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6513发布日期:2023-03-10 22: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为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新度,新风功能是空调行业近几年的热门。伴随着新风装置风量的增大,同时带来噪音增大,导致用户舒适性体验较差。
3.目前,降低新风噪音的方法有降低气流涡旋的强度,例如把风机旋转叶片的尾部设计为锯齿状,可以抑制旋转叶片尾部的层流边界层分离,减小分离涡强度,以此实现风机降噪的目的;例如通过在进风腔的分隔板上增设通风孔,达到降噪效果;还有直接在进风管处增加消音装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噪声较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新风壳体具有风道,风道具有出风段,出风段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新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割部,设置在出风段内,以将出风段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各个出风通道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相连通,以使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分别流经至少两个出风通道后由出风口排出。
6.进一步地,新风壳体包括蜗壳和蜗壳盖,蜗壳盖与蜗壳连接以形成风道,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第一风道壁具有蜗舌;至少两个出风通道由第一风道壁至第二风道壁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7.进一步地,出风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和第二分割端;其中,第二分割端延伸至出风口。
8.进一步地,出风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和第二分割端;其中,第一分割端具有第一导风弧面,第一导风弧面的径向方向与至少两个出风通道的依次设置方向相平行;第二分割端为平面。
9.进一步地,出风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和第二分割端;由第一分割端至第二分割端的方向上,分割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10.进一步地,分割部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延伸至风道的内壁;至少两个出风通道的依次设置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垂直设置。
11.进一步地,分割部与新风壳体一体成型。
12.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驱动件,设置于新风壳体,驱动件与分割部驱动连接,以使分割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段内。
13.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噪声测试仪,设置于新风壳体,噪声测试仪用于检测新风装置的噪声,以根据噪声测试仪检测到的噪声,使驱动件驱动分割部转动至使新风装置噪声最小的位置。
14.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co2浓度采集器,设置于新风壳体,co2浓度采集器用于检测室内co2浓度,以根据co2浓度采集器采集到的室内co2浓度值调整风机的转速。
15.进一步地,新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割部,至少两个分割部均设置在出风段内,以将出风段分割为多个出风通道。
16.进一步地,分割部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间隔设置,各个连通孔均用于连通分割部两侧的出风通道。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上述新风装置,新风装置设置在壳体内。
18.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和至少一个分割部,新风壳体具有风道,风道具有出风段,出风段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从出风段的第一端流至出风段的第二端;分割部设置在出风段内,以将出风段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各个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相连通,以使从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流经出风通道和出风口后排出,在新风装置的出风段内设置分割部,可以抑制风机的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风道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和风机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噪音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实施例的蜗壳和分割部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24.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分割部的示意图。
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7.3、电机盖;4、进风口挡板电机;5、过滤网;6、固定架;7、密封盖;8、进风口挡板;9、曲轴;10、新风壳体;11、风道;12、出风段;121、出风通道;13、出风口;14、蜗壳;141、第一风道壁;1411、蜗舌;142、第二风道壁;15、蜗壳盖;20、风机;30、分割部;31、第一分割端;32、第二分割端;311、第一导风弧面;321、平面;40、驱动件;70、壳体;80、新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80,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新风壳体10,新风壳体10具有风道11,风道11具有出风段12,出风段12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20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1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13;新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割部30,设置在出风段12内,以将出风段12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各个出风通道121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13相连通,以使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分别流经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后由出风口13排出。
32.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10和至少一个分割部30,新风壳体10具有风道11,风道11具有出风段12,出风段12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20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1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13,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从出风段的第一端流至出风段12的第二端;分割部30设置在出风段12内,以将出风段12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各个出风通道121的两端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13相连通,以使从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流经出风通道121和出风口13后排出,在新风装置的出风段12内设置分割部30,可以抑制风机20的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风道11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11和风机20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噪音大的问题。
33.在本实施例中,新风壳体10包括蜗壳14和蜗壳盖15,蜗壳盖15与蜗壳14连接以形成风道11,蜗壳1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道壁141和第二风道壁142,第一风道壁141具有蜗舌1411;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由第一风道壁141至第二风道壁14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34.具体地,新风壳体10包括蜗壳14和蜗壳盖15,蜗壳盖15与蜗壳14配合在一起形成风道11,风道11具有出风段12,出风段12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20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1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13,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从出风段的第一端流至出风段12的第二端。蜗壳1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道壁141和第二风道壁142,第一风道壁141具有蜗舌1411,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由第一风道壁141至第二风道壁14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进一步抑制了叶轮的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蜗壳14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11和风机20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35.具体地,分割部30与蜗壳14连接且凸出于蜗壳14的内壁设置。
36.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由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3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其中,第二分割端32延伸至出风口13。
37.具体地,出风段12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20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1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13,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从出风段的第一端流至出风段12的第二端。分割部30设置在出风段12内,以将出风段12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各个
出风通道121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13相连通,由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即风机出口到出风口的方向上,分割部3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分割部的第二分割端32延伸至出风口13进一步抑制了回旋气流,降低了噪音。
38.在本实施例中,由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3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其中,第一分割端31具有第一导风弧面311,第一导风弧面311的径向方向与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的依次设置方向相平行;第二分割端32平面为平面321。
39.具体地,第一分割端31的第一导风弧面311平面的径向方向与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的依次设置方向相平行,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在出风通道内依次流经第一分割端31的第一导风弧面311平面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可以更加顺利地从出风口流出,减小风量损失。
40.在本实施例中,由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3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由第一分割端31至第二分割端32的方向上,分割部30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分割部30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垂直设置。
41.需要说明的是,分割部30的宽度为a,如图5所示。
42.具体地,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割部3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第一分割端31至第二分割端32的方向上,分割部30的宽度逐渐减小,即第二分割端32的宽度要小于第一分割端31,保证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流经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新风可以顺利从出风通道121流出至出风口13排出,从而可以抑制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蜗壳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蜗壳和风机的电机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其中,分割部30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分割端31和第二分割端32,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垂直设置,即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与出风段1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相垂直设置,且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均为图1中的平面方向。
43.可选地,沿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分割部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风道壁141相对设置,第二端面与第二风道壁142相对设置,第一端面与第一风道壁141的至少部分相平行设置;第二端面与第二风道壁142的至少部分相平行设置,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抑制了回旋气流,降低了噪音。
44.在本实施例中,分割部30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延伸至风道11的内壁;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的依次设置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垂直设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和分割部30的宽度方向均相垂直设置。
45.具体地,分割部30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延伸至风道11的内壁,至少两个出风通道121的依次设置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垂直设置,即第一风道壁141到第二风道壁142的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垂直,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延伸至风道11的内壁,限制了从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只能经过出风通道才可以到达出风口,进而保证了分割部可以有效地抑制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蜗壳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和风机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1示,分割部30与新风壳体10一体成型。具体地,一体成型的
分割部30与新风壳体10使得新风装置的降噪结构简单,不需增加额外的零件和安装工序,并且蜗壳变动量不大,有利于模具加工和零件出模。可选地,分割部30与新风壳体10注塑一体成型。可选地,分割部30与蜗壳14一体成型。
4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区别于分割部30与新风壳体10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新风装置还包括:驱动件40,设置于新风壳体10,驱动件40与分割部30驱动连接,以使分割部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段12内。
48.具体地,分割部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段12内,由驱动件40直接驱动,能够在出风口处转动移动角度,以改变新风风量和噪音值,满足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4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噪声测试仪,设置于新风壳体10,噪声测试仪用于检测新风装置的噪声,以根据噪声测试仪检测到的噪声,使驱动件40驱动分割部30转动至使新风装置噪声最小的位置。
50.具体地,开启新风后,噪声测试仪每隔一定时间都会采集一个室内的噪声分贝给到控制单元,若某个时间内采集的噪声分贝高于阈值的噪声分贝,那么控制单元会发出一个信号给驱动件40,驱动件40驱动分割部30转动到一个合适位置,使新风装置噪声最小的位置。实时检测室内的噪声分贝,不断地调整分割部的位置,能够正确地解读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用户的舒适性。比如:当房间内人数较多时,需要高风量低噪音的模式,通过程序设定,用户可以调到适当位置;当用户晚上休息时,需要低风量无噪音的模式,通过程序设定,用户可以调到适当位置。
5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co2浓度采集器,设置于新风壳体10,co2浓度采集器用于检测室内co2浓度,以根据co2浓度采集器采集到的室内co2浓度值调整风机20的转速。
52.具体地,如图4所示开启新风时,每隔一定时间co2浓度采集器都会采集一个室内的co2浓度给到控制单元,若某个时间内采集的co2浓度高于阈值的co2浓度,那么控制单元会发出一个信号,提高风机的转速以增大风量,同时驱动件40驱动分割部30转动到噪声最小的一个合适位置,即预设的最佳位置,如此反复直到风机稳定运行;若某个时间内采集的co2浓度低于阈值的co2浓度,那么控制单元会发出一个信号,降低风机的转速以减小风量,同时驱动件40驱动分割部30转动到噪声最小的另一个合适位置,即预设的最佳位置,如此反复直到风机稳定运行。实时检测室内的co2浓度,不断地调整风机的转速,能够正确地解读用户的实际需求,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节能减排的同时,为用户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53.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割部30,至少两个分割部30均设置在出风段12内,以将出风段12分割为多个出风通道121。
54.具体地,在新风装置的出风段12内设置至少两个分割部30,可以抑制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进一步改变了蜗壳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使风道和电机的共振效果被进一步削弱,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55.具体地,至少两个分割部30依次间隔设置或交叉设置。
56.在本实施例中,分割部30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间隔设置,各个连通孔均用于连通分割部30两侧的出风通道121。
57.具体地,分割部30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各个连通孔均用于连通分割部30两侧的
出风通道121,可以使得流经出风通道121的风分布更加均匀,达到降噪效果。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割端与出风口夹角为100
°
至110
°
,这样的设置降噪效果明显;优选地,第二分割端与出风口夹角为104
°

59.在本实施例中,当新风装置包括一个分割部30时,沿两个出风通道121的设置方向上,靠近第一风道壁141的出风通道121在出风口上的宽度是远离第一风道壁141的出风通道121在出风口上的宽度的二分之一,这样的设置降噪效果明显。
60.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分割部30呈水滴形状,第二分割端32未延伸至出风口13,但该实施例要比第二分割端32延伸至出风口13的降噪效果弱。
61.具体实施时,试验结果表明,当新风装置包括一个分割部30时,且由第一分割端31至第二分割端32的方向上,分割部30的宽度逐渐减小,整体呈现类似曲柄形状;第一分割端31具有第一导风弧面311,第二分割端32为平面;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延伸至风道11的内壁,第二分割端与出风口夹角为104
°
;靠近第一风道壁141的出风通道121在出风口上的宽度是远离第一风道壁141的出风通道121在出风口上的宽度的二分之一。此时新风超强档的嗡嗡声降低最为明显,且整体的风量与不加分割部30的出风口相差不大。
62.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0设置在蜗壳14内,风机20包括电机和叶轮,电机与叶轮连接,以带动叶轮转动,以使新风进入室内;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蜗壳14上,电机和叶轮通过热熔胶粘在一起。新风装置80还包括过滤网5、固定架6、密封盖7、进风口挡板8、曲轴9、进风口挡板电机4和电机盖3,蜗壳盖15和密封盖7配合在一起形成进风口和进风腔。固定架6能够置于进风腔内,且固定架6上设有支撑架,用于安装过滤网5;其中。过滤网5用于过滤从室外抽进来的空气。进风口挡板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曲轴9,曲轴9连接进风口挡板8。当开启新风模式时,进风口挡板电机4转动,连带着曲轴9和进风口挡板8一起转动打开新风进风口。当关闭新风模式时,进风口挡板电机4反转,连带着曲轴9和进风口挡板8一起反转,关闭新风进风口,防止灰尘进入空调内部。电机盖3通过螺钉安装在蜗壳盖15上,用于保护进风口挡板电机4。
6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70和上述新风装置80,新风装置80设置在壳体70内。
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具有壳体70和上述新风装置80,新风装置80设置在壳体70内,壳体70可以给上述新风装置80起到一个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保证新风装置正常运转。开启新风模式时,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流入风道内,由于风道内径较小,风道内风速会很大,空气与风道壁碰撞摩擦会产生较大噪音,噪音会随空气流动传入出风口,此时若没有在新风装置的出风口处增设分割部,新风会将风道内的噪音全部带出,噪音较大,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相反,在新风装置的出风口处增设分割部,抑制了风道内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蜗壳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和电机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调新风装置噪音大的问题。
6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66.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10和至少一个分割部30,新风壳体10具有风道11,风道11具有出风段12,出风段12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20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1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13,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从出风段的第一端流至出风段12的第二端;分割部30设置在出风段12内,以将出风段12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
121,各个出风通道121的两端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13相连通,以使从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流经出风通道121和出风口13后排出,在新风装置的出风段12内设置分割部30,可以抑制风机20的叶轮的部分回旋气流,从而改变了风道11内的局部漩涡脱落频率,进而削弱了风道11和风机20的共振效果,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噪音大的问题。
6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