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2398发布日期:2023-03-29 17:2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反射器是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反射或折射使太阳能辐射聚集到吸收器上。太阳能反射器分反射式和折射式(透过式)两类,有固定和跟踪两种运行方式。反射式太阳能反射器利用高反射率材料将分散的阳光会聚到接收器上;折射式太阳能反射器采用凸透镜和费涅尔透镜折射聚焦将阳光会聚到接收器上。
3.例如,申请号为cn200810045649.x,主题名称为: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的发明专利中提及“换热器通过联接件与机架固连,方位角转轴的一端与双向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双向驱动器位于安装座上,安装座与机架固连,方位角转轴的另一端与位于仰角转轴的连接件上的轴承配合,仰角转轴与机座上的轴承配合,换热器的壳体内腔隔层将其分隔为集热腔和换热腔,换热腔内有导热管穿过隔层进入集热腔,换热腔有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集热腔有透射口,太阳能聚热器位于方位角转轴上的安装板上”,该结构有利于解决已有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工质受限的问题。
4.然而,该结构中的换热结构安装位置如下:“导热管的主体上有换热翅片位于换热腔内,其一端穿过隔层位于集热腔内,其端部有集热头”,该换热翅片的形状结构如下:“换热翅片可以为片状,也可以为针状。最好制作成三维曲面或者曲线形状,以扩大换热面积”,结合该专利的附图4可得,传统太阳能反射聚热装置中的换热结构一般仍采用翅片式结构,换热媒体流动至换热腔体中与换热翅片进行换热时,由于部分翅片之间的间隙无法完全对准媒体输送管(该专利中的翅片间隙延伸方向与输送管的输出口延伸方向互为垂直),因此,在媒体流速较快的情况下,部分翅片之间的间隙在整个换热过程中并不会有媒体通过,导致换热效率与理想状态的偏差较大,同时,无效换热的翅片占据空间,对装置的实用性造成影响,并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的翅片换热结构存在缺陷,部分翅片间隙无法被有效利用,导致换热效率低于理想效果,导致资源浪费,产品口碑下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适用于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包括聚热单元和传热组件,所述聚热单元设置在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的对焦位,所述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聚热单元上,其中,所述传热组件和所述聚热单元之间成型有多组换热流道,相邻两组所述换热流道依次连接,所有所述换热流道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布设置。
7.优选地,所述传热组件包括换热鳍片、密封部件和流道板,多组所述换热鳍片均匀分布在所述聚热单元上,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聚热单元上且能够包覆所有所述换热鳍
片,所述流道板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上,所有所述换热鳍片沿直线方向并列地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换热流道成型于对应的两组所述换热鳍片之间。
8.优选地,相邻两组所述换热流道之间仅通过一组折弯流道连通。
9.优选地,所述换热鳍片沿直线方向两端均穿设有多组沉孔,所述沉孔与所述换热流道相通,且所述沉孔与所述换热流道相互垂直。
10.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沿直线方向内侧两端均穿设有多组沉孔,所述沉孔与所述换热流道相通,且所述沉孔与所述换热流道相互垂直。
11.优选地,所述换热流道沿直线方向两端均穿设有多组沉孔,每组所述沉孔容纳有至少两组所述换热流道,每组所述沉孔之间错位设置于所述换热流道沿直线方向两端。
12.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呈框形结构,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聚热单元外侧且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聚热单元紧密贴合。
13.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上穿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流体从所述进水孔依次流经多组所述换热流道后,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14.优选地,所述聚热单元包括聚热板和聚热环,所述聚热板设置于所述聚热单元上,多组所述聚热环设置于所述聚热板中央,所述聚热环用于增加吸光面积,所述聚热环呈螺纹结构。
15.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一导热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二导热口,所述流道板上设有第三导热口及第四导热口。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7.通过在传热组件和聚热单元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流道且相邻两组换热流道依次连接并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布,换热过程中,流体在换热流道内流动且直接与传热组件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换热机构的热交换,避免存有间隙无法与流体接触的现象,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传热组件的换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传热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传热组件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聚热板的结构示
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聚热单元
ꢀꢀꢀꢀꢀꢀꢀꢀꢀꢀꢀꢀꢀꢀꢀꢀ
3-密封部件
ꢀꢀꢀꢀꢀꢀꢀꢀꢀꢀꢀꢀꢀ
4-换热鳍片
29.5-沉孔
ꢀꢀꢀꢀꢀꢀꢀꢀꢀꢀꢀꢀꢀꢀꢀꢀꢀꢀꢀꢀ
6-流道板
ꢀꢀꢀꢀꢀꢀꢀꢀꢀꢀꢀꢀꢀꢀꢀ
7-换热流道
30.8-聚热环
ꢀꢀꢀꢀꢀꢀꢀꢀꢀꢀꢀꢀꢀꢀꢀꢀꢀꢀ
9-第一连接管
ꢀꢀꢀꢀꢀꢀꢀꢀꢀꢀꢀ
10-第一导热口
31.11-第二导热口
ꢀꢀꢀꢀꢀꢀꢀꢀꢀꢀꢀꢀꢀ
12-第二连接管
ꢀꢀꢀꢀꢀꢀꢀꢀꢀꢀ
13-第三导热口
32.14-第四导热口
ꢀꢀꢀꢀꢀꢀꢀꢀꢀꢀꢀꢀꢀ
15-聚热板
ꢀꢀꢀꢀꢀꢀꢀꢀꢀꢀꢀꢀꢀꢀ
16-cpu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提供多流道充分接触鳍片换热机构,适用于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包括聚热单元1和传热组件,聚热单元1设置在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的对焦位,传热组件设置在聚热单元1上,其中,传热组件和聚热单元1之间成型有多组换热流道7,相邻两组换热流道7依次连接,所有换热流道7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布设置。
38.具体的,通过在传热组件和聚热单元1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流道7且相邻两组换热流道7依次连接并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布,换热过程中,流体在换热流道7内流动且直接与传热
组件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换热机构的热交换,避免存有间隙无法与流体接触的现象,提高换热效果。
39.进一步地,传热组件包括换热鳍片4、密封部件3和流道板6,换热鳍片4的数量为多组,所有换热鳍片4均匀分布在聚热单元1上,密封部件3设置在聚热单元1上且能够包覆所有换热鳍片4,流道板6设置在密封部件3上,所有换热鳍片4沿直线方向并列地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换热流道7成型于对应的两组换热鳍片4之间,由于换热流道7成型于对应的两组换热鳍片4之间,换热时流体流入换热流道7中直接与换热鳍片4接触,在其余实施例中,换热流道7还可以经由多组换热鳍片4之间的间隙排列构成,即相邻的多组换热流道7的间隙内流体的流向一致,由此提高流体流动效率,防止换热流道7的宽度过小,流速过慢,进而避免传热组件中某些区域存在流体无法接触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鳍片4由铜材经冲裁装置切割一体成型在聚热单元1上,单组换热鳍片4的厚度小,流体在换热流道7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与换热鳍片4的两端抵接实现热交换,从而实现热交换,提高自身的换热效率。
40.进一步地,相邻两组换热流道7之间通过一组折弯流道连通,通过折弯流道相连通,使得流体与换热鳍片4直接接触,使得换热效果更佳;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流道设置在相邻两组换热流道7的同一侧且连通两组换热流道7,在其余实施例中,折弯流道可以设置在多组换热流道7的同一侧且连通对应的所有换热流道7。
41.更进一步地,为提高流体在所有换热流道7中的换热效果,位于同一批换热流道7的两侧的折弯流道以其对应的所有换热流道7的中间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两组折弯流道和对应的换热流道7的整体俯视截面呈z型状结构设置,使相邻两批次换热流道7中的流体流动方向互为相反,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42.更进一步地,折弯流道的其中一种成型方式为以下:本实施例中,沉孔5即折弯流道,如图3所示,换热鳍片4沿直线方向两端均穿设有多组沉孔5,沉孔5与换热流道7相通,且沉孔5与换热流道7相互垂直,连接同一批换热流道7的两组沉孔5中,一组沉孔5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换热流道7连接,另一组沉孔5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换热流道7连接,通过设置多组沉孔5在换热鳍片4两端,流体从一组沉孔5的输入端流入换热流道7中,通过沉孔5的转向,使相邻两批次换热流道7中流体方向互为相反,从另一组沉孔5的输出端流出,使得流体在所有换热流道7中有序地流通,提高流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43.由于换热鳍片4的厚度小,可塑性高,因此,直接在换热鳍片4上加工成型沉孔5更有利于降低沉孔5加工难度,提高换热机构的制作效率。
44.更进一步地,折弯流道的另一种成型方式为以下:本实施例中,沉孔5即折弯流道,如图4所示,密封部件3沿直线方向内侧两端均穿设有多组沉孔5,沉孔5与换热流道7相通,且沉孔5与换热流道7相互垂直,连接同一批换热流道7的两组沉孔5中,一组沉孔5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换热流道7连接,另一组沉孔5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换热流道7连接,通过设置多组沉孔5在密封部件3内侧两端,使得多组换热流道7能够形成相互连通的流道,使得流体可以在所有换热流道7中有序地流通,提高流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45.由于换热鳍片4厚度小,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机械加工精度不够,或者现场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换热鳍片4的主体发生形变,相邻两组换热鳍片4之间靠拢而导致换热流道7闭塞,因此,在密封部件3上加工成型沉孔5更有利于提高换热流道7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换
热机构的制作效率。
46.进一步地,密封部件3呈框形结构,密封部件3设置于聚热单元1外侧且密封部件3与聚热单元1紧密贴合。
47.进一步地,密封部件3上穿设有进水孔13及出水孔14,流体从进水孔13依次流经所有换热流道7后,从出水孔14流出。
48.进一步地,聚热单元1包括聚热板15和聚热环8,聚热板15设置于聚热单元1上,多组聚热环8设置于聚热板15中央,聚热环8上设有用于增加吸热面积,聚热环8呈螺纹结构。聚热单元的热量来源可以是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的反射罩,也可以是cpu处理器16,聚热单元的热量获取方式是灵活的,只要符合热辐射或热传导原理即可。
49.进一步地,密封部件3上设有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2,第一连接9管一端设有第一导热口10,第二连接管12一端设有第二导热口11,流道板6上设有第三导热口13及第四导热口14。
50.进一步地,通过在传热组件和聚热单元1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流道7且相邻两组换热流道7依次连接并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布,换热过程时,流体在换热流道7内流动且直接与传热组件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换热机构的热交换,避免存有间隙无法与流体接触的现象,提高换热效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