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5422发布日期:2022-12-28 05:4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类建筑工程的大量建设,工程中的节能环保一直是公众关心的问题。传统的空调温控面板主要以人工设定为主,当人员下离开时忘记关闭面板时,往往需要人工排查关闭,否则就只能白白耗费供冷供热的能源。传统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温控面板无主动检测设备,无法判定房间内是否有人员活动。二是温控面板无预设控制逻辑,仅为人工操作,耗费人力物力,再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三是部分升级温控面板仅有少量简单分时段控制逻辑,脱离生产实际需求且无运算逻辑能力,无法根据检测到各种信息灵活处理各种控制需求。
3.由于上述几类问题和缺陷,急需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在改进常规控制缺陷的同时,满足各类规范和使用要求,解决各类建筑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种种末端控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该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孔固定有红外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
6.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红外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强弱电接线端,所述强弱电接线端设置在壳体的上端。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槽体,采用注模或3d打印成型。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探测器的引脚1连接gnd端,引脚2连接电源+5v端,引脚3连接b0端。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内部安装有实时时钟电路u6,实时时钟电路u6的引脚1和引脚二连接容抗电路cr1220-2,引脚3连接电源+5v。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设置有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电阻r15,场效应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二极管d3,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灯led2连接电源+5v,二极管d3上并联安装有继电器hf3ff-012-1zs。
11.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2.1、针对现有各类建筑中以风机盘管为空调末端的系统控制主要以传统按键面板且无法自动检测自动变化控制逻辑,导致耗能高、人力物力投入大的实际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该设备弥补了传统控制面板
仅能人工控制且无法满足复杂的使用需求。同时由于其集成的主动探测设备及控制逻辑方案,使得其在智能化和节能降耗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这一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在满足各类规范和运营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全新的空调系统末端控制方案。
13.2、本实用新型涉是一种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能够有效解决风机盘管末端空调无人状态下的耗能问题,满足各类规范和使用要求的空调温控面板。
14.3、本实用新型的在满足规范和运营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相较于常规空调系统控制面板,增加了主动红外探测装置,以判定控制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对环境温度有控制要求;由于设备具备无人模式控制逻辑及主动探测器,极大的减少了设备的人员运营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人为疏忽导致的能源浪费,提供了节能降耗的硬件及软件基础。
附图说明
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探测器的电路原理图。
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板中实时时钟的电路原理图。
2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板的芯片mcu原理图。
21.图中:1、壳体;2、面板;3、红外探测器;4、温度传感器;5、强弱电接线端;6、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3.一、解释说明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包括:壳体1、面板2、红外探测器3、温度传感器4、强弱电接线端5、控制电路板6,壳体1与其余部件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1为塑料材质槽体,采用注模或3d打印成型;面板2安装于壳体1前端,红外探测器3放置于面板2左侧上方并与控制电路板6接线连接,温度传感器4放置于面板2右侧上方并与控制电路板6接线连接;强弱电接线端5的功耗约10w,通过螺栓案子在壳体1内部;控制电路板6用螺栓连接于壳体1内部,负责为面板2、红外探测器3温度传感器4供电并具备控制逻辑设定自动控制的功能。在满足各类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风机盘管为室内空调末端的空调系统能耗,大幅度提高自动控制程度,减少人员投入的情况下满足温控需求,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25.下面结合附图2-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检测人员控温需求的节能空调温控装置
加以说明。
26.面板2给出冬夏两季的设定按钮,以区别制冷、供热;给出日常模式和无人模式按钮,以便在节假日进行基础温度运行节能;给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以满足手动控制需求,手动模式是否允许操作需根据业主节能意愿是否强烈确定,可作为可选项预设。
27.根据红外探测器3监测判断是否有人执行有人和无人两种逻辑(人员有调温需求会靠近控制面板2)有人则执行环境温度设定,冬夏两个标准,暂定冬天20℃,夏天26℃。无人则执行无人温度标准设定,冬夏两个标准,冬天室内温度5℃-10℃基础保温,低于5℃开启,高于10℃关闭;夏天35℃-40℃,高于40℃开启,低于35℃关闭。
28.红外探测器3的引脚1连接gnd端,引脚2连接电源+5v端,引脚3连接b0端。
29.控制电路板6内部安装有实时时钟电路u6,实时时钟电路u6的引脚1和引脚二连接容抗电路cr1220-2,引脚3连接电源+5v
30.控制电路板6设置有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电阻r15,场效应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二极管d3,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灯led2连接电源+5v,二极管d3上并联安装有继电器hf3ff-012-1zs
31.红外探测器3判定有人无人时段在早8:00至晚17:00之间时,有人判定的相关控制逻辑执行至17:30自动改为无人状态,上班时段意外时段如判定有人时,执行1小时有人控制逻辑后恢复为无人控制逻辑,即每一小时加班人员需靠近控制面板2,红外探测器3就会感应一次。
32.7天一个循环,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00前进行预处理逻辑,预处理提前开启时间为基础保温逻辑执行时长的3倍,即当天夜间每次开启机器至关闭机器的时间乘以3执行(假设基础保温开启和关闭时间差为15分钟,则以8:00倒计时15x3=45分钟,即7:15开启正常模式一次,保证8:00室内温度靠近工作环境温度,之后进入红外判定阶段,是否有人运行)。预处理时间给出合理范围进行判断,如计算值超出合理范围则按给定时间运行,建议冬季给定预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内,不合理数值则按30分钟运行,即早7:30开启,8:00关闭,而后执行红外信号判定;夏季预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不合理数值则按20分钟运行,即早7:40开启,8:00关闭,而后执行红外信号判定。
33.面板2给出无人模式按键和日常模式按键,日常模式为7天一个循环,特殊节假日需在最后一人离开时按下无人模式,则假期全天按无人状态进行基础温度执行,直至有人按下日常模式为止,期间如红外感应有人时,执行一小时有人控制逻辑后恢复无人状态。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