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4404发布日期:2022-12-14 06:1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传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2.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化工生产中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3.传统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都是金属管道输送介质,但是在输送强腐蚀性介质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方面,一直是行业的一大难题。当介质为浓盐酸、50%浓硫酸等强酸时,尤其是在高温情况下,会对传统金属材质的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造成强腐蚀,金属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非常容易被酸碱损坏,无法达到热交换的目的。目前市场上耐强腐蚀的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以陶瓷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为主,但是存在易碎、不易密封、造价高昂的缺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以特殊材料金属为管道材质,如哈氏合金;此产品会造价过度昂贵,商用可行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解决如何增大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包括防腐管、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壳体、密封盖板、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及中心支架;
6.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板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7.所述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上,并与所述防腐管的两端分别连接;
8.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9.所述中心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10.所述防腐管环绕在所述中心支架外围。
11.优选的,所述防腐管为耐腐蚀管。
12.优选的,所述防腐管为耐腐蚀波纹管。
13.优选的,所述防腐管内层为聚四氟乙烯。
14.优选的,所述防腐管多层缠绕在所述中心支架外围。
15.优选的,还包括软管定位件,所述软管定位件为多层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上,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管通过所述软管定位件多层缠绕在所述中心支架上。
16.优选的,所述软管定位件一端安装在所述中心支架上,另一端为弯曲部件。
17.优选的,所述软管定位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中心支架上。
18.优选的,所述换热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低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管道输送介质使用柔性聚四氟乙烯波纹管,且可多层缠绕增加防腐管管程,实现每一根每一层波纹管的分隔,换热面积更大,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且管内流动性更强,可以更好地预防结垢,可实现输送高温浓盐酸、50%浓硫酸等强腐蚀性介质。此外,采用波纹管的结构形式,既保证了紧凑的结构设计,又能够降低热应力,提高承压能力,传统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耐压4.0mpa以下,而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最高17mpa的高压;同时省去了传统壳管式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的胀管或焊接工艺,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接缝点,极大地减少了泄露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比常规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耐强腐蚀性能大幅度提升,增大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简化生产工艺,更增加安全性能,并实现安全高效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参考图1所示,所述热交换器包括:防腐管1、中心支架2、软管定位件3、物料进口4、物料出口5、壳体6、密封盖板7、换热介质进口8以及换热介质出口9。其中,物料进口4用于物料的进入,物料出口5用于排出物料。壳体6一端设有开口,密封盖板7安装在开口处,物料进口4和物料出口设置5在所述密封盖板7上,并与防腐管1两端分别连接,换热介质进口8设置在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侧壁下方,换热介质出口9设置在换热介质进口所在侧壁的另一侧上方。
24.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支架2安装在壳体6内,具体的,中心支架2可以安装在壳体6内壁面上,也可以安装在密封盖板7的内壁面上,优选的,中心支架2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6内。中心支架2可以是柱体或骨架结构,在中心支架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软管定位件3,软管定位件3一端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中心支架2上,另一端为弯曲部件,所述弯曲部件用于锁住防腐管1。另外,软管定位件3为多层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2上,具体的,软管定位件3与中心支架2的接触面中心位置依次连接成一条虚拟螺旋线,螺距不小于第一流体管路外壁的直径。
25.在本实施例中,防腐管1为耐腐蚀管,具体的,可以为耐腐蚀波纹管,优选的,在防腐管内层设置聚四氟乙烯材质。防腐管1使用软管定位件3固定在中心支架2上,并采取多层缠绕方式围绕在中心支架2外围。
26.在耐强腐蚀高效热交换器运行时,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8流入,从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底部渐渐注满整个壳体,与防腐管1充分接触后,从换热介质出口9排出。物料从物
料进口4注入聚四氟乙烯波纹管,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从物料出口5排出。
27.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管道输送介质使用柔性聚四氟乙烯波纹管,且可多层缠绕增加防腐管管程,实现每一根每一层波纹管的分隔,换热面积更大,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且管内流动性更强,可以更好地预防结垢,可实现输送高温浓盐酸、50%浓硫酸等强腐蚀性介质。此外,采用波纹管的结构形式,既保证了紧凑的结构设计,又能够降低热应力,提高承压能力,传统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耐压4.0mpa以下,而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最高17mpa的高压;同时省去了传统壳管式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的胀管或焊接工艺,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接缝点,极大地减少了泄露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比常规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耐强腐蚀性能大幅度提升,增大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简化生产工艺,更增加安全性能,并可实现安全高效的换热效果。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柔性聚四氟乙烯波纹管管道输送介质,多层缠绕增加防腐管管程,可以大幅度提热器耐强腐蚀性能升,简化生产工艺,增加安全性能,增大耐强腐蚀高效换热器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实现安全高效的换热效果。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