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0443发布日期:2022-12-17 12:2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口大多数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顶部,新风出风的可视化较差且普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造成用户审美疲劳,小的新风量和不明显的新风出风形式无法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新风功能。
3.另外,在冬天天气较冷时以及夏天天气较热时,新风出风温度与空调出风温度相反,新风夏天吹热风以及冬天吹冷风时众多新风空调的痛点,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存在温差,当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较大时,开启新风后会使得用户感受到两种不同温度的气流,具有较为明显的不适感,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6.机壳,其内形成有换热风道,其上设有位于其前侧且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室内出风口、位于所述室内出风口上侧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位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新风出风口;
7.新风模块,其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新风外壳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外壳内形成有与室外、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的新风风机腔,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风机腔内且驱动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风机腔内;
8.导风件,设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远离所述新风风机腔的一侧,其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的导风腔且其上设有与所述导风腔连通的导风出风口;
9.所述新风风机腔内的一部分新风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且另一部分新风经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进入所述导风腔内从所述导风出风口流出。
10.通过在室内出风口的上侧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在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以及在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导风件,导风件上设置导风出风口,使得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导风出风口布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且位于明显的位置,能够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可视性,且使得新风出风的位置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的位置存在差异,能够提高新风出风位置的新颖性与差异化;设置两新风出风位置,能够提升新风的出风量;将新风出风位置设置在室内出风口的周围,能够实现混风,能够降低新风与室内温度温差大导致的用户不舒适等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出来的新风从导风出风口流出,能够延长新风流经的风道,提高送风距离,增大送风范围,且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进入到导风腔内后只能从导风出风口流出,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易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
方向不平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风在不改变方向的前提下无法从导风出风口出去,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改变出风方向,能够在导风腔内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和/或,所述导风件上设有格栅且所述导风出风口为格栅开口,使得新风在导风出风口处被导风格栅打散后流出导风件,能够使得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柔和,避免风直吹人。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件具有位于所述导风腔前侧的第一腔壁和位于所述导风腔下侧且与所述第一腔壁连接的第二腔壁,所述导风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壁上,方便设置导风出风口。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导风腔靠近所述第一腔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腔壁且与所述第二腔壁不垂直,使得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导风出风口的一侧,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向前流动并从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避免朝后流动再返回到第二新风出风口处造成封堵现象,避免造成导风出风口无法正常出风,避免第二腔壁将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吹向第二腔壁的风反弹至第二新风出风口处,使得导风出风口可以正常出风。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件内形成导风件腔体,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风件腔体内的筋板,所述筋板将所述导风件腔体分隔为左右设置的保温腔和所述导风腔,所述保温腔位于所述导风腔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且其内可放置保温材料,防止新风与空调风温差过大在导风件处产生凝露。
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件还具有位于所述导风腔远离所述保温腔一侧的第三腔壁,所述第二腔壁的内壁、第三腔壁的内壁和所述筋板靠近所述导风腔一侧的壁面三者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保温层,防止新风与空调风温差过大在导风件处产生凝露。
1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件的上侧和后侧开口且所述导风件扣合在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处,所述导风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机壳上设置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方便固定导风件。
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
18.底座,其前侧设有所述室内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
19.底座外罩,罩设在所述底座的外侧且其上设有与所述室内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底座出风口;
20.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底座出风口,能够在底座出风口处改变出风风向以对底座出风口处的出风进行导向。
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
22.出风连接管,与所述新风外壳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端,所述出风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新风排风口和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第二新风排风口;
23.新风出风管,与所述出风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新风排风口处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新风出风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新风开口,方便将新风从新风风机腔导向至第一新风出风口处。
2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25.排水管,连接在所述新风出风管远离所述出风连接管的一端以排出所述新风出风管内的冷凝水,能够将新风出风管内的冷凝水排出的空调室内机外。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28.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29.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30.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2.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33.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爆炸图;
34.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35.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36.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的结构图;
37.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的局部结构图;
38.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图;
39.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的剖视结构图;
40.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去除第一导风板后的立体图;
41.图15是图14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去除第一导风板后的爆炸图;
43.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图;
44.图1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出风管和排水管的爆炸图;
45.图19是图1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46.图2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出风管和排水管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47.图21是图20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48.图2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第一导风板的结构图;
49.图23是图2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50.图2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件的结构图;
51.图2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52.图2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53.图2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54.图28是图27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55.图2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剖视图;
56.图3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图;
57.图31是图30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58.图3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第二导风板和摆叶的结构图。
59.以上各图中:机壳1;底座101;接水盘1011;底板1012;容纳腔1013;第一板1014;第二板1015;第二卡接部1018;底座外罩102;顶板1021;左右端板1022;前面板1023;支撑架
1024;底座出风口1025;进风格栅103;室内进风口11;室内出风口12;换热风道13;第一新风出风口14;第二新风出风口15;下出风口151;上出风口152;室内换热器21;室内风机22;新风模块3;新风外壳31;新风框架3101;新风蜗壳3102;新风风机腔311;新风进风腔312;框架风口313;新风进风口32;新风风机33;进风连接管34;出风连接管35;第一新风排风口351;第二新风排风口352;下排风口3521;上排风口3522;弯折部353;新风出风管36;新风开口361;出风管腔362;连通腔363;第一管壁365;第二管壁366;第三卡接部367;第四卡接部368;新风过滤模块37;第一导风板41;第一导风板板体411;第一导风板连接部412;第一驱动电机42;第二导风板43;第二导风板板体431;第二导风板连接部432;第二驱动电机44;摆叶45;连杆46;摆叶驱动机构47;摆叶固定板48;转接件49;装饰格栅51;导风件6;第一腔壁601;第一限位板6011;第二限位板6012;第三限位板6013;第二腔壁602;筋板603;第三腔壁604;第四腔壁605;第五腔壁606;装饰凹陷6061;第六腔壁607;导风件孔6071;第一卡接部608;导风腔61;导风出风口62;导风格栅63;保温腔64;排水管71。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61.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62.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63.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64.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65.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6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下面参考图1-32对空调室内机进行描述,其中附图中的实心箭头为新风流向。
67.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室内换热器21和室内风机22。
68.机壳1可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可为挂在墙壁上或者其他结构上的挂机。
69.文中所描述的方向以用户面朝空调室内机的方向为准,其中,左侧、右侧以用户面朝空调室内机的方向区分左右,定义空调室内机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与之相反
的一侧为后侧。
70.参考图1-图3,机壳1上设有室内进风口11和位于其前侧的室内出风口12,机壳1内形成有换热风道13,换热风道13与室内进风口11和室内出风口12均连通。
71.室内换热器21和室内风机22均设于换热风道13内,室内换热器21位于室内进风口11 的内侧,室内风机22位于室内换热器21靠近室内出风口12的一侧。
72.在室内风机22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换热风道13内,室内空气流至室内换热器21处与室内换热器2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室内空气经室内出风口12排出换热风道13。
73.参考图5,机壳1包括底座101和底座外罩102,其中,底座外罩102罩设在底座101 的外侧。室内进风口11设于底座外罩102上,室内出风口12设于底座101上,底座外罩102 上设有与室内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底座出风口1025。换热风道13内的风经室内出风口12从底座出风口处排出空调室内机。
74.参考图6-图9,室内进风口11设于机壳1的顶部,具体的,室内进风口11设于底座外罩102的顶部。室内出风口12设于机壳1的前侧,具体的,室内出风口12位于机壳1的前侧下部。其中,室内出风口12位于底座101的前侧,具体的,室内出风口12位于底座101 的前侧下部。底座出风口1025位于底座外罩的前侧,具体的,底座出风口1025的设置位置与室内出风口的位置相适配,使得从室内出风口出来的风可经过底座出风口排出空调室内机,当室内出风口位于底座的前侧下部时,底座出风口1025设于底座外罩的前侧下部。
75.底座外罩102包括位于其顶部的顶板1021、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左右端板1022以及位于其前侧的前面板1023。底座外罩102可还包括设于前面板1023内侧的支撑架1024,其中,支撑架1024可支撑在前面板1023的内侧,支撑架1024具有支撑前面板的功能,支撑架1024 还有加强底座外罩的作用。其中,顶板1021、左右端板1022和支撑架1024可一体成型,前板面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的前侧。
76.其中,室内进风口11形成于顶板1021上,室内进风口11可为孔的形式或者为格栅的形式,具体的,顶板1021上设有进风格栅103,室内进风口11可形成于进风格栅103上,即室内进风口为进风格栅上的格栅孔。
77.具体的,室内出风口12可为长条状,其中,室内出风口12沿机壳1的左右方向设置,也即沿底座101的左右方向设置。底座出风口1025可为长条状,其中,底座出风口1025沿机壳1的左右方向设置,也即沿底座外罩102的左右方向设置。
78.参考图4,底座101的前侧上部形成有接水盘1011,室内换热器21设置在接水盘1011 上。
79.室内换热器21可具有至少一段,其中,室内换热器的前端支撑在接水盘1011上。
80.底座101还包括位于其后部的底板1012,底板1012用于将空调室内机挂接在其他物体上。
81.室内换热器21可具有至少两段,位于最前侧的一段室内换热器支撑在接水盘上,位于最后侧的一段室内换热器支撑在底板1012的内侧。
82.具体的,室内换热器可具有三段,相邻两段室内换热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其中,前两段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夹角可为钝角,后两段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夹角可为直角或钝角或锐角。
83.参考图9,机壳1上还形成有第一新风出风口14和第二新风出风口15。其中,第一新风出风口14位于室内出风口12的上侧,第二新风出风口15位于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
84.第二新风出风口15设于底座101上,其中,第二新风出风口15位于底座101的前侧且位于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具体的,当室内出风口位于底座的前侧下部时,第二新风出风口也位于底座101的前侧下部,方便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底座出风口1025与第二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
85.底座外罩102罩设在底座101的外侧,第一新风出风口14设于底座外罩102上,方便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第一新风出风口14位于底座出风口1025的上侧且位于前面板1023的下侧。
86.参考图4,机壳1内设有容纳腔1013,其中,容纳腔1013与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
87.具体的,容纳腔1013设于底座内且位于底座的前侧,第一新风出风口14与容纳腔的相对且连通;具体的,容纳腔的前侧开口,第一新风出风口与容纳腔的开口相对且连通,其中,容纳腔的前侧开口大且后侧开口小,使得容纳腔大致呈v形。其中,容纳腔1013位于室内出风口12上侧。
88.接水盘设于底座的前侧,容纳腔设于接水盘靠近室内出风口的一侧,也可以说容纳腔位于接水盘的背侧,能够合理的利用底座上的空间,使得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紧凑,减小空调的尺寸。
89.在本技术中,参考图8,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模块3,新风模块3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能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90.参考图10-图13,新风模块3包括设于机壳1内的新风外壳31和设于新风外壳31内的新风风机33。新风外壳31内形成有新风风机腔311,新风风机33设于新风风机腔311内,新风风机腔311与室外、第一新风出风口14和第二新风出风口15连通。
91.新风风机33驱动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机腔内,新风风机腔内的一部分新风流至第一新风出风口处且另一部分新风流至第二新风出风口处。
92.新风模块3还包括新风进风口32,其中,新风进风口32与室外连通,新风风机腔通过新风进风口与室外连通。
93.在新风风机33的驱动下,室外风经新风进风口进入到新风风机腔内然后流至第一新风出风口14和第二新风出风口15处。
94.具体的,新风外壳31设于空调室内机的左端或者右端,新风外壳31设于左右端板1022 的内侧且位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的一端。
95.新风外壳31包括新风框架3101和新风蜗壳3102,其中,新风框架3101内形成有新风进风腔312,新风蜗壳3102连接在新风框架3101的一侧,新风蜗壳3102内形成新风风机腔 311,新风框架3101靠近新风蜗壳3102的一侧设有将新风风机腔311和新风进风腔312连通的框架风口313。
96.室外风经新风进风口进入到新风进风腔内,然后经框架风口313进入到新风风机腔内,然后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14和第二新风出风口15流出新风模块。
97.在本技术中,参考图10-图13,新风模块还包括进风连接管34,进风连接管34与新风外壳连接,进风连接管将新风进风口与新风风机腔连通。其中,新风进风口可设于进风连
接管上,其中,新风进风口可位于进风连接管远离新风外壳的一端。
98.具体的,进风连接管34与新风框架连接,新风进风口可位于进风连接管34远离新风框架的一端。新风进风口与新风进风腔连通。
99.进风连接管34可连接在新风外壳靠近空调室内机下侧的一侧,进风连接管34可为弯管,进风连接管设置新风进风口的一端向空调室内机的左侧或侧右侧弯折形成弯管。设置进风连接管能够将新风引入新风外壳内。
100.在本技术中,参考图10-图13,新风模块还包括出风连接管35,出风连接管35与新风外壳31连接,其中,出风连接管可与新风框架3101和新风蜗壳3102连接或者出风连接管与新风蜗壳连接,出风连接管内的空间与新风风机腔连通。
101.出风连接管位于容纳腔的一侧端,出风连接管35上设有与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的第一新风排风口351和与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的第二新风排风口352。
102.第二新风排风口352设于出风连接管的前端且与第二新风出风口相对,具体的,第二新风排风口352位于出风连接管的前端下侧。
103.第一新风排风口朝向容纳腔,具体的,出风连接管35的前部具有位于第二新风排风口上部且向靠近容纳腔的一侧弯折的弯折部353,弯折部的外端具有第一新风排风口351,使得出风连接管能够同时向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导风。
104.参考图10,新风模块还包括与出风连接管连接且连接在第一新风排风口处的新风出风管 36,新风出风管36设于容纳腔内,新风出风管上设有与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新风开口361,使得新风风机腔内的新风可通过出风连接管和新风出风管流至新风开口处,然后从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
105.室外风经新风进风口进入到进风连接管内,然后进入到新风进风腔内,经框架风口313 进入到新风风机腔内,然后进入到出风连接管内,一部分新风经第二新风排风口从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另一部分新风经第一新风排风口进入到新风出风管内然后经新风开口从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
106.出风连接管35设置第二新风排风口处设置有出风格栅(未图示),能够增大第二新风排风口处的出风阻力,使得出风连接管内的新风能够流向第一新风排风口处,使得具有足够的新风能够从第一新风出风口处流向室内,避免过多新风从第二新风排风口处流出导致第一新风出风口处出风不足。
107.第二新风出风口可为孔的形式,也可为格栅的形式。将第二新风出风口设置为格栅的形式,能够增大第二新风出风口处的出风阻力,使得出风连接管内的新风能够流向第一新风排风口处,使得具有足够的新风能够从第一新风出风口处流向室内,避免过多新风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流出导致第一新风出风口处出风不足。
108.第一新风出风口靠近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端位于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第一新风出风口可为孔的形式,或者第一新风出风口可为格栅的形式,或者,第一新风出风口为孔的形式,在第一新风出风口处还可设置装饰格栅51覆盖在第一新风出风口的外侧,第一新风出风口处的风可通过装饰格栅上的孔穿过装饰格栅,能够使得第一新风出风口处的风变得柔和。装饰格栅的端部可延伸至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上方,装饰格栅的两端还可延伸至机壳的左右端板处。新风外壳位于装饰格栅的后侧。当然,还可在第一新风出风口处设置可旋转的盖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新风出风口。
109.参考图17,底座101可还包括设于室内出风口侧部的第一板1014和连接在第一板上方的第二板1015,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呈一定的夹角设置。其中,底座101的室内出风口的两侧可均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二新风出风口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将第二新风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能够避免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结构设置对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影响,使得第二新风出风口更方便的设置,使得第二新风出风口的设置适宜于底座的结构。
110.第二新风出风口15包括设于第一板上的下出风口151和设于第二板上的上出风口152,下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之间连通。
111.参考图12,第二新风排风口352包括与下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下排风口3521和与上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上排风口3522,下排风口与上排风口连通且两者呈夹角设置,其中下排风口与上排风口之间的夹角可与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使得第二新风排风口的设置适宜于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第二新风排风口的设置。
112.参考图10,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排水管71,排水管71连接在新风出风管远离出风连接管的一端,能够将新风出风管内的冷凝水排出的空调室内机外。
113.参考图18-图21,新风开口361设于新风出风管的前侧,新风出风管内设有与新风开口连通的连通腔363以及将连通腔与出风连接管内腔体连接的出风管腔362,出风管腔和连通腔的连接处位于两者的上部,使得冷凝水能够在出风管腔内积聚,然后流至排水管内,使得出风管腔具有较大的储水能力,避免冷凝水从新风开口处溢出。
114.新风开口361具有多个且间隔的设置在新风出风管上,连通腔363与新风开口一一对应,且新风出风管内的出风管腔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和出风连接管连接,新风出风管的侧部通过新风开口与新风出风管外连通。
115.参考图18-图21,新风出风管包括第一管壁365和与第一管壁连接的第二管壁366,第二管壁可连接在第一管壁的下侧,第一管壁与第二管壁可拆卸连接形成新风出风管,第一管壁内侧设置第三卡接部367,第二管壁的内侧设置第四卡接部368,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卡接,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均可设置为沿新风出风管设置的两行,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两者中,其中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为风管卡勾,另一者设置为风管卡孔,风管卡勾和风管卡孔卡接。
116.参考图22-图23,空调室内机可还包括第一导风板41,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在底座出风口1025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底座出风口,第一导风板打开底座出风口时,为从底座出风口出来的风进行导向,第一导风板关闭底座出风口时,第一导风板遮挡底座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大,第一导风板将底座出风口密封或与底座出风口之间具间隙。
117.具体的,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在机壳上,其中,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118.第一导风板41包括第一导风板板体411和连接在第一导风板板体内侧的第一导风板连接部412,第一导风板连接部412可为连接板,第一导风板连接部可具有至少两个,两个第一导风板连接部分别连接在第一导风板板体的两端。
119.第一导风板板体411大致为矩形,第一导风板板体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平板,从底座出风口出来的室内风顺着第一导风板板体吹向室内。
120.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驱动电机固设于机壳1上,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固设于底座101上,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与第一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第一导风板转动。
121.第一驱动电机固设于底座远离第一导风板连接部的一侧,底座上设有适配于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的孔。其中,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可直接与第一导风板连接部连接,或者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底座的孔内。
122.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能够在底座出风口处改变出风风向以对底座出风口处的出风进行导向。
123.参考图14-图17,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件6,导风件6设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并且导风件6设于第二新风出风口远离新风风机腔的一侧,导风件6内形成有与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的导风腔61,导风件6上设有与导风腔61连通的导风出风口62。
124.新风风机驱动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机腔内,新风风机腔内的一部分新风从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且另一部分新风经第二新风出风口进入导风腔内从导风出风口流出。
125.通过在室内出风口的上侧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在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以及在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导风件,导风件上设置导风出风口,使得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导风出风口布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且位于明显的位置,能够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可视性,且使得新风出风的位置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的位置存在差异,能够提高新风出风位置的新颖性与差异化;设置两新风出风位置,能够提升新风的出风量;将新风出风位置设置在室内出风口的周围,能够实现混风,能够降低新风与室内温度温差大导致的用户不舒适等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出来的新风从导风出风口流出,能够延长新风流经的风道,提高送风距离,增大送风范围,且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进入到导风腔内后只能从导风出风口流出,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易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
126.新风模块可单独开启,能够在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导风出风口处出新风,由于设置了导风出风口,能够增大新风出风量,提升新风的送风范围。新风模块也可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同时开启,能够实现新风与空调室内风的混合,能够降低新风与室内温度的差异,降低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的温差带来的不适感,达到恒温新风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具体的,第一新风出风口与室内风在空调室内机外进行混合。将导风出风口设置在室内出风口的一侧,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导风出风口,使得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可视化效果得到提升。
127.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平行,也可描述为导风出风口的朝向与第二新风出风口的朝向不平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风在不改变方向的前提下无法从导风出风口出去,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改变出风方向,能够在导风腔内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
128.参考图24,导风件上设有导风格栅63,且导风出风口为导风格栅开口,使得新风在导风出风口处被导风格栅打散后流出导风件,能够使得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柔和,避免风直吹人。在导风口设置导风格栅且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平行同时存在时,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形成湍流且带导风出风口处进行打散,能够提高导风出风口处柔性出风的效果,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导风格栅开口可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或者倾斜设置。
129.参考图24-图26,导风件6具有位于导风腔前侧的第一腔壁601和位于导风腔下侧且与第一腔壁连接的第二腔壁602,导风出风口设于第一腔壁上,方便设置导风出风口,且
方便设置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130.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导风腔靠近第一腔壁的一侧,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第二腔壁且与第二腔壁不垂直,使得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导风出风口的一侧,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向前流动并从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避免朝后流动再返回到第二新风出风口处造成封堵现象,避免造成导风出风口无法正常出风,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二腔壁不垂直,避免第二腔壁将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吹向第二腔壁的风反弹至第二新风出风口处,使得导风出风口可以正常出风。
131.参考图24-图26,导风件6内形成导风件腔体,导风件还包括设于导风件腔体内的筋板 603,筋板将导风件腔体分隔为左右设置的导风腔61和保温腔64,保温腔位于导风腔和室内出风口之间且其内可放置保温材料(未图示),防止新风与空调风温差过大在导风件处产生凝露。
132.导风件6还具有位于导风腔远离保温腔一侧的第三腔壁604,第二腔壁的内壁、第三腔壁的内壁和筋板靠近导风腔一侧的内壁三者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保温层,防止新风与空调风温差过大在导风件处产生凝露,保温层可以是保温海绵,可将保温海绵粘贴在第二腔壁的内壁和/或第三腔壁的内壁和/或筋板靠近导风腔一侧的内壁上。
133.导风件6还包括设于保温腔下侧的第四腔壁605、设于保温腔前侧的第五腔壁606和设于保温腔远离导风腔一侧的第六腔壁607,其中,第一腔壁和第五腔壁可为同一板的壁面,第二腔壁和第四腔壁可为同一板的壁面。
134.第五腔壁的前侧设有与导风腔前侧的格栅相适配的装饰凹陷6061和/或装饰凸起,其中,装饰凹陷和装饰凸起水平设置,装饰凹陷向第五腔壁靠近保温腔的一侧凹陷,装饰凸起为向远离第五腔壁的一侧凸起,能够在视觉上使得第五腔壁的外侧与导风腔前侧的格栅相呼应,达到视觉美。
135.参考图24-图26,第一腔壁601上设有位于导风出风口和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连接处之间的第一限位板6011,贴设在第二腔壁内壁面上的保温层与第一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平齐或者凹于第一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能够对保温层进行限位且避免保温层将导风出风口遮挡,外观美观,出风方便。
136.第一腔壁上设有位于导风出风口和筋板与第一腔壁连接处之间的第二限位板6012,贴设在筋板靠近导风腔一侧的内壁上的保温层与第二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平齐或者凹于第二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能够对保温层进行限位且避免保温层将导风出风口遮挡,外观美观,出风方便。
137.第一腔壁上设有位于导风出风口和第三腔壁与第一腔壁连接处之间的第三限位板6013,贴设在第三腔壁内壁上的保温层与第三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平齐或者凹于第三限位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一端,能够对保温层进行限位且避免保温层将导风出风口遮挡,外观美观,出风方便。
138.参考图24-图26,导风件6扣合在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导风件6的上侧和后侧开口,方便导风件扣合在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导风件6与机壳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导风件1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导风件6可与机壳卡接,其中,导风件与底座卡接。导风件6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机壳上设置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其中,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两者中,其中一者可以为卡勾,另一者可以为卡孔。
139.参考图17和图26,其中,可以是导风件上设置卡勾608,机壳上设置卡孔,其中可以是底座上设置卡孔1018,方便将导风件连接在机壳上,且方便拆装。
1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7-图28,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或者,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上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20
°
或0
°‑
20
°
之间的任一值;也可以描述为:导风出风口的朝向与室内出风口的朝向相同,或者,导风出风口的朝向向上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20
°
或0
°‑
20
°
之间的任一值。其中,导风出风口的朝向可水平设置。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向。当导风出风口设置为格栅时,格栅开口可水平设置。
141.通过在室内出风口的上侧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在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以及在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导风件,导风件上设置导风出风口,使得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导风出风口布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且位于明显的位置,能够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可视性,且使得新风出风的位置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的位置存在差异,能够提高新风出风位置的新颖性与差异化;设置两新风出风位置,能够提升新风的出风量;将新风出风位置设置在室内出风口的周围,能够实现混风,能够降低新风与室内温度温差大导致的用户不舒适等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出来的新风从导风出风口流出,能够延长新风流经的风道,提高送风距离,增大送风范围,且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进入到导风腔内后只能从导风出风口流出,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易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设置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或向上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20
°
或0-20
°
之间的任一值,使得第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尽可能的趋于一致,使得室内出风口的出风能够将新风带到远处,增大新风的送风距离,提升新风扩散范围,提高换气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142.在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或向上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20
°
或0-20
°
之间的任一值时,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位置,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打开底座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在垂直导风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平面上形成第一导风板投影,导风出风口在垂直导风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平面上形成导风出风口投影,第一导风板投影位于导风出风口投影的一侧;降低从导风出风口吹出的新风吹到第一导风板上的量,减少第一导风板上产生的凝露且避免第一导风板对导风出风口吹出的风形成阻挡,使得导风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尽可能的吹向远处,增大送风距离。
143.导风件可设置在室内出风口一侧的上部,使得导风出风口位于室内出风口一侧的上部,使得室内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吹向第一导风板,但是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无法吹向第一导风板,且能够更大限度的调整第一导风板的位置。
1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9,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下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90
°
或0-90
°
之间的任一值;也可以描述为:导风出风口的朝向与室内出风口的朝向向下偏离室内出风口的朝向90
°
或0-90
°
之间的任一值。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设置为竖直设置,当然可也设置为其他方向。当导风出风口设置为格栅时,格栅开口可竖直设置,当然也可设置为其他方向。
145.通过在室内出风口的上侧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在室内出风口的左侧或右侧设置第二新风出风口以及在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导风件,导风件上设置导风出风口,使
得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导风出风口布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且位于明显的位置,能够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可视性,且使得新风出风的位置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的位置存在差异,能够提高新风出风位置的新颖性与差异化;设置两新风出风位置,能够提升新风的出风量;将新风出风位置设置在室内出风口的周围,能够实现混风,能够降低新风与室内温度温差大导致的用户不舒适等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使得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处出来的新风从导风出风口流出,能够延长新风流经的风道,提高送风距离,增大送风范围,且从第二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进入到导风腔内后只能从导风出风口流出,使得新风在导风腔内易产生湍流,避免从导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吹人;设置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下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90
°
或0-90
°
之间的任一值,使得导风出风口的出风在短距离内可与室内出风口的出风进行混合,然后混合后的风被吹到远处,能够提高混风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146.在导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下偏离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方向90
°
或0-90
°
之间的任一值时,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二位置,第一导风板打开所述底座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在垂直导风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平面上形成第一导风板投影,导风出风口在垂直导风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平面上形成导风出风口投影,第一导风板投影与导风出风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至少部分导风出风口吹出的风吹到第一导风板上,使得导风出风口吹出的风吹到第一导风板上然后再吹出底座出风口,避免风直吹人。
1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0-图32,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风板43,第二导风板43转动连接在室内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43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内侧,第二导风板靠近导风出风口的端部位于导风出风口的一侧,第二导风板用于对从室内出风口出来的风进行导向且避免遮挡导风出风口处的出风。
148.第二导风板与导风件连接。具体的,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壳上,其中,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导风件上。
149.第二导风板43包括第二导风板板体431和连接在第二导风板板体内侧的第二导风板连接部432,第二导风板连接部可具有至少两个,两个第二导风板连接部分别连接在第二导风板板体的两端,第二导风板板体位于导风件靠近室内出风口的一侧,避免第二导风板板体与导风件发生干涉。
150.参考图15、图24和图31,导风件上设有与第二导风板连接部相适配的孔,第二导风板连接部转动连接在导风件上的孔中,还可设置转接件49,转接件设置在导风件的导风件孔 6071内,具体的,可以是转接件卡接在导风件孔内,第二导风板连接部的外端插入到转接件内,其中第二导风板连接部与转接件固定连接且转接件可相对导风件转动,或者转接件与导风件固定连接且第二导风板连接部可相对转接件转动。其中转接件可卡接在导风件上。
151.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4,第二驱动电机固设于机壳上,具体的,第二驱动电机固设于底座上,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与第二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第二导风板转动。
152.第二驱动电机固设于底座远离第二导风板连接部的一侧,底座上设有适配于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的孔。其中,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可直接与第二导风板连接部连接,或者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轴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导风板连接部连接,第
二连接件设置在底座的孔内。
153.第二导风板板体可为波浪形板体,沿第二导风板板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为波浪形。
1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0-图32,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摆叶45,摆叶可具有若干个,摆叶设于室内出风口处,摆叶位于第二导风板内侧,若干个摆叶可分为至少一组,每组内的摆叶均与一连杆46连接,每组摆叶均具有一个摆叶驱动机构或者相邻组连杆连接且共用一摆叶驱动机构,摆叶驱动机构与摆叶连接,摆叶驱动机构47驱动一组摆叶向靠近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或远离第二新风出风口的一侧往复摆动,来对室内出风口处的风进行导向,使得室内出风口的风向前吹出或者向设置第导风出风口的方向吹或者向背离设置导风出风口的方向吹出,能够实现新风和空调风混合,达到恒温新风的效果。其中,摆叶驱动机构可与连杆连接,摆叶驱动机构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摆叶摆动,或者摆叶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个摆叶连接并带动摆叶摆动,摆叶带动连杆移动,连杆带动与连杆连接的其他摆叶摆动。
155.空调室内机可还包括摆叶固定板48,摆叶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机壳上,其中,摆叶固定板可固定连接在底座101上,摆叶可旋转的连接在摆叶固定板上,摆叶可相对摆叶固定板旋转。
156.设置摆叶,以对室内出风口处的风进行导向,使得室内出风口的风向前吹出或者向设置导风出风口的方向吹或者向背离设置导风出风口的方向吹出,能够实现新风和空调风混合,达到恒温新风的效果。
157.在第二新风出风口处设置了导风件,加长了新风风道,增大了导风出风口与室内出风口的距离,不利于混风的进行,设置摆叶,能够实现新风与室内风的交汇,提高混风效果。
15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与进风连接管连接且由室内延伸到室外的新风进风管,新风进风管可为波纹软管。新风进风口还可设于新风进风管的外端。
15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对新风模块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块,以对室外新风进行加热,避免引入的室外新风温度太低给用户带来不适。其中,加热模块可设于新风入风口处或者设于新风进风腔内或者设于新风进风管内。
1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和图13,新风模块还包括新风过滤模块37,新风过滤模块37设于新风进风腔内且将框架风口封堵,使得室外风进入到新风进风腔后,在从新风进风腔进入到新风风机腔时必须通过新风过滤模块净化,使得进入到室内的新风均经过净化,能够提高进入到室内的新风的质量。
1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可还包括过滤网(未图示),过滤网可插设在空调室内机上且位于室内进风口11的内侧,过滤网可对从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换热风道13的室内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灰尘等杂质随室内空气进入到换热风道内,且避免灰尘等杂质在室内换热器处沉积,避免灰尘等杂质脏污室内换热器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可减少室内换热器的清洁次数,提高室内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节省使用成本。
162.过滤网可包括过滤网外框和设于网框上的网体,为了提高过滤网的牢固性,过滤网还包括设于过滤网外框内的过滤网筋条,能够提高过滤网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安装且为了使得过滤网的形成适应于顶板1021设置室内进风口处的形状,过滤网具有一定的弹性。
163.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过滤网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网外框上的过滤网把手。
164.为了便于将过滤网准确的安装在室内进风口处,可在顶板上设置过滤网导向槽,将过滤网相对的两端设置在过滤网导向槽内,推拉过滤网使得过滤网沿导向槽移动将过滤网安装在室内进风口处,或者将过滤网从顶板上拆下。
16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进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左右端板上,或者,室内进风口设置在机壳的顶板和左右端板上,能够增加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量。
16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1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