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7877发布日期:2023-03-10 22:5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


背景技术:

2.锅炉蒸发器是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物体的设备,可以将水加热成蒸汽,让蒸汽为锅炉提供动力。
3.在需要为锅炉提供动力时,就会使用到蒸发器,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现有的蒸发器在使用时,由于将液体输入到锅炉内时才能够加热,降低了对液体加热的工作效率,普通的加热管对液体加热的范围较小,降低了液体蒸发的效率,并且蒸发后的气体在锅炉顶部凝结成水滴时会产生泡沫,含有泡沫的液体不便于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蒸发器在使用时,由于将液体输入到锅炉内时才能够加热,降低了对液体加热的工作效率,普通的加热管对液体加热的范围较小,降低了液体蒸发的效率,并且蒸发后的气体在锅炉顶部凝结成水滴时会产生泡沫,含有泡沫的液体不便于回收利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和锅炉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栓接在锅炉本体的内壁;
6.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蒸发组件和助热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引液管和鳍片,所述引液管连通在支撑框架的内壁,所述鳍片焊接在引液管的表面,所述助热组件包括入液管、加热器和导热圈,所述入液管连通在支撑框架的前侧,所述入液管贯穿支撑框架与引液管连通,所述入液管的表面套设有导热圈,所述导热圈的后侧与加热器电性连接。
7.为了将液体中泡沫清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炉体本体、除沫器本体和出料管,所述炉体本体栓接在支撑框架的表面,所述入液管贯穿炉体本体与炉体本体连通,所述除沫器本体栓接在炉体本体内壁的顶部,所述出料管连通在炉体本体的前侧,所述出料管的后侧与入液管连通。
8.为了对入液管进行保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前侧栓接有防护外壳,所述入液管的前侧贯穿防护外壳与防护外壳连通,所述防护外壳与入液管配合使用。
9.为了对引液管进行保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栓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防护网与支撑框架配合使用。
10.为了增加入液管外接供液设备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入液管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环与入液管配合使用。
11.为了增加引液管蒸发完整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
发器优选的,所述引液管设为螺旋形,所述鳍片由铜材料制成,所述引液管与鳍片配合使用。
12.为了增加入液管与炉体本体连接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炉体本体靠近入液管的一侧栓接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内壁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加固环与入液管配合使用。
13.为了增加除沫器与炉体本体连接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优选的,所述除沫器本体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限位环与除沫器本体配合使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通过设置蒸发器本体和旋形锅炉本体,可以让助热组件将液体注入时,将液体预热处理,让预热后的液体进入到蒸发组件内直接开始蒸发,无须加热,提高了蒸发液体的效率,旋形锅炉本体可以在蒸发后气体凝结成带泡沫水滴时,对带泡沫水滴进行除泡沫处理,增加液体的纯净度使液体更容易被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发器本体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蒸发组件的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助热组件的结构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炉本体的结构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环的结构图。
22.图中,1、蒸发器本体;101、蒸发组件;1011、支撑框架;1012、引液管;1013、鳍片;102、助热组件;1021、入液管;1022、加热器;1023、导热圈;2、锅炉本体;201、炉体本体;202、除沫器本体;203、出料管;3、防护外壳;4、防护网;5、连接环;6、加固环;7、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型锅炉鳍片管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和锅炉本体2,蒸发器本体1栓接在锅炉本体2的内壁;
26.蒸发器本体1包括蒸发组件101和助热组件102,蒸发组件101包括支撑框架1011、引液管1012和鳍片1013,引液管1012连通在支撑框架1011的内壁,鳍片1013焊接在引液管
1012的表面,助热组件102包括入液管1021、加热器1022和导热圈1023,入液管1021连通在支撑框架1011的前侧,入液管1021贯穿支撑框架1011与引液管1012连通,入液管1021的表面套设有导热圈1023,导热圈1023的后侧与加热器1022电性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发器本体1和旋形锅炉本体2,可以让助热组件102将液体注入时,将液体预热处理,让预热后的液体进入到蒸发组件101内直接开始蒸发,无须加热,提高了蒸发液体的效率,旋形锅炉本体2可以在蒸发后气体凝结成带泡沫水滴时,对带泡沫水滴进行除泡沫处理,增加液体的纯净度使液体更容易被回收利用。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锅炉本体2包括炉体本体201、除沫器本体202和出料管203,炉体本体201栓接在支撑框架1011的表面,入液管1021贯穿炉体本体201与炉体本体201连通,除沫器本体202栓接在炉体本体201内壁的顶部,出料管203连通在炉体本体201的前侧,出料管203的后侧与入液管1021连通。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形锅炉本体2,可以在蒸发后气体与炉体本体201的顶部接触并凝结成含有泡沫的水滴时,水滴滴落到除沫器本体202内时,因为除沫器本体202为现有的除沫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可以将水滴中的泡沫破除,再将不含有泡沫的水滴滴落在炉体本体201内,便于将液体回收利用,出料管203可以在蒸发器本体1完成液体的蒸发后,将液体输送到出料管203处。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加热器1022的前侧栓接有防护外壳3,入液管1021的前侧贯穿防护外壳3与防护外壳3连通,防护外壳3与入液管1021配合使用。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护外壳3,可以在入液管1021受到外力影响时,防护外壳3可以对外力进行阻挡,从而对入液管1021进行保护。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框架1011的两侧栓接有防护网4,防护网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护网4与支撑框架1011配合使用。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护网4,可以在支撑框架1011内的引液管1012受到外力影响时,该外力影响可能为炉体本体201内蒸发的液体中含有的杂质长期堆积形成的结石,因锅炉内的震动而发生脱落并砸中引液管1012而产生的外力,防护网4可以对外力进行阻挡,对引液管1012进行保护。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入液管102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5,连接环5的内壁设有螺纹,连接环5与入液管1021配合使用。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环5,可以增加入液管1021外接供液设备时的稳定性,连接环5的螺纹内壁可以与外接供液设备进行栓接。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引液管1012设为螺旋形,鳍片1013由铜材料制成,引液管1012与鳍片1013配合使用。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引液管1012设为螺旋形,可以极大地增加引液管1012之间与鳍片1013连接的接触面,铜材料制成的鳍片1013可以极大地将热量传递到引液管1012内,从而让引液管1012的每一处都处于同一热度,提高了引液管1012对液体蒸发的效率。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炉体本体201靠近入液管1021的一侧栓接有加固环6,加固环6的内壁设有橡胶密封圈,加固环6与入液管1021配合使用。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固环6,可以进一步增加入液管1021与炉体本体201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橡胶密封圈可以增加入液管1021与炉体本体201连接的密闭性。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除沫器本体202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7,限位环7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限位环7与除沫器本体202配合使用。
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环7,可以增加除沫器本体202的结构稳定剂,并且可以增加除沫器本体202与炉体本体201连接时的稳定性。
42.工作原理:首先,将供液设备与入液管1021连通,再将蒸发器本体1通电后启动,经过供液设备将液体的输送,液体会在入液管1021内进行流动,加热器1022将导热圈1023和入液管1021进行加热,入液管1021也会将热量传递到引液管1012内,导热圈1023会将入液管1021快速加热,并且将内部的液体进行快速预热,之后引液管1012会将热量沿着鳍片1013互相传递,从而让引液管1012的每一处都处于同一热量,之后液体会在引液管1012中流动,液体会因为引液管1012的加热而逐渐被汽化,引液管1012的顶部预设有小孔,孔径小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因此只可以让汽化的液体散出,完成蒸发后残余的液体会通过出料管203流出炉体本体201,部分蒸汽会在炉体本体201的顶部凝结成含有泡沫的水滴,并滴落在除沫器本体202上,最终被除沫器本体202进行除沫后滴落到炉体本体201内。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