此循环。
81.参照图13及图14,本应用示例中,节能系统运行在干衣机单机运行的制热模式,即在制热模式下启动干衣机,如图14所示,室外换热器作为外机蒸发器,可以从外界空气中吸
收热量,吸热后的冷媒可以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并流经干衣机换热器(即图14中的干衣机冷凝器)进行放热,从而可以加热干衣机用空气,放热后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并如此循环。
82.示例性地,如图15所示,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换热器作为干衣机冷凝器,干衣机换热器作为干衣机蒸发器,干衣机滚筒的气流出口(即图15中的滚筒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干衣机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室外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即图15中的滚筒进口),并如此循环,如此,可以有效利用室外换热器放热的热能来加热气流管路中的气流,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
83.示例性地,如图16所示,在制冷模式下,室外换热器作为干衣机蒸发器,干衣机换热器作为干衣机冷凝器,干衣机滚筒的气流出口(即图16中的滚筒出口)排出的气流先经室外换热器降温除湿后,再经干衣机换热器加热后流入气流入口(即图16中的滚筒进口),并如此循环,如此,可以有效利用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吸热来对气流管路中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
8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85.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8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