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0790发布日期:2023-05-05 15: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1、翅片式换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通过在普通的热管上加工或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热管可以用铝管、钢管、不锈钢管或铜管等,翅片与对应的管材同材料制作。

2、现有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在组装设置有翅片的热管时,如果直接用隔板对多根翅片热管固定时,需要将隔板上允许翅片通过的安装孔直径设置得比翅片直径大,在安装完之后,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性,还需要对安装孔进行填充,如果直接在热管上设置填充件,安装或维护时操作不方便,安装以及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安装或维护时操作不方便,安装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单元,用于限制单根热管的位置,包括: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第一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二限位槽;

4、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端相对,以形成容纳热管的容纳孔。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的截面和第二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半圆形,且当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时,第一限位槽的轴线和第二限位槽的轴线重合。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均呈平板状,且第一隔板单元与第二隔板单元形状相同。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隔板单元整体呈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隔板单元具有第一对接面,第二隔板单元具有与第一对接面抵接的第二对接面,第一对接面相对于第一隔板单元的上表面垂直或倾斜,第二对接面与第一对接面对应设置。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翅片热管,包括:热管、多个翅片和隔板单元,多个翅片均套设于热管,并沿热管的轴向间隔分布,隔板单元卡接于热管中部。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翅片热管换热器,包括:隔板和多根翅片热管,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翅片热管中翅片的截面尺寸;

11、多根翅片热管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通孔,且翅片热管中的隔板单元对应通孔安装于隔板。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隔板单元的限位槽,限位槽与通孔连通,隔板单元安装于限位槽。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位槽的深度与隔板单元厚度相等。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通孔沿隔板分为多排,相邻两排通孔错排排列或者顺排排列。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单元,用于限制单根热管的位置,包括: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第一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端相对,以形成容纳热管的容纳孔。第一隔板单元上第一限位槽开口朝向的侧边,与第二隔板单元上第二限位槽开口朝向的侧边相对设置,当这两个侧壁相互抵接时,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热管的容纳孔。在安装时,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并使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卡接于热管,一一对应地对热管进行相对位置限定,保证其相对位置的同时,由于在安装隔板单元时,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即可完成安装,安装过程操作方便。同时,一个隔板单元限制一根翅片热管的相对位置,在拆卸维护翅片热管时,将需要维护的单根翅片热管的隔板单元拆除后,就可对该翅片热管进行拆换,而无需动用其它翅片热管或单元格板,维护时操作相对简单,且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隔板单元,用于限制单根热管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板单元(100)和第二隔板单元(200),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隔板单元(200)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二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截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半圆形,且当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和所述第二隔板单元(200)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和所述第二隔板单元(200)均呈平板状,且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与所述第二隔板单元(200)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整体呈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具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隔板单元(200)具有与所述第一对接面抵接的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隔板单元(100)的上表面垂直或倾斜,所述第二对接面与所述第一对接面对应设置。

6.一种翅片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300)、多个翅片(400)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隔板单元,多个所述翅片(400)均套设于所述热管(300),并沿所述热管(300)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隔板单元卡接于所述热管(300)中部。

7.一种翅片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500)和多根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翅片热管,所述隔板(5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翅片热管中翅片的截面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隔板单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隔板单元安装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翅片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与所述隔板单元厚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隔板(500)分为多排,相邻两排所述通孔错排排列或者顺排排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隔板单元,用于限制单根热管的位置,包括: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第一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隔板单元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隔板单元和第二隔板单元相对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端相对,以形成容纳热管的容纳孔。本技术提供的隔板单元、翅片热管及翅片热管换热器解决了翅片式热交换器安装或维护时操作不方便,安装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