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多级制冷一体洁净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2216发布日期:2023-01-25 10: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新风多级制冷一体洁净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多级制冷一体空调。


背景技术:

2.工业水冷空调与家用空调不同,工业水冷空调采用一体结构,把制冷系统集成在一起,整个工业水冷空调可以安装在室外,通过送风管道将冷空气送入车间。由于现有的工业水冷空调只有一个蒸发器,制冷效果受限。另外,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布置也存在待优化地方。
3.在一些需要空气净化的车间,例如无尘电子装配车间、化工车间、有毒车间、粉尘大的车间等,一般的工业水冷空调没有设置过滤结构,导致了使用受限,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制冷效果,降低水量消耗,增加新风过滤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多级制冷一体空调;包括箱体、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水箱、第一水帘、第二水帘、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洁净过滤棉;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连接并形成制冷系统;
5.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四个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水帘以及上腔体的顶部设有制冷出风管;所述第一蒸发器设有四个制冷面,所述第一蒸发器安装于四个第一水帘的内侧,且四个制冷面与四个第一水帘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风机安装于四个制冷面的内侧,且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制冷出风管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洁净过滤棉均位于制冷出风管的内部;通过第一风机工作,进而使箱体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水帘、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洁净过滤棉并排至制冷出风管;
6.所述下腔体的三个侧壁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水帘,以及下腔体的底壁设有散热出风管;所述冷凝器设有三个散热面,冷凝器安装于三个第二水帘的内侧,且三个散热面与三个第二水帘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四个散热面的内侧,且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出风管连通;通过第二风机工作,进而使箱体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二水帘和冷凝器并排至散热出风管;
7.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液管连通至所有的第一水帘上方,流经第一水帘的水、第一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以及第二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均排至第二水帘的上方,流经第二水帘的水通过管道回流至水箱。
8.本设备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9.1、制冷过程是外部空气首先经过第一水帘进行第一次降温,然后经过第一蒸发器进行第二次降温,最后经过第二蒸发器进行第三次降温。相比现有的工业空调而言,经过三次降温后的冷空气温度更低,制冷效果更好。
10.2、散热过程是外部空气首先经过第二水帘进行第一次降温,然后降温后的空气能
带走冷凝器更多的热量,提升了散热能力,增大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进一步提升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效果。
11.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机架,所述水箱通过机架安装于箱体的下方或侧面。以水箱位于下方为例,水箱的最高点低于箱体的最低点,形成明显的高度差,有利于提高经过第一水帘水流和第二水帘水流的流速。
12.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浮球开关,且浮球开关与水箱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当水箱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后,浮球开关导通进水管,自来水补充至水箱中,实现自动补水。
13.优选地,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一水帘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有与每个第二水帘的上端对应的排水孔。第一水帘的水与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均沿着排水孔流至第二水帘,依次对第一水帘和第二水帘进行降温处理。
14.优选地,每个第一水帘的正上方均设有喷淋管,且所有的喷淋管均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15.优选地,所述第二蒸发器靠近制冷出风管的下端。所述制冷出风管包括竖直管段和水平管段,所述第二蒸发器倾斜固定于竖直管段中。所述竖直管段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形状为矩形体,且竖直管段的宽度与第二蒸发器的宽度相等,进而使第二蒸发器的两个长边分别与竖直管段的两个相对侧壁接触,以及第二蒸发器的两个短边分别与竖直管段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接触。第二蒸发器的四边与竖直管段的四个内侧面贴合,避免第二蒸发器与竖直管段之间产生形成缝隙,影响制冷效果。
16.优选地,所述下腔体的另外一个侧壁设有电控腔,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电路板安装于电控腔中。
17.优选地,所述洁净过滤棉位于水平管段的内部,且洁净过滤棉以v型形状或w型形状横向设置于水平管段中。洁净过滤棉根据车间要求而选用合适的洁净过滤棉种类。而v型形状经过两次过滤,w型形状横经过四次过滤,洁净过滤棉形状也可以更加过滤要求选定。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隐藏竖直管段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隐藏制冷出风管和第二蒸发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下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箱体1、第一蒸发器2、第二蒸发器3、冷凝器4、压缩机5、水箱6、第一水帘7、第二水帘8、第一风机9、第二风机10、制冷出风管11、竖直管段12、水平管段13、洁净过滤棉14、散热出风管15、机架16、挡板17、电控腔18。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多级制冷一体空调,包括箱体1、第一蒸发器2、第二蒸发器3、冷凝器4、压缩机5、膨胀阀、水箱6、第一水帘7、第二水帘8、第一风机9和第二风机10。其中第一蒸发器2、第二蒸发器3、冷凝器4、压缩机5和膨胀阀连接并形成制冷系统。箱体1的形状为矩形体,箱体1的内部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四个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水帘7以及上腔体的顶部设有制冷出风管11。制冷出风管11包括竖直管段12和水平管段13,所述第二蒸发器3倾斜固定于竖直管段12中。而水平管段13的内部设有洁净过滤棉14,且洁净过滤棉14以v型形状或w型形状横向设置于水平管段13中。洁净过滤棉14根据车间要求而选用合适的洁净过滤棉14种类。而v型形状经过两次过滤,w型形状横经过四次过滤,洁净过滤棉14形状也可以更加过滤要求选定。
27.上腔体的内部结构如下:
28.如图3所示,第一蒸发器2设有四个制冷面,所述第一蒸发器2安装于四个第一水帘7的内侧,且四个制冷面与四个第一水帘7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风机9安装于四个制冷面的内侧,且第一风机9的出风口与所述制冷出风管11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3位于制冷出风管11的内部。通过第一风机9工作,进而使箱体1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水帘7、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3并排至制冷出风管11。另外,为了提升第二蒸发器3的制冷效率,第二蒸发器3靠近制冷出风管11的下端。竖直管段12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蒸发器3的形状为矩形体,且竖直管段12的宽度与第二蒸发器3的宽度相等,进而使第二蒸发器3的两个长边分别与竖直管段12的两个相对侧壁接触,以及第二蒸发器3的两个短边分别与竖直管段12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接触。第二蒸发器3的四边与竖直管段12的四个内侧面贴合,避免第二蒸发器3与竖直管段12之间产生形成缝隙,影响制冷效果。
29.下腔体的内部结构如下:
30.如图4所示,下腔体的三个侧壁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水帘8,以及下腔体的底壁设有散热出风管15。散热出风管15朝下延伸,散热出风管15的通风方向与制冷出风管11的通风方向相反。所述冷凝器4设有三个散热面,冷凝器4安装于三个第二水帘8的内侧,且三个散热面与三个第二水帘8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风机10安装于四个散热面的内侧,且第二风机10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出风管15连通;通过第二风机10工作,进而使箱体1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二水帘8和冷凝器4并排至散热出风管15。
31.本实施例中水循环分布如下:
32.本实施例的水箱6通过机架16安装于箱体1的下方或侧面,下面以下方为例,水箱6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液管通过喷淋管连通至所有的第一水帘7上方。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一蒸发器2和第一水帘7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有与每个第二水帘8的上端对应的排水孔。流经第一水帘7的水、第一蒸发器2产生的冷凝水以及第二蒸发器3产生的冷凝水均排至第二水帘8的上方,流经第二水帘8的水通过
管道回流至水箱6中。另外,水箱6的内部设有浮球开关,且浮球开关与水箱6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当水箱6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后,浮球开关导通进水管,自来水补充至水箱6中,实现自动补水。
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腔体的另外一个侧壁设有电控腔18,具体是电控腔18位于下腔体的后侧壁。三个第二水帘8分别位于下腔体的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电路板安装于电控腔18中。
34.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水帘7和每个第二水帘8的外部均设有带通风孔的挡板17,挡板17保护对第一水帘7和第二水帘8进行保护,避免外物撞击而损坏。
35.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5和膨胀阀均位于下腔体中。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